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勵志 > 勵志大全 > 勵志日志 > 勵志日志2016日志3篇

勵志日志2016日志3篇

時間: 鴻宇671 分享

勵志日志2016日志3篇

  成功在優(yōu)點的發(fā)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人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日志激勵我們,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勵志日志2016日志3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勵志日志2016日志:什么時候出發(fā)都不晚

  20歲的時候,想去學芭蕾舞。但想到人已經長大,骨架已經定型了,所以就放棄了。

  30歲的時候,想去學鋼琴。但想到這個年紀手指已經變得僵硬了,很難學會的,所以又放棄了。

  40歲的時候,想學一門喜歡的外語??墒窍氲阶约耗昙o已大,已經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精力旺盛,那么好記憶力......所以,還是放棄了。

  20歲、30歲、40歲,你一直都在抱怨自己已經老了,這個沒辦法嘗試,那個已經學不會了。其實你是在為自己找借口,如果你看到下圖的她,你還好意思說自己老了,還會說自己現在做什么都來不及了嗎?

  英國有一位老奶奶,她在67歲迷上瑜伽并開始學習,到現在她100歲了,這個愛好她整整堅持了33年。

  其實,年齡從來都不是你追逐夢想的絆腳石,只要你想做,什么時候都不太遲。

  真的,年齡只是數字。不信,你看她。

  2015年福布斯發(fā)布美國白手起家的女性排行榜,王薇薇(VeraWang)以4億美元的財富位居第34。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事業(yè)是在40歲的時候才開始的。

  王薇薇曾是著名時尚雜志《Vogue》最年輕的時尚編輯。在她37歲那年,她跳到了時裝品牌RalphLauren擔任設計總監(jiān)。但是,她人生最大的轉折,是在40歲時創(chuàng)辦屬于自己的婚紗品牌。

  創(chuàng)業(yè)的念頭源自王薇薇在39歲的婚禮上找不到一件稱心如意的婚紗,由此萌生了開創(chuàng)定制高端婚紗禮服的想法。就這樣,一個40歲的婚紗設計“門外漢”,開始了一個全新領域的大膽嘗試。

  創(chuàng)業(yè)早期,王薇薇的婚紗并沒有名氣,也沒有錢做廣告。但是她一直沒有放棄自己的設計理念,默默堅持。她的用心漸漸打動了那些明星朋友。一傳十,十傳百,她設計的禮服已經成為了明星婚禮上最炙手可熱的寵兒。現在,“沒有VeraWang的婚紗就不要結婚”這句話已經深入人們心中,王薇薇建立起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時尚帝國。

  如果39歲時,王薇薇因為年齡和眼前的安逸而遲疑,放棄了創(chuàng)業(yè)這個念頭,那一定不會有今天家喻戶曉的婚紗女王。

  如果40歲時,從沒接觸過婚紗設計的王薇薇因為害怕失敗、畏懼被世人恥笑而沒有堅持事業(yè),那VeraWang的時尚帝國一定不會存在。

  王薇薇的經歷讓我們懂得,想去做什么就勇敢去做什么吧,永遠都不算太遲。

  下面這些故事你應該都聽說過。

  德川家康60歲開始打天下,杜拉斯70多歲才創(chuàng)作出小說《情人》,姜子牙80歲當宰相,屠呦呦86歲才獲諾貝爾醫(yī)生獎,孫悟空500歲踏上取經路,白素貞1000歲下山談戀愛,一切都是時間剛剛好。

  最后,小i與還在猶豫該不該嘗試、害怕現在開始太遲的你分享一句話:

  要是那么容易的話,還要漫長的一生做什么呢?要相信有些人是“大器晚成”的。

  勵志日志2016日志:別限制自己對未來的想象

  人生總在迷惑之中。你越是認真工作,這樣的迷惑或許就越深。你有時突然會疑惑:“我為什么要這么做?”“究竟為什么要干這項差事?”

  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天。這個月努力干吧,以這一個月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下個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就這樣,一瞬間、一瞬間都會過得非常充實,就像跨過一座一座小山。小小的成就連綿不斷地積累、無限地持續(xù),這樣,乍看宏大高遠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這個方法就是最確實的取勝之道。

  稻盛和夫是世界著名的實業(yè)家,他在27歲創(chuàng)辦了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52歲時又創(chuàng)辦第二電信(目前日本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且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不過稻盛和夫說他也有拼命工作但懷疑工作意義的時刻,看看他如何找到答案——

  人生總在迷惑之中。你越是認真工作,這樣的迷惑或許就越深。你有時突然會疑惑:“我為什么要這么做?”“究竟為什么要干這項差事?”

  越是認真、拼命工作的人,就越會思索勞動的意義,思考工作的目的。他們?yōu)檫@些人生最根本的問題煩惱,并常常陷入找不到答案的迷途之中。

  我過去也曾經是這樣。

  在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我反復進行著各種實驗,有失敗也有成功。當時在無機化學的研究者中,同我年齡相仿的,有人拿到了獎學金赴美留學;有人在優(yōu)秀的大企業(yè)里,使用最尖端的設備進行最先進的實驗;而我在一個如此破舊、衰敗的企業(yè)里,連最起碼的設備都沒有,日復一日地做著混合原料粉末這樣簡單的工作。

  “一直從事如此單調的工作,究竟能搞出什么科研成果來?”我問自己。再進一步地:“自己的人生將會怎樣呢?”想到這些,我不禁心灰意冷,一度過得很消極。

  1、每天比昨天進步一點,哪怕只一厘米

  解除這樣的迷惑,一般人的方法是和自己說:要預見到將來。就是說,不要將目光僅僅放在當下,而要從長遠角度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藍圖;要把眼前的工作看作這長期規(guī)劃中的一段過程。

  這也許是合乎邏輯的方法。然而,我采用的方法與此相反——我采用短期的觀點來擺正自己對工作的態(tài)度。

  “將來會搞出什么樣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將會怎樣”,我不再癡迷于這些不著邊際的遠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說,我發(fā)誓,今天的目標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績和進度以今天一天為單位區(qū)分,然后切實完成。

  在今天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須向前跨進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進。我就是這樣思考問題的。

  同時,不單單是前進一步,而且要反省今天的工作,以便明天“要做一點改良”“要找一點竅門”。在前進一步時,一定同時是在改善、改進。

  奔著每一天的目標去,讓每一天都有所創(chuàng)新,就會天天前進,天天獲得積累。為達到目標,不管外面刮風也好、下雨也好,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難,我都全神貫注,全力以赴。先是堅持1個月,再堅持1年,然后是5年、10年,鍥而不舍。這樣做下去,你就能踏入當初根本無法想象的境地。

  將今天一天作為“生活的單位”,天天精神抖擻,日復一日,拼命工作,用這種踏實的步伐,就能走上人生的王道。

  2、取勝之道:全力過好“今天”這一天

  每天,持續(xù)過好內容充實的“今天”這一天,我在經營公司的時候就一直堅持這一點。

  公司創(chuàng)建至今,我們從來不建立長期的經營計劃。新聞記者們采訪我的時候,經常提出想聽一聽我們的中長期經營計劃。當我回答“我們從不設立長期的經營計劃”時,他們總覺得不可思議,露出疑惑的神情。

  那么,我們?yōu)槭裁床唤㈤L期計劃呢?因為說自己能夠預見到久遠的將來,這種話基本上都會以“謊言”的結局而告終。

  “多少年后銷售額要達到多少,人員增加到多少,設備投資如何如何”,這一類藍圖,不管你怎樣著力地描繪,但事實上,超出預想的環(huán)境變化、意料之外事態(tài)的發(fā)生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時就不得不改變計劃,或將計劃數字向下調整。有時甚至要無奈地放棄整個計劃。

  這樣的計劃變更如果頻繁發(fā)生,不管你建立什么計劃,員工們都會認為,“反正計劃中途就得變更”,他們就會輕視計劃,不把它當回事。結果就會降低員工的士氣和工作熱情。

  同時,目標越是遠大,為達此目的,就越需要持續(xù)付出不尋常的努力。但是,人們努力,再努力,如果仍然離終點很遠很遠,他們就難免泄氣。“目標雖然沒達成,能這樣也就可以了,差不多就算了吧!”人們常常在中途泄氣了。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如果達到目標的過程太長,也就是說,設置的目標過于遠大,往往在中途就會遭遇挫折。

  與其中途就要作廢,不如一開始就不要建立。這是我的觀點。自京瓷創(chuàng)業(yè)以來,我只用心于建立一年的年度經營計劃。3年、5年之后的事情,誰也無法準確預測,但是這一年的情況,應該大致能看清,不至于太離譜。

  做年度計劃,就要細化成每個月甚至每一天的具體目標,然后千方百計努力達成。

  今天一天努力干吧,以今天一天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天。這個月努力干吧,以這一個月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下個月。今年一年努力干吧,以今年一年的勤奮就一定能看清明年。

  就這樣,一瞬間、一瞬間都會過得非常充實,就像跨過一座一座小山。小小的成就連綿不斷地積累、無限地持續(xù),這樣,乍看宏大高遠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這個方法就是最確實的取勝之道。

  3、別以現在的能力,限制你對未來的想象

  在建立目標時,要設定“超過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標”。這是我的主張。

  要設定現在自己“不能勝任”的有難度的目標,“我要在未來某個時點實現這個目標”,要下這樣的決心。然后,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來這個時點”實現既定的目標。

  如果只用自己現有的能力來判斷決定“能做”還是“不能做”,那么,就不可能挑戰(zhàn)新事業(yè),或者實現更高的目標。“現在做不到的事,今后無論如何也要達成。”如果缺乏這種強烈的愿望,就無法開拓新領域,無法達成高目標。

  我用“能力要用將來進行時”這句話來表達這一觀點。這句話意味著“人具備無限的可能性”。也就是說:人的能力有無限伸展的可能。堅信這一點,面向未來,描繪自己人生的理想。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

  但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很輕率地下結論說:“我不行,做不到。”這是因為他們僅以自己現有的能力判斷自己“行”還是“不行”。

  這就錯了。因為人的能力,在未來,一定會提高,一定會進步。

  事實上,大家今天在做的工作,幾年前來看,你也會想:“我不會做,我做不好,無法勝任。”可是到了今天,你不是也覺得這個工作挺簡單的?因為你已經駕輕就熟了。

  人這種動物,在各個方面都會進步。“神”就是這么造人的—我們應該這么思考。

  “因為我沒有學過,沒有知識,沒有技術,所以我不行。”說這話可不行,應該這樣思考:

  因為我沒有學過,所以我沒有知識,沒有技術。但是,我有干勁、有信心,所以明年一定能行。而且就從這一瞬間開始,努力學習,獲取知識,掌握技術。將來密藏在我身上的能力一定能開花結果。我的能力一定能增長。

  對人生抱著消極態(tài)度,認為自己的人生就將以碌碌無為而告終,這么思考的年輕人并不多。但是,一旦面臨困難的問題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脫口而出說自己“不行”。

  絕對不要說“自己不行”這種話。面對難題,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現在也許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須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怎樣才能提高”進行具體深入的思考。只有這樣,通向光明未來的大門才會打開。

  勵志日志2016日志:這世上,從來沒有一無所獲的付出

  文/老妖

  有同學給我發(fā)郵件,訴說自己的各種困惑。大意也是在老家的事業(yè)單位里無所事事,不喜歡,卻又不知道該喜歡什么。我回復,如果不甘心,就去學自己喜歡的東西,等待機會找到適合的工作。

  對方卻滿是忐忑和不安:可是學了就一定能找到工作嗎?我喜歡英語,想做翻譯,可是自己沒有一點兒經驗,就算把英語學得再好怎么可能會有人要我呢?我不是怕辛苦不愿意去學,而是我很害怕,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的那么多,自己學了之后,也許根本就沒有用!

  可是親愛的啊,這個世界上,又有幾個人,能夠保證,自己現在所做的任何決定,付出的任何努力,就一定能夠得到未來想要的結果,就一定是自己理想中“有用”的呢?

  我有個朋友,S小姐,從小就喜歡日本動漫和日劇,常年熏陶下,能夠聽得懂大半的日語日常對話。大三的時候,她突然下定決心要學日語,當時我們都嚇了一跳——為了更方便看動漫和日劇而學習日語,這個理由也未免過于牽強和不著調。

  然而,她還是去報了日語學習班,本來喜歡賴床上抱著電腦刷新番(日本最近出的動畫)的她,一周三節(jié)課,一次也沒缺過。我們起初都以為她只是一時興起,卻沒有想到,她一直堅持到了大學畢業(yè)。畢業(yè)前,她去考了一次日語二級,沒有考上。她也沒有從事任何和日語有關的工作,回了老家,去了一家報社。

  我以為她早已淡忘了日語,跟她打趣:你看看你,若是大學那兩年沒有抽風去學日語,把時間用在正經地方,現在說不定在讀研究生或者已經有相處得很好的男朋友了。沒料到,她卻回答:“我一直都在學日語啊,畢業(yè)之后也沒有間斷過。”我不禁好奇:“可是,你明明那么忙,不累嗎?而且,有什么用呢?”她回:“其實我沒想太多。最開始,確實是因為想要追新番,可是學到后來,真的對這門語言感興趣,就一直堅持了下來。至于有沒有用,現在還沒有想好。”

  S小姐住在三線小城市,大概一整年,都不會見到一個日本人,當地也沒有日企,花這么大力氣學日語,做什么呢?我想,不管怎么說,學點兒東西總比打麻將好。但年底跟她聯(lián)系,她卻告訴我,已經申請了日本的大學,打算出國留學。

  我震驚了:“你居然自學到了可以申請學校的地步?”她笑:“也不算完全自學,一直上課,只是需要平時多花點工夫。”我還是震驚:“你哪兒來的錢?”她還是笑:“我跟爸媽預支了我的嫁妝,工作兩年自己也沒有什么花費,都攢下來了,應該夠了。”

  我沒有再問她,為什么一定要去日本。只是我驚訝,一個姑娘,居然可以花五年的時間,不聲不響,朝著自己的目標堅定地前行。這些年,有多少人勸阻過她呢?自詡為她好朋友的我,不也是告訴她,學日語沒什么用嗎?

  她不知道自己需要用多久才能看得懂念得出那一個個陌生的單詞;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才能通過考試,拿到日本大學的申請;更不會知道一心想要她嫁人的爸媽會不會同意把她的嫁妝錢拿出來供她留學。也許,她也同樣不知道,自己到了日本后會有怎樣的際遇,會不會順利找到工作,能不能因此賺到更多的錢。

  我還有個高中同學Y小姐,從高中的時候開始喜歡同班的W同學,追求了他整整四年。高中的時候,Y小姐每天早上給他買包子和豆?jié){;大學的時候不在一個城市,她拼命做家教發(fā)傳單只為了攢錢買火車票去看他;甚至在他20歲生日的那天,她送給他整整一罐子的千紙鶴,每一張打開都是她記得的,有關她喜歡他的每一天……他很感動,但還是拒絕了她。

  我問W同學,為什么?W同學的聲音滿是困惑:“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對她沒有動心的感覺。”整整四年的付出,只換來一句“沒有動心的感覺”。他對她始終冷淡,經常不接她的電話,不回短信。她送他那么多禮物,他幾乎都沒有拆開過。就連去找他,他也滿是生疏和客氣,而最殘忍的是,他一直單身。

  我們都替Y小姐感到不值,從16歲到20歲,她為一個人付出了太多太多,幾乎失去了自己,卻仍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后來,他們去了同一個城市工作,我們都以為這次總算是修得正果,可是他們依舊是沒有在一起。

  我問Y小姐:“是不是后悔了?”她卻搖了搖頭:“對我而言,他是我一直不斷向前的動力。因為喜歡他,總擔心自己不夠美不夠好,所以拼命努力了這么多年,才修煉成今天這副走在大街上有回頭率、在辦公室里也能獨當一面的樣子。我等了他很多年,卻也終于明白,感情的事勉強不了,以后,我不再等他了。”說罷,她又笑起來:“就憑我,也不怕沒有人追求。”

  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人總會格外迷茫。想要做某件事,不敢去嘗試;喜歡某個人,也不敢去追。我們所擔心的無非是,害怕付出了滿腔的熱血和期待,卻沒有收獲預料之中的結果。

  我今年年初跳了一次槽。在別人眼中,我做得很不錯,只花了一年時間就能夠跳到業(yè)內前列的公司,可是我卻整個人都陷入了無邊無際的恐慌和焦慮當中。之前積累的,在新的公司,大都沒有什么用處。而我在接觸新的工作內容的時候,卻發(fā)現自己,知道的太少,了解的太少。

  原本以為自己至少有點兒成績,可是事實卻給了我無情的打擊,原來我仍舊是個新人。我迷茫,暴躁,整天情緒不佳,卻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有前輩勸我說,知道自己不足,就花時間多學一點兒啊,慢慢來就好。我卻遲遲沒有行動,因為心里頭想的是,別人都在大步狂奔朝前跑,我現在回頭去學習行業(yè)基礎知識,有用嗎?而遲疑的結果就是,在跳槽后的前幾個月,我壓根兒都做不出任何東西。

  過了好些時間,我才漸漸意識到,所謂的認為沒有用,認為付出沒有回報,都不過是急功近利的表現——期待著某天上天突然賜我天賦異稟,就足以擔當大任,卻不愿意腳踏實地去學習去積累。因為我覺得,那樣太耗費時間;而最糟糕的是,有可能學了很多,也依然什么都不會。

  可是,我們本來就無法預料,自己此時做的事情,能夠對未來的方向和路途有多大幫助。我們也根本無從判斷,在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之前,到底哪些努力是必需的,而哪些只是無用功。

  說到底,我們都不過是普通人,沒有足夠的睿智去替自己挑一條沒有曲折的康莊大道走,只能在不斷地嘗試不斷地試錯中然后回頭重新開始,換得一點點的進步。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一無所獲的付出。

  我終于不再抱怨,開始看一本又一本的專業(yè)書,了解行業(yè)背景,多跟前輩請教和交流。我不會一日之間成為業(yè)內大神,可是這種踏實的成長,讓我分外安心。

  不要在意自己的付出什么時候會收到回報。你只要確定,這件事是你想做的,那就足夠了。至于什么時候能夠真正修得正果,與其整日焦灼不安,不如順其自然,多思考,多行動,總比無意義的遲疑和觀望要好。

  畢竟,我們所能擁有的,多不過付出的一切。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勵志日志2016日志3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了“勵志日志2016日志3篇”的人還看了:

1.2016勵志日志推薦3篇

2.2016短篇勵志日志3篇

3.2016勵志日志摘抄3篇

4.關于2016年的勵志日志兩篇

5.2016比較好的勵志日志3篇

81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