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推薦
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推薦
國學,是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學術,其中包括了醫(yī)學、戲劇、書畫、星相、算數等內容,我們要多看一些國學經典,了解國學。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推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推薦
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1、《老子》
在這復雜的社會中,很多人時常感嘆自己不懂得與他人相處,老子也曾有感于復雜的人際關系,于是悟出了大氣做人的三個主張,即“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澆薄;存心樸實,不居于虛華。所以要舍棄澆薄虛華而采取樸實敦厚。這一切,說的就是要大氣做人。
大氣做人,若懂得了甘為居下,謙虛不爭,委曲求全,則心胸也就自然開闊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就更美好了。這對于現(xiàn)代來說,特別是人際關系愈來愈復雜的時代,老子的大氣思想,無非對我們在為人處世中頗有指導借鑒意義。
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2、《莊子》
人生在世,一定要明白兩件事: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不在乎,并非是對人生的放任,而是因為有更值得在乎的東西。
“乘物游心”,典出《莊子·人世間》,所謂乘物,就是脫出凡塵俗世,而游心,就是順其自然,獲得精神的自由。
莊子主張清靜無為,一切順其自然,摒棄“人為”,這“無為”二字乍一看有些消極避世,然而所謂“無用之為大用”,在莊子不滯于外物的自然隨性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處事法則,那就是以“不在乎”的心態(tài)去追求在乎的東西,這種心態(tài)有時候甚至比進取本身更容易靠近成功。
不在乎得失,才有好心態(tài);不在乎名利,方有好心境;不受外物所累,便可更專注。乘物以游心,只心無旁騖專注于做好一件事情,結果都不會太讓人失望。
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3、《心經》
心浮氣躁的時代,氣定神閑是一種奢侈,靜心專注是一種考驗。
我們的心里每天都會堆滿事情,生活、工作、情感,纏成線團擾亂思緒,所以我們易怒、郁結、低落,而讀《心經》,在今天,依然是我們靜心的良藥。
在浮躁當下,讀《心經》非常適合人們日常修行,工作煩悶時,讀《心經》,平復心情,豁然開朗。讀《心經》可斷雜念,降低我執(zhí),減少煩惱。讀《心經》最直接的收獲,就是平心靜氣。在凝神靜思間,你雜念漸消,清凈平和。心安定了,便能擺脫煩擾,生發(fā)智慧,這恰是禪的本意所在。
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4、《金剛經》
《金剛經》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這就是說,未來發(fā)生的事情,我根本就不迎上去想它;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不讓它雜亂,要做什么就專心做什么;當這件事情過去了,我絕不留戀它。
每個人在“舍不得”的時候,究竟能做什么?
多年來,臺灣知名作家蔣勛,早起第一件事就先盤坐讀一遍《金剛經》。
為什么是《金剛經》?其實他也不十分清楚,
“只是覺得讀了心安,就讀下去了。”
蔣勛把《金剛經》隨手帶在身邊,沒事的時候就讀一段。一次一次讀。像經文里說的“不驚、不怖、不畏”,文字簡單,初讀很容易懂。不驚嚇,不恐懼,不害怕,讀了這幾個字,懂了,覺得心安,好像就做到了。
但是,離開經文,回到生活,有一點風吹草動,東西遺失,親人生病,病疫流行,飛機遇到亂流,狂暴風雨,打雷、閃電、地震──還是有這么多事讓人害怕、恐懼、驚慌。
“我因此知道:讀懂經文很容易,能在生活里切實做到,原來這么困難。我因此知道,原來要一次一次讀,不是要讀懂意思,是時時提醒自己。該“舍得”的時候,舍不得,我也一樣驚慌、害怕、傷痛。”
人生就是一場舍得和舍不得的旅行,引用蔣勛先生的一段文字“我們如此眷戀,放不了手;青春歲月,歡愛溫暖,許許多多舍不得,原來,都必須舍得;舍不得,終究只是妄想而已。 無論甘心,或不甘心,無論多么舍不得,我們最終都要學會舍得。”
中國人必讀的國學經典5、《六祖壇經》
經中字字句句都妙意無窮,值得一再玩味,體悟不盡。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壇經》
菩提比喻智慧,明鏡比喻清凈心。本來清凈,又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六祖壇經》
其實說的是:不著相,不動心。
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六祖壇經》
不修證,非佛法。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六祖壇經》
無念是不住念,無相是不住相,無住是隨它去。如此,道便通流。三者是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