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黑一雄經(jīng)典好看的書籍推薦
石黑一雄經(jīng)典好看的書籍推薦
作家石黑一雄些的書籍有很多,2017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的很多書籍也在短時間內(nèi)被一搶而光。你看過他的哪些書籍呢?下面學習啦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的石黑一雄經(jīng)典好看的書籍,歡迎參閱!
石黑一雄經(jīng)典好看的書籍
1.《遠山淡影》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 A Pale View of Hills
譯者: 張曉意
這是石黑一雄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他技驚文壇的處女作。
小說以二戰(zhàn)結束初期的日本為故事背景,描寫居住在英國的寡婦悅子,因長女的自殺而回想戰(zhàn)后在長崎生活的往事。這是一段迷霧重重、亦真亦幻的回憶,回憶中并未直面戰(zhàn)爭的眼淚、鮮血與劇痛,卻能感受到傷疤下那隱隱的哀痛。“那種恐怖從未消失,但已經(jīng)不再是傲骨的傷痛。人是可能與任何恐怖的事生出一種親密關系的,就如同是自己身上的一個傷口那樣。”石黑一雄這樣寫道。
作品表面平靜,內(nèi)里波瀾,暗寫虛刻,卻能力透紙背,意在言外,令人低回不已。
2.《浮世畫家》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 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
譯者:馬愛農(nóng)
《浮世畫家》是作家石黑一雄的第二部長篇小說,獲Whitbread獎并進入布克獎短名單。
本書同樣以主人公的回憶為基調,以非凡的小說技巧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主人公的回憶與思考。
主人公小野曾是位顯赫一時的浮世繪畫家,隨著日本戰(zhàn)敗,曾經(jīng)的軍國主義帝國被自己點燃的火焰反噬,身為藝術家的小野也被自己的藝術理想所吞噬。他恍若大夢初醒:原來整個日本民族的過去竟是在為一種荒誕虛幻的理想獻身,他的藝術理想也真如其名稱一樣毫無根基,虛浮于世。小說最后,畫家小野走出了狹隘的畫室,走出了那個狂熱的帝國建構框架,逐個拜訪故人,進行反思。
3.《長日留痕》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Remains of the Day
譯者: 冒國安
延續(xù)《浮世畫家》的主題,他再度嘗試寫“荒蕪人生”的主題。三年后,石黑一雄的第三部作品《長日留痕》(1989)問世,并獲當年“布克獎”。
他將背景置于英國鄉(xiāng)間,主人公史蒂文斯作為一名追求完美的男管家,服務于達林頓府三十余年。在此期間,他盡力使自己成為男管家中的杰出人物,追求這一階層所特有的“尊嚴”,為此他壓抑感情、否定自我,付出了相當?shù)拇鷥r。作者以最能代表英格蘭社會和文化特征的男管家為主角,以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入木三分地表現(xiàn)了英格蘭的政治、歷史、文化、傳統(tǒng)與人的思想意識。
小說于1993年改編成電影《告別有情天》被搬上銀幕,由著名導演詹姆斯•伊沃里執(zhí)導,兩位老牌演員Anhony Hopkins和Emma Thompson主演,獲得了電影奧斯卡金像獎的8項提名。
4.《無可慰藉》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Unconsoled
譯者: 郭國良 / 李楊
1995年,石黑一雄又憑《無可慰藉》獲得“契爾特納姆文學藝術獎”。
這是“一部比較奇特的、非直接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作者自稱要“造成一個徹底的突破”。主人公是位著名鋼琴家,前往中歐進行一次演出,可是他住的旅館破舊不堪,在迷宮般彎彎曲曲的陌生街巷著,他不知路在何方,他的前程似乎也被那一層厚重的磚墻擋住了去路。在鋼琴的轟鳴聲中,我們似乎聽到了已成絕響的哀怨曲調,它所表達的應該就是當今西方人心靈中的寂寞與孤獨。
5.《上海孤兒》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原作名: When We Were Orphans
譯者: 陳小慰
本書主要人物是英國偵探班克斯·克里斯托夫,童年時和父母生活在中國上海的租界,鄰居還有一個日本孩子。結果在10歲的時候,父母突然失蹤,班克斯自此成為孤兒。他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破解父母失蹤之謎。
小說最后真相雖然大白,但班克斯的孤獨卻持續(xù)永恒,正如作者在書中寫到“我們這樣的人,生來就注定要孤身一人面對這個世界,歲歲年年不斷追尋逝去雙親的身影。”就像作者自己不斷在寫作中尋找歸宿,但尋覓的結果,往往只是徒增一層悲傷。
這本小說算是作者一次創(chuàng)新的嘗試,超越地域身份,轉而復述人類可能共同擁有的情感傷痕。這讓他再度獲得布克獎提名。
石黑一雄熱門的書籍
1.《別讓我走》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原作名: Never Let Me Go
譯者: 朱去疾
英格蘭鄉(xiāng)村深處的黑爾舍姆寄宿學校,幽靜,迷人,孤立。凱茜、露絲和湯米就在這里悠然成長。他們被監(jiān)護人小心地呵護著,并接受著良好的詩歌和藝術教育。只是,他們的生活從不和外面世界有任何交集,哪怕周末也不曾回家。
成年后的凱茜漸漸發(fā)現(xiàn)記憶中無瑕的成長過程,處處都是無法追尋的惶惑與駭人的問號,恍然間洞悉了學校的全部真相……
《別讓我走》被村上春樹評為自己“近半個世紀的最愛”。本書被兩次改編成電影,一部2010年在美國上映,講述上世紀90年代末英格蘭鄉(xiāng)間一所學校里的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非同尋常的出身后發(fā)生的不可思議的命運故事,由凱瑞·穆麗根、凱拉·奈特莉、安德魯·加菲爾德主演。2016年,日本又翻拍了這部作品,由綾瀨遙、三浦春馬、水川麻美主演。
2.《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 Nocturnes: Five Stories of Music and Nightfall
譯者: 張曉意
本書是作者的第一部短篇集,全書以音樂為線索,由五個看似獨立卻又相互關聯(lián)的故事組成。故事的主要人物都同音樂相關:郁郁不得志的餐廳樂手,風光不再的過氣歌星,孤芳自賞的大提琴手,為求成功被迫整容的薩克斯手等等,多是對音樂一往情深,對生活卻滿腹牢騷。情節(jié)或荒誕不經(jīng),或令人唏噓,借音樂人生這個主題,表現(xiàn)了作者一貫的對現(xiàn)代人生存狀態(tài)的反思: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命運的嘲弄,才華的折磨,以及龐大社會機器控制下被壓抑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大量出現(xiàn)的音樂家、歌手、歌名,絕大部分都是真實的,令人仿若置身于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的當紅歌手和經(jīng)典曲目之中。
3.《被掩埋的巨人》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原作名: The Buried Giant
譯者: 周小進
《被埋葬的巨人》是石黑一雄的最新小說,本書以公元五六世紀的不列顛島為舞臺,寫傳奇人物亞瑟王死后的故事。不列顛人與撒克遜人比鄰而居,看似和平,卻陷入失去記憶的苦惱中。他設置了一只呼吸能讓人喪失記憶的母龍,同時制造了兩難境地:如果殺死它,這個族群就能回想起自己的過去;但同時也會記起仇恨,引發(fā)戰(zhàn)爭。殺,還是不殺?
進入新階段后的石黑一雄,小說風格越來越多元化,更加國際主義,而且時常游走于科幻和魔幻之間。石黑一雄曾經(jīng)表示,他是想通過這本小說來表現(xiàn)“社會和國家忘記了什么,記住了什么”。仇恨,欺騙,遺忘,記憶,人類究竟該如何面對回憶?人與人是否能夠達到最后的和解?或許有一些被掩埋的記憶應該被人們重新認識到,但有一些關于仇恨的記憶,最好還是永遠遺忘。二者的抉擇標準,終究還是要回歸到“愛”的深廣含義中。
作家石黑一雄簡介
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出生在日本長崎。
1960年,石黑一雄的父親石黑鎮(zhèn)男被供職的英國北海石油公司派往英國,父母帶著石黑一雄和姐姐富美子移居英國,居住在倫敦附近的小鎮(zhèn)吉爾福德。之后在薩里一所男子文理學校接受教育。
1973年,石黑一雄從高中畢業(yè),隨后出外游歷了一年,搭便車觀覽紐約,還做過巴爾莫勒爾的Queen Mother樂隊的打擊樂手。
1974年,石黑一雄開始在英國肯特大學學習英語和哲學。
1978年,大學畢業(yè)后,石黑一雄做了幾年社會工作者,然后開始在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學習創(chuàng)意寫作研究生課程,在這里,石黑一雄結識了給了他很多啟發(fā)的導師、英國最具獨創(chuàng)性的女性主義小說家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
1982年,石黑一雄獲得英國國籍。
1983年,石黑一雄的第一部小說《群山淡景》出版,講述在英格蘭生活的日本寡婦悅子的故事,故事影射了日本長崎的災難和戰(zhàn)后恢復。同年,石黑一雄獲得溫尼弗雷德·霍爾比紀念獎,并被英國文學雜志《格蘭塔》(Granta)評選為英國最優(yōu)秀的20名青年作家之一。
1986年,《浮世畫家》出版,這部小說通過一位日本畫家回憶自己從軍的經(jīng)歷,探討了日本國民對二戰(zhàn)的態(tài)度。同年獲得惠特布萊德獎,并第一次獲得布克獎提名。
1989年,石黑一雄以《長日將盡》(《長日留痕》)獲得了在英語文學里享有盛譽的“布克獎”。
1995年,石黑一雄出版《無可慰藉》,追隨一位知名鋼琴家在歐洲小鎮(zhèn)進行演出的詭譎經(jīng)歷。同年獲得契爾特納姆文學藝術獎以及大英帝國勛章。
1998年,石黑一雄獲得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勛章。
2000年,石黑一雄出版《我輩孤雛》(《上海孤兒》),講述一名英國偵探調查在上海度過的童年發(fā)生的一場疑案。獲得布克獎提名。
2005年,石黑一雄出版了《別讓我走》,又跳到了1990年代的英國,聚焦一個培養(yǎng)克隆人的教育機構里少男少女追尋身世之謎的故事。再次獲得布克獎提名。
2009年,石黑一雄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小夜曲》,其中的五個故事都以音樂勾連。
2015年,石黑一雄出版了長篇小說《被掩埋的巨人》。
2017年10月,石黑一雄獲得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給出的獲獎理由是“石黑一雄的小說,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發(fā)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lián)系的幻覺之下的深淵”。
2017年10月,石黑一雄回應獲諾獎,不知是否為騙局。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