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勵志經典文章
人要懂得感恩,一定要學會感恩。那么感恩勵志經典文章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感恩勵志經典文章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感恩勵志經典文章:這一世,珍惜就好
——此文獻給我的爸爸
作者:劉思言
和朋友聚餐,吃完飯匆匆忙忙往家趕。我只知道,這是我第一次出門沒有把小葡萄帶在身邊。出門前,老公把他哄過去躲貓貓,我就順順利利地把門關上了。
回到家發(fā)現(xiàn)他正乖乖地躺床上睡覺呢,臉蛋紅撲撲的,可愛極了。
趁著這個空檔,重新看了遍目送。
一如當年我的高考。
高考完填志愿的時候,爸爸和大伯商量好了,讓我填重慶大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離家近。當年我們還是估分填志愿,雖然我相信自己不至于考得太差,但是我也不想因為志愿沒填好而落榜。我不想復習,高三對于我來說,真的是很煎熬的。而且又深中那句“上了大學你就解放了”的毒,真的以為上了大學什么就好了。
放榜那天,查詢電話打完,我就看見爸爸的諾基亞手機呈弧線形飛了出去。虧得諾基亞防摔效果是最好的。然后爸爸的話就飄了過來“誰讓你改志愿的”,哈哈,是的,我把重慶大學給改成了一個遠在云南昆明的名不見經傳的學校。這事當然他們不知道。很不巧,我的檔案已經被這所學校提走了,也就是我被錄取了。
我去上學的那天,家里一大撥人把我送到火車站,爸爸也陪我一起前往昆明。沒有誰會預料到從此我就在這兒生了根。
現(xiàn)在,用我媽的話說,每次回家都是回娘家。而且很明顯地,在我爸心里,我和我妹妹明顯地不同。因為我已經嫁人了,有了老公和孩子,是屬于另外一個小家庭的。妹妹不一樣,她現(xiàn)在還是我爸的掌上明珠,還是能跟他撒嬌的對象,還是他那個捧在手心里的千金小女兒。將來有一天,妹妹也會嫁人,也會有自己的小家,希望已經在我這經歷過一次的爸爸,到時候不要太有失落感啊。
還記得紀伯倫的那首詩嗎?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于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借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并不屬于你。
我想我爸看了之后一定會說:胡說,難道你不是我女兒?
是的,不管飛多遠,不管走到哪兒,不管嫁人還是不嫁,您永遠都是我爸爸,我也永遠都是您女兒。同樣的,對于我的小葡萄,我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找到自己愛的人,一定會和她有一個新的小家,一定也會有自己孩子,一定也會有我今天這些感慨。但是不管怎樣,你也永遠是我的寶寶,我也永遠是你的媽媽。
這一世,大家能有幸成為至親至愛的人,這已經是萬分難得的緣分,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恩惠,所以,請珍惜吧!
感恩勵志經典文章:苦日子過完了,媽媽卻老了
1、
苦日子過完了
媽媽卻老了
好日子開始了
媽媽卻走了
這就是我苦命的媽媽
媽媽健在時
我遠游了
我回來時
媽媽卻遠走了
這就是你不孝的兒子
2、
媽媽生我時
剪斷的是我血肉的臍帶
這是我生命的悲壯
媽媽升天時
剪斷的是我情感的臍帶
這是我生命的悲哀
3、
媽媽給孩子再多
總感到還有很多虧欠
孩子給媽媽很少
都說是孝心一片
4、
媽媽在時
“上有老”是一種表面的負擔
媽媽沒了
“親不待”是一種本質的孤單
再沒人喊我“滿仔”了
才感到從未有過的空虛和飄渺
再沒人催我回家過年了
才感到我被可有可無了
5、
媽媽在時
不覺得“兒子”是一種稱號和榮耀
媽媽沒了
才知道這輩子兒子已經做完了
下輩子做兒子的福分
還不知道有沒有資格再輪到
6、
媽媽在世
家鄉(xiāng)是我的老家
媽媽沒了
家鄉(xiāng)就只能叫做故鄉(xiāng)了
夢見的次數會越來越多
回去的次數會越來越少
7、
小時候,
媽媽的膝蓋是扶手
我扶著它學會站立和行走
長大后,
媽媽的肩膀是扶手
我扶著它學會闖蕩和守候
離家時,
媽媽的期盼是扶手
我扶著它歷經風雨不言愁
回家時,
媽媽的笑臉是扶手
我扶著它洗盡風塵慰鄉(xiāng)愁
媽媽沒了
我到哪兒去尋找
我依賴了一生的這個扶手
8、
媽媽走了
我的世界變了
世界變了
我的內心也變了
我變成了沒媽的孩子
變得不如能夠扎根大地的一棵小草
母愛如天
我的天塌下來了
母愛如海
我的海快要枯竭了
9、
媽媽走了
什么都快樂不起來了
我問我自己
連樂都覺不出來了
苦還會覺得苦嗎?
連苦樂都分辨不出了
生死還那么敏感嗎?
連生死都可以度外了
得失還那么重要嗎?
10、
慈母萬滴血
生我一條命
還送千行淚
陪我一路行
愛恨百般濃
都是一樣情
即便十分孝
難報一世恩
——萬千百十一
一聲長嘆
嘆不盡人間母子情
感恩勵志經典文章:面對不完美的父母
尊重媽媽的選擇,也尊重媽媽的命運
作者:meiya(暢銷書作者,書評人,自由撰稿人)
一、當媽媽不愛自己的時候,女兒很著急
雅萍是一名讀者,很喜歡我寫的文章,尤其喜歡我寫的關于愛自己的文章,她也對心理學感興趣,平時會參加了一些自愛,自我療愈的工作坊。
她告訴我,學習愛自己的功課,懂得自愛之后,對自己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她的自信心增強了,比以前更能夠讓自己快樂了,學會自己滿足自己,到了周末她會帶著漂亮的衣服,化好妝去學習拉丁舞,不會像以前那樣老是抱怨丈夫工作太忙不陪自己,天天要丈夫關注自己,愛自己,丈夫也因為看到她生活得獨立又快樂而變得更在乎她,兩個人的關系變得更親密了。壞處是:她看自己的老媽越來越不順眼,覺得媽媽這樣的女人活得太窩囊太憋屈太不愛自己了。比如家里有三把椅子,一個鋪著軟墊子,一個有靠背,一個就是一張小板凳,每次她回家都會注意到,媽媽總是把鋪著墊子和有靠背的椅子讓給她或者爸爸坐,自己總是坐在小板凳上。媽媽總是給丈夫和孩子買比較貴的東西,比如一兩千的衣服和保健品,對自己卻連一百塊錢都舍不得花。每次家里請客吃飯,來了七八個人,媽媽一個人忙里忙外,做了一桌好菜,爸爸卻翹著二郎腿,喝著小酒等菜上桌,連客人的碗筷都不會幫忙拿一下,不僅如此,媽媽忙到最后也不上桌吃飯,等客人走了,她才吃剩菜,吃不飽只好啃饅頭。爸爸喜歡和朋友喝酒,每次喝酒到半夜才回家,媽媽因為擔心和焦慮,總是打電話催爸爸回家,爸爸不高興還會罵媽媽“老太婆真?嗦”,她則會打電話給雅萍,跟她抱怨,你爸爸有多混蛋,我要跟他離婚,可是等老爸喝醉酒回來,她又屁顛屁顛地迎上前,照顧他,給他換衣服,洗臉,服侍他睡下,自己才休息……
每當這些時候,雅萍就會很生氣,開始“教育”媽媽,“你怎么把自己放在這么卑微的位置上,你要愛自己啊,你不愛自己,你老公怎么會愛惜你呢?你以前不是也有工作的嗎?現(xiàn)在退休了,可以找一點興趣愛好啊,跟著其他老太太一起去唱歌、跳舞、旅游,上個老年大學,怎么天天圍著老公、孩子轉?你要有自己的生活呀,你要為自己而活啊,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孩子和老公身上,他們都有手有腳,自己能照顧自己,你又不是他們的保姆……”
雅萍就像教育一個小學生那樣教育自己的媽媽,教育完之后,媽媽為了女兒高興會信誓旦旦地說,“嗯,我要為自己而活”,但沒兩天故態(tài)復萌,天天圍著孩子和老公轉,天氣冷了,要給女兒寄阿膠,老公得個小感冒,她就焦慮萬分,輾轉反側……這時候,雅萍就更加生氣,又開始教育老媽,對自己的媽媽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老媽“被教育”多了,也跟女兒生氣,說她“翅膀硬了”“不識好歹”,母女二人因為這些事情發(fā)生矛盾,經常吵架和冷戰(zhàn)。
朋友雪兒也和我講過類似的故事。有一次,她帶著全家出去郊游,一早出發(fā),下午四五點才到家。坐著旅游巴士回家時,媽媽因為暈車,血壓都升高了,身體已經很不舒服了,可是一回到家,老媽就沖進廚房,要為全家人做飯。雪兒希望媽媽在床上休息一會,然后全家人一起去外面吃晚飯??蓩寢寘s堅持要為大家做飯。雪兒非常不理解媽媽為什么就不能愛自己一下,為什么就要讓自己受苦?媽媽這樣做,也讓家人看著難受,你生著病做著飯,我們吃得下嗎?再說家里又不是說沒錢在外面吃不起飯,我們不缺錢,不需要你為我們這樣節(jié)省。雪兒看到媽媽的行為和不聽勸的態(tài)度,實在受不了,太生氣了,就大聲吼了老媽。老媽呢?因為女兒的態(tài)度也覺得自己很委屈和傷心。于是,母女二人都不好受,氣得都吃不下飯。
朋友丹丹也與自己的媽媽有矛盾。母女一起去旅行不是享受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是直面母女矛盾大爆炸。出門前收拾行李,老媽要在包里裝很多很多卷衛(wèi)生紙,因為害怕想用的時候沒得用。去超市購個物,她會拿很多超市的塑料袋回來,說可以當垃圾袋用。帶老媽一起吃個自助餐,她要偷偷裝很多雞蛋和點心放在自己的褲兜里,鼓鼓囊囊地回房間“卸貨”,然后點心都被雞蛋擠爛了。丹丹覺得老媽太丟臉了,勸老媽改改這愛占小便宜的壞習慣,老媽不聽,兩個人為此又吵了一架。住在四星級酒店,老媽每天都要把酒店里用不完的衛(wèi)生紙裝包里。每次退房,要把酒店的牙膏、牙刷、頭梳搜刮一空,還要把人家的洗發(fā)水、沐浴露裝小瓶子帶走。大半個月的旅程結束,丹丹背著一包老媽貪小便宜弄來的東西回家,又累又氣,你不幫忙帶,她還跟你吵個沒完。
二、母與女的戰(zhàn)爭本質上是兩種價值觀的沖撞
在我看來,家庭中母與女之間的關系是最最微妙的。因為年齡差異,母與女她們是不同的兩代人,會有兩代人的差異和矛盾;也因為是親人,會有親人間的糾結和癡纏;更因為同為女人,會有同性別之間的彼此守護和斗爭。她們之間的關系是異常復雜的,在各類文學、影視作品,還有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復雜的母女關系。
比如有的母親逼迫女兒找個有錢人,反對她和窮小子談戀愛,或者硬生生地拆散女兒和窮小子的戀情,堅決要求女兒按照自己的心意找個有錢人,她認為愛情什么的都是浮云,女兒不聽自己的話,早晚會后悔。因為這個母親在自己年輕的時候,為了愛情選擇了窮小伙子,發(fā)現(xiàn)婚后生活很艱難,貧賤夫妻百事哀,愛情被生活的瑣碎磨光了,窮小子變成丈夫之后也令她很失望,生活并不幸福。所以她很害怕女兒跟自己一樣,做了錯誤的選擇,以后要過苦日子,生活不幸福。但是,事實上,時代不同了,她的女兒擁有高學歷,自己收入豐厚,不需要靠男人吃飯,對伴侶的要求是能過精神生活,而母親卻認為女人要找一個有錢男人,因為女人要靠男人生活,跟著沒錢男人生活很不幸。
無論是在網上收到的電子郵件和留言,還是在個體和團體咨詢中,我都看到母與女之間的沖突是如此巨大和激烈。有的媽媽逼著女兒去相親,也有的女兒生拉硬拽著媽媽去民政局和自己的老爹辦理離婚手續(xù)的。前者我們可能見得多,后者其實也不少見。我有一個來訪者,因為爸爸出軌,媽媽整天以淚洗面,每天跟她打三通電話,每個電話一個小時,向她抱怨自己的命是多么苦,男人多么不是個東西,自己這些年為這個家庭付出了多少,老公是多么傷害自己。女兒因為心疼媽媽,總是站在媽媽這邊安慰她,說父親的不是。因為聽得抱怨太多了,每次到后來她都勸媽媽離婚,“你有退休金,我也可以養(yǎng)你,你可以選擇和老爸離婚,我也大了,不會反對你們”??蓩寢尣宦爠瘢^續(xù)和她抱怨,她很痛苦,趁著國慶回家,拉著老爸老媽去辦離婚,結果兩個人還打死都不離婚,因為“怕別人笑話”,于是一家三口又吵又鬧。吵鬧之后,父母又繼續(xù)維持著他們的婚姻。
她告訴我,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媽媽是獨立、果斷的女人,而不是這么懦弱的一個人。她不理解媽媽面對丈夫出軌,自己無法原諒,對婚姻不滿和失望等現(xiàn)實,為什么不選擇離婚?“她應該去離婚啊,一個人過啊,為什么一直抱怨呢?”我答:“你有想過嗎?這就是你媽媽的生活方式啊,她就是這樣一個人,可能不抱怨她就得癌癥了,她在用抱怨的方式讓自己的身心健康,抱怨完了,你看她的日子不是也過得好好的,倒是你很痛苦,你有想過怎么不受媽媽的影響,或者減少媽媽向你倒情緒垃圾的行為嗎?”后來,她告訴媽媽,她以后不會再聽她抱怨了,一周只會與她通一次電話,一次電話十五分鐘。媽媽因此減少了抱怨,女兒的情緒和生活也好起來。
無論是母親逼迫和干涉女兒,還是女兒試圖改造母親或者替母親做決定,在我看來,母與女的戰(zhàn)爭本質上是兩代人因價值觀的差異而導致的沖突。
前面提到的雅萍與媽媽之間的戰(zhàn)爭,雪兒與媽媽之間的矛盾,就是因為兩代女性的價值觀不同,她們對于女人在兩性關系和家庭中的定位有不同的認識。雅萍和雪兒是經濟獨立,思想也獨立的70、80后女性的典型代表,她們接受了高等教育,吸收西方最新的兩性關系和婚姻的新定義和新認知。她們的價值觀是女人要獨立,女人要愛自己,兩性之間是平等的,男人要尊重女人,女人不是弱者,女人不是男人的附屬,她雖然是孩子的母親和丈夫的妻子,但她是屬于她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不是女人的全部,女人要為自己而活。而她們的媽媽是50、60后女性的典型代表,她們大多都沒有接受過大學教育,可能是工廠女工或者家庭主婦,她們認為男尊女卑,女人是弱者,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女人要靠男人而活,女人離開男人或者沒有男人,生活或人生是非常不幸,女人是沒有自我的,她們是任勞任怨、無私奉獻、高尚品德的母親和妻子,婚姻和家庭就是一個女人的全部,女人要為家庭為男人而活,而不是為自己而活。
大家看到了嗎?這是兩種完全相反的價值觀,擁有這兩種價值觀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如果都覺得自己的價值觀是對的,都想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對方,那勢必引發(fā)一場驚天動地的戰(zhàn)爭。
丹丹的媽媽為什么會有那種節(jié)儉和占小便宜的心理呢?因為她的媽媽生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那是中國物質極端匱乏的年代。3年自然災害,餓死了許多人。那個時候中國經濟落后,物質供應緊張,什么東西都必須憑票購買,有糧票才能買糧食,有布票才能買布做衣服,而且他們的父母生了很多孩子,每個人都有很多兄弟姐妹跟自己爭搶食物。他們很多人從小便體驗著食物的匱乏,忍受著饑餓的折磨,對于物質不安全有著揮之不去的強烈而深刻的體驗。
我老媽現(xiàn)在會把家里雙開門的冰箱裝得滿滿的,冰凍層里的肉可能都是前年或者大前年的,真的稱得上 “僵尸肉”了,不知道她是舍不得吃還是忘記了吃。我老爸住快捷酒店跟丹丹的媽媽一樣,裝了一堆一次性牙膏、牙刷和頭梳回來,拖鞋穿到腳后跟都磨沒了都舍不得買一雙新的。
而丹丹是生長在80年代的獨生子女,從小的物質條件不知道比父母那輩人好多少,因為家里孩子少,大人把所有好吃的,好玩的東西都留了她,她對于物質的體驗是充足的,富裕的,她的內在沒有物質的匱乏感和不安全感,所以不會像自己的老媽那樣節(jié)儉,也無法體會和理解老媽那種愛占小便宜的心理。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我們這一代職業(yè)女性的價值觀是比老媽們更先進,更優(yōu)越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她們的成長環(huán)境比我們這一代人更艱難,除了物質匱乏,文化水平低,很多50后的父母還是“”的受害者,她們的內在沒有安全感,她們的心態(tài)有時非常扭曲。但我在這篇文章中,想重點表達的是,作為一個女兒,在母親的行為沒有影響和傷害到我們自己生活的前提下,我們能不能允許自己母親的價值觀與我們的不同?尊重母親對于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的選擇,即便她的選擇在我們看來是錯的?我們能不能尊重自己母親的人生命運?
三、與父母分離,才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人
我有一個來訪者,因為她老爸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軌而不知悔改,她老媽總是選擇原諒,她非常生氣,總是站在自己老媽這一邊,為老媽出主意,一會幫老媽查第三者是誰,一會讓老媽緊握家里所有的存款,一會又要老媽和丈夫離婚,搞得自己疲憊不堪。我問她,你是處理你老公出軌還是你老爸出軌?你老爸出軌是你老媽的事情,你能不能尊重你老媽的主權?她說,老媽太軟弱,太沒用,所以,我要幫媽媽。我說,也許你老媽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弱。后來,她不再干涉父母之間的事情。她的老媽自己反而想通了,決定要和丈夫協(xié)議離婚。
很多時候老媽們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弱勢和軟弱,她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們有自己的生活智慧,也有能力將自己的生活過好。
年輕人都說要獨立要自由,不讓父母干涉自己的生活,希望父母尊重自己的選擇,同樣的,我們的父母也需要被尊重,需要自由,我們能否也做到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在父母身上。老媽不愛自己,沒有自我,覺得她的快樂就是為家庭奉獻,為老公孩子任勞任怨,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生活,最大的樂趣就是做好吃的給家人吃,我們能不能接受?老媽愿意在婚姻中以受害者自居,就算老公對她再不好,她生活再痛苦,她也不愿意離婚,我們能不能不要逼她去離婚?帶老媽出去,她喜歡貪點小便宜,我們能不能一笑而過?
我不是教你對媽媽冷漠,不管媽媽死活,而是讓你看到每一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每一個人的選擇都應該由她自己做出,每一個人的命運也值得被尊重。媽媽有媽媽的命運,我們也有我們自己的命運。
在與父母的關系中,我們要看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父母的事情,什么是我們與父母之間的事情,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涉及到界限的問題。不干涉父母選擇的生活方式,相信他們有能力應對好自己的生活,這是我們?yōu)槿俗优畬Ω改傅淖鹬?,也是作為一個人對另一個個體的尊重,即我們把對方看成是與自己一樣的獨立個體,而不是看高自己,看低對方。
一個人真正的成長是從心理上離開父母開始的,我們剪斷與父母相連的臍帶,與父母分離,才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人。
沒有完美的父母,我們也不需要完美的父母。面對不完美的父母,我們要允許他們,尊重他們,接受他們,原諒他們,離開他們,超越他們。這也許是我們一生需要做的功課。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感恩勵志經典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