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勵志文章
在我們有所空閑的時候,找一些精品勵志文章來看看是很不錯的,那么精品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精品勵志文章:在喜歡的領域里打一場漂亮的持久戰(zhàn)
作者:沐沐
高中同學今年剛畢業(yè)工作,給我打電話有一點沮喪,說博士畢業(yè)了還是不能完全勝任工作上的事情,還有很多東西要學,跟入職的本科生一樣。
工作兩年的師弟跟我說,上學的時候,覺得自己就是大師的命,畢業(yè)之后一定很快就會嶄露頭角,成為新銳人物。但是工作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已然被淹沒在一大堆年輕人當中,要成為建筑大師那肯定是下輩子的事情了。
朋友在礦業(yè)企業(yè)工作五年,做技術,說起來他的工作也是感慨萬千。每天做的事情基本都一樣,英雄沒有用武之地,這一輩子就這樣到頭了。
親戚家的小朋友特別喜歡畫畫,在我家看到一本畫冊,翻開看上面有大師題的字,小姑娘把嘴巴張成了O型,大師教過你畫畫呀。然后有點沮喪地說:“從六歲開始畫畫,十年了,畫得還是一般,都不想畫畫了。”
可是,剛剛離開學校兩個月的年輕工程師,沒工作兩年的助理建筑師,年輕的礦業(yè)技術人員,還沒開始繪畫職業(yè)生涯的繪畫愛好者,你們著急什么,沮喪什么呢?要走的路才剛剛開始,以后還有很長的幾十年,那才是生命的時間維度。
聽他們一個一個抱怨,我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在短期內達到一個很高的期待值。即使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碰到瓶頸期就分外迷茫,然后就開始陷入一種自卑當中,懷疑自己的能力,于是就不想“白白”努力了。
以前的我,想不到自己剛入職時做的項目在四年后的今天還在出變更圖紙,想不到博士生寫一篇三千字的論文要用三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想不到一部《大圣歸來》要八年的醞釀和三年的制作。
后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要學習的越來越多,離成為真正的建筑師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甚至終其一生,也不能成為我心目中的那種建筑大家。但是有什么關系呢,我的職業(yè)生涯才剛剛開始。我要做的,只是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一天一天成長。就像我跟朋友聊天時說的,自己現(xiàn)在還是一個Baby建筑師,誰會要求還沒有學會走路的Baby跑起來呢?
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得很快,一年的時間好像世界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于是我們開始著急。兩個月了研究還是沒有頭緒,兩年了還是沒有找到做方案的感覺,五年了還是在做普通職員的工作,十年了畫畫還是“一般”……于是就沮喪了,迷茫了,懷疑了,甚至退縮了。其實,在任何領域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場持久戰(zhàn),不是一個月,一年就可以看到盡頭。
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獎,在八十五歲高齡,她和青蒿素的故事從1967年已經開始書寫,持續(xù)了半個世紀;六小齡童跟真正的猴子朝夕相處十幾年,從猴子身上模仿特點,才能呈現(xiàn)大家認可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美猴王形象;美國女作家米切爾一生只寫下一部小說《飄》,這本書風靡全球,是最經典的愛情巨著之一;秦腔四大名旦之一齊愛云在提到戲曲演員的幕后努力時說:優(yōu)秀的戲曲演員從小練習,在一定的基礎上坐科七年,再經過二十多年的舞臺歷練,到40至60歲才算進入黃金年代。
所有的努力和天賦都是需要時間的積淀才能結出果實。不管是我們看到的行業(yè)佼佼者,還是公認的成功人士,都是在一個領域潛心努力,然后等待一個風口。
經常聽到有人說“我都努力一周了”“我都堅持一個月了”“我都鉆研一年了”……以“年”以上為單位的持續(xù)行動,才能叫做堅持;十年以上的努力,才能叫做持續(xù)堅持。在靜不下心的時候,在坐不住的時候,想一想你的偶像,在光環(huán)背后的艱辛和努力。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里堅持了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一生。很多人之所以被人記住,不是他做了很多事,而是耐住寂寞把一件事做好了。
我們的一生很短,但是把一件事情放在一生里,時間還有很長。如果可以,學會把一些事情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里去審視。在等待破繭而出的日子里,不要著急,不要沮喪,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里打一場漂亮的持久戰(zhàn)。在這場持久戰(zhàn)里,所有的堅持和努力,都會在自己的成長中刻下印記。無論結果是什么,我們終將成為更優(yōu)秀的自己。
精品勵志文章:不怕你懶,就怕你把懶當時尚
作者:谷潤良
近年來,“懶癌晚期”似乎成了一個特時髦的詞兒,頻頻出現(xiàn)于微博、微信、QQ空間。“一天從中午開始,早飯從午飯開始,哎,懶癌晚期,也是木辦法。”“堆了兩周的襪子還沒洗,想找雙干凈的穿都木有,懶癌晚期,你有藥嗎?”“明天就要考試了,今天晚上抱個佛腳,懶癌晚期,怪我咯?”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一時間,似乎所有人都覺得這個詞“萌萌噠”,自己不拿來用一下,就趕不上這個時代,OUT了。
倘若就只是用一用,也無妨,怕就怕你身體力行,真是一“懶癌晚期”。這不,昨天中午給我表弟打電話,詢問他工作的事兒——大學即將畢業(yè),也不知道工作找的怎么樣了,你猜怎么著?嗯,人家還跟那睡著呢。我這邊午飯都吃過了,人家還躺床上大夢正酣。
“你煩不煩啊,哥,我好容易放個寒假,能不能讓人睡會兒?”聲音里滿滿的不耐煩。
“你看看表,都幾點了。”我頓了頓,“那個,你工作找的怎么樣了?”
“還沒頭緒。網上說今年是就業(yè)最難的一年,反正難的不是我一個,船到橋頭自然直。”
“你倒是挺會安慰自己。什么叫沒頭緒?你到底有沒有找?投過簡歷沒?”
“沒,我一沒得過獎學金,二不是學生干部,簡歷有什么好寫的。”
“那你更要好好寫了。仔細想想自己有什么特長,參加過哪些社會實踐。”
“好好好,停兩天我一定寫,你再讓我睡會兒,掛了啊。”
不敢說每個90后都像我弟這樣,但起碼代表了一部分。這部分年輕人喜歡懶,享受懶,甚至把懶當做年輕人的標簽,以此和老年人劃清界限。在他們的意識里,早睡早起是老年人的生活習慣,你夜都不敢熬床都不敢賴,好意思說自己是年輕人嗎?微博上不是經常流行這樣的段子嗎——“晚起毀上午,早起毀一天”,再配上萌萌噠的圖片,要多形象有多形象。多少年輕人紛紛在下面留言,熱絡地表達著自己的認同感,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組織。
說起來,微博還真是負能量的集散地。頭段時間,一組名為“不到最后一刻絕不復習”的圖文同樣引起過不小的關注。像什么“只要膽子大,天天寒暑假”“人有多大膽,復習拖多晚”“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輕松”,諸如此類的句子配以“紅色年代”的圖片,看上去,實在令人忍俊不禁。但是,就在大家以此為樂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想過,其實有不少年輕人是認同的,有不少年輕人真把考試當兒戲,拖到最后一刻才復習,甚至拖到最后一刻也不復習的。對他們而言,“裸考”,甚至是一種很酷的標志——“老子這次裸考。”“裸考?好屌啊你!”
其實,不少80后上班族也是很懶,下意識里以懶為榮也說不定。看看身邊,那些整天說跑步說鍛煉身體的人,是不是經常這樣給自己洗腦,給自己找理由——平時上班忙,沒時間;好容易到了周末,不是應該休息嗎?那些整天說要讀書要充電,以此來升職加薪的人,一本本的專業(yè)書買過來,有多少人第一時間認認真真去看了?還不是要排在看電影后面,排在逛街后面,甚至排在吃一餐美食后面?此時,倘若你罵她一句懶豬,人家興許還會覺得很可愛呢。
許多治愈系書籍里,經常會向讀者傳達這么一種理念——人生不是一場比賽,你犯不著跑那么快,或者,不要因為急著趕路,而遺失了沿途的風景,又或者,人生,重要的是過程,不是結果。知道嗎?那些都是說給失敗者聽的,是一種安慰,僅此而已。人生,怎么可能不是一場比賽呢?人生就是一場比賽,優(yōu)勝劣汰的比賽。為什么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始人是馬云而不是你?為什么喬布斯創(chuàng)辦了蘋果公司而不是你?為什么一提華語天后大家想到的是王菲而不是你?很簡單,他們都是人生這場比賽的優(yōu)勝者,早早地跑到了前面,而你,還在踩著自己的影子詩意漫步。
我曾有一段灰暗的歲月,始終不愿向人提起。那就是,我復讀了三年,是的,整整三年,我在高考失利的陰影里摸爬滾打了三年。那三年里,有過多少次,我?guī)缀跻詾樽约壕鸵赖袅?。而今回頭看,為什么是我復讀了三年,而不是別人,不是那些當年就考取大學的同學們?不是因為山東分數(shù)線高,不是因為山東閱卷嚴,一句話,只是因為我太懶。那些本該勤奮學習的歲月,大家起早貪黑埋在習題集里的日子,我在做些什么呢?——看韓寒的小說,聽樸樹的歌,寫一些傷春悲秋故弄玄虛的文字。最致命的是,不僅不承認懶,還當別人是學霸,唯有自己是文藝青年。
是的,不怕你懶,懶可以改,可以一點點變勤快,怕就怕你把懶當時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人生人生,人的一生,你為什么活得像個雕塑,以為一動不動就可以贏得掌聲?
歸根結底,生命是自己的,你只能對自己負責,縱使再親近的人,也無計可施。誰都知道懶散很舒服,混吃等死很舒服,年輕的時候,你大可以去懶,大可以隨著性子舒服,年老的時候,當大家都捧著一杯清茶曬太陽,或者綠蔭地里打麻將,或許,你還在為自己的一日三餐而忙碌,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時光終會給你一記響亮的耳光。
精品勵志文章: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
我和小馬是一起長大的。
那一年,他從北京回家時,街坊鄰居在他背后指指點點,“你看看他,穿的是什么啊,一副地痞流氓的樣子,家里花了那么多錢讓他到外地上大學,真是都白白浪費了。”
幾個赤腳奔跑的小孩也前前后后地跟著他,好奇中藏著一絲絲崇拜,卻裝出一副副輕蔑的嘴臉,喊一句“臭流氓”,然后一呼而散。
小馬從小就喜歡畫畫,他讀書特別用功,每天早早地起床復習功課,晚上提前寫完作業(yè),便一個人躲在屋子里畫畫??即髮W時,家里人都希望他上師范院校,畢業(yè)后當名教師,安安穩(wěn)穩(wěn)地過一生,而小馬卻堅持選擇了美術學院。
畢業(yè)以后小馬沒有回家,他在北京做刺青師。當時家人極力反對,三姑六婆都認為他不務正業(yè),每天輪流打長途電話勸阻。
可小馬還是堅持了下來。
我問小馬,“你就這么有自信自己做刺青師能成功?”
小馬淡淡地說,“世界上不可能每個心懷夢想的人最終都能干出一番大事業(yè),但每個小人物也都應該有點追求。大家都說,人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兩樣,卻又都過著咸魚一般的生活。我很喜歡喬布斯的一句話,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
去年小馬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三家刺青店的老板了,在業(yè)內小有名氣。
而那些流言蜚語也跟著慢慢消失了。
在疲憊生活里,我們常常有了英雄夢想?yún)s無法堅守,他人隨手一潑冷水便澆滅了全部的熱情。而真正的勇士卻能用行動打破質疑,在生活中越挫越勇。
與佟麗婭的超高美譽度相比,陳思誠一直都是招黑體質。
觀眾不認可他的顏值,抨擊他“又土又丑”配不上“女神”佟麗婭;不認可他的人品,謾罵他花心、沒責任感;也不認可他的才華,他的處女座《北京愛情故事》熱映后爭議不斷,甚至有傳聞說他能突然順利出品《北愛》是因為強大的家庭背景。
面對這樣的外界壓力,他并沒有浪費時間去解釋,而是將所有的精力投入于自己的夢想上。他說,我是真的有故事想講,有這種沖動和欲望,想把自己的一些夢想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他開始沉迷在自己的電影世界里,揣摩每個角色、臺詞、劇情,召開一輪又一輪的劇本會,而后繼續(xù)鉆進各種書籍與影片里充電,不斷地打磨自己的作品。
有人說,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極致,下一刻的美好便會自然呈現(xiàn)。
2015年底,陳思誠自編自導的懸疑喜劇片上映后,獲得了票房與口碑雙豐收。
網友們的態(tài)度立刻從“陳思誠憑什么娶佟麗婭”轉為“終于明白佟麗婭為什么選擇陳思誠了”。
“觀眾對我的印象,對我的感受是沒有辦法左右的,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創(chuàng)作者唯一可以傳遞的還是他的作品和角色,我希望自己能用一生的時間給大家證明陳思誠是一個怎樣的人。”
作為汽車發(fā)展較晚的國家,中國的汽車設計也常常得不到世界的認可。
當泛亞爭取到了設計一臺概念車用以展示未來一代別克設計語言的機會時,這對于曹敏和他的團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一輛未來概念車的設計涵蓋了龐大的工作,不僅需要團隊內部的協(xié)作,還需要與技術團隊的磨合,缺一不可。
在設計過程中,曹敏與他的團隊通宵達旦地將所有歷史上別克的車型全都研究了一遍,哪一款是最經典、最漂亮的?這些車型里有哪些特質?為什么是這個樣子的?
在一片質疑聲中,曹敏與他的團隊用沉默和努力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向世界證明中國人也能做出世界上最好、最安全、最美的設計。
當“別克未來”這款概念車在北美展出時,獲得了很多國外消費者和媒體的諸多贊譽。
上汽通用汽車泛亞設計團隊也憑借幾部作品的累積,以“別克未來”概念車贏得了設計紅點獎的肯定。
12月31日,紀錄片《上海100》播出了《設計未來》一集,展現(xiàn)了汽車設計領域的人與事。
別克品牌經歷了百年風雨洗禮,離不開前赴后繼、以靈感與實干譜寫品牌發(fā)展樂章的汽車“創(chuàng)作者”們,他們也鮮活展現(xiàn)了品牌生生不息的進取精神。
看了“精品勵志文章”的人還看了:
2.勵志文章精選欣賞
4.一些勵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