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勵志的文章精選
關于勵志的文章精選
如果我們能夠時常找一些關于勵志的文章來看看還是很不錯的,那么關于勵志的文章精選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勵志的文章精選:搬不動的石頭
你所經歷的這一切困難,這一切的障礙,看起來是外在的障礙,是外在的困難,其實根源在你自身,在你的內心.是你的內心已經習慣了困難的模式反應.你的內心創(chuàng)造了一顆你自己搬不動的石頭.你的這個外在困難,在你自己看來是堅若磐石,這是你頭腦給自己的一個枷鎖.當你的頭腦已經把這一切定義為難的,當你的頭腦已經深信這是不可改變的時候,于是,你發(fā)現,一切的事實,一切的數據,似乎都在“支持”你頭腦的這一“信念”。你的頭腦把這個問題描繪得如此強大,于是,你的人生就在與自己頭腦玩征服的游戲,一次一次的征服,以致與你身心疲憊,你濫用你的意志力,即算你獲得了成功,但是或許你已經身心遍體麟傷,你雖然獲得了表象的成功,但你的內心仍然是那么對自己嚴重不滿足。
你所稱之為困難的東西,你覺得如此困難。然而你這個稱之為難的事情,其實是你的心念不斷強化和放大的結果。當你的頭腦設定這件事為很難時,當你這個稱為障礙的時候,你的一切思想、行為、語言都在圍繞著障礙在打轉轉。你不斷的在內心確認它,這是障礙,這是障礙,于是,這個障礙變得如此牢不可破。其實,困難的打破就在這一念間開始,所謂的難,很大的程度是在于你的心念還沒有覺醒,內在的智慧還沒有開通。你要知道,你這個被稱之為困難的東西,其實是一個幻象。
這是一個幻象,你要知道,這個障礙,這個困難,是你內在執(zhí)著的結果。你困于在那個小我上,你不相信你自己,你習慣了把一切可能的希望寄托在外在,習慣了走捷徑,習慣了一蹴而就,所以,稍遇到點困難,你就灰心、失望。你要知道,這個被你內心認定為困難的東西,不是一成不變的。時空在變,人物在變,事件在變,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與事都在變化中,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你用一成不變的觀點來看當前的困難,當然你會覺得很難。事情其實是在你不斷的行動中,已經一點一滴的積累了轉化的要素,就像一顆種子,在土壤下吸收了水分、養(yǎng)料,積累了能量,就等著破土而生了,而你恰恰在種子要發(fā)芽的時候,你對自己做了否定,于是,你不斷的去播種,而沒有一顆種子長成,這樣,你愈發(fā)抱怨老天對你不公,愈發(fā)覺得一切事情是如此難為。
如果你心念一轉,將這個內心稱之為障礙的東西,看作是一次機會,一次挑戰(zhàn)的機會,一次提升你能量的機會,一次讓你自我實現的機會,一次促進你身心靈合一的機會。你欣喜地擁抱這個機會,感謝這個機會,這一切就會變得非常美妙。你與你內在偉大的力量開始了連接,你開始成為一個創(chuàng)造者,而你這個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如此的喜悅!這個障礙就不再成為一個障礙,而成為一次機會了。
之所以成為障礙,重要的也是因為你沒有找到解決之件事情的道。要達成你的心愿,要實現你的想法,很重要的是要找到這一切的規(guī)律。依規(guī)律而行,則難變成易,不依規(guī)律而行,易也變成難。每一件事情達成都有其關鍵因素,如果你盲目行動,沒有去探悉解決之道,這一切自然就成為一個橫亙在你面前的障礙了。古代語言故事“芝麻開門”,就是告訴你一個淺顯而你又容易忽略的問題,要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密碼。你要從現在開始,去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密碼,這個障礙就不成其為障礙了。重要的是找到這條路,找到可以從腳下開始延展的路,只要找到路,也就不怕路遠了。
這被你內心稱之為障礙的東西,在你認為是一個困難,而在另一個人卻視為一個機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大的認知不同?這個被稱之為障礙的東西,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外界而來的嗎?如果你內心充盈,如果你相信你內在的智慧與潛力,如果你相信你是帶著神圣的本質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如果你視這一切困難也是上天要降大任給你,是來幫助你實現人生飛越的,那這一切將會怎樣?
要打破障礙,重要的在行。你越在內心里掙扎,越不能邁出第一步,你就越會覺得是一個天大的障礙。任何困難,在你的堅定行動中,一步一步開始突破。你越不敢邁出第一步,你的頭腦越會給你障礙,想象的障礙比真實的障礙更要嚇唬人,更要迷惑人!
關于勵志的文章精選:不要習以為常
“習以為常”是破壞美好生活的罪魁禍首。人一旦陷入到習以為常的狀態(tài),就會失去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和體驗能力。然而,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習以為常:對于在黑暗中隨手打開電燈就能見到光明習以為常;對于在圖書館隨時都能借到自己想讀的圖書習以為常;對于在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用手機聽到親人的聲音習以為常;對于從小到大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習以為常。這些“習以為常”讓我們失去了生命中本該擁有的快樂和幸福。
感知能力是快樂和幸福的源泉。如果在學校你能夠感覺到讀書的快樂,在單位能夠體會到工作的成就感,回家后能夠感覺到家的溫馨,那就說明你還保留著對于幸福和快樂的感知能力。但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樣的感知能力正在慢慢消失,最終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習以為常”中。我們都知道這句話“久居蘭室不聞其香,久居鮑市不聞其臭”。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是因為日復一日的相同經歷會使人產生審美上的厭倦和疲勞,大腦無法再保持興奮感。這是一種生理和心理反應的必然結果,有的時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可以反復告誡自己一定要珍惜美好生活,但卻總是不自覺地陷入到麻木甚至厭倦狀態(tài)。那么究竟怎樣才能改善這種狀態(tài),重新感知到幸福和快樂呢?
答案是:不要讓美好的東西太容易得到。越難得到的東西越會被珍惜,從中獲得的幸福感也就越長久。現在許多孩子的幸福感遠遠沒有我們小時候強烈,盡管他們在物質方面要富裕得多。他們想要得到一件東西太容易了:想要玩具就買玩具,想要手機就買手機,想看電影就能看電影,想吃什么就能吃到什么。結果,孩子很快就對這些東西產生了厭倦感。我們小時候就不同了,那時候有一把玩具手槍或看一場電影,都是極為奢侈的事情。記得小時候,一個上海親戚下鄉(xiāng)來,送給我一把玩具手槍,結果這把槍成了我的貼身寶貝,一直陪了我十年。直到現在想起來,還能體會到它曾帶給我的那種幸福和滿足感。小時候看電影,都是露天電影,而且常常要摸黑走十里地,但那時看電影所感受到的快樂和幸福,現在進一百次電影院都比不上。
我非常慶幸從小生活在農村,在點著煤油燈的日子里度過了自己童年和少年時期的學習時光,因為它讓我對今天的生活無比珍惜。小時候,讀書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若找到一本書來讀,能讓我高興得幾天幾夜都睡不著覺。所以,今天我一看到身旁觸手可及的書,內心就會泛起由衷的喜悅和滿足;小時候,我從沒見過電燈,每次讀書都要在黑暗中摸索著把煤油燈點上。所以,現在一摁開關就看到明亮的燈光,我的內心也會在一瞬間溢滿溫馨和感動。
有人跟我說:我從小什么都不缺,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過著饜足的生活,但卻漸漸失去了感知美好生活的能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幸福和快樂是沒有辦法強行感知的,所以,若要改善這種狀況,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先失去、再感知。怎樣做到先失去呢?暫時離開習以為常的溫暖的家,拋棄“打開開關就是電燈、打開水龍頭就是清水”的便捷生活,打起背包,到缺水、沒電的荒野中走三天,白天在孤單中啃干糧,晚上在恐懼中宿帳篷。然后,你再回到家,就知道家是多么可愛,日常的生活有多幸福了。
我們不能對美好的事物太習以為常,否則,生命中留下的只能是越來越多的痛苦。因為人天生容易對美好的事物習以為常,而對痛苦的感知卻只會隨著年月的累積而變得敏銳。如果我們不懂得去感知幸福和快樂,就只能讓痛苦和怨恨充滿心田。而一顆被痛苦和怨恨充滿的心,就再也沒有空間去容納快樂和幸福了。
關于勵志的文章精選:你憑什么過上你想要的生活
你大學里的志愿是你父母選的,你大學里的課程是你挑容易過的選的,那你憑什么要過上你想要的生活?”
這句說給每個年輕人的話,瞬間點燃了我。
我們總覺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才是正經事,但是什么是自己喜歡的事,恐怕沒有多少人能說清楚。比如我自己,一直覺得工作以外的個人愛好就是自己內心的聲音,做得蒸蒸日上??墒枪ぷ髂?一直以來都自認為不是內心想做的事情,可是內心想做什么呢?
其實對于很多人來講,那些真實的內心聲音大體上都是想坐享其成、不勞而獲的,比如希望有一大筆錢可以去環(huán)游世界,但一提先努力工作,受人氣挨人罵去賺錢,就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自己的一腔夢想被社會的大熔爐燒得灰飛煙滅了。
加上媒體過分地宣傳一些國外思潮,以及一些成功人士在成功后說出的名言警句,我們的內心開始躁動,越發(fā)找不著北了。
于是,我們動不動就辭職旅行,動不動就盯著錢換工作,動不動就找同僚商量一下賺錢快的小動作,而很少有人在自己專業(yè)的方向上埋頭好好往心里學點東西,也很少有人想著把自己變成一個在工作上很專業(yè)的人。
社會浮華,物欲橫流,每天上班的事兒能推就推能擋就擋,下班吃飯看電視睡覺,然后腦子里想著社會怎么難混,工資怎么不漲……
可是每當看到很“牛”的前輩在前方閃閃發(fā)光的時候,每次看到前輩的PPT邏輯寫得讓人驚艷的時候,看到領導不管講什么都能滔滔不絕的時候,立刻就覺得領導太強了,自己弱爆了。所以當前輩們用很長的年假去那些自己也很想去的地方曬太陽享受生活的時候,自己的內心又會生出好多的羨慕和矛盾。
其實我們都知道,不迎著困難往前走,前輩的現在無論如何也成不了我們的未來,只是內心變得不那么勇敢。
我們下意識地逃避現實,幻想自己能像《奮斗》里的人一樣,不用擔心錢,有房有車有男人有妞兒還有個烏托邦,于是我們訴苦、辭職,覺得這個世界不是我們內心想要的樣子。
折騰幾次之后,我們會發(fā)現這個現實又把自己甩到了更靠后的地方去了。
如果我們大學里的志愿是父母選的,如果我們大學里的課程是挑容易過的選的,那我們又憑什么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如果我們依然不愿在一個每天需要消耗8個多小時的地方讓自己成為一個很“牛”的人的話,那我們內心的那些愛好,心底的那些夢想,生來的些許天賦,也許真的會終老一生了。
想為自己的內心做點事嗎?從明天早晨上班不遲到開始!
看了“關于勵志的文章精選”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