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己勵志文章(2)
突破自己勵志文章篇3:如何快速突破瓶頸
有天,我與一位朋友在他的辦公室聊天,他的一位下屬進來報告工作,他與下屬討論了半天,都糾結在用新方法還是舊方法的問題上。
下屬走后,他向我直搖頭,說,改變舊有的習慣真難,下屬們總是很抵抗,不愿意接受和嘗試新的方法,弄得他很頭痛。
他忽然來了一句:“要不,你幫我們的管理人員培訓一下吧?!”還沒等我推辭,他讓秘書過來,要求通知下去,說下午的培訓課改為我主講。
得,這叫趕鴨子上架啊,不干也不行了。于是我只好臨時湊合了個提綱,講了講打破舊習慣與學習新東西的心得體會。以下是我對講課內容的整理。
我認為,打破舊習慣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嘗試新方法。此時,首要考慮的問題,不是這個新方法拿來能不能突破現狀,而是至少你要有與過去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機會打破過去無法打破的瓶頸。
在嘗試新方法的過程中,先不要過分去關注效果,不管是否產生效果,有不同的感受就達到了目的。為什么?因為人還是個習慣性動物,無論多好的方法導入,都會有一種本能的抵抗。這種抵抗,不會受你自己的控制,會從潛意識里迸發(fā)出來,自動反應在你的行動中。
任何的新方法,都會對你固有的習慣和思維形成挑戰(zhàn),因此,用新方法的困難度和熟練度,比用舊方法高很多。此時,用新方法本身就勞力費神,若你再去對比效果,還沒等它真正產生呢,就已經被你否決了。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學新東西,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原因,因為他還沒有耐心等到新方法形成習慣,產生實效呢,就已經將其放棄掉了。
既然如此,為什么還要多學?這里牽扯到量變與質變的問題了。想想看,以前,是一對一,一個新方法對一個舊方法,新對舊的沖擊力不夠,自然是新的容易敗北。但若你持續(xù)堅持不停用新方法,當10種、20種新方法與一種舊方法對抗的時候,不斷出現的新方法所代來的思維方式和操作習慣就會撼動你對舊方法的堅持。
而且,這些新方法即使最后都被你放棄了,總會有某個新方法中有效的細節(jié)會產生效果,被你自覺和不自覺地留下來,當這些細細碎碎的小細節(jié)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產生的效果就會超過你的舊方法所產生的效果,逐漸會讓你產生放棄舊方法的念頭。
另外一個原因是,別人用起來有效的好方法,對你而言,未必也是有效的好方法。所以,急于將一個你僅從表面認知,沒有任何體會的方法全面導入,徹底放棄舊方法,其實是一種非常冒險的行為。萬一它真的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好呢?那你改弦易轍的成本,可能遠高過試試放棄的成本。
所以,還是要多試,因為不斷的試,就是你不斷感受的過程,這就有點像你在iPad上下載APP,你下載的未必全部都留下來用,有些點開看看就刪了,有些試了試,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和習慣,刪了,還有些,用的不錯,但總覺得缺一些自己需要的功能,刪了。
在這種不斷試試、用用的過程中,一方面,它們各自不同的功能會如上所說,會修正你的思維模式和使用習慣,另外一方面,用著用著,就忽然會有驚喜出現,某一款,無論是功能,還是界面設計,就是你想要的,就是你的菜,不僅效率高,效果好,而且,符合你大部分或者所有的操作習慣。這個APP,自然會是留在你的iPad上,不會被刪掉的那一個。新方法的學習和實踐,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但凡事皆有兩面,如果我們學習新方法,都從容易的開始,難的都不去嘗試下手,便會慢慢降低我們學習和接受挑戰(zhàn)難度較大的方法的能力。
這就猶如閱讀中,一個只喜歡看漫畫的人,初時覺得漫畫好懂,所以從漫畫入手,培養(yǎng)了閱讀習慣,到后來,再讓他去閱讀以文字為主表達想法的書的時候,他可能就會產生閱讀上的障礙,他可能讀不下去,或者讀不懂文字的意思。
我不是批評漫畫就不是書,它當然可以承載很多重要的思想和信息,但顯然,漫畫很難提供像文字一樣龐大的信息量和深度的內容。
這種在學習新方法的時候,適當地在“容易”中摻雜“不容易”的方式,猶如鯰魚效應,會激活我們已經擁有的知識和技能的魚群,讓它們開始活動,而不是一直沉睡。能挑戰(zhàn)和推動我們的思考能力,能使我們的技能持續(xù)提升的,其實大多是些與我們既有的東西發(fā)生抵抗,或者至少保持了一些讓你不舒服的東西。
惟其如此,你的思維、認知和體驗,才會從懶惰和懶散中蘇醒過來,保持一定的亢奮,從而處于激活狀態(tài),去接受相較于以前更加“高級”的東西。
對一個人而言,能接受和理解的信息和知識當然是越多越好。懂的多,解決難題的能力就會增強。不過,當知轉換為行以后,則會發(fā)生一些新的變化。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我們能裝載和瞬間調動應用的東西是是有選擇性的,有取有舍,不能全部的知識都調動出來。
也就是說,解決同樣或者類似的一件難題的時候,我們調動和運用的知識和技能是有限的,這猶如一個修自行車的人,只要運用幾樣工具就可以了,所以他不必在維修臺面上擺上所有的工具,那樣反而會變成累贅,妨礙他的動作,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人在解決難題時的知識和工具應用,比修自行車要難和復雜很多,也正因為如此,凡學來的東西,都要進行消化和重組,再創(chuàng)造,從而讓它從“別人的”,變成“自己的”,要據為己有。
要想得心應手,就要經心經手,經心是思考,經手是實踐,這個過程中,自然會產生趁心趁手的,也會產生不趁心趁手的。怎么辦?趁心趁手的,自然要保留下來,留在你的工具庫中,不趁心趁手的,就要放棄掉,丟掉,忘掉。
這是個比學和用更為艱難的過程。
有些人不會學,不會用,自然沒有東西可用。
有些人,只會學,不會用,所以就變成了盛物的倉庫,四腳書櫥,看似他腦袋的書房里堆了很多東西,但東西是東西,他是他,關系最多如此而已,他們之間并沒有發(fā)生過化學反應,到頭來,不知哪些能用,哪些不能用,甚至哪些是垃圾,他自己其實也不知道。
有些人學而能用,這自然是更上了一層,但精當與否,若不衡量和思考,就會變成未經挑選的工具柜,工具樣樣有價值,殺雞卻用宰牛刀,打蚊子用了大炮,錯配了資源,有時候能解決問題,有時候反而搞砸問題。
到了這個階段,便到了棄的階段,便到了棄的時候了。
這里要棄什么呢?棄掉過多的知識,棄掉會干擾你高效應用知識和工具的干擾因素。但此棄,非彼棄。這里的棄,并非說全部忘卻掉你已經學到的知識,而只指,在應用的過程中,你要再瞬間決定調用哪些,而放棄哪些。但恰有些人,因為懂的多,而且,也可能都有效,就難以割舍,于是就全部搬出來展示一遍,用一下,炫耀一下,殊不知,這其實也是一種無知。只不過,這是一種博學的無知,有時候,這種無知比那些干脆啥都不懂的無知,更具有破壞力,浪費更多的資源。
《莊子·養(yǎng)生主》中,有個屠戶說過有這么一段話:“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有人說了,這不就是庖丁解牛的故事嗎?對啦,知識技能的應用,就應該學習庖丁解牛的技術,在萬千刃中取一刀,一刀應用精當,自然常用常新。
看了“突破自己勵志文章”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