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理想的勵志文章
關于理想的勵志文章
我們都應該活得有理想有抱負,有空的時候找一些關于理想的勵志文章來看看也是好的,那么關于理想的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理想的勵志文章:人活著,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他人的目光?
作者:譚洪崗
讀到過這樣一種感嘆:如果世人都眼盲,我決不會去追求華麗的衣裳、豪華的居室、鋪張的排場……是啊,活著如此之累,原本人生苦短,竟還要處處跟人比較、爭一日之短長??墒牵y道為了世人沒有眼盲,就只能讓自己心盲嗎?
競相攀比,比財富、比地位、比聲名、比子女,除了虛榮之外,還有些別的原因吧?是覺得比不過別人有傷自己的面子?是認定傷了面子就等于損傷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是看到大家都如此雖不情愿也只能從眾?是沒有自己的想法于是相信多數人做的就是對的?
敢說“獨持偏見,一意孤行”的人畢竟是少數;內心若沒有清醒明確的意識,便每每要借外界的看法來為自己定向定位,依賴外界的肯定來確認自己的價值。他人的目光,對無主見的人真有不可忽視的力量。
那的確不只是虛榮、在人前爭面子,也會有對習慣勢力的屈從——如果他人都這樣做,自己非要跟人不一樣,看起來太難了;也還會有無意識的盲從——若從小耳濡目染習以為常,又怎會懷疑這樣做是否正確呢?如果從小就被灌輸“好好念書,上一所好大學,讀一個熱門專業(yè),找一份好工作”,認定了這是一條康莊大道,又怎能輕易分清那是否適合自己?
人活著自然不是為了活給別人看,要處處與多數人保持一致,以免遭人詬病;或者要在名利權位上爭強,以此才能證明自己活得比別人更好。有著名經濟學家稱,他鼓勵人們去追求經濟利益。但利益不是最本質的,比利益更本質的是快樂??鞓酚性S多,要有持續(xù)的快樂,我總覺得少不了一條——能做自己熱愛的事情。
國外有女作家曾經說過:做好你所熱愛的事,金錢會隨之而來。后來她對這句話做了個修正:做你所熱愛的事,金錢可能會來,也可能不來;不論來與不來,你都將獲得幸福。我非常喜歡這句話,同時想到,這幸福是有前提的,至少要放下虛榮心、放下與人比較之心;能認清自己的價值所在,不時時依賴外界的首肯。去掉不必要的牽掛煩擾,更能聽清自己內心的聲音;不為喧囂浮華所惑,更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不去在意眾人的目光,相對還是容易的;如果那是重要的人的期望,在自己的理想與親人的殷殷企盼之間,只怕要摧折不少深情與大志。曾見電視節(jié)目訪談一位做電影編導的女士,她十幾歲已對電影有濃厚興趣,但家人認為那當不了飯吃,遂奉母命讀了生物;留美拿了個生物學學位后,她終于還是改學了自己熱愛的行業(yè)。
主持人問她,后不后悔在生物上花了多年時間?該女士沉吟片刻道:我不能說學生物是個錯誤,那對我母親不公平。接下來便講了讀生物畢竟有哪些好處,說得從容而有氣度。這份氣度是要靠最終得償所愿來支撐的吧?幸好,她有堅持己見的意志;幸好,她最后有了選擇的自由并仍有回頭的勇氣;幸好,她能從不盡如人意的過往中看到有利的一面。而其他人,包括成名人物,我知道盡有在父輩的控制欲下始終郁郁不振、未盡其才的。
即便沒有家庭或家族的期盼,自己也能不去跟風,仍會有許多人找不到自己的熱愛。是興趣喜好被忽視得太久以致忘懷了?是在每日的奔波勞碌中對很多東西已渾然不覺?是已經不敢為夢想冒險一搏,于是勸服了自己實際一點?
我仍相信,快樂幸福與否,大半取決于自己,取決于自己怎樣選擇、怎樣努力,取決于自己愿意供奉于廟堂還是曳尾于途中。
關于理想的勵志文章:你的理想有毒嗎
看職場節(jié)目,其中一位男嘉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大學學的英語專業(yè),畢業(yè)后在一所學校教英語,由于沒辦法有效管理學生,辭職去南非做銷售工作,又因為在南非沒有價值感,故回國。此人的自我介紹中說不善交際,寄興趣于花草之間,但是找工作的唯一要求就是做銷售工作。當時,在座的500強企業(yè)負責人不停地告訴他:“從你的介紹到今天你的表現來看,我確定你一點兒都不適合做銷售。”可是,這個“倔強”的男孩還是不停地說:“我一定要做銷售,這是我的夢想,我會努力。”其實,這個男孩一出場,我就已經感覺出他不適合商場,甚至有些木訥,遇到陌生人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生活中,我們不得不承認,做任何工作都會有一定的天生指向。如果沒有這方面的資本或是優(yōu)勢,我們可以繞道去找真正適合我們的。有人會說,我只有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才會幸福,可是,要知道在現實面前,你如果沒有這個能力,連工作的機會都沒有。理想,如果成為空中樓閣,我們的幸福感也會隨即消失,甚至在這個過程中變成負擔。
我認識的一位女生,長得挺漂亮,上大學之后,做了主持人,也因此積累了很多人脈關系,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學校主持人大獎賽中獲獎,評委都是學生會的干部。其實,她周圍的人都知道,傲氣和冷漠是一位主持人最忌諱的性格,可恰巧這兩種特性在她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私底下,大家一致認為她的確不適合做主持人,在臺上,總給人居高臨下的感覺,可是她卻自我感覺良好,逢人便說自己的理想是當央視主持。后來,她去參加省里的主持人大賽,預賽就落選了。于是,有人幫她指出了性格上的缺點,可她根本聽不進去,還是我行我素,傲氣的性格已經在這二十幾年里深扎在了她身上。而現在她還活躍在學校的主持舞臺上,即便被她采訪過的人都覺得很不舒服。
這種理想亦是有毒的。越是有成績,越是有毒。成績有時候會因為幸運,有時會因為客觀原因而騙人,倘若你信了它,依了它,便會像陷入傳銷一樣,越陷越深。我知道,如果她選擇舞蹈或是音樂,會比現在要好得多。
我們一直在前進中反思和觀照自己,這是一種好現象。有些搞文學的人,本身已經取得了在外人看來非常好的成績,可是他卻放棄了文學,成了一名出色的記者。原因很簡單,他能看清自己存在的問題,知道走不長遠,于是選擇了自己真正有能力做的,而不是靠一時激情拼攢起來的。也因此,我們明白了那些轉行的人真正的心理。
我的一位好朋友,她的理想是開一家小商店,也因為這個理想她成了我們取笑的對象——“你的理想太小了,咱們是大學生,怎么只有這么點理想呢?”她總是笑笑,說“我覺得很適合我”。這就對了,理想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真的適合。
在做選擇之前,花上一大段時間,讓自己很實際地想一想:我的理想有毒嗎?畢竟這個世界上所謂的理想太讓人眼花繚亂了。
關于理想的勵志文章:每天叫醒我的,真的是理想
作者:十二
在我自己的人生中,我漸漸發(fā)現,我的好朋友們雖然性格各不同,幾乎都有同一個特征,她們既張揚又難搞,放在公司里,一定都是評價兩極分化很嚴重的人。她們既愛花錢,也會賺錢,誰也不能阻擋她們都買買買之路,放在同學里,絕不是老好人類型的。
可我就是能全部搞定她們,而且她們還非常愛我。想了想,大概原因是因為:我就是傳說中自帶雞血的人。
比如我的朋友A,她喜歡錢帶來的安全感。所以,她很努力花錢,也很會努力賺錢,同時還不時給我們分享(推銷)她最近新買的東西。她加班的時候從來沒有怨言,對社會也很少有抱怨,因為她沒空。
很多人以為像她這樣的人,也許是家境不夠,或者是天生對物質要求比較高。但我知道,她兩種都不是。
A曾經是一個極節(jié)儉的姑娘,從來不關注時尚,第一次見她就是t恤牛仔褲球鞋。她的人生目標就是攢錢,然后看著存折上的數字緩緩增長。
她說,她變成現在這樣都是拜我所賜。她說要買房,我說好啊,選好了趕緊就買吧。付完首付,說沒錢買衣服了,我說卡號給我,我借你一點,房奴更要穿得貌美如花。終于壓力小一點了,她說要買車,我說,快買吧!你的人生特別需要一輛車。
她說,她的人生驗證了一句話:會花錢,才會賺錢。而我見證了她如何成功變身勵志姐,一個沒有大學本科學歷的姑娘,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三年內在深圳買車買房。
為什么我要鼓勵她花錢,因為熱愛攢錢讓她變成一個對生活很敷衍的人,能省則省,面膜不貼,連洗面奶都懶得用,自詡自己天生麗質。但我知道,她的內心,是一個有極強小宇宙能量的人。
對她這樣的姑娘,我覺得治療她的秘方,就是鼓勵她買買買。因為談情懷,對她來說是畫大餅。所以我對她的改造,就是從逛街開始的。
與其說,我在鼓勵她花錢,不如說,我在幫她不停給自己尋找努力的理由。
每一個花錢的理由,其實都是一個賺錢的動力。
每一次調升花錢的level,其實都是在提升自己努力的目標。
一次,她和我聊天,她好奇的問我:像你這樣不那么愛賺錢,居然每天也雞血滿滿,你努力奮斗的動機是什么?
我說,一開始,動機來自于我想證明自己。后來是因為,這一生,我真心想對這個世界做點什么,我愛這個世界。她說:滾你,又在給我裝逼。你明明比我花的更多。
她說的沒錯。我們之間的差別只是在于,比起大房子、豪車,我更喜歡花錢去旅行,去上課,去和朋友見面。比起奢侈品,我更喜歡買有設計感的品牌,我更喜歡帶家人吃一頓大餐。我喜歡花錢來豐富人生的體驗,并不想花錢來彰顯自己多么有錢。
現實中我也有很多歸隱田園的朋友,搬到她們喜歡的城市生活,在城市郊區(qū)開一間小小的民宿,或者開一個小小咖啡館。但是,她們在那之前,都是拼命努力過、拼命奔跑過的人。
她們已積累好了足夠的人脈、足夠的經驗,以及足夠篤定的心態(tài),到了一定時候,毅然決定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這種放下,是因為理想造就根植于他們心中,從沒有真正離開過他們。
不入世,不足以談出世。
錢是奔跑路上的發(fā)動機,理想卻是奔跑路上的翅膀。
我理解所有為錢努力的人,但我更欣賞心懷理想去努力的人。
人總是要圖什么,才能突破懶、突破舒適的。
每個人決心努力賺錢的理由都不同,有的人圖的是家人安穩(wěn),有的人圖的是不再恐慌未來,有的人圖的是匹配更好的愛情,有的人圖的是比前男友活的更好,有的人圖的是證明自己。這都是動機。
沒有動機的人,沒有愛好的人,往往就會隨波逐流,變成一個無用的人。因為她們不知道這一生,懶或者不懶,舒適或者不舒適,會有什么大不同。
昨天看到一位讀者的留言,心中甚是感動——你覺得他很辛苦,可對他而言,那或許是一種享受。
前幾天我爸跟我說:當初,如果你回去做一份安穩(wěn)的職業(yè),哪用像現在辛苦。對,我也是到了20幾歲,才發(fā)現,一直嚴格要求我的父母,其實對我并沒有很高的期望。
所以,我早早就知道——我并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而活,我是在為我自己努力,這一切的辛苦,我早已習慣,甚至我不能想象,不努力應該怎么活。
說到底,女人和女人之間,命運的走向,真的不來自于智商或者情商,而是來自于內心深處,是否真的愛上了那個努力的自己。
你要問我,為什么你總覺得努力的動力不夠。
我給你的回答是——因為你努力的動機,就是什么時候不用努力就好。因為你努力的動機,是趕快休息。一個人在20歲就已經開始想什么時候可以不努力、什么時候能休息,人生必然是會被荒廢的。
所以,問問自己,每天叫醒你的是什么?
每天叫醒我的,真的是理想。
看了“關于理想的勵志文章”的人還看了:
3.理想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