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發(fā)奮勵志文章
逆境發(fā)奮勵志文章
每個人都會有遇到人生逆境的時候,這時的我們要學會更加努力發(fā)奮,那么逆境發(fā)奮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逆境發(fā)奮勵志文章:無論處于何種地位,都要記得你的尊嚴
我在臺灣念小學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是軍人子弟,他的父親大概很早就退伍了,所以沒有領到太多的長俸和福利,后來務農為生,日子過得很清苦。雖然貧困,但他家的桌子總是擦得一塵不染,廁所、地板亮得反光。每次到他家吃飯,我都震懾于老伯伯一口洪亮的山東腔,以及他那威嚴的儀容。而他的孩子,我這位同學,盡管一身舊衣早就洗得發(fā)白,卻永遠穿戴得整整齊齊,一絲不茍。最近偶爾憶起童年往事,念及他家那極盡簡樸的陳設,窗明幾凈,堂堂正正,我才赫然想起,這就是占人所說的清貧。
清貧,也就是貧而不賤,且有一股自重自尊的清氣。這種人窮則窮矣,然尊嚴所在,絕不容人輕視貶抑半分,不食嗟來之食,不以媚色示人,任何人見他,都還得敬他三分。幼年在臺,成年在港,我都曾見過不少這種清貧寒士,或是菜園老農,或是精神抖擻的焊鐵工人。他們面目明朗,好像自己正在干一件天下問頂重要的事似的。
匕個月我與陳丹青先生參加一個活動?;顒涌扉_始了,門外還站著一大堆人。陳丹青問場地經理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后者說是為了安全,不能讓人人入場。進得會堂,我們發(fā)現(xiàn)空間其實多的是,于是陳先生出去交涉,要求放人進來,我則請前排觀眾一起挪椅子,好騰出位置讓其他人有地方站。
正當大家開始動手搬坐椅之際,現(xiàn)場的保安人員突然用手按住站起來的觀眾,同時大喝:“干什么!統(tǒng)統(tǒng)不許動,回去!回去!”態(tài)度相當粗魯。不論我如何解釋,他們亦充耳不聞,場面開始變得有點混亂。然后管理人員聞聲而至,看看里頭究竟在鬧什么。動氣的我告訴經理:“你的保安罵人呀!”于是她對著一位保安隨手一指:“你!撤!”這時,一位冷靜的觀眾適時指出我的錯誤:“他并沒有罵人。”
沒錯,那位保安的確沒開口罵人,他只不過是氣勢有點兇、語氣有點暴罷了。說他罵人,只是我自己實在看不慣。然而,我又怎么會看不慣呢?這類保安人員的粗野言行我早就碰到過不知多少回了,他們似乎只有兩種態(tài)度,不是對著貴客恭敬行禮,就是在需要的時候聲色俱厲,幾乎沒有任何中間地帶。
又有人提醒我,城里這些保安多半是農村來的。我也曉得,他們只是在執(zhí)行命令。每次遇到問題,他們只能依照上級指示維護“安全”,不敢自己做主變通。因為他們從來不被賦予這種權力,他們的工作就是聽話。每次執(zhí)行任務,他們的方法往往就是高聲呵斥越出界限的人群,甚至動手拉扯不守規(guī)矩的家伙。除此之外,他們不知道還有其他更加溫和的表達方式。因為或許他們自己平常就是被人這樣對待的(我想起了那一聲“你!撤!”)。
幾天之后,我在一家餐館吃晚飯,去洗手間的時候路過一間房門半開的包間,里頭傳來陣陣怒吼。我本能地走慢幾步,看見房罩一位喝紅了臉的人正在痛罵一個低著頭的服務生,他叫道:“我這身衣服你賠得起嗎?你老板還得叫我大爺呢!你這XX渾蛋!”我馬上就想起那天那一位盡忠職守的保安,不是因為他當時的態(tài)度很接近眼前這位“大爺”,而是他的樣子很像這個嚇得縮起了身子的服務員。
兩年前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寫過一篇很好的文章,《窮人的尊嚴與不羞辱》。他認為貧富差距的拉大,使得很多弱者根本連飯碗都很難保得住,更不用說要保住自己的尊嚴了。那么,我們的社會能夠維護他們嗎?這是一個嫌貧愛富的時代,城市主流如此,甚至連公權力也是如此。在街道上追打小販的城管可曾表露過善意?窮人與弱者的尊嚴,就和他們的財產一樣稀缺。
因為《公共人的衰落》而漸為中國讀者認識的社會思想家桑內特還有另外一本廣受好評的著作-《尊敬>。盡管他談的主要是西方成熟資本主義社會,但是我們讀來卻一點也不陌生,那種尊嚴喪盡的情況原來大家都有。每一個人都變成孤立的原子,每一段人倫關系都被體制割斷,傳統(tǒng)的守望相助退化成冷漠相對,只剩下權力高低之間的從屬關系還在發(fā)揮作用。
然后,無情的市場競爭就進來了,情況只有變得更壞。
有意思的是,尊敬一定是雙向的,“以敬待人不能單靠命令就會自動出現(xiàn),它還是種互相承認。互相承認則需要協(xié)商的存在,它涉及個體人格與社會結構的龐雜性”。用大白話講,這就是面子。當那位“大爺”覺得服務生不給自己面子、因而當眾羞辱他的時候,他也許不知道這種粗暴本身就是很丟臉的行為。弱者飽遭欺凌,并不表示欺人的強者就因此得到尊嚴;恰恰相反,尊嚴與面子是人際的舞蹈,任何一個剝奪他人尊嚴的人,都不可能是個體面的君子。
難怪這個社會不只再也看不見清貧,而且連富貴也都幾近消亡。富貴者也,既富且貴;今日中國有多少富人身上是帶著貴氣的呢?所以我愿意為孫立平的觀點添上一筆注腳:除了窮人與弱者,現(xiàn)在的富豪和強者其實也不見得很有尊嚴。
逆境發(fā)奮勵志文章:人生就像騎單車
人生就像騎單車,要用力才能前進。
人生就像騎單車,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生就像騎單車,也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人生就像騎單車,重心偏了,方向也就變了。
人生就像騎單車,說的好聽,其實還得靠自己。
人生就像騎單車,有時沒用力還在前進,其實是在走下坡路。
人生就像騎單車,放開雙手也可以上路,但需要很強的定力。
人生就像騎單車,一路上會有逆風的時候,也會有順風的時候。
人生就像騎單車,多半是在走前人走過的路,否則不僅僅是顛簸那么簡單。
人生就像騎單車,有的人愛護有加,有的人不愿去打理。有人寶車不老,有人提前報廢。
人生就像騎單車,有的人騎得快,有的人騎得慢,有的人蹬著很吃力,有的人蹬著很輕松。
人生就像騎單車,大多人習慣兩個輪(人);一個輪看著精彩,其實很辛苦。也有人在玩兒三個輪,但那只是小孩子才能玩兒的游戲。
人生就像騎單車,有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路上晃的很厲害,仔細一看,原來是輪的問題。有的輻條太過緊繃,有的輻條太過放松,上路久了,輪也就歪了。
逆境發(fā)奮勵志文章:你真的打算湊乎過完這一生?
有姑娘給我留言:“筱懿姐,談戀愛了,見了男友家長,要催婚的那種。我不確定,他是那個我愿意用一生陪伴的人,又害怕往前再也遇不到合適的,糾結中覺得就這樣湊乎一下吧,有多少人不是隨遇而安呢?”
于是,我早晨4:30爬起來奮手打字,就是為了告訴你:
很多人都不愿意湊乎著過掉這一生。
我剛工作時遇到一位女上司,38歲,以那時的經歷看,簡直天文數(shù)字一樣的年紀(哈哈,你看到了別捶我),她第一天上班就給足我們驚喜與驚艷,簡直明媚照人:一頭烏黑講究的披肩長發(fā),卡其色長褲白襯衫鮮艷的絲巾,身材高挑笑容開朗聲音清脆,外形好似亦舒女郎。
她聽到我們稱呼工作組里30歲不到的男同事“老王”,立刻反抗了:“你們不會叫我‘老C’吧?太難聽了!叫‘C姐姐’,不是‘C姐’啊,‘C姐’聽著像黑幫女老大。”
我幼小的心靈樂歪了,覺得38歲要是這樣好看,我也不貼面膜和時間抗衡了。
她帶著我做項目,出差,說起生活里的點滴,比如:大學和籃球隊隊長戀愛,忍了三年兩地分居,直到把他變成孩子爹;女孩要多掙錢多讀書,穿漂亮衣服看美好世界,千萬不要輕視財富,至少高考和財產都是我國相對公平的衡量普通人能力和水平的標尺;尤其,對細節(jié)或者關鍵堅決不湊乎——這句話我后來才有切身體驗。
她的級別可以住單間,有幾次為了和我聊天,倆人一塊定了套房。我看到她旅行箱里的內衣,全部成套,精心搭配;每晚睡前,她在腳上涂厚厚的護足霜,吸收后套上棉襪睡覺;早起一張面膜,上妝方便神采一整天。
她笑著解釋,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講究,才是真正善待自己。
一次出差同居,她接完電話神色立刻變了,冷靜里的驚慌——兒子在學校樓梯不小心摔了一跤。
于是,我才知道她10歲的兒子,5歲時車禍右小腿截肢,孩子7歲時,籃球隊隊長和她離婚,帶走現(xiàn)金留下房子,孩子現(xiàn)在跟著她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我實在無法把如此厄運和一個明亮的人聯(lián)系在一起。
那天晚上,我們聊了很多,從一個女生的大學時代,聊到初入職場,聊到愛情、婚姻、命運和意外。她說,孩子和離婚,是兩重巨大打擊,孩子出事的時候,身邊至少還有他;他走了,心里真的空了。當時也覺得,未來就這樣湊乎著過吧,還會有多少光明呢?健康孩子都未必有好前程,何況瘸腿的孩子?20歲的姑娘都未必幸福,何況35歲的女人?
那段時間,她老得特別快,白頭發(fā)拔一根長一束,心里像打了麻藥,無悲無喜無痛無淚,父母背著她商量多攢點錢,好給她留個后路。
她說的時候先笑起來了:“30多歲的人靠兩個快70歲的人攢錢,也太失敗了。”她這才卯足力氣掙扎著爬出“湊乎”的人生,活成現(xiàn)在的樣子。
當女人還是女孩的時候,不太明白自己的一生其實只是由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組成——親情、學業(yè)、職業(yè)、愛情、婚姻、子女、朋友、伙伴,那些貌似漫長的時光,都在為這些要素積聚能量,在不該湊乎的事情上湊乎了,未來也就只能湊乎了;在核心環(huán)節(jié)認慫了,人生也就真的認慫了。
誰都有迷茫無措,甚至被生活的巴掌扇暈的時候,其實,你和困難在賭一口氣,你的氣勢強過它,它就被你踩在腳下。你被它的氣勢壓倒,想湊乎了,就永遠都被它踩在腳下,被它整得服服帖帖,直到成為面目模糊的中年人,最終,變成目光渾濁的老年人,精氣神被那些或許只是階段性的挫敗磨損殆盡。
“湊乎”是件特別容易的事,尤其對女人,本來骨子里的果敢就不多,“湊乎”更是一張溫床,好像下雨天窩在家里,外面有風有雨有烏云,屋里溫軟可人,多好,可是,風雨總會停,門外還有陽光、藍天和廣闊的世界,湊乎慣了,你便惰性得再也不想多行一步路,多看一片風景。
我們身邊聚滿老老少少的“湊乎女生”,她們對職業(yè)湊乎,永遠當個好好小姐,做著馬馬虎虎的工作,十年八年也不過是熟練的新人,很難順著螺旋形的階梯走到夢想的崗位;她們對愛情湊乎,找個不咸不淡的人結婚,生孩子,老了才發(fā)現(xiàn)最可怕的不是孤獨終老,而是和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她們對友情湊乎,身邊或許鬧哄哄圍了一圈人,真有心里話要緊事,卻找不到可商量的貼心伙伴,都是似近非遠的熟人,難有知情達意的朋友;對親情湊乎,懶洋洋寡淡淡,終有一天,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心里的后悔在某個被欺負而無人訴苦的晚上蔓延……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總要對自己人、自己事、自己物盡心盡力之后,才體味得到滿足、愉悅和收獲。
湊乎,實際上是個不斷放低底線,容忍人生不停下滑與墜落的過程,你知道它的終點在哪里嗎?
生命個體的生存目標各不相同,我對寧靜致遠淡泊明志的人一直心懷敬意,可他們絕對不是湊乎著依靠不停降低的要求生活,恰恰相反,他們對世俗的喧囂與應酬堅決不茍同,這份活在熱鬧當下卻保持內心安寧的難得態(tài)度,更需要毅力與勇氣——千萬不要誤解“隨遇而安”這個詞語,它與“隨波逐流”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前者是經歷過繁花盛開看清看透之后澄明的豁達,后者卻是在該努力的時候放棄、該跑步的時候漫步、懼怕直面現(xiàn)實的逃避。
隨遇而安是適應,隨波逐流是妥協(xié),也是為“湊乎”找的一個還算好聽的借口。
從一個較長時段來看,歲月像一條波浪線,起起伏伏,高高低低,高峰時期春風得意馬蹄疾不難,難的是谷底時分依舊愿意抬頭向上,努力仰望、攀爬、不湊乎,在關鍵環(huán)節(jié)不放棄,永不錯失站上高峰的機會。
好像我初入職場時遇到的那位“C姐姐”,即便在最黯淡的生活里,也始終保持著明媚的積極;即便在最有理由“湊乎”的時候,也堅決不“湊乎”。
欲達高峰,必忍其痛;欲予動容,必入其中;欲安思命,必避其兇;欲情難縱,必舍其空;欲心若怡,必展其宏;欲想成功,必有其夢;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親愛的姑娘,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與你共勉。
看了“逆境發(fā)奮勵志文章”的人還看了:
1.逆境成就人才
3.困境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