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紀念汶川地震演講稿范文(2)
紀念汶川地震九周年演講稿篇4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9周年。兩年來,類似的地震災難在全球范圍內不時發(fā)生,而對災區(qū)萬里馳援的國際救援場景也每每出現(xiàn)。在與自然災害抗爭的過程中,人類用行動詮釋和證明了這樣的道理:人間有愛,生生不息。
兩年間,從汶川到玉樹,從海地到智利,每一次山崩地裂、屋毀人亡之后,總有無數(shù)滿懷愛意的救援者克服重重險阻,從四面八方奔赴災區(qū),救助生命。募捐箱前排起的長隊,機場、碼頭堆積的援助物資,令人感受到世間的濃濃愛意。有些數(shù)字值得銘記:汶川地震發(fā)生后,17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20多個國際組織先后向中國提供了44億多元人民幣的現(xiàn)金援助及救災物資;海地地震發(fā)生后僅1個月的時間,國際社會就已向海地捐助6億多美元,得到食物援助的人員超過100 萬……
愛如潮涌,何以生生不息?在災難面前,人與人的互助跨越國界和種族,超越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tài),它使得愛不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單向付出,而成為人類大家庭所有成員之間雙向或多向的互動,愛意在互動中漸濃。
中國汶川遭遇地震后,廢墟中有國外救援和醫(yī)療隊員并肩搶險的身姿;海地太子港被地震襲擊后,第一批趕到災區(qū)的救援者中就有中國救援人員,將曾經(jīng)受到的支持和關愛回饋世界。這樣的相互援助,凝聚了人類應對災害的力量,加深了彼此間的溝通和理解,令不同國家和民族心手相連。
愛意的源泉在哪里?它來自對生命的同情和珍視,它來自每個普通人的勇敢擔當。汶川地震中,中學教師譚千秋在生死瞬間張開雙臂把四個學生掩護在身下,自己卻獻出了生命;經(jīng)歷這場地震的“90后”青年田芷銘在談起兩年間內心世界變化時,深有感觸地說:“災難教會我關心別人”;英國外科醫(yī)生賽義德曾在汶川震區(qū)救助傷員,當時做手術從早忙到晚,他所感受到的感恩之心和互助精神,也讓他至今難忘……正是無數(shù)平凡而又高尚的人,用行動撐起愛的天空,人間大愛永不衰竭。
人間有愛,生生不息。在5月12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涌上人們心頭的不僅有對遇難者的追思和哀悼,也有對曾經(jīng)得到過的幫助的感恩。悲痛可能隨著時光流逝而沉淀心底,來自全球各地的愛意卻應當隨著生命延續(xù)而惠及他人。銘記得到的愛,并為別人付出愛,世界將因此更美好。
紀念汶川地震九周年演講稿篇5
大地無情,萬民罹難傾血淚;人間有愛,舉國同心抗天災。2008年5月12日,當8.0級大地震襲擊汶川時,不僅釋放出了地球內部的巨大能量,同樣見證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和人類深處那些超越生死的潛能。那位用身體為自己的嬰兒架設生命綠洲的母親,那則留給幸存孩子的短信,孕育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雙臂護住四位學生的譚千秋,用生命詮釋“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的偉大,大地震也許可以瓦解固若金湯的銅墻鐵壁,卻絕對無法撼動師魂鑄就的長城;戰(zhàn)死救災前線的小戰(zhàn)士武文斌,山崩地裂之時,綠色的迷彩撐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樹起了旗幟,自己卻悄然倒下,在災難的黑色背景下,他26歲的青春,卻豎起了一座“最可愛的人”的永恒豐碑……這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明證了人性的至善,沒有被廢墟深埋地底,沒有讓恐懼淹沒它的光彩,在可怕的天災面前,它像廣袤的黑夜里的一顆明星,指引了無數(shù)人前行。
逝者已逝,長歌當哭。汶川地震不僅讓我們?yōu)槿诵陨钌罡袆樱瑯幼屛覀円庾R到,具備一定的防震知識的重要性。災難往往是沒有預兆的,因此,我們平時就要提高防震意識,積極參加學校、社會各界舉辦的抗震減災科普活動;面對真正地震來襲時,要保持高度冷靜,選擇合適的避震空間,有秩序地按照地震演習時預定的路線撤退,把災難的損失降到最低。
“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群芳休歇的五月,八年后的今天,大地震留給我們無盡的哀思,但與此同時,也給了我們關于生命最好的詮釋。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堅強!
紀念汶川地震九周年演講稿篇6
2017年5月12日,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也是汶川大地震九周年祭的日子。
公元2008年5月12日,注定將永遠銘記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汶川大地震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畫面至今讓我們心緒難平,感動萬分。面對無數(shù)的生命被埋在廢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們對著廢墟呼喚,撕心裂肺的聲音響徹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淚,星黯云濃地含愁。全國人民舉國悼念,國旗第一次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一次為故去的生靈而哀鳴。
難忘那段哀痛的日子,全國人民心手相連,共度災難。一幅幅畫面讓我們驚嘆萬千,一個個身影讓我們肅然起敬,一份份感動讓我們記憶猶新。下面讓我們走進地震中的幾個人物,感受他們的堅強與偉大。
一個女孩
聽啊,聽啊,在廢墟中,在瓦礫下,傳來陣陣清脆的讀書聲,一個被壓在廢墟下的女孩,在打著手電筒忘情地讀書。她忘記了危險,忘記了傷痛,忘記了饑餓,用讀書聲驅趕著恐懼,與死神抗爭,同時也召喚著生的希望。廢墟下是黑暗的,但她心中有陽光,因為知識會帶來勇氣,文化會帶來光明。
一位戰(zhàn)士
他哭了,泣不成聲,他跪下了,大聲請求,里邊還有人,讓我再救一個人吧!因為強烈余震,傾斜的房屋即將再次倒塌,一個正在施救的戰(zhàn)士,兩眼熬得通紅,兩手磨出血泡,被強行拉了出來。在汶川大地震中,十萬大軍,有多少這樣舍生忘死拼命救援的戰(zhàn)士,十萬大軍,有多少這樣柔情似水的愛心天使,他們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聽指揮,特別能忍耐,也特別有愛心。他們就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一名教師
人們驚呆了,在挖開的廢墟上,綿竹東汽中學譚千秋老師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下來。生前,他在用心澆灌祖國的花朵,危難之時,他又毫不猶豫地用自己并不寬厚的身軀庇護著心愛的學生。譚老師,一路走好,感謝您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師德的最高境界,用血肉之軀把人間大愛寫到了極致。
>>>下一頁更多紀念汶川地震九周年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