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工作勵志日志
qq工作勵志日志
玩qq的小伙伴都會經(jīng)常看到一些關(guān)于工作勵志的qq日志,那么qq工作勵志日志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qq工作勵志日志:3000工資與8000工資的區(qū)別
曾有個月薪三千的女孩子,編的稿件漏洞百出,老板怒拍桌子,她卻回了句:“一個月三千塊工資,你還想怎么樣!”琢磨她這話挺有意思,就像我們買了件便宜貨,用不了兩天就壞了,于是寬慰自己:就花那么點錢買的東西,你還想怎么樣?當然,她的潛臺詞是,你給我八千,我自然就做得好好的。但問題是,老板付薪水也是一分錢一分貨,你必須在拿三千工資時,先體現(xiàn)出八千的價值,老板才愿意買單。
當年我剛?cè)肼殨r工資也是三千,但第二個月就漲到了八千。因為每次老板要的文案,我不僅寫到位了,還會拿出兩個以上的版本讓他挑:一個是按他的要求寫的,其它則是我建議的方案。
當時我沒有去想其中的關(guān)竅,只是因為喜歡寫作,就會琢磨怎樣寫會更好;又因為珍惜自己的文字,所以覺得出自我手的文字,都關(guān)系我個人的品牌,于是很用心。在我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帶過二十多個中文研究生后,才發(fā)現(xiàn)這種態(tài)度很稀缺。那些比一般人多念七年語文的人,竟連自己寫的東西都不愿多看一眼,文字、標點、語法的錯誤觸目驚心,對相關(guān)的知識背景一無所知,更別說去關(guān)心版式好不好看,配圖美不美了。
他們關(guān)心的是要不要加班,而想做好文字工作的人,是不會去考慮這件事。因為打磨文字所下的功夫,是看不到底的——不然曹雪芹也不會“加班”十年,還寫不完一部紅樓。試問,要做好哪項工作不是如此?以“要不要加班”來評價一份工作好不好的人,絕不是企業(yè)需要的人才,因為他對工作的態(tài)度就是“做了”而不是“做好”。
舉個例子,我公司附近的麥當勞門口,有個看自行車的大媽,夏天時她都會給所有的車,覆上自己帶來的塑料布。顧客取車要走時,她還會笑著擰一把濕布,幫你擦擦坐墊,降降溫。她從來沒有開口,但很多人會主動多給她一塊錢,還連聲道謝。大媽和其他看車人的區(qū)別,就是“做好”和“做了”的差距——在金錢上,差距是一倍;在成就感上,差距無法估算。
我完全了解有些新人的想法:又不想在你這久混,干嘛那么賣力氣?其實,誰會在一家公司干一輩子?在中國可以活到3年以上的企業(yè)不到10%,向更好的企業(yè)、更好的工作邁進,是我們每個人的征程。不同的是,優(yōu)秀的人在哪里都會墊下堅固的基石,所以越走越高。
成為世界五百強的CEO,應(yīng)該是每個職場人的向往吧,但對于新人而言,小公司也有小公司的好。大公司就像蔡京家的廚房,崗位細分到切蔥花都要一個專職的廚娘,你可能老長時間連切肉的大活都沒機會沾手,更遑論學(xué)會做一整個包子。而小公司人力資源緊張,同樣三千工資不可能只讓你切蔥花,所以你必須很快學(xué)會做包子,還得會做很多種包子——當然,前提是你愿意學(xué)。
如果你第一份工作就進入大公司,慶賀之余也要提醒自己,公司看到的只是你光彩奪目的學(xué)生時代,在職場上你還是一個零,有可能變成正數(shù),也有可能變成負數(shù)。很多人錯把所在機構(gòu)的強大,當作自己能力的強大——這也是為什么有些離開央視的主持人,很快就被人淡忘。白巖松曾說,讓一只狗天天上央視,就能變成名狗。但要知道,沒了央視的舞臺,不用多久它就會變回土狗。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yè)隨身”。這個“業(yè)”不妨這樣解:一是做得好的技能,一是想做好的態(tài)度。有這份“業(yè)”在,不愁找不到舞臺。但這份“業(yè)”不是白來的——在你月薪三千的時候,就要像月薪八千那樣做事,那沒到手的五千,就是修煉這份“業(yè)”的學(xué)費。
qq工作勵志日志:成為上司的得力干將
上司并不是因為不通人情、不學(xué)無術(shù)而得到提拔的,他們中應(yīng)該有90%以上的確是因為能力、業(yè)績高人一等才被提拔為上司的。他們和你一樣,需要工作,需要掙薪水來支撐家庭。只不過他們充當了一個管理者的角色而已。
作為一個職場新人,如何處理好與上司的關(guān)系,對你以后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成長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你的上司,特別是你的第一任上司,會在很大程度上對你的成長起到非常大的影響。無論是你專業(yè)能力的提升,還是你的做事風格、工作習慣、為人處世的價值觀,都會受到上司的很大影響。
故事
《戰(zhàn)國策》中“觸礱說趙太后”一段能很好地說明這個問題。趙太后剛剛當政時,秦國發(fā)兵進犯,形勢危急。趙國向齊國求救,而齊國卻要趙太后最疼愛的小兒子長安君作人質(zhì),才肯出兵。太后舍不得讓長安君去,大臣們紛紛勸太后以國事為重,結(jié)果君臣關(guān)系鬧翻了。太后說:“有復(fù)言令長安君為質(zhì)者,老婦必唾其面!”君臣關(guān)系形成了僵局。
這時候,左師求見,他避而不談長安君之事,先從飲食起居等有關(guān)老年人健康的問題談起,來緩解緊張氣氛,繼托太后關(guān)心一下他的小兒子舒棋,引起太后感情上的共鳴。太后不僅應(yīng)允,而且破顏為笑,主動談起了憐子問題,君臣關(guān)系變得和諧、融洽起來。這時,觸礱因勢利導(dǎo),指出君侯的子孫如果“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是很危險的,太后如果真疼愛長安君,應(yīng)該讓他到齊國作人質(zhì),以解趙國之危,為國立功,只有這樣,日后長安君才能在趙國自立。
這番人情人理的勸導(dǎo)使太后幡然醒悟,終于同意長安君人齊為質(zhì)。試想,觸礱不掌握太后憐子的心理,勸說不僅不能夠成功,還真有可能受“唾其面”之辱。了解、熟悉上級的心理特征是為了更好地處理工作關(guān)系,不應(yīng)當懷有個人動機,投其所好,以達到取悅上級之目的。
上司并不是因為不通人情、不學(xué)無術(shù)而得到提拔的,他們中應(yīng)該有90%以上的確是因為能力、業(yè)績高人一等才被提拔為上司的。他們和你一樣,需要工作,需要掙薪水來支撐家庭。只不過他們充當了一個管理者的角色而已。那么作為職場新人,我們又該如何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內(nèi)贏得上司的賞識呢?
一、成為上司的得力助手
首先,你必須了解上司的脾氣。例如,在接受下屬意見時,有人喜歡白紙黑字的書面報告,有人則喜歡簡短的口頭報告。有些上司要求下屬自動自覺,自己做出決定來完成任務(wù);但有些卻要求下屬定時向他報告,凡事以他的意見為準。你若一言一行均令上司滿意,要升職還不容易嗎?
其次是,若你能幫助上司發(fā)揮其專業(yè)水準,對你必然有好處。例如,上司經(jīng)常找不到需用的文件,你快替他將所有檔案有系統(tǒng)地整理吧;要是他對某客戶處理不當,你可以得體地代他把關(guān)系緩和。如果他最討厭做每月一次的市場報告,你不妨代勞。這樣,上司覺得你是好幫手后,自然會重用你,你自己也可以多積累一些工作本錢。
二、承認與上司的地位差別
通常還是有很多下屬對自己的上司,會有以下的批評:他不過是命比我好,辦事能力卻遠不及我,還不可一世的樣子,只懂得一味批評我們的工作做得不好,一旦問題真正出現(xiàn),他又推卸責任。
你感到很氣憤,但你要記住一個事實,上司能坐到上司的位子,必然有某些地方是你所不及的。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在辦公室里與其明爭暗斗,弄至兩敗俱傷,不如努力與他合作愉快。承認與上司的差距并不會讓你顏面丟盡,凡事“小不忍,則亂大謀”。作為別人的下屬,同上司關(guān)系出現(xiàn)問題時,你應(yīng)該首先檢討自己的態(tài)度。不管怎么說,與上司建立良好的工作關(guān)系,對你的工作有百利而無一害。
三、在細節(jié)問題上讓上司滿意
當你做錯了事的時候,不要找借口和推卸責任。解釋并不能改變事實,你只有承擔責任,努力工作以保證不再發(fā)生同樣的事,才是上策,我們要讓自己學(xué)會接受批評。
要令上司信任你,相信你能準時完成工作。記著,做完任何報告都要翻看兩次以上,在確認沒有錯漏后你才能把它交到上司面前。你得謹記工作時限,即便不能準時做好,也應(yīng)預(yù)先通知上司,當然最好不必這樣做。作為下屬,你得主動地、圓滿地把工作完成,而不要等上司告訴你應(yīng)該怎樣去做。
四、與上司保持定期溝通
與上司保持良好的溝通。這種技巧十分微妙,給上司簡潔、有力的報告,切莫讓淺顯和瑣碎的問題煩擾他或浪費他的時間,但重要的事必須請示他。耐心尋找上司的特點,以他喜歡的方式完成工作,不要逞強,更不要急于表現(xiàn)自己。隨時隨地,抓緊機會表示自己對他忠心耿耿,永遠站在上司這一邊。以你的態(tài)度說明一個事實:我是你的好朋友,我會盡己所能討好你。不要以為上司很愚笨,如果你真的努力這樣做,他看在眼里,一定會很明白你的意思,對你日漸產(chǎn)生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