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勵志文學 > 勵志大全 > 勵志日志 >

關于自省的5篇勵志日志

時間: 玉欣21229 分享

  “做事就可以有結果,不管做的是什么事,都一樣?!边@句話和“努力就可以進步”,實質上是一回事,但是它們背后的情感含義完全不同。如果用這句話來取代“努力就可以進步”,也許做事對你來說就會容易一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勵志日志,希望大家喜歡!

  勵志日志篇一:

  連你自己都開始質疑自己工作的意義時

  文/陳博

  有一個在事業(yè)單位的朋友和我抱怨,生活無聊,工作無趣,每天一到單位,就是燒水掃地看報紙,每天實際工作的時間也就個把小時,天天淘寶刷得手酸,再這樣下去沒到50歲就提前進入退休期了。

  我問她,為什么不把多余的時間用來讀讀書?如果讀課外書在單位太礙眼,用電腦學學編程,熟悉軟件也好,甚至多讀讀相關的政府公文,揣摩下寫作思路也可以為以后提升做準備。她回答說,整個單位都在磨洋工,自己手握滿滿的時間,卻提不起一絲興趣用在學習上。

  我才醒悟,人都是需要激勵的。學習改變命運的說法再響亮,短期內看不到知識的用途,要想光憑熱愛去堅持學習仍然十分困難。

  不禁想起不少平時加班加點苦干的朋友,即使在地鐵回家的間隙,都想著撥出時間學點業(yè)務外的知識。只因為,真刀真的業(yè)務里,沒有事業(yè)單位的蔭庇,逆流而上,不進則退。這是一群鯰魚和一群圈養(yǎng)金魚之間的差別。

  只不過,有時候這群金魚所在的魚缸太大、太沉,水也太溫暖,他們看不見危機,以至于寧可一天天地沉入水底,相信魚缸里的幻覺。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資訊的快速流動和生活的拖泥帶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人們意識到求變之切,但往往在生活的幻覺中偏安一隅。不少體制內的單位,就屬于這樣的一口魚缸,巨大而沉重,也不無誘人之處。

  但這也卻是最容易讓年輕人心生幻覺的地方。只因為,大部分的基層年輕人面對的是一張辦公桌、一名辦公室主任、一份領導報告而已。反而是頂端的領導目光最長遠、危機意識最濃。這不僅是因為他們多年的摸爬滾打,也是因為他們看得見企業(yè)的資產負債表、聽得到競爭格局、嗅得到高層風向。他們的信息來源多樣、眼界更加寬廣。有趣的是,他們的退路和出路也遠較年輕人多。

  因此,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之下,基層的螺絲釘反而對前景最不清晰,極易消沉,高層的領導卻能八面玲瓏,并且在危機意識的推動下,不斷把自己嵌入更廣闊的網(wǎng)絡,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一環(huán)。屆時小船若沉了,誰能逃的更快不言而喻。

  消沉往往是致命的。人在無事可做時往往坐立不安,心生焦慮,求新求變。但低效的單位里,卻永遠會時不時遞過來各種零碎的活,并美名為小事上的鍛煉、對細致能力的培養(yǎng),用贊揚、肯定、器重拴住你。

  這就像一套打怪升級系統(tǒng),讓你獲得短時間完成任務的快感,并逐步沉迷。以至于,你會開始渴望完成那些小事,渴望在一文一字上追求極致的完美、渴望表揚。這個時候,不是誰都可以抬起頭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認清大事小事之分。

  如果有一天,如果你自己都開始質疑自己所作所為的意義時,或許這真的宣告了你工作前景的黯淡。你為社會提供了什么價值?你對客戶的服務,是否稱得上你的回報和享受的資源?和最拼搏的同齡人相比,你的所做所為真的稱職嗎?

  回國以后,一次為了幫公司申報資質,跑了六次某政府部門,直到最后送了一箱禮物,辦公室的女主任,才開始和顏悅色地讓流程順利進行。如果一個人的價值體現(xiàn)在這樣使用權力上,變現(xiàn)要靠這個,那這個系統(tǒng)難說健康,人的價值難說沒有被錯置。

  如果你的回報遠高于等于你產生的邊際價值,那可能是因為壟斷、可能是因為價格粘性或社會組織調整的緩慢。如果是前者,帶來壟斷地位的往往是威權的作用,是龐大資產帶來的效益,而不是建立于個人的價值之上。請做好隨時被作為螺絲釘拋棄的準備。

  如果是后者,社會的變化已經在不斷提速,崩潰、重組隨時發(fā)生。更重要的是你要記得,自己是在和誰競賽——是野心家、是眼紅的人、是不甘于你獲得收益溢價而想要分一杯羹的行動者。再大的壟斷,無論是華潤帝國、水電的霸業(yè)還是石油的基業(yè),都會有無數(shù)的人盯著,高樓瞬間起也可隨時塌。

  愿意與之共舞的人隨時要問,自己為這個體系的堅不可摧做出貢獻了嗎?在過去數(shù)十年,為你所在的這條船帶來堅不可摧的權力,今天是否仍然能發(fā)揮作用?前者關乎個人,后者關乎整體,二者若不占其一,危矣。

  勵志日志篇二:

  讓自己永遠處在失敗里

  文/湯園林

  她是港大碩士,又留學英國,在倫敦國際電影學院就讀,畢業(yè)后就擔任大導演胡金銓的助手,專業(yè)對口,起點又高,很多人對她寄于厚望。

  她果然不負眾望,三年后,已從助理躍為導演,拍出的第一部電視劇《獅子山下》就大受歡迎,然后,她又拍出電影處女作《瘋劫》,同樣好評如潮。接下來,她作品不斷,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居然都很賣座,要口碑有口碑,要票房有票房,就算是重播,也比不少名導的新作成績要好。一時間,她紅得發(fā)紫,比王家衛(wèi)還要受歡迎。

  這樣一位站在成功浪尖上的名導演,一定非常有派頭吧?可奇怪的是,影迷常??吹剿嘀鴤€大袋子擠地鐵,她剪著利落的冬菇頭,穿帆布鞋,衣服也隨意,站在人堆里,就是一個普通的大媽級人物。她沒有名車沒有豪宅,簡樸得根本不像名人。偶爾被影迷認出來,要找她簽字合影,她總是擺擺手,逃一樣地離開,根本不愿被眾星捧月。

  別人都賣力夸耀自己的電影,希望多拉攏一些觀眾,她卻正好相反。對于自己那些好評如潮的影視劇,她總能找出缺點,覺得這部“拍得很粗”,那部“同時代脫節(jié)”,這部“無精打采,有氣無力”,那部“不理想,很失敗”仿佛,她就是當下最失敗的導演,拍出的好像全是爛劇。

  稍微出名點的導演,都喜歡大制作,似乎錢越多,拍出的東西就越好。她卻常常叫窮,不是假裝,是真窮,因為她從來不肯拍賺錢的商業(yè)片,很多時候,她靠到港大授課或者拍廣告維生。她的每部片子都很難找到投資人,因為太文藝,別人都怕投資失敗。于是,她的計劃常常胎死腹中,平均五套戲中只有一套能順利拍出來。

  她想要吸金,當然很容易,可是她卻從來不這么做,她就是要讓自己窮,讓自己處在一個特別失敗特別難堪的境地。她說:“太舒服的生活要小心,不能沉迷。”

  由此,她的獨立特行終于有了一個合理的解釋:她低調,不斷批評自己,讓自己窮,所有這一切,只是因為她想讓自己永遠處在失敗里,只有處在失敗的境地,才會有欲望努力向上,才會認真地選片,認真地拍片,力圖讓每一個畫面每一句臺詞完美。只有處在失敗的境地,才能虛心接受一切建議,不驕傲,不張狂,始終有一顆虔誠之心。

  讓自己永遠處在失敗里,就永遠不會停下攀爬的腳步,就會創(chuàng)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果然,在她踏入六十歲之際,她憑著一部120萬元投資的小成本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擊敗投資超過三億元的《赤壁》,第三次捧得金像最佳導演獎。兩年后,一部講述主仆情的小成本電影《桃姐》更是揚威國際,橫掃港臺電影頒獎典禮,成了電影史上最大的傳奇。

  而締造這個傳奇的,就是讓自己永遠處在失敗里的女導演許鞍華。

  勵志日志篇三:

  成功者每天會自問8個問題

  成功人士有很多種,但他們每天都會做一件你一定不會做的事情:跟自己說話。他們沒有瘋,事實上,完全相反,他們了解他們自己,絕對比你了解你自己多的多了。

  沒有什么東西是永遠不變的。人會變,事情會變,想要永遠保持顛峰狀態(tài),你就得常常捫心自問,三省汝身一下。跟自己說話,不只是為了自我了解而已,還包括了你想要什么,你想變成什么樣子的人。如果你想要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你真的應該經常這樣做。

  為什么成功人士每天都要跟自己談心?因為他們會隨時調整自己的目標和策略,因為世界隨時在改變,所以答案也隨時在改變。

  以下是8個你每天都應該問自己的問題。

  1、我今天的重點是什么?

  大部分的人一早醒來,昏昏沉沉的爬下床,想辦法準時進公司。我們早上的行程表通常不會有什么需要思考的工作,因為我們的大腦似乎還在睡。

  早晨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決定了你一整天的心情。如果你整個上午都在搖搖晃晃,那么你很可能就這樣搖搖晃晃一整天。早上早點起床,之后花點時間,想想你自己和你的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你在早上的注意力有了大進步。

  成功人士,每天早上起床都會提醒自己:他們今天的重點是什么。我們每天都有要完成的任務,想要好好的完成這些計劃,不妨由每天早上開始進行。

  2、我想實現(xiàn)的下一項個人成就是什么?

  我們的一整天,通常會有一個長長的待辦清單等著我們打勾。那很好,但生活并不只勝作。

  你想跑完全程馬拉松?想出版?zhèn)€人小說?所謂的成就,并不只存在于你的工作上。永遠不要停止往你的個人成就邁進,如此一來,你的生活也就不會停滯不前。

  3、我該改掉什么壞習慣?

  人人都有壞習慣。為什么?因為壞習慣通常讓人很爽快。就算我們知道那是壞習慣,我們也沒有足夠的意志力去改變它。但我們還是得改變它。

  這就是你每天該提醒自己的原因之一:因為你必須改掉那些壞習慣。只要你持續(xù)不做那些壞習慣夠久,它們就不會再是你的怪習慣了。

  4、我能夠從錯誤中學到什么?

  人人都會犯錯,但不是人人都能從錯誤中學習。一直犯一樣的錯誤是個大問題。你可以犯錯,但你必須學到一些什么,然后繼續(xù)前進。提醒你自己你曾經犯下的錯誤和你從錯誤中學習到的東西。

  不要以為你犯了錯,你學到了什么,就沒事了。就算你真的學到了什么,你還是必須常常提醒你自己,不然你就會忘記。狗改不了吃……你一定聽過這句話。

  5、我可能馬上要犯的錯誤?

  犯錯是學習和經驗的一部分,所以最好不要不犯錯。成功人士都知道,犯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有些錯誤可以讓你之后的生活變得更輕松。不用太緊張于犯錯之上,只要盡可能的規(guī)避犯錯可能帶來的風險就好。

  6、我的健康狀況如何?

  通常來說,你有多成功,你就有多忙。每天拼命工作,偶爾摳出一點點時間做做別的事情。不幸的是,遲早你會發(fā)現(xiàn),你需要時間運動,吃的健康些,因為你的身體了。

  就像睡覺一樣,有些生理需要是不能避免的,但我們常常會忽略或者忽視它們。如果你真的是個大忙人,定期做健康檢查絕對會對你有幫助。

  如果你看起來很健康,你也覺得自己很健康,那就沒什么好擔心的;但你還是可以找個機會保養(yǎng)你的身體,比如今天早睡一小時,或者半小時的有氧運動,或者吃一份蔬菜色拉代替三明治。讓自己保持健康狀態(tài),你的工作效率會更高,生活也能過得更幸福。

  7、我是否仍然在正確的道路上?

  很多時候我們會習慣自己目前的生活,而忘記了自己原本想要走的路;我們會陷入了這樣或那樣的泥沼里,然后發(fā)現(xiàn)自己離該在的地方很遠。

  這就是你該常常自我檢查的原因?;蛘吒鶕?jù)時間,或者根據(jù)成就,確保你仍然在你該在的道路上。人生起起落落,沒關系,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和意志力能把自己推回正軌上就好。

  8、我的人生目標是否仍舊像昨天一樣重要?

  你越渴望成功,你就越有可能忽略目標之外的其他東西。這會讓你很容易迷失自我。很多時候,我們的需要和喜好會改變,理論上,這應該會影響我們的目標,但它沒有,除非那些能讓你開心的目標就近在眼前,唾手可得。

  更糟糕的是,你會選擇性的忽視自我迷失這件事情,因為你已經花了這么多的時間在前進的道路上。你活著,你學習,你改變,所以你必須調整。最成功的人都不一定是幸福的了,何況是你?你是最成功的人嗎?

  最大的成功莫過于朝著能讓自己快樂的夢想前進。如果你的三觀改變了,不要害怕去調整自己的目標。固執(zhí)只會讓你更痛苦。

  勵志日志篇四:

  人既然知道努力就可以進步,為什么還是會不努力呢?

  文/李松蔚

  “努力就可以進步”,這個信念本身,就是很沉重的。——越是把這句話當回事的人,生活中往往越是受到束縛,有壓力。他們很可能會取得進步,但是,需要克服遠遠更多的阻力。

  下面是詳細解釋:

  什么叫努力?努力并不是一種客觀的對行為的定義——小明今年看過100本小說,還在豆瓣寫了100篇書評,每天都寫到凌晨1點。請問這個行為是否叫努力?我想大多數(shù)人的答案是:不一定。

  一方面得看小明做這些事的狀態(tài),他是很享受做這些事呢?還是硬撐著勉為其難?

  ——假如這就是小明的一個業(yè)余愛好,看得高興,寫得輕松,我要說小明是個努力的人,你多半會撇撇嘴不同意:這就算努力了啊?我刷美劇還刷了100部呢,每天還能刷到凌晨2點呢。

  所以,努力這個詞本身,必須要包含“克服痛苦”的元素在內。

  但是克服痛苦,就可以算作努力了嗎?也不一定。

  在“為什么心急如焚時間很緊的人反而更愿意選擇游戲?”這個問題的說明里,提到過一個現(xiàn)象:

  “題主并不是一個喜歡游戲的人,實際上我玩游戲并得不到快感,并且覺得厭煩”。那么,他強忍厭煩,一遍一遍地打著毫無快感的游戲,這一行為克服了大量痛苦,但似乎也不算努力?

  對此你會有一個很通俗的解釋:光克服痛苦有毛用啊?干的又不是正事。

  所以,什么是正事,對于努力與否的判定也很關鍵。

  前面的問題,如果加一個預設條件,小明今年準備考研,但是他每天不看書復習,而是焚膏繼晷地看小說和寫書評,這些事他做得很辛苦,也并不快樂,但他就是忍不住做啊做,反正就是不復習?,F(xiàn)在他積累了豐碩的成果,但你還是會覺得他不努力——因為你覺得他干的不是正事。

  可是,如果小明是一個專欄作者,職業(yè)寫書評為生,或者他是大學里研究通俗文學的博士生,總之看小說是他的“正事”。然后,他做出的行為和前面的情況一模一樣——已經快看得吐了,但還是很辛苦地看啊看,每天看到凌晨。這時,你一定會對他肅然起敬:真努力啊!偶像啊!

  所以一模一樣的行為,有時叫做努力,有時不叫做努力,完全取決于參照系。

  “努力”逼著你把全部的痛苦聚焦在所謂的“正事”上,也就是,你希望取得“進步”的地方。

  現(xiàn)在我們來說進步。

  什么叫進步?為什么不是左步右步?不是退步?

  “進”代表了一種時間關系上的參照,即“未來要比現(xiàn)在更好”。至于這個“好”在哪里,則取決于不同人的價值觀,俗一點不妨是掙錢多少,高尚一點不妨是知識能力的高低,對這個人是復習考研多看兩頁書,對那個人是多寫一篇專欄的稿子,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我提到“進步”的時候,我其實就暗含了一個思想:現(xiàn)在這樣,是我不滿意的。我不想繼續(xù)像現(xiàn)在這樣。

  把以上幾點結合起來,我們把“努力就可以進步”這句話,可以翻譯如下:

  現(xiàn)在這樣,是我不滿意的。我不想繼續(xù)像現(xiàn)在這樣。我希望能夠針對我不滿意的方向,持續(xù)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我知道需要克服大量的痛苦)——但愿,我就終于不用像現(xiàn)在這樣了……

  “努力就可以進步”,你以為是很積極昂揚的,健康振奮的。

  不是,它的潛臺詞,實則是很陰暗沉重的。最沉重的一點就在于:現(xiàn)在,我不滿意自己。

  現(xiàn)在,我不滿意自己。好好想想,這個信念潛移默化地,給你帶來了多少壓力。

  會讓你不快樂,讓你覺得現(xiàn)在這些時間都沒有價值。

  會讓你耽于幻想,沉迷于將來有朝一日成功后的如釋重負。

  會讓你忍不住泄氣,自怨自艾,精神萎靡,缺乏動力。

  “啊,還是先睡一覺,先吃點零食,先刷刷淘寶,養(yǎng)精蓄銳再開始努力好了……”

  因為啊,努力,一定是痛苦的。

  被這個信念坑苦了的人想:我不想那么痛苦行不行?能不能找一件讓我快樂的事情去努力?

  把興趣當做努力方向不就可以了嗎?從今以后就研究美劇、電影或游戲為生了不就可以了嗎?

  這樣是不是就樂趣百倍,沒有痛苦了啊?——不,這樣的結果只會是你慢慢失去興趣。

  然后重新感覺到痛苦……感覺到肩上的擔子一天比一天重。

  原理很簡單:既然努力,你就要當正事來做。

  做正事,你一定會想要“進步”。

  “進步”我們說過了,就等于說現(xiàn)在——你,還,不,滿,意,自,己。

  大概就是這樣了。努力就可以進步,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怪圈。它創(chuàng)造了痛苦(對自己的不滿),同時又指導你用痛苦(努力)去克服這種痛苦。然后如果你做不到,你就會更痛苦。至于說,為什么我做不到?從目前的答案來看,最通常的解釋無非就是:因為你還不夠能忍受痛苦呀……

  我有時會嘗試另一種思路,試圖幫助別人建立不一樣的信念,這樣問題會清爽很多。但這個過程非常艱難,也沒法通過這道題目解釋清楚。我在這里把這個信念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做事就可以有結果,不管做的是什么事,都一樣?!?/p>

  這句話和“努力就可以進步”,實質上是一回事,但是它們背后的情感含義完全不同。如果你用這句話來取代“努力就可以進步”,也許做事對你來說就會容易一些。大家感受一下。

  勵志日志篇五:

  聰明過度的人往往失敗,有傻瓜的地方才會發(fā)生奇跡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學家,氣質高雅,因此成為很多女人的偶像。某天,一個女子來拜訪他,她表達了愛慕之情后說:“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習慣性地回答說:“容我再考慮考慮!”

  事后,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分條羅列下來,結果發(fā)現(xiàn)好壞均等,究竟該如何抉擇?他因此陷入了長期的苦惱之中。最后,他終于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舍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歷過的那一個。不結婚的狀況他是清楚的,但結婚后會是個怎樣的情況,他還不知道。對!應該答應那個女人的請求。

  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她的父親:“你的女兒呢?請你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為妻!”女人的父親冷冷地回答:“你來晚了十年,我女兒現(xiàn)在已經是三個孩子的媽了!”

  哲學家聽了,整個人幾乎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向來引以為傲的精明頭腦,最后換來的竟然是一場悔恨。此后,哲學家抑郁成疾,臨死前,他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只留下了一段對人生的批注——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后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后悔”。哲學家死之前終于明白,聰明的狐貍為什么常常落不到好下場了,因為他們經常“聰明反被聰明誤”。

  聰明人往往忘記了高貴的頭顱也是由雙腳來帶動的,他們太自負太依賴于自己的思想,往往因此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比如行動,比如他人。有首耳熟能詳?shù)睦细杞小吧倒狭α看蟆?,適當?shù)摹吧怠比缤〉胶锰幍摹白员啊?,那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智慧。

  如果漂流到一個荒島,只能帶三樣東西,你會帶什么?許多人回答:一棵檸檬樹,一只鴨子,一個傻瓜。為什么不帶聰明人而帶傻瓜?因為聰明人會砍掉檸檬樹,吃掉鴨子,甚至最后害了主人。只有傻瓜,才能執(zhí)著地拼命努力,最后能種瓜得瓜。傻瓜是一種天分,有傻瓜的地方才會發(fā)生奇跡。

  要把“聰明”轉化為“智慧”

  有句老話叫“知易行難”,懂得道理很容易,付諸行動卻很難。聰明人喜歡“眉頭一皺計上心來”的瀟灑,但是,他們往往只限于“頭腦風暴”,而不善于與人打交道,剛愎自用,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歷史上的周瑜何等聰明,但結局卻是悲劇。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無數(shù)次商場上的起起落落,似乎都證明了這個樸素的真理:很多人,他們有著最聰明的頭腦,有著最敏銳的商業(yè)嗅覺,一拍腦子,點子就來……但是,有了這些素質的人,卻往往不是最后的成功者。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xiàn)象,但事實卻真的如此。有人這么界定“聰明”的含義——一個人的智商高出普通人的正常值,這樣的人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說的聰明人。順著這個邏輯,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成功的企業(yè)家并不絕頂聰明,相反,他們可能還曾是差生。有個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他們中最多只有不超過10%的人智商超群,其余90%的智商絕對只是普通人水平。但是,他們成功了。我們或許還能夠回想起中國企業(yè)界一些流星般的人物,他們嗅覺靈敏,腦筋活絡,甚至可能是中國改革開放后企業(yè)界最聰明的一撥人,比如說,他們能夠在美國的“偉哥”尚未進入中國市場之前率先搶注中文商標并推出號稱功能相似的產品,以此贏得市場轟動;他們能夠迅速洞察中國消費者的心理,精心包裝各種概念性的保健產品并迅速形成市場規(guī)模,然后又迅速消失;他們也能夠在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招標會上豪情萬丈,一擲億金……時至今日,這些聰明人又在哪里?有的失敗了,有的很失意。

  聰明人機會是很多的,可是往往定力不夠,最后一個個栽倒在某個美麗的陷阱里。他們很容易自負、浮躁、急于求成,在變來變去中,連自己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了。

  聰明本不是壞東西,但它可能壞事,它只是初步的,我們必須通過實踐去把聰明轉變成智慧,因為智慧而促進實踐,在智慧的基礎上行動,才能夠事半功倍。轉變的前提是,你必須身體力行才可以。

  成功需要阿甘精神

  電影《阿甘正傳》講述了一個名叫阿甘的美國青年的故事,他的智商只有75,進小學都困難,但是,他幾乎做什么都成功:長跑、打乒乓球、捕蝦,甚至愛情,最后,他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yè)家,而比他聰明的同學、戰(zhàn)友卻活得并不成功。這是對聰明的一種嘲弄。阿甘常愛說的一句話是:“我媽媽說,要將上帝給你的恩賜發(fā)揮到極限?!边@部電影表達了美國人的一種成功理念:成功就是將個人的潛能發(fā)揮到極限。

  個人素質主要包括形體素質、智商、情商(心理素質)三個部分?,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在決定一個人成功的諸多要素中,居核心與決定地位的是情商,智商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常??匆?,學歷不高的人總是當上了老板,而高學歷的人往往只是打工者。具備高學歷并不一定就能成功,它只是具備了成功的可能性而已。

  阿甘的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拜賜于他的輕度弱智、不懂得計算輸贏得失。他唯一做到的就是簡單堅持,認真地做、傻傻地執(zhí)行。很多時候企業(yè)里缺的不是"聰明人",而是這樣的"傻子"。聰明人遇到問題總是怨公司、罵上司,算計著要有一分收獲才肯一分耕耘,沒多少收獲便不肯耕耘了。每個決策,每個命令,都要看自己有多少得益,有多少損失,如果不劃算,便“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殊不知,很多事情前期是十分耕耘,三分收獲,后期才是三分耕耘,十分收獲。阿甘并不是真的愚者,真的愚者是欺負他的人。他成功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計成本的努力。他成功的秘訣就在于他的“單純”或者說“執(zhí)著”。

  我們常以智商來決定一個人聰明與否,但再聰明的人也有其短,再笨的人也有一長,例如阿甘雖然智商低,可他跑得很快、會吹口琴、會打桌球、會養(yǎng)蝦,可見凡事都是學習而來的,只要肯花功夫學,一定能在某一領域有所發(fā)揮。人生常常面臨許多選擇,我們在摸索中學習到許多可貴的經驗,并且吸收了別人累積的智能,智能才是帶領我們走向幸福人生的關鍵,這與智商無關。我們也許都比阿甘聰明,可是我們都不能夠專注于一件事上,雖然做了很多事,卻常常失敗。阿甘知道自己的不足,所以比別人專心,結果他成功了。

  話說回來,聰明不是錯,更不是罪,關鍵是要聰明地利用好自己的聰明,這樣,才能為自己的人生錦上添花,而不會讓它成為美麗的包袱。
 

1.關于學習與興趣的5篇勵志日志

2.自省的小學作文素材

3.500字勵志短篇散文

4.關于自省的勵志詩歌

5.經典的勵志文章3篇

98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