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類論文
電子商務類論文
電子商務專業(yè)是融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和現代物流于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但是電子商務的畢業(yè)論文怎么寫呢?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電子商務類論文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電子商務類論文篇1
移動電子商務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移動通訊技術以及其他信息處理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并日趨于完美結合,移動電子商務技術應運而生。這一技術革新的出現使得隨時隨地、線上線下的交易活動、在線支付和其他綜合服務活動得以實現,各種商貿活動可以隨時隨地展開。移動電子商務具有便捷、容易識別的身份、移動支付等特點和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于旅游業(yè)等各個行業(yè)。
[關鍵詞]移動電子商務;特點;優(yōu)勢;應用
中圖分類號:F416.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0-0282-01
伴隨著信息技術革命的全球化浪潮,我國成為了世界第三的移動電話大國,移動電話業(yè)務在我國取得了巨大的發(fā)展,已經發(fā)展成為我國電信服務中最活躍,來勢最迅猛的一部分。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已廣泛深深地滲透到我國生產、流通及消費等各個領域,網上購物已經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電子商務是一種基于互聯網應用的商務運作模式,其具有方便、快捷、不受時空限制等優(yōu)點,因此迅速受到人們青睞,并被廣泛普及應用于各種商貿活動中。移動電子商務作為傳統(tǒng)電子商務在移動領域的一種擴展和延伸,隨著移動通訊技術領域與互聯網領域的不斷融合,不僅使傳統(tǒng)電子商務受限于時空的不利因為被改變,同時也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移動電子商務是隨著移動通信技術、3G技術的發(fā)展而產生的,是移動終端與電子商務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我國的移動電子商務起步晚,但是發(fā)展迅猛,這和網絡的普及、手機數量的爆發(fā)式增長密切相關。
所謂移動電子商務(M-Commerce),是指利用手機、PDA及掌上電腦等無線終端進行的商品買賣和交易服務的過程,涉及PIM(個人信息服務)、銀行業(yè)務、交易、購物、娛樂、基于位置的服務等。移動電子商務完美的結合了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以及其它信息處理技術,購物與交易、在線電子支付、金融活動等各種商貿活動實現了隨時隨地、線上線下開展的可能。
全新的銷售和信息發(fā)布渠道的提供,是移動電子商務在提供電子購物環(huán)境之外另為商貿活動帶來的一種渠道。立足于信息流向的角度對移動電子商務展開分析可以發(fā)現它的業(yè)務模式大致能有以下三種劃分:推(Push)業(yè)務模式、拉(Pull)業(yè)務模式和交互式(Interactive)業(yè)務模式。推業(yè)務模式在用于公共信息發(fā)布時使用較為廣泛,用戶只能被動接收運營商發(fā)送的諸如時事新聞、天氣預報甚至廣告之類的信息。信息的個人定制接收主要使用的模式則是拉業(yè)務模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定制業(yè)務,如旅游信息、航班信息、影院節(jié)目安排等,但拉業(yè)務模式的缺點就在于用戶所定制的業(yè)務范圍是有限的,受運營商提供的業(yè)務限制。交互模式則更看重互動層面,這種模式更多的是應用于移動購物、交互游戲、移動付款、證券交易、在線競拍、移動QQ等。與交互模式相比,推業(yè)務模式和拉業(yè)務模式的有點在于比交互模式的成本更低,這兩種都屬于單邊模式,而且靈活性較差,不過容易實現且費用較少是其最大的優(yōu)點。而反觀交互式雖然提供了對用戶極有吸引力的雙方互動業(yè)務,但同時也提高了系統(tǒng)的復雜性,增加成本。
移動電子商務因其快捷方便、無所不在的特點,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fā)展的新方向。超過傳統(tǒng)電子商務的能力,具有一些無可匹敵的優(yōu)勢。移動電子商務具有以下的特點:
(1)方便。移動接入使得是移動電子商務變得非常方便,也是它的一個重要特征。我國的移動電話持有量已成為世界第三,使用手機等移動終端進行電子商務使得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電子商務交易。
(2)識別身份變得更容易。眾所周知,每一部手機的SIM卡號是全球獨一無二的,它只對應一個用戶,這種唯一性使SIM卡具有為用戶提供身份識別天然優(yōu)勢。我們還可以將標識用戶身份有效憑證的CA證書存儲在可編程的SIM卡里,從而更容易對進行移動電子商務的用戶進行身份方面的識別。
(3)移動支付功能。移動電子商務的又一個重要特征便是移動支付。使用移動電子商務,用戶就可以讓必要的電子支付業(yè)務隨時隨地完成。按照支付的數額多少可以將移動支付分成微支付、小額支付、宏支付等,按照交易對象所處的位置又可以將移動支付分成遠程支付、面對面支付、家庭支付等幾種,而移動支付按照支付發(fā)生的時間又能分成預支付、在線即時支付、離線信用支付等。
基于移動電子商務的以上三大特點,用戶完全能自主控制,并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和喜好定制,設備的選擇以及提供服務、信息的方式。用戶所需求的服務也能夠隨時隨地通過移動電子商務來獲得,商品及服務也可以使用智能電話或PDA查找、選擇和購買。
移動電子商務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已經到了第三代,它融合了3G技術、智能移動終端、數據庫同步、身份認證等多種移動通訊、信息處理和計算機網絡等最前沿的技術,以專網和無線通訊技術為依托,使得系統(tǒng)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為電子商務人員提供了一種安全、快速的現代化移動商務機制。
移動電子商務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被廣泛的應用在各個領域,特別是旅游業(yè)。移動電子商務能夠解決傳統(tǒng)的旅游電子商務無法滿足的游客對諸如訂餐、訂房、更改旅游路線等做出的一些臨時需求或者變更,提供無處不在的個性化、實時的貼心服務。
移動電子商務與Internet電子商務一樣,存在著安全問題,這也正是用戶最關心的。近幾年,一些新技術比如:無線傳輸層安全、基于WTLS的端到端安全、數字簽名、數字證書、生物識別技術、安全技術協議、無線公鑰基礎設施等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使得移動電子商務變得越來越安全可靠。
移動電子商務發(fā)展迅猛,是電子商務領域中的新的增長點。電信企業(yè)可以適時的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成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增加自身業(yè)務量的同時也可以更好的推動我國移動電子商務業(yè)的發(fā)展,更好的方便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參考文獻
[1] 王劍峰.中國移動電子商務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貿,2012(06).
[2] 廖衛(wèi)紅,周少華.移動電子商務互動營銷及應用模式[J].企業(yè)經濟,2012(03).
[3] 賈凱.在逆境中求發(fā)展──淺析中國移動電子商務現狀[J].經營管理者,2012(07).
電子商務類論文篇2
電子商務中的電子貨幣支付探討
[摘要]電子支付系統(tǒng)是電子商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來解決電子商務中的各交易實體間資金流和信息流在Internet上的即時傳遞及其安全性問題。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fā)展,電子支付系統(tǒng)一直是國內電子商務體系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越來越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fā)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因此,本文著重探討了電子商務中電子貨幣支付問題。
[關鍵詞]電子商務 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支付系統(tǒng)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發(fā)展和電子商務的快速應用,電子商務成為吸引越來越多的商家和個人上網購物和消費的原動力。完善的電子商務系統(tǒng)需要安全、便捷的電子支付系統(tǒng)的支持,電子貨幣支付是電子商務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著重討論電子商務系統(tǒng)中的幾種電子支付力以及電子貨幣支付系統(tǒng)設計技術,以提高人們對電子貨幣支付的認識。
一、電子貨幣
電子貨幣是電子商務中一種重要的支付手段,從商務各方的角度出發(fā),對電子貨幣有不同的要求??蛻粢箅娮迂泿攀褂梅奖?,存儲安全且具有匿名性;商家則要求電子貨幣具有可認證性,且能兌換成真實的貨幣;銀行則要求電子貨幣只能用一次且不能被非法使用和偽造。歸納各方的要求,可得出電子貨幣應具有如下性質。
1.獨立性。不依賴于特定的計算機系統(tǒng);
2.安全性。能防止商務中的任意一方更改或非法使用電子貨幣;
3.不可多次使用。每個電子貨幣只能使用一次;
4.匿名性。使用電子貨幣的行為不可追蹤;
5.可遷移性。電子貨幣能遷移給別的用戶,即借給別的用戶;
6.持久性。電子貨幣不會過期,若無損壞或丟失,可持久保值,發(fā)行單位不可自行降低其價值;
7.可分性。電子貨幣可用于若干種貨幣單位,并且可把大價值的貨幣分為若干個小價值的貨幣;
8.支持在線或離線支付。在線支付指在每次支付都要與銀行聯系,以確保用戶沒有透支消費,其通訊代價很高,適用于高額支付;離線支付則指支付時沒有與銀行聯系,它可阻止資金濫用,適用于小額支付。
二、電子支付方式
1.銀行卡(智能卡)
銀行卡支付是當前人們消費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支付手段。傳統(tǒng)的銀行卡支付可采用刷卡計賬、POS結賬、ATM提取現金等方式進行。網上銀行卡支付實際上就是將傳統(tǒng)的銀行卡卡號和密碼通過網絡加密,傳輸到相應的銀行或發(fā)卡機構的支付網關。常見的銀行卡是用磁條來記錄信息的磁卡。
智能卡內含有芯片,信息的儲存量比磁卡大。智能卡可以儲存持卡人擁有的現金信息,并且信息是經過加密處理的。智能卡受用戶的個人識別碼保護,所以比較安全。智能卡適用于日常生活中各種場合下的小額消費。
2.電子支票
電子支票是FSTC金融服務技術協會倡導的作為一種紙質支票的電子替代品。電子支票借鑒紙質支票轉移支付的優(yōu)點,將原來使用的傳統(tǒng)支票改為帶有數字簽名的報文或者利用數字電文代替支票的全部內容。其支票的形式是通過網絡加密傳輸后,顯現在電子屏幕上,并用公共密鑰加密簽名或個人識別碼(PIN),代替了傳統(tǒng)的手寫簽名方式。
3.電子現金
電子現金是一種以數字形式流通的貨幣,它把現金轉換成一系列的加密數字序列,通過這些序列來表示現實中各種交易金額的幣值。它首先要求客戶在銀行建立賬號,并使賬號內保持有足夠的資金。消費者購買電子現金時,先通過互聯網向銀行提供自己的數字身分證明。銀行在確認消費者的身分證明后,發(fā)給消費者一定量的電子現金,并從消費者賬戶上扣減相同的金額。
4.電子錢包
電子錢包解決的問題是避免消費者在每次網上消費時填寫送貨地址和結算信息,另一方面對用戶的銀行卡資料和電子現金進行存儲和管理。目前的電子錢包軟件為了適應用戶的不同需求,往往同時支持多種支付手段并將相應的軟件集成。在電子錢包項目中,發(fā)行電子錢包的運行商負責向持卡人免費提供電子錢包軟件,并維護電子錢包系統(tǒng),進行資金清算支付。
電子錢包可以存儲在服務器端,即位于商家服務器或電子錢包軟件公司的服務器上,這種方式需要非常嚴格的安全保障措施。另外,電子錢包還可以存儲在用戶自己的計算機上,但是離開了這臺計算機,用戶購物時就無法使用自己的電子錢包。
三、電子貨幣網上支付系統(tǒng)的設計
在整個電子貨幣支付系統(tǒng)中,有一個參與者十分重要,這就是電子貨幣的發(fā)行機構。發(fā)行機構根據客戶所存款額(傭金現繳存或轉帳繳存均可)向客戶發(fā)放等值的電子貨幣,并保證電子貨幣的防偽性??蛻艟涂梢猿蛛娮迂泿胚M行日常支付、網上購物以及網上個人間的其他支付等活動。
其網上購物的支付系統(tǒng)結構設計如下圖1(以網絡化的智能卡電子貨幣為例)。
其流程如下:
1.客戶用現金或銀行存款向發(fā)行機構 申請兌換電子貨幣?,F金直接交付,銀行存款則通過金融專用網由客戶開戶行的存款帳戶轉入發(fā)行機構的帳戶中。發(fā)行機構則將同等金額的貨幣輸入客戶的 計算機中或智能卡中。
2.客戶持電子貨幣進行網上購物,轉移貨款金額到 商戶的電子錢包中。
3.商戶驗證電子貨幣的數量及真?zhèn)蜗蚩蛻?組織發(fā)貨。至此,交易與支付都告完成,交易效率很高。
4.客戶將一定量的電子貨幣向發(fā)行機構申請兌換成存款賬戶。
5.發(fā)行機構驗證并收回電子貨幣,同時將等額的貨幣由自己的銀行賬戶中轉移到商家的銀行賬戶中。
若電子貨幣的轉移是在個人之間發(fā)生,則通過兩者專用的電子錢包來進行支付轉移,這一過程既可在網上,也可在網下。而且隨著電子貨幣的 發(fā)展和普及,智能卡型電子貨幣可在流通中反復使用,并不每次都向發(fā)行機構兌回傳統(tǒng)現金。也就是說,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替現金流通。考慮到其對金融領域的沖擊,電子貨幣的發(fā)行與 管理應該是十分謹慎的。
在整個網上支付系統(tǒng)中,電子貨幣的傳送環(huán)節(jié)以及存儲環(huán)節(jié)也應該充分考慮。在公共 網絡中,必須保證電子貨幣的傳送是安全可靠的,即電子貨幣應該安全、完整地送到另一端,既不會被竊取、篡改,也不會丟失或重復接收。這些就要通過加密技術、雜湊技術以及加強的傳輸控制協議等來實現。電子貨幣的存儲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因此,沒有專門的銀行賬戶與之對應,也不能跟蹤其流通軌跡,一旦電子貨幣丟失,就意味著用戶的貨幣確實丟了。電子貨幣的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應從技術上加強其存儲保護,以盡可能減少技術故障帶來的損失。這一點上,性質優(yōu)良的智能卡較有優(yōu)越性。
參考文獻:
[1]陳進.電子商務時代的電子貨幣管理.金融電子化,2006,(6).
[2]劉永春.銀行支付在電子商務中的作用與對策.金融電子化,2006.
[3]肖靜華.電子商務如何提高企業(yè)競爭力.計算機世界,2005,(12).
[4]徐文勝.SET購 物流程簡介.金融電子化,2005,(8).
[5]王魯濱.電子貨幣對貨幣政策中介指標的影響.金融電子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