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舞弊審計論文
構建舞弊審計理論結構對于舞弊審計理論的完善和舞弊審計實務的開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舞弊審計理論研究必須首先解決的關鍵問題。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舞弊審計論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舞弊審計論文篇一
《 淺析存貨舞弊審計 》
提要當前,許多有財務舞弊行為的企業(yè)將存貨舞弊視為企業(yè)舞弊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影響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正確決策,進而在宏觀上影響國民經濟的運行秩序和發(fā)展。因此,研究企業(yè)存貨舞弊行為,有效識別存貨舞弊跡象,最大限度防范存貨財務舞弊,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存貨;舞弊;注冊會計師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
自20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公司舞弊、非法行為更加猖獗,經營失敗頻繁發(fā)生,由于存貨通常在企業(yè)的流動資產或全部資產中占有較大比重,是生產經營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并且存貨項目因其種類繁多、收發(fā)頻繁、計價方法多樣,在管理和核算上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存貨舞弊成為企業(yè)舞弊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一、常見存貨舞弊手段
存貨舞弊的核心就是虛構存貨價值,而存貨的價值確定涉及到兩個要素:數(shù)量和價格。確定現(xiàn)有存貨的數(shù)量常常比較困難,因為貨物總是在不斷地被購進和銷售;不斷地在不同的存放地點間轉移以及投入到生產領域。存貨單價的計算同樣可能存在問題,采用先進先出、加權平均法等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計算出來的存貨價值有很大差異。不誠信的企業(yè)采用的存貨舞弊方法常常有:虛構存貨、操縱存貨的盤點、隨意變更存貨計價方法等,或者是這幾種方法的組合。
1、虛構存貨。一個很容易想到的增加存貨價值的方法是對實際并不存在的項目編造各種虛假資料,如沒有原始憑證支持的記賬憑證、夸大存貨盤點表內的數(shù)量、偽造裝運和驗收報告以及虛假的訂貨單等。諸如此類的措施可能會高估某一會計期間“期末存貨”,而這樣又會造成高估下一會計期間的“期初存貨”,使得下一會計期間的凈利潤可能被低估。因此,如果管理當局想要在以后的會計期間(大多數(shù)舞弊涉及多個會計期間)繼續(xù)高估凈利潤,就需要繼續(xù)高估期末存貨,而且高估的金額必須能夠抵消由于上期期末存貨被高估而引起的本期凈利潤的減少。這樣做勢必會導致存貨更大金額的錯報,從而使舞弊更易被發(fā)現(xiàn)。當然,大多數(shù)會計報表舞弊發(fā)生于公司陷入絕境時,舞弊者主要關注在當期如何高估收益,對以后會計期間可能會遇到的會計問題并沒有過多考慮,所以觀察企業(yè)連續(xù)幾年的長期趨勢也很重要。
2、操縱存貨的盤點。注冊會計師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客戶存貨的監(jiān)盤程序來獲取有關存貨的審計證據,因此對注冊會計師來說,執(zhí)行和記錄盤點測試顯得非常重要。實際上,在一些存貨舞弊案件中,客戶在數(shù)小時之內就改變了注冊會計師的工作底稿。例如,被審計的客戶在會計期末結束前收到一大批貨物,隨之將所有與之有關的驗收報告和發(fā)票以及它們的復印件抽出,并在審計期間將其隱藏起來;在存貨實物盤點時,再將這些貨物清點并記入注冊會計師測試的那批貨物,這樣顯然高估了存貨的價值同時低估了負債的數(shù)額。
3、隨意變更存貨計價方法。企業(yè)存貨核算的計價方法一旦確定,不能隨意變更,如需變更,必須在報表附注中披露相關變更的理由及影響金額。有些企業(yè)正是利用可以變更存貨計價方法的機會,編造虛假的借口或理由來變更存貨計價方法。
二、存貨舞弊的動機和機會
(一)存貨舞弊的動機。存貨舞弊的動機來自以下方面:(1)客戶公司面臨財務困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愈演愈烈,風險與利潤共存。獲利能力強的客戶,競爭能力較強,財務狀況較好,管理人員就更有可能遵守各種制度和政策,按既定的方針管理企業(yè)。此時,粉飾財務報表的可能性就較小;反之,管理者采取各種舞弊手段掩蓋財務狀況的可能性就會增大;(2)外部經濟環(huán)境的好壞會嚴重影響某些客戶,一旦環(huán)境惡劣,這些客戶可能面臨產品銷售不出去、資金回籠困難等問題,經營狀況會受到嚴重影響,管理當局就會面臨完成財務計劃的巨大壓力,其舞弊的可能性就會增大;(3)管理當局面臨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上市公司為了獲得增資配股資格,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或者為了避免其股價下跌、公司面臨退市或被收購等風險,想方設法粉飾財務狀況,在虛增資產的同時,利用存貨虛增盈利。
(二)存貨舞弊的機會。并非所有的公司都可以通過存貨造假虛增利潤并瞞過審計師。事實上,對于有些公司,如那些規(guī)模很小、業(yè)務較簡單的公司,要想瞞過審計師在存貨上做手腳是非常困難的。但存在以下情況時管理當局進行存貨舞弊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客戶公司決策制定由一個或少數(shù)幾個人壟斷把持;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缺陷;客戶公司是一個制造企業(yè),或者說其擁有一個確定存貨價值的復雜系統(tǒng);客戶公司涉及高新技術或其他迅速變動的行業(yè);客戶公司擁有眾多的存貨存放地點等。另外,通過與關聯(lián)方(母公司、子公司、合營企業(yè)和聯(lián)營企業(yè)等)之間的存貨購銷業(yè)務也可增加舞弊的機會。
三、審計人員對存貨舞弊的防范
(一)識別存貨舞弊跡象。與收入舞弊相比,存貨舞弊比較容易實施。注冊會計師必須檢查與存貨相關的內部控制,注意是否缺乏關鍵內部控制,而給舞弊者提供可乘之機。具體而言,注冊會計師應當重點關注如下內部控制程序:采購(請購單、訂貨單等)、驗收(驗收報告、實物控制等)、記賬(購貨發(fā)票、借項通知單等)、現(xiàn)金支出(支票等)、存貨的儲存、加工和裝運、銷貨成本的結轉、存貨成本的結算(特別是在制造業(yè)企業(yè))、實地觀察存貨。注冊會計師應當隨時保持職業(yè)謹慎,對舞弊跡象展開認真的調查。
(二)完善存貨內部控制制度。審計人員在對單位進行審計時,可以通過詢問相關人員、查閱企業(yè)文件、調查問卷或繪制流程圖等方法,來了解采購、驗貨、倉儲、生產、銷售等有關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執(zhí)行情況如何,尤其要注意現(xiàn)金收款銷售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以及執(zhí)行如何。通過完善存貨內部控制制度,監(jiān)督企業(yè)內部各機構的正常運行,從而達到防范存貨舞弊的作用。
(三)完善外部防范措施
1、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制度建設。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和國際慣例,進一步制定出我國的有關制度、法規(guī),解決“無章可循、無法可依”及“有章有法不依”的問題。同時,加強由審計、監(jiān)察、財稅、注冊會計師等部門相結合,對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嚴肅處理,避免出現(xiàn)多年來形成的一罰了之情況,以制約存貨舞弊行為。
2、提高對存貨財務舞弊的查處能力。當前,存貨財務舞弊水平不斷提高,從簡單的違紀違規(guī)到有預謀、有組織的技術造假;從單純的賬薄造假到從傳票到報表的全面會計資料造假,同時對審計人員的常用審計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所以,審計人員只有擁有過硬的專業(yè)知識,才能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
3、加大對存貨財務舞弊的處罰力度。加大對存貨財務舞弊的處罰力度是當前防范化解會計舞弊風險的關鍵?,F(xiàn)階段,我國立法機關及有關管理部門先后制定并發(fā)布了數(shù)十項相關的法規(guī)和制度,盡管這些法規(guī)和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認真執(zhí)行,基本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更不會出現(xiàn)蓄意造假的現(xiàn)象。但由于對蓄意造假者的懲罰力度不足,致使某些單位和個人仍然敢于鋌而走險。今后對于惡意造假并產生嚴重后果者,管理部門決不能姑息遷就,一定要加大處罰力度,警示后來者不要重蹈覆轍。
4、改進存貨盤點程序。注冊會計師必須合理、周密地安排存貨盤點測試程序并謹慎地予以執(zhí)行,在盤點時應盡可能采取措施以提高存貨盤點的有效性。但是,即使注冊會計師謹慎地執(zhí)行了該程序,也不能保證能發(fā)現(xiàn)所有重大的舞弊行為。這是因為存貨盤點存在以下局限性:被審計單位往往派代表跟隨注冊會計師,一方面記錄下測試的結果,同時也可掌握測試地點及進程等情況。這樣,被審計單位就有機會將虛構的存貨加計到未被測試的項目中,從而增加存貨的總體價值。在執(zhí)行盤點測試程序時,注冊會計師一般會事先將測試的時間和地點告知被審計單位,以期做好盤點前的準備工作。但是,對于那些有多處存貨存放點的被審計單位,這種事先通知無疑會使其有機會將存貨短缺隱藏在注冊會計師沒有檢查的存放點。
鑒于存貨盤點測試具有局限性,注冊會計師就必須制定周密的存貨盤點計劃,并且在進行存貨監(jiān)盤時應注意以下事項:存貨監(jiān)盤小組應由熟悉客戶運營的有經驗的注冊會計師負責,對于欠缺經驗的助理人員或“新手”,應給予適當?shù)亩綄?并鼓勵他們遇到疑點時及時告知督導其工作的注冊會計師;不要事先或太早告訴被審計公司將要監(jiān)盤的地點,以防公司作存貨調換轉移來掩蓋存貨不實;注冊會計師應當現(xiàn)場監(jiān)督被審計公司的存貨盤點,進行必要的抽查,并形成相應的工作底稿;盤點審核時抽查的焦點應置于高價值項目;抽查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從存貨盤點記錄選取一些項目追查至存貨,同時從存貨中選取一些項目追查至存貨盤點記錄;注冊會計師抽查存貨數(shù)量時,應親自“踩堆”,而不應聽客戶工作人員報數(shù),以防止“空箱”和虛報,應將抽查結果與被審計公司盤點記錄相核對;注冊會計師還應親自記錄所抽查的存貨,以防監(jiān)盤結果被修改;對于重大或不尋常的盤點差異,或客戶人員對抽查程序感到過度關心者,均應提高專業(yè)警覺性;注冊會計師應當特別關注存貨的移動情況,防止遺漏或重復盤點;注冊會計師應當特別關注存貨的狀況,觀察被審計單位是否已經恰當?shù)貐^(qū)分所有毀損、陳舊、過時及殘次的存貨;根據存貨特性考慮是否利用專家的工作。
(作者單位:鄭州工業(yè)貿易學校)
主要參考文獻:
[1]董秀琴.生產循環(huán)審計.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3.
[2]劉建軍.審計學.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3]潘琰等.審計質量與審計誠信機制:基于制度與案例的思考.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有關舞弊審計論文篇二
《 舞弊審計簡述 》
一、舞弊的概念
本文所述舞弊審計,是指審計部門對企事業(yè)單位會計舞弊的審計。為了使讀者了解舞弊審計的概念,需要從會計舞弊與會計錯誤、會計違規(guī)、盈余管理的區(qū)別,舞弊審計的定義和舞弊審計的主要目的等三方面來說明。
(一)會計舞弊與會計錯誤、會計違規(guī)、盈余管理的區(qū)別
1.會計錯誤:會計錯誤是指會計核算過程中的無意錯誤,雖然在表現(xiàn)形式上與會計舞弊有可能一樣,但沒有特定的規(guī)律,對錯誤造成者沒有必然的利益關系。
2.會計違規(guī):會計違規(guī)是指違反《企業(yè)會計準則》和《會計法》的行為。嚴格來說,從技術上很難將會計舞弊與會計違規(guī)相區(qū)分,會計違規(guī)也是由一系列導致財務報表不實表述的故意行為所組成。只有當會計違規(guī)損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時,會計違規(guī)才演變?yōu)闀嬑璞住?/p>
3.盈余管理:是指企業(yè)管理當局在遵循會計準則的基礎上,通過對企業(yè)對外報告的會計收益信息進行控制或調整,以達到主體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為。
(二)理論界對舞弊審計的定義
目前理論界對于舞弊審計的定義,主要是從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兩個不同角度的加以定義。
從內部審計的角度定義:“舞弊審計是指審計人員通過信號偵察和舞弊檢查,以揭露舞弊的行為、損失金額及影響范圍等為目標的審計。”
從社會審計的角度定義:“舞弊審計是關注注冊會計師執(zhí)行財務報表審計中的舞弊審計責任和程序方法的審計”。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專家合著的《美加兩國查處舞弊技巧與案例》一書中,對舞弊審計的定義是“涉及用前攝的手段和方法辨別舞弊,既是一種尋找舞弊的證據的審計。”美國舞弊審計入員協(xié)會認為:“舞弊審計是一種發(fā)現(xiàn)舞弊的先發(fā)制人的方法,即運用會計記錄和其他信息,進行分析性復核,識別出舞弊行為及其隱瞞方法。”
(三)舞弊審計的主要目的
一般來講,舞弊審計的目的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審查評估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的建立及執(zhí)行情況;
2.通過審計會計資料中“假、亂、錯”等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異常和漏洞,揭露財務舞弊行為;
3.促進會計核算工作的規(guī)范化建設,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嚴密性和公允性,提高財會組織管理工作水平;
4.充分發(fā)揮審計監(jiān)督的查案職能。根據已有線索和資料,有針對性地對被審計單位或有關人員進行詳細審查,對有關疑點和問題展開內查外調,有利于對大案、要案的發(fā)現(xiàn)和查處。
二、會計舞弊的主要手段
掌握了解會計舞弊的常用手段,對做好舞弊審計工作,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有積極促進作用,能夠使審計人員更有針對性地對會計舞弊行為加以辨別。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會計舞弊手段:
1.會計憑證舞弊手段。會計憑證舞弊的手段包括偽造、篡改、變造、非據實填寫憑證,非法獲取發(fā)票、單據,記賬憑證上賬戶對應關系不明、虛構經濟業(yè)務或者正常業(yè)務不入賬等手段。
2.會計賬薄舞弊手段。會計賬簿舞弊,主要包括非法設置賬簿,不按規(guī)定登賬、過賬、對賬和結賬,不正當掛賬和設置賬外賬等途徑。
3.會計報表舞弊手段。會計報表舞弊手段,通常包括入為調整會計報表數(shù)據,報表編制缺乏賬簿基礎不真實,增加或減少報表內容,編制合并報表弄虛作假等手段。
4.貨幣資金舞弊手段。貨幣資金舞弊的手段主要是采用現(xiàn)金收入不列賬、以涂改憑證或用假憑證支付現(xiàn)金、虛構支出項目、記錄誤差出現(xiàn)長短款、虛列費用冒領公款、利用時間差挪用現(xiàn)金、截留罰沒收入等“現(xiàn)金”賬戶舞弊手段;出租銀行賬戶、公款私開信用證卡、多頭開戶、涂改轉賬支票存根信息、開具空頭或空白和遠期支票、外借現(xiàn)金貪污利息等“銀行存款”賬戶舞弊;非法設立外埠存款賬戶、外埠存款非法支出、挪用、將外埠存款長期置于體外等手段,對“其他貨幣資金”賬戶舞弊。
5.應收及預付賬款舞弊手段。應收及預付賬款舞弊的手段主要是采用應收賬款長期掛賬、形成三角債或壞賬,壞賬損失不作處理、故意制造潛虧;誤提壞賬準備金,調整應收賬款期末余額、調整計提比例、多提或少提壞賬準備金;利用應收賬款放貸、利息流入小金庫,配合虛增銷售收入、虛列應收賬款,應收賬款收回不入賬;延期承兌應收票據、索取酬金,利用往來賬項隱匿資產或收入、虛構債權轉移資產;占用備用金謀利,應收票據所列事項不實、其他應收款占壓挪用等手段,對“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應收票據”、“應收補貼款”、“其他應收款”賬戶舞弊。
6.存貨舞弊手段。存貨舞弊的手段主要是采用存貨所有權確認不清、核算范圍不明;存貨違規(guī)分類、造成成本不實,隨意變更存貨計價方式、調節(jié)成本費用;材料盤盈盤虧不作轉賬處理、不報毀損、虛盈實虧,設置賬外物資“小金庫”; 監(jiān)守自盜,以物易物、不執(zhí)行核算程序和手續(xù),不作材料出庫和假退庫、虛列成本費用;以次充好、以廉換貴;隨意改變低值易耗品、包裝物的核算方法、調節(jié)產品成本;委托加工受賄、多付材料費用;分期收款發(fā)出商品不按實際比率結轉銷售成本,虛增或提前計算銷售收入;混淆出售和出租存貨界限、破壞收入與成本匹配性,混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調節(jié)產品費用等手段,對“物資采購”、“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異”、“自制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資”、“分期收款發(fā)出商品”、“商品進銷差價”、“存貨跌價準備”賬戶舞弊。
7.投資舞弊手段。投資舞弊的手段主要是采用將投資手續(xù)成本列為當期費用,短期投資不及時入賬、將投資收益列入“小金庫”;將已宣告發(fā)放的股利列入股票成本,將投資收益隱瞞用于福利目的,投資計價不實、損害投資者利益;隱瞞聯(lián)營利潤,低價 轉讓債券,損害企業(yè)利益,控股企業(yè)不計投資收益調節(jié)利潤;成本法和權益法混淆使用、虛增利潤;長期債券投資不攤銷溢折價,不計提跌價準備或減值準備,有關投資信息披露不實、對“短期投資”、“短期投資跌價準備”、“長期股權投資”、“長期債權投資”、“投資收益”賬戶舞弊。
8.固定資產舞弊手段。固定資產舞弊的手段主要是采用固定資產種類劃分偏差,固定資產計價和價值確認有誤;違規(guī)調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內外勾結、購入固定資產質次價高造成損失;通過接受捐贈、用小金庫購買、對外投資分得、罰沒收入、盤盈所得、以物資抵債收回、虛列工程造價、混淆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等形成的固定資產或存貨不入賬,將之轉移到賬外;固定資產價值中摻入其他消費支出項目,固定資產運雜費和稅費不實,接受賄賂虛構固定資產重估價值;轉移工程借款利息調節(jié)當年損益,在建工程試運行的收入不沖減在建工程成本;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發(fā)生的財務費用計入固定資產價值。無償轉讓舊設備清理損失列入當期損益,固定資產盤虧不作賬務處理;任意改變折舊方法或折舊率、調節(jié)折舊數(shù)額,增加固定資產不提折舊,停用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折舊,變賣固定資產后仍舊提取折舊;在建工程提前作決算、多提折舊等手段,對“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工程物資”、“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清理”等賬戶舞弊。
9.無形資產舞弊手段。無形資產舞弊的手段主要是采用對無形資產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處理不當,無形資產形成渠道不規(guī)范;無形資產增加不真實、不合法,對無形資產的計價不正確;將轉讓無形資產的收入作為營業(yè)外收入或列入小金庫,虛增商譽、虛列專有技術,以增大費用,出售無形資產不作賬務處理;開辦費各項費用支出范圍和內容不實,開辦費開娜標準不當,開辦費攤銷期限及相關財務處理混淆,租入固定資產改良耐修理不真實,改良和大修理有關費用劃分不清等手段,對“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減值準備”賬戶舞弊。
10.流動負債舞弊手段。流動負債舞弊的手段主要是采用負債,虛列資產、費用,以調節(jié)利潤;流動負債舞弊,主要是采用高估負債,虛列資產、費用;將短期負債列為長期負債,混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低估負、轉移收入和資產,收入掛應付賬款等往來科目,隱匿收入和利潤;用商品抵支應付款項、隱瞞收入;利用預收賬款虛增商品銷售收入,利用預收賬款偷逃收入和相關稅賦;虛列預提費用或提而不支以調節(jié)利潤;利用應付賬款貪污現(xiàn)金折扣,故意推遲付款、合伙私分罰沒收入,隱瞞退貨、貪污應付款項;多計多提應付福利費,將超支的福利費用打入成本,多計應付利潤流入小金庫等手段,對“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應付股利”、“應交稅金”、“其他應交款”、“其他應付款”賬戶舞弊。
11.長期負債舞弊手段。長期負債舞弊的手段,主要是采用銀行利息不入費用,混淆資本化利息、將應計入固定資產的利息計入當期損益,或者將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息計入固定資產;混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界限,債券資金使用超出章程范圍,虛列長期應付款賬戶,期滿后繼續(xù)支付長期應付款項,融資租入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混淆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將安裝調試費擠列待攤費用,資產改良不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等手段,對“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專項應付款”賬戶舞弊。
12.成本費用舞弊手段。成本費用舞弊,主要是采用福利部門接受勞務不轉賬結算,將對外投資支出項目計入成本費用之中;基本建設領用材料計入產品生產成本將福利費用開支擠入成本項目;未用材料不作退庫,改變分配方法調節(jié)當年盈虧,虛估約當產量調整本期損益;期間費用計量不實,將生產成本計入期間費用,隨意改變結轉產品銷售成本的方法;隨意調節(jié)成本差異率,或者不按比例結轉成本,違規(guī)擴大開支范圍提高費用標準,期間費用轉待攤費用處理;利用“匯兌損益” 賬戶人為調節(jié)利潤水平,混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概念,利息收入轉入不沖減財務費用轉進小金庫,不按規(guī)定攤銷無形資產和開辦費,將應計入成本的運輸費在期間費用列支,職工醫(yī)藥費在 管理費用列支等手段,對“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勞務成本”、“財務費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所得稅”、“主營業(yè)務成本”、“其他業(yè)務支出”賬戶舞弊。
13.收入舞弊手段。收入舞弊手段的主要方式是發(fā)票舞弊,改變產品銷售收入的時間、金額,隱匿銷售收入;以白條出庫作為銷售收入,將預收款項提前作為銷售收入確認;向預付單位發(fā)出商品不計銷售收入,虛設客戶;將收入計入往來賬,將各種視同銷售業(yè)務未按規(guī)定作應稅處理;虛列銷售成本,增加成本費用項目,虛報盤虧、毀損等,隱瞞應稅業(yè)務,故意混淆稅率和適用范圍等;銷售退貨不作沖回、虛擬業(yè)務,延期結算代銷產品、經辦人獲利私吞,賒銷商品作為收入,虛增存貨周轉率,銷售自制半成品、直接沖減生產成本;低價出售產品、經辦人私取回扣,產品“以舊換新”用差價計算收入,以填制的記賬憑證將收入轉為損失,補收的銷售額直接作為營業(yè)外收入逃稅,以銷售折扣與折讓不沖減銷售收入,來料加工節(jié)省用料不作收入,工業(yè)性勞務直接沖減成本,在建工程領用產成品不作銷售處理,其他業(yè)務收入入賬時間故意推遲或提前,以調節(jié)利潤;其他業(yè)務收入和成本金額不實,銷售材料直接沖減材料成本,銷售邊角余料私存“小金庫”等手
段,對“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等賬戶舞弊。
14.利潤舞弊手段。主要是將轉移股利收入掛在往來賬項,虛列收入調整損益,出售股票收益用于職工福利,虛轉成本調節(jié)利潤,截留聯(lián)營利潤發(fā)放職工獎金,隱藏聯(lián)營投資利潤直接轉入聯(lián)營投資,轉移罰沒收入不作利潤處理,轉移營業(yè)收入計入營業(yè)外收入,沒收財產損失計入當期損益,轉移正常停工損失計入營業(yè)外支出,提前報廢固定資產減少當年利潤,對“營業(yè)外收入”、“營業(yè)外支出”、“本年利潤”、“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賬戶舞弊。
三、舞弊行為的認定
對于審計中發(fā)現(xiàn)的會計資料中存在的錯誤和問題,如何才能準確地在錯誤(或過失)行為與舞弊行為之間進行劃分,其關鍵在于了解兩種行為的技術特征和類型。
(一)錯誤(或過失)的鑒定標志特征和類型
1.錯誤(或過失)的標志特征。錯誤(過失)是指出于無意而造成會計核算資料和其他經濟資料失真或不合規(guī)、不合法,即這一失真不是行為人的意志和愿望,其結果不是人為設計和努力實現(xiàn)的,而是其工作中出現(xiàn)閃失以及其他原因所致,非行為人本意。鑒定錯誤(或過失)行為的標志特征是“四無”,即無目的性、無利益性、無掩飾行為和無不良心態(tài)。
具體來說,首先,錯誤的行為是無針對性、無目的性的,其錯誤行為找不到有任何企圖和不軌,是在無意識情況下發(fā)生的;其次,過失與行為人的利益得失無關,有時甚至還造成自身工作的損失和浪費;再次,錯誤的行為一般是公開的,沒有人為加工、處理和掩飾的痕跡;最后,過失行為人對審計人員的審計行為一般沒有不良心態(tài),行為人對錯賬沒有不必要的戒備,對審計監(jiān)督心態(tài)平衡、態(tài)度從容,如經手人對審計人員的行蹤存有超乎尋常的關心,對審計的進展特別熱衷和敏感,對審計人員涉及自己經手的賬務十分驚恐,則不是過失的正常反映。
另外,錯誤或過失現(xiàn)象應存在發(fā)生產的原因和背景,如果重復發(fā)生一些低級錯誤,或是明知故犯,則有理由懷疑其有意性;如果發(fā)生過失的客觀理由不能成立,那么這類過失就不能不認為是人為的故意,是在過失的掩蓋下的有意舞弊。
2.錯誤(或過失)的通??煞譃榧夹g性錯誤、習慣性錯誤、條件性錯誤、管理性錯誤和責任性錯誤等五個類型。具體來說,技術性錯誤是指財會人員由于對專業(yè)工作的陌生和對相應技術運用不當造成的錯誤;習慣性錯誤是指由于財會人員的不良習慣造成的錯誤;條件性錯誤是由于技術條件的問題而造成的錯誤,如缺乏計算器具,復寫紙質量低下而造成計算或書寫錯誤;管理性錯誤是由于管理薄弱、基礎工作不齊備、有關財務人員的職責權限范圍不明,而使財務人員造成的錯誤;責任性錯誤一般是由于財務人員業(yè)務素質水平不高或者責任心不強等原因造成的,有時也與內部管理的及水平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技術性錯誤一般發(fā)生于初涉財會工作的財會人員、未經系統(tǒng)的專業(yè)訓練或沒有較長時期專業(yè)工作經驗積累的財會人員;習慣性錯誤則是因人而異,具有較強的個性,而且應該表現(xiàn)出一定的持續(xù)性。
(二)舞弊的鑒別標志與類型
舞弊是指是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的財務造假和違法亂紀活動,其在形式上與會計核算中的錯誤(過失)有相同之處,但在本質上卻大相徑庭。舞弊有悖于法律法規(guī),應該受到法律法規(guī)的懲罰,因此它是見不得人的,不敢公開于眾,并經常伴有一定形式的偽裝和掩飾,以較難以被人發(fā)現(xiàn)。
舞弊的鑒別標志:
1.舞弊行為均有利益目的。舞弊行為的利益目的,可以表現(xiàn)為行為人個人的或其所在單位、部門集體的現(xiàn)實或潛在的利益目的。這也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舞弊行為的最終目的所在。
2.舞弊行為都有人為掩蓋、隱藏的痕跡。舞弊行為是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為避免受懲制,行為人需要力行隱蔽、掩蓋,混淆事實,使人難以發(fā)現(xiàn)其真相,這是財務造假形式上的共同特征。
3.舞弊的行為人存在心理弱點。舞弊對于行為人來說,始終是一份隱患和威脅,當審計人員把檢查的焦點逐步指向有關違法事實的時候,行為人所作的反應要么是坦白交待,要么就是進行躲避、對抗或掙扎。行為人的這種情緒的變化從一個側面給予我們提示,所查問題并非過失所致。
4.行為人對舞弊所產生的后果有完全或主要責任。舞弊是行為上的故意,盡管其行為經常假裝為失誤或工作水平不高所致,但舞弊地點、時間、手法、數(shù)量金額等都是經過精心策劃的,也就是說舞弊所形成的后果是事先能夠避免、可以不出現(xiàn)的,不具有不可抗拒性。
舞弊的常見類型:
常見的舞弊形式總體上分為兩種:一種是假賬真做,即偽造出不存在的經濟業(yè)務,或者篡改經濟業(yè)務的本來面目,更改其內容和價值,設計出虛構的或不實的會計事項,以獲取不法利益的目的;二是真賬假做,就是對真實、合法的業(yè)務,不按會計準則、財務通則必經處理程序辦事,改變經濟業(yè)務的性質、內容和科目、編造數(shù)據、違反核算程序和方法,隱瞞真相,以達到其違法亂紀的目的。
1.原始憑證舞弊。原始憑證舞弊是圍繞并以原始憑證為對象的舞弊行為,主要是偽造單證和改動憑證,使輸入會計核算系統(tǒng)的信息源頭發(fā)生紊亂。
2.記賬憑證舞弊。記賬憑證舞弊是指發(fā)生于會計記賬憑證的作假和舞弊,主要是無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混淆和濫用會計科目,破壞經濟業(yè)務的內在聯(lián)系,原始憑證與記賬憑證之間無銜接對應關系,記賬憑證要素被篡改等。
3.會計賬簿舞弊。會計賬簿舞弊是指在記賬、算賬、轉賬、結賬、報賬等過程中發(fā)生的舞弊,主要有涂改賬目、惡意改賬、作假賬、不正
當掛賬、業(yè)務不人賬、賬賬不符、賬證不符、賬表不符、抽動賬頁、毀滅賬簿記錄、提前結賬等。
4.財務報表舞弊。財務報表舞弊是對外發(fā)布信息的舞弊,是以會計報表不實為基本特性的,財務報表舞弊與前幾種舞弊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前幾種舞弊往往是財務報表舞弊的手段和條件,而財務報表舞弊是前幾種舞弊的結果和延伸,財務報表舞弊主要有按照某種目的改動報表數(shù)據,故意扭曲企業(yè)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特別是虛構企業(yè)的損益,假報資產、負債和權益等。
另外,舞弊與過失的不同之處關鍵還在于,舞弊全是實質性的,即舞弊不僅表現(xiàn)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等有關資料形式出現(xiàn)異常和問題,還表現(xiàn)在統(tǒng)計核算、業(yè)務核算等有關方面的資料及其所反映的經濟活動方面的違法亂紀問題;或者說舞弊都是在經濟活動中源于不正當、不合法的目的,以不正常、不合規(guī)或不合法的手段,的經常變化形式的犯法亂紀行為。生長于不規(guī)范、不正常之環(huán)境不論對待失誤還是對待舞弊,審計人員首先都應當查清事實,弄清事情的根本原由,然后才能對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標準確定其性質和程度,才能采取不同的手法加以處理。對付失誤的辦法主要是加強管理、建立和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和提高有關人員的綜合素質,一般只通報管理當局,而不發(fā)出財務造假的預警;對付舞弊手法則是依法進行深查,并及時發(fā)出財務造假預警,提示管理當局和有關利益關系人,采取相應措施,制止財務造假勢頭的蔓延響,并以此教育大家,做到防微杜漸,吸取教訓防范此類舞弊和其他舞弊的再度發(fā)生。
四、舞弊行為行政法律責任
行政法律責任是指行政主體或行政相對人因違反行政法規(guī)范而依法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它是基于行政違法行為而必須承擔的法律后果。在我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為核心的會計管理體制中,行政法律責任是舞弊會計法律責任的主要形式。
舞弊行為行政法律責任的承擔,主要包括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兩種。行政處分是國家行政機關對于其內部違法失職人員實施的一種懲戒性措施,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形式。行政處罰則是對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的外部相對人實施的法律制裁措施,主要包括警告、罰款、吊銷許可證照及沒收、責令停產停業(yè)等類型。
(一)單位負責人的行政法律責任
《會計法》第五十條對單位負責人的定義是:“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單位負責人可以通過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對會計人員的任用,委托內審或外審的人員對會計行為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對整個會計處理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在財務舞弊行為中,單位負責人往往是財務造假的策劃人、決定者、指使者,特別是在重大的集體造假行動中擔負著關鍵角色。
1.《會計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單位負責人主要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其處以2000至20000元的罰款:
(1)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私設會計賬簿的;
(2)未按照規(guī)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guī)定的;
(3)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guī)定的;
(4)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5)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6)未按照規(guī)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
(7)未按照規(guī)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8)未按照規(guī)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jiān)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jiān)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9)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guī)定的。
另外,有以上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的,可以處3000 至50000元以下的罰款。
3.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從事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
會計賬簿、財務會計 報告的項舞弊行為的,可以處5000至50000元以下的罰款。
4.行政處分。對于屬于國家 工作人員的單位負責人,在承擔了上述的行政處罰之外,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包括降級、撤職、開除等行政處分方式。
5.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規(guī)定行為的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行政處分;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行政處分。
(二)會計人員的行政法律責任
會計人員了解有關賬簿體系及其特點有工作便利,而且能夠具體接觸會計憑證、賬簿、報表等資料,在財務舞弊中往往處于具體執(zhí)行者的地位。
會計人員無論是直接操作還是參與或者協(xié)助他人進行會計舞弊,都承擔行政法律責任,具體規(guī)定與單位負責人基本相同,同時還要吊銷其從業(yè)資格證書。
(三)注冊會計師及事務所的行政責任
注冊會計師及事務所參與舞弊主要有三種情形:其一,是參與了舞弊 組織財務造假的策劃、設計和制作過程,其基本思路、操作技法都是在注冊會計師的參謀和指導下完成的;其二,知假不報,不負責任,為了得到相應的 經濟利益,而違心地做出有悖于事實的 審計意見;其三,由于專業(yè)能力的限制,對舞弊組織財務造假根本不知悉,或者對其造假的跡象未引起充分的關注。對于第一種情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二百零八條規(guī)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提供虛假材料的,由公司登記機關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并可以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yè)、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該條同時對于第二種情形作出規(guī)定:“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的機構因過失提供有重大遺漏的報告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情節(jié)較重的,處以所得收人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并可以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責令該機構停業(yè)、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第三十九條也專門對知假不報等故意違法情況作出規(guī)定,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 財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暫停其執(zhí)行業(yè)務或者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由于《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第二十一條中規(guī)定:“對委托人有前款所列行為,注冊會計師按照執(zhí)業(yè)準則、規(guī)則應當知道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所以對于單獨存在前列第三種情況時,同樣可以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此外,《違反注冊會計師法處罰暫行辦法》第八條也有規(guī)定:“注冊會計師因過失出具虛假報告,予以警告;給利害關系人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產生惡劣 社會影響的,予以暫停執(zhí)業(yè),直至吊銷有關執(zhí)業(yè)許可證或注冊會計師證書”。
有關有關舞弊審計論文推薦:
4.會計舞弊論文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