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論文
關于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論文
5月份熱播的電影《摔跤吧!爸爸》你看了嗎?《摔跤吧!爸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曾經的摔跤冠軍辛格培養(yǎng)兩個女兒成為女子摔跤冠軍,打破印度傳統(tǒng)的勵志故事。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電影《摔跤吧,爸爸》的賞析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電影《摔跤吧,爸爸》賞析篇1:《摔跤吧!爸爸》觀后感
《摔跤吧,爸爸》講的是印度一個全國摔跤冠軍爸爸,畢生的夢想就是為國爭光,站到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讓他發(fā)現女兒有摔跤的天賦,于是開始訓練女兒摔跤,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在男權社會的印度女孩子練習摔跤,引來了全村人的譏諷和嘲笑,吉塔姐妹倆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冷嘲熱諷,他們排除所有的困難,最終,女兒終于達成了爸爸的夢想。
在該片中,阿米爾.汗飾演的摔跤運動員一直懷揣著冠軍夢,偏執(zhí)地想將夢想延續(xù)到下一代,以“暴君”形象對兩個女兒展開魔鬼式訓練,甚至還將女性象征的長發(fā)給一剪沒,兩個女兒為此搭上美好的童年時光,乃至青蔥時光,不僅僅要承受著身體上的疼痛,還要飽受外界的非議和嘲笑。
這部片子中的爸爸,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為爸爸過于專治,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把愿望強加于女兒身上,并對女兒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訓練,有觀眾甚至認為這是一部家庭暴力片。但我不認同這個觀點。
我們在羨慕郎朗高超的琴藝、某某又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同時,只看到了他們的光鮮,殊不知背后他們同樣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和努力。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玩耍,沒有一個孩子喜歡天天坐在琴凳上練琴,如果沒有家長的嚴格要求,哪來的成功。所謂的天賦和神童,那只是傳說而已,再大的天賦,再神奇的神童,如果沒有后天的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永遠都要記住“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吉塔用自己的生活方式為印度的其他女性提供另一項選擇,女生并不是只能相夫教子與做家務,她們也可以像男人一樣生活。
小的時候,我們往往責怪父母,管的太嚴,管的太寬,可是長大后,往往會感謝自己的嚴父厲母。影片中的女兒開始也對爸爸充滿了抱怨和不解,當大女兒吉塔取得全國冠軍離開爸爸,前往國家體育學院學習之后,脫離了爸爸的管理,她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甚至不屑于爸爸的教學方式,最終在世界賽中完敗。她懊悔的同時開始理解爸爸,在撥通爸爸電話的那一刻,她泣不成聲,電話那頭的爸爸也淚流滿面,而熒屏前的觀眾更是熱淚盈眶。都說父愛如山,深沉而厚重,不像母愛那樣溫潤透徹,也許有時難以察覺,但只要你碰了壁受了委屈,他就一定站在你能看得到地方,為你加油打氣。這就是父愛的力量,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力量。那個硬朗固執(zhí)、沉默寡言的父親,在電話這頭聽到這一聲道歉,竟然淚眼朦朧,鐵漢柔情呼之欲出,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感情共鳴。
覺悟之后的吉塔,再一次開始按照爸爸的指導刻苦訓練,最終,終于在父親的不懈教導下站在了世界最高領獎臺上。那一刻,爸爸的一句“你是我的驕傲”,再一次把劇情推向高潮。
一部主色調本該暖心、幽默、勵志的片子,除了影片本該有的特色外,卻幾度讓人有落淚的沖動。面對質疑,父親不為外界所擾,堅持給姐妹倆訓練時的偉岸形象出現時;為去除長發(fā)干擾,清晨減掉姐妹倆作為女性特征的長發(fā),剪動、發(fā)落,吉塔絕望落淚時;在只有男孩的摔跤場,經過惡斗取得勝利,裁判舉起已是灰頭土臉的吉塔的手臂時;在為女兒與體制內國家體校的不公進行抗爭,父親含淚舉起并一頁頁翻過悉心珍藏的女兒所取得的榮譽時。太多讓人因愛而產生感動的片斷不能一一歷數。
影片快結束時,父女對話的場景,揭示了影片的主旨。在決賽的前一晚,父親對吉塔說,只有你取得了勝利,你才將作為榜樣被人們永遠記住,你才能通過自己改變印度所有本來注定要與鍋碗瓢盆,相夫教子過一生女孩兒的命運!這一番話,再一次觸動了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又讓人熱淚盈眶!
用愛心、努力和熱情去澆灌希望。當結尾振奮人心且歡快的音樂響起時,我還沉浸在那個真實勵志的故事中不忍離場。
電影《摔跤吧,爸爸》賞析篇2:《摔跤吧!爸爸》影評
沖著阿米爾汗走進電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摔跤出身的父親訓練兩位女兒成為摔跤手,成為全國冠軍,又代表印度參賽成為世界冠軍的事„„故事的發(fā)展總不是一番風順的,剛開始父親讓處于童年期的女兒5點起來訓練就遭到了村里人的嘲諷,兩女兒也父親的瘋狂訓練進行過反抗,不理解父親,到第一次在正式比賽中與男子較量失敗后,女主一副不服輸的樣子問父親:爸爸,什么時候能參加下一次比賽?當我看到此的時候,我內心笑了,那個吉塔是真的對摔跤上道了,她不是曾經小時候的被逼摔跤,而是需要摔跤去證明自己。
后來吉塔也不負父親期望,成了全國冠軍,最后有機會去國家體育學院參加訓練。但轉折也是從那里開始的,吉塔發(fā)生了重大的改變。外形上,吉塔開始留起了頭發(fā),愛逛街愛打扮;內心上,她對父親曾經的訓練方式產生懷疑甚至否定。父女倆的距離漸行漸遠,在某次吉塔回家后,吉塔指出妹妹的技法太落伍,還準備示范在體育學院學來的小伎倆,正好被父親撞上了,而父親也想找機會殺殺吉塔的銳氣„„父女倆開始摔跤,這是影片很大的亮點,年老的父親由于年老引起的反應相對遲鈍及體力不支,但仍然表現不放棄不服輸的狀態(tài),而吉塔懷著對父親強烈的不滿與抗拒一點不手軟腿軟地與父親用摔跤抗爭著,一來證明自己行,而來證明父親的那一套是落伍的是錯誤的。
最后吉塔贏了,同時吉塔也輸了。她忘了初心,忘了當初就是靠父親的栽培傳授才從農村走向了世界。吉塔訓練的松懈及傲慢心理最終讓其在世界級的比賽中總是難逃第一輪就被出局的慘劇。起初吉塔對比賽失利是漫不經心的,依然往自己的手上抹指甲,與小時候那個不服輸的姑娘判若兩人。后來吉塔醒悟了,感受到屈辱、懊惱,也想改變。最終鼓起勇氣去尋求父親的理解,也尋求父親指導„„期間,還有父親跟教練(或者說是體育體制)的對抗,最終吉塔聽從了父親的指導,特別是最后關鍵時刻,在父親缺席的賽場,吉塔沉靜下來想起“爸爸不能時刻都能來救你,你要靠自己”最終依靠自己的積蓄的能量及智慧反敗為勝,喜極而泣,親吻大地!那個動作既是對大地母親的敬畏,也是對自己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激動!當印度國歌在賽場想起,當印度國旗冉冉升起,吉塔應該想的很多„„
通過此影片,我想談我四點膚淺的感受
個人榮譽與國家榮譽
我們從小都被灌輸著要有集體榮耀感,要為國爭光,要舍小家顧大家,但我們這一代人接觸的信息很多元,也接受了某些西方所謂的先進思想,覺得那些愛國教育是國家對年輕人洗腦的手段,所以很多觀念入腦但不走心。這部影片卻潛移默化地實現了對印度人的愛國教育,據說很多電影院印度關注爆滿,而且在影片中國旗升起的時候,全體印度人起立敬禮!我也被教育了一番,個人榮譽只有與國家聯系起來的時候,才能變得至高無上,一個人也只有為國家而奮斗的時候,才能激起他個人更大的潛力!
女性地位
我對印度了解不多,停留在不那么富裕,交通工具綠皮卡車的破舊擁擠,女人是帶著面紗的。至于印度女性的地位如何沒去深入了解。但我知道,中國女性是社會地位很高的,女人敢大街上跟丈夫吵架,引起很多外國女人的羨慕不已。這部電影拍攝的目的之一也是為喚醒女性的崛起,女性或說女娃不是家庭的累贅,不是成年后男人的附屬品(陪葬品),不是一生只能與鍋碗瓢盆相伴,女性還可以參加摔跤比賽,可以通過競技體育改變自身的命運„„延伸開去,即女性可以接受教育,可以從事各項工作,走上掌握自身命運的獨立的道路。
早期教育 學區(qū)房的熱炒、小留學生的興起、少兒培訓班的火熱,都圍繞“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展開,只是表現形式不同。在此我不辯駁觀點的正確性與否。我想說的是早期父母的必要引導甚至強制要求對兒童長遠成長還是非常關鍵的。影片中的兩女兒是在童年早期開始接受了父親規(guī)制的嚴苛的體育訓練,當然前提是父親在女兒偶爾的一次打架中發(fā)現她們具有的摔跤天賦,也算因勢利導。女兒本身對父親安排的魔鬼般的訓練內心排斥反抗的,奈何魔鬼老爸太強勢只能乖乖就犯。但就是這樣的瘋狂老爸造就了冠軍女兒,改變了女兒14歲即嫁人的命運。
我想所謂的任由孩子天性成長是一句不太負責的話,孩子在孩子時期只有愛玩的天性,而沒有對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或其他更長遠規(guī)劃的覺知,更不知道特長為何物,為人父母,如何讓其自由成長?記得莫言有說過這樣一段話:孩子的優(yōu)秀,浸透著父母的汗水,你不關心他的作業(yè),任他隨意玩手機,吃他喜歡的垃圾食品,隨他喜歡學習什么,他堅持不住的時候和他一起放棄。難道,這是你給他的幸福?等他想實現夢想,等他想有更高的社會價值時,難道你只想冷冷地說:當初是你自己不想學的。梅花香自苦寒來,如果你還認為他比較優(yōu)秀,請靜下來陪伴他學習,他的成績與你的關注度成正比。他是個平凡的孩子,但請別把他養(yǎng)成平庸的人。
印度男神——阿米爾汗
認識阿米爾汗是因為《三傻大鬧寶萊塢》,他扮演了名叫蘭特的男主角,一位呼喚教育自由的才子,一位仗義的朋友,一位忠于愛情的戀人,那部影片也風靡全國,引起很多人對教育的思考。男神總是扮演充滿正能量的人物,拍的電影總是聚焦社會熱點和痛點,這讓我對男神更加欽佩敬重。一個演員只有關心社會、關心國家、關心同胞的時候,他才能真正通過電影去改變社會的某些地方,最終贏得了超越經濟報酬的回報!愛阿米爾汗,強烈推薦他參演的相關影片!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電影《摔跤吧,爸爸》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