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地域文化論文(2)
地域文化論文篇1
淺談東北地域文化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東北地域文化的成因、特點,從而建構科學的東北地域文化改造路徑。通過解析東北地區(qū)獨特的歷史背景、發(fā)展脈絡以及地理環(huán)境、氣候等多元要素,歸納出東北地域文化特點、人文特點。以此為長吉圖開發(fā)開放先導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尋求文化推動力。
關鍵詞:東北 地域 文化
引言
東北地域文化是一種具有東北地域特色的文化存在形態(tài),其獨特的歷史背景、發(fā)展脈絡,罕見的大規(guī)模移民現(xiàn)象以及地理氣候環(huán)境等多元要素,構成了東北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本文通過分析東北地域文化的成因、特點,從而建構科學的東北地域文化改造路徑。以此為長吉圖開發(fā)開放先導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尋求文化推動力。
1.東北地域文化成因
1.1地理因素
東北地區(qū)涵蓋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內蒙古的東部(包括赤峰市、興安盟、通遼市、錫林郭勒盟、呼倫貝爾市),總面積約為126萬平方千米,占全國國土面積的13%。與中國大陸其他地域相比,東北地區(qū)文化共融性的便利通道較為狹小:東接朝鮮半島、西鄰蒙古大草原、北毗俄羅斯、南望渤海,除了西南部經遼西走廊能與祖國內地相連,東北地區(qū)所處的位置猶如被巨大的屏障所包圍。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蘇交惡使東北一度與蘇蒙的來往中斷,冷戰(zhàn)又使東北與毗鄰的日、韓不相往來,同時東北與國內其他地區(qū)的人才交流與文化往來不甚頻繁。然地理的阻隔與文化交流渠道的閉塞,使東北形成相對封閉的文化圈。
1.2發(fā)展歷史
1861年以前,由于清廷長期嚴厲的封禁政策,東北區(qū)域經濟基本上處于原始的自然發(fā)展狀態(tài),商業(yè)、農業(yè)和牧業(yè)處于低水平發(fā)展狀態(tài)。直到19世紀末期,清廷的封禁政策開始松動并逐漸取消,東北文化才進入急速的轉折和選擇時期。一般認為東北經濟呈現(xiàn)三個發(fā)展階段,即流民、拓荒者階段(17世紀末—19世紀末)、殖民地半殖民地階段(19世紀末-1949)和工業(yè)化階段(1949-1979)。
1.2.1 流民、拓荒者階段(17世紀末—19世紀末)
17世紀末,先后有數(shù)十萬人作為政治犯和思想犯被遣送到東北地區(qū)的齊齊哈爾、墨爾根、伯都訥、阿勒楚喀、寧古塔、依蘭、吉林烏拉等地,大批漢人的到來擴展了東北地區(qū)的農耕文化領域。清朝中期以降(18世紀末),隨著中原人口數(shù)量增加,土地使用壓力增大,自然災害頻繁發(fā)生,以及清朝對白蓮教的強勢鎮(zhèn)壓,中原地區(qū)的漢族農民開始鋌而走險,冒死出關到東北地區(qū)挖參采藥,開荒種地。這些或 “泛?!被颉瓣J關”或“謫戍”的先期移民,百折不撓,力辟榛莽,孕育出堅忍不拔,一往無前,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地域文化精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從公元1753年至1840年,共87年間,遼寧地區(qū)人口從80.7萬人增長為221.3萬人,增加3倍。吉林地區(qū)人口從14.8萬人增長為32.4萬人,增加2倍。流民人數(shù)的劇增深刻改變了東北地區(qū)的傳統(tǒng)社會結構,漢族人口上升為東北地區(qū)的人口主體。到1910年,東北人口總數(shù)已由清初近100萬增長至2158萬人,增長率達20倍之巨。
1.2.2 殖民地半殖民地階段(19世紀末-1949)
清朝末年,西方列強的入侵逼迫著封閉的東北在堅船利炮的淫威下踏入近代,“俄風日雨”夾雜著異域的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滲入東北社會的各個方面。1931年至1945年日本占領東北,日本的強行開發(fā)奠定了東北的工業(yè)基礎,初步形成了以日本本土為核心,以大連港為前沿的東北鐵路網,哈爾濱、長春、大連、撫順、鞍山、本溪、阜新、佳木斯、牡丹江、雞西、遼源、四平、通化等大中城市隨之形成。到1949年,黑吉遼三省人口增至3854萬人,38年間增長了78%,而同期全國人口僅增長了33%。這一時期的東北以屈辱的方式接受了近代工業(yè)的沖擊,從以移民為主的嵌入型農業(yè)社會向殖民地工業(yè)化社會過渡。
1.2.3 工業(yè)化階段(1949-1979)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將東北建成我國的重工業(yè)基地,1950年至1952年初,蘇聯(lián)幫助設計的42個工業(yè)項目中,東北占32個;1953年至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以重工業(yè)項目為主的156個重點工程,布置在東北的有59個。一系列工業(yè)項目的落戶不但加速了東北的工業(yè)化進程,也使東北成為中國計劃經濟最典型的地方。東北一時成為全國的鋼鐵、煤炭、石油、動力、機械、精密儀器、運輸工具、林業(yè)、糧食和鐵路運輸中心,東北三省原油產量占全國們40%,木材的產量占全國的50%,汽車的產量占全國的25%,其中重型卡車的產量占全國的50%,造船、農業(yè)商品糧占全國的1/3。同時,國家有計劃地組織移民,開發(fā)東北的東部和北部地區(qū),先后移民達1500萬人(含自發(fā)流動)。這一階段的東北作為國家的重工業(yè)基地,國有企業(yè)數(shù)量多,計劃經濟色彩濃。
2.東北地域文化特征
回顧近現(xiàn)代東北地區(qū)社會結構的變遷,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以農耕、漁獵、游牧為主的自然經濟社會結構,逐漸向以外來移民為主的工業(yè)經濟社會過渡的過程。東北曲折的發(fā)展歷史使東北地域文化缺少連續(xù)性,在極其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完成了文化選擇,形成以下特征。
2.1安常守順,知足常樂的價值取向
與南方沿海地區(qū)相比,東北地區(qū)的初級生產要素如土地、淡水等資源相對充分,這不但使農耕經濟有足夠的發(fā)展空間,也為東北人提供了較為寬松的生存條件,只要稍事勞作,便可自給自足、衣食無憂。此外東北社會的移民結構單一,建國前以“流民”“戍民”“災民”為主體,同質性的移民結構雖然對開荒拓土有積極作用,但小富即安的心態(tài)和以農耕為主的單一生產生活方式及其所帶來的超穩(wěn)定的社會結構,使東北地域文化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富的思想。
2.2重日常經驗、輕科學理性的文化心態(tài)
在東北古代史中大的文化斷裂有三次:一千三百多年前黑水人建立的隸屬于唐朝的地方政權“渤海國”,成為東北地區(qū)文明發(fā)展的頂峰,隨著契丹人滅亡了“渤海國”,盛極一時的東北經濟文化逐漸荒落;十二世紀女真完顏部在現(xiàn)今黑龍江省阿什河畔建立金國,經濟文化形成新的高潮,之后金朝南遷,上京拆毀,東北文化再次沉寂;明朝末年,東北地區(qū)經濟文化得到較大發(fā)展,后因滿族“罄國入關”“盡族西遷”而陡然跌落。三次大起大落造成了巨大的文化斷層,使東北社會沒能建立起如關內其他地區(qū)淵源的文化傳統(tǒng)及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倫理關系結構。此外,日本占領東北14年期間,入侵者實行殘酷的政治壓迫,高度集權,奴化教育與種族歧視,導致東北地域文化特點為慣于服從,多認同少進取的文化心態(tài),加之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來自主體意識方面的理性啟蒙、理性思維習慣和文化自覺意識便相對匱乏,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東北更易于接受表層的物質技術文化,缺少對理性精神的追求和成熟的文化心態(tài)。
地域文化論文篇2
試談中國的地域文化
摘要:地域文化其實就是最能夠體現(xiàn)一個空間范圍內有特點的文化類型,它表現(xiàn)在方言、飲食、民居、婚喪節(jié)慶、民間信仰等方面,它產生的原因是地理環(huán)境,移民,政治權力和行政區(qū)劃,民族、宗教以及外來文化。地域文化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生命力。地域文化的研究與發(fā)展有利于保存和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文化。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交通運輸?shù)母纳?,人口流動的加快,信息手段的進步,一部分地域文化將不可避免的會消失,而地域文化越來越趨同也是不可避免發(fā)生的。以往對地域文化大多屬于消極保護,如今只有積極的去做好保護工作,才能避免完全滅絕。把我們凡是能夠保存的古代遺存盡可能的保存下來,不是為了我們今后能夠再回到古代,而是讓我們能夠欣賞、懷念、追憶我們的古代文明。
關鍵詞: 中國地域文化方言飲食民居婚喪節(jié)慶民間信仰地理環(huán)境移民政治權力民族宗教和外來文化
講地域文化,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其實就是最能夠體現(xiàn)一個空間范圍內有特點的文化類型。它有一個前提必須是和其他周圍區(qū)域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如果這是某一個地域文化,但是它跟旁邊的地方或其他地域并沒有明顯的差異,劃分就沒有什么意義。既然要劃分,這個空間叫做某種文化,那它必定跟周邊至少有一點明顯的差別。例如有些地方吃辣,它周圍也吃辣,這就沒有什么區(qū)別了,不如把周邊區(qū)域也劃分在一起。所以我們對地域文化不能簡單化,應該講明它是最能夠體現(xiàn)這一范圍特點的。
對于這種現(xiàn)象其實我們的祖先早就注意到了,古語云: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意思就是說,你走出一百里就會發(fā)現(xiàn)風就會變;如果再走到一千里以外,那里俗都變了。風俗就是這樣來的。什么叫風,什么叫俗?!帮L”是一種流行,它是一種時尚?!帮L”是經常變化的,它不斷的更新,所以等走到一百里之外發(fā)現(xiàn)這種時尚又變成另一種,它是不夠穩(wěn)定的。當然在古代一百里恐怕一天走不到,這個范圍就比較大了一點。如果今天一千里之外的時尚,在互聯(lián)網傳播的時代,明天就有可能在貴陽出現(xiàn)。但在古代的時候一般都要通過步行,而且作為一種“風”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可以流傳的過去的,所以可見這種“風”所影響的范圍比較小。
地域文化最大的特點是什么?我們研究了解地域文化有幾個要素:
第一個特點:是方言
中國方言特別多,這個現(xiàn)象世界是少有的。為什么呢?非洲語言多得不得了,文字跟語言都有區(qū)別。但在中國秦始皇統(tǒng)一的時候,秦始皇做了一件讓人無法否定的事——統(tǒng)一文字。他推廣同樣的文字,就使中國形成了一個特點,就是凡是中央王朝管到的地方,包括今天已經不屬于中國的越南、朝鮮,也包括當時藩屬琉球,統(tǒng)統(tǒng)通用漢文。
但是能夠統(tǒng)一文字,卻統(tǒng)一不了語言。方言還是存在的,而且方言在南方特別多。北方因為人口遷移很頻繁,特別是西北外來的人口太多,把原來的語言大多替代了。而且北方地理障礙比較少,比如華北平原、黃淮平原、蒙古高原,所以入千里沒有什么障面。但南方山多,在古代地理障礙多,所以很多人遷移到那里,或與土著居民不太交往,就形成了各種各樣大量的方言。
浙江南部縣與縣之間,甚至一個縣里面就已經不能通話了,到了福建、廣東、西南,好多都是這樣的??h城里的人跟城外的人話已經聽不懂了,更不要說再遠一些地方的各種各樣的方言了。但是由于中國的政治中央集權推行到各地,比如西南改土歸流以后都是外派的官員推行普及文字,所以大家的文字是一樣的,但方言還是有的。
講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首先要看有沒有同樣的方言,有沒有大致一樣的方言,這是最大的一個特點。方言產生,成為同一個區(qū)域人群交往的媒介,時間長了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態(tài)。如果聽對方的話還需別人翻譯或解釋,就很難形成文化心態(tài)。這個主要原因是自然環(huán)境影響,所以南方方言要多于北方,而且南方方言保留中國古代的音素有許多。今天北方話已經不是中國古代原來的方言了。漢唐語言的音素更多的是保留在南方,如福建的閩南話里保留著唐朝以前的音素相當多。日本語里,當時制定文字的時候,比較多的是受唐朝的影響。
人口遷移以后,特別是移民占多數(shù)的地方把外來的話帶過來,又跟土著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方言區(qū)。因為方言會有一個共同的心態(tài),所以在歷史上特別是集權制度下面,它會形成政治集團。都是一個地方的人,大家有共同的方言,共同的心態(tài),再加上共同的政治利益,并且統(tǒng)治者就利用這些文化現(xiàn)象來維持地方的穩(wěn)定。如西漢的時候,劉邦是沛縣人,他父親在豐縣,所以沛縣、豐縣這一帶的老鄉(xiāng)就成為他統(tǒng)治很大的基礎。又如唐朝關隴(關中和隴西)集團,因唐李氏是隴西人,發(fā)跡于關中,所以關中與隴西這一帶人就形成了關隴集團。到了北宋的時候,北方人看不起南方人。據(jù)說宋朝的皇帝是有規(guī)定的,宰相是不能用南方人,而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南方人說話他們聽不懂。南宋遷移到南方,北方的難民到了南方,這個風氣才慢慢改變過來。但是到了明朝和清朝,這種風氣又復活了,明、清朝用的太監(jiān)都是北方人。如果太監(jiān)不是北方人,不能說官話,也需從小調教訓練成一口標準的北京話,這樣才能進宮,否則就進宮也只能做粗活,到不了皇帝身邊去服侍。
兩朝帝師翁同龢是江蘇常熟人,常熟雖然離上海不過一百公里,但常熟話讓上海人聽起來都很吃力。雖然翁同龢祖籍是江蘇常熟,但他自己和家里四代人都在北京為官,并且他在北京長大,一口標準的北京話,所以他才能做皇帝的老師。 到了近代北洋軍閥,我們都喜歡以省的地域作為它的稱呼。如直系軍閥,因今天的河北、天津、北京,當時都叫直隸,這些人都叫直隸人,如馮國璋等人,所以叫直系軍閥。皖系軍閥,段祺瑞合肥人;奉系軍閥,張作霖父子是奉天人(今遼寧)。北洋軍閥是根據(jù)他們所在的原籍作劃分的,他們的骨干成員往往是他們老家的人。當然不能說完全沒有外面的人,相對來說他更加相信自己家鄉(xiāng)的人。
這個習慣到了國民黨里也是這樣,所以國民黨有句話是湖州的中統(tǒng),江山的軍統(tǒng),奉化的侍衛(wèi)官。中統(tǒng)就是中央黨部組織部的調查統(tǒng)計局,由陳果夫、陳立夫兄弟掌管。陳家是湖州人,所以他們優(yōu)先任用湖州人;軍統(tǒng)戴笠是浙江江山人,所以他優(yōu)先任用江山人。中國那個時候大家往往沒有共同交流的語言,即使有的話,也只是希望自己的話只是在某些范圍內流通,所以方言的笑話有許多。
當蔣介石到了臺灣,他就發(fā)現(xiàn)臺灣本地人與大陸人互相聽不懂對方的話。臺灣以閩南人為主,講的主要是閩南話和客家話,外地人根本聽不懂,所以蔣介石到了臺灣以后大力推廣國語(即普通話)。當時推廣力度很大,如果小孩子堅持講本地話,就會遭到罰站示眾的處罰。學生不學國語不行,教師不會國語的解聘。當國民黨下臺后,陳水扁就強調講臺語,堅持不講國語。他們是利用這種文化差異,其實是政治差異。
在中國歷史上,從古代到現(xiàn)代,人際交往以至于政治、生活中間,方言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方言也是藝術的一種基礎,特別是地方文化。地方文化里很重要的戲劇和曲藝的基礎就是方言,如果用普通話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如果本地的方言基本上沒有什么人用了,以地方為基礎的曲藝藝術也就沒有市場。曲藝只流行于同一個方言區(qū),如果超出這個區(qū)域也就沒有什么市場了。如果某些劇種跨區(qū)域了,就會產生新的品種,京劇就是如此。京劇最早不在北京,是乾隆皇帝要給祖母祝壽,全國好的劇種都要到北京義演?;罩莸幕瞻噙M京后一炮打響就留在北京,之后徽班吸收了很多北方話就形成了今天的京劇,如果它堅持用徽州話是不可能為北京的王公貴族所接受。如果是完全由當?shù)匾泼褚七^去的就不會有新的品種產生,它還是在原來的方言區(qū)里面。
第二個特點:飲食
這里指的飲食是民間的日常飲食,而并不是官方的、富人的特殊場合的飲食。日常的飲食多以當?shù)匚锂a為基礎,要適應當?shù)氐沫h(huán)境,這兩個“當?shù)亍焙苤匾T诠糯煌ㄟ\輸條件不發(fā)達的情況下,一般百姓的飲食肯定是就地取材解決,而且要適應當?shù)氐奶攸c。但是官方的、富人的吃或祭祀用的可能就不惜工本的從外地運過來。
中國最有特色的地方飲食的基礎往往是因為窮。在古代是沒有保鮮技術的,只能放上鹽使它風干這樣來保證長時間的食用,同時也便于儲藏,這種做法是具有全國普遍性的。最能夠體現(xiàn)當?shù)仫嬍澄幕∏∈歉F人做出來的飲食,當?shù)厝司偷厝〔倪@就是一個地理特點,而相反上層的很多東西不一定就地取材。例如歷史上楊貴妃要吃南方的荔枝,當時是一路更換馬匹,才送到長安;明朝、清朝皇帝要吃長江里的鰣魚,打撈上來后同樣也是一路用快馬運送過去,而當時的窮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不同,飲食的進食方式也是不一樣的。移民是否能保持原來的飲食習慣在古代是完全取決于地理環(huán)境的,因為在一般的情況下日常的飲食是不可能從外地運過來的。在古代除非是大片的移民,才會影響當?shù)氐娘嬍沉晳T。如果只是少數(shù)的移民,只能自身去適應當?shù)氐娘嬍沉晳T。
第三個特點:民居
建筑也是體現(xiàn)地域文化特色的一個代表。官方建筑、公共建筑、祭祀性的建筑、宗教建筑是有一定規(guī)格,并不惜工本建造的。普通百姓住的房子必須要適合當?shù)丨h(huán)境,要平民能夠承受,一般的建筑材料是就地取材,并需要適合當?shù)氐奶攸c來修建,并且具有強烈的地方性。如石屋一般由石頭堆積,并用片狀的巖石來做屋頂。在《漢書》中記載了西北天水一帶的板屋,因此地產木材。為什么廣東開平的碉樓,既像碉堡,又是樓,又是住家,其實是因當?shù)赜羞@一特殊的需要。外國華僑有錢回來后修建住宅,但當?shù)乇I匪橫行,他們就成了搶劫或兇殺的對象,官府又不能保防,所以只能將建筑修建成碉堡一樣。加之地當臺風、洪水比較多,把建筑修成碉堡一樣會相對安全一些,這樣就形成了碉樓,但從建筑學上來說,碉樓有很多的不實用。
福建客家人和土著人造土樓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的宗祖觀念,還有就是生存的競爭。因福建山多地少,客家人與土著人經常相互爭斗,為了保證自己家族的安全,就建造土樓并圍成圓形或方形來防范對方的攻擊,所以土樓的特點都是封閉的。
石庫門房子是作為上海的一種文化,但它并不是原來就有的,這是英國人在租界想出來安置外來人口的。英租界地皮有限,所以英國人就想出仿造英國城市連排式的建筑,然后根據(jù)中國人的需求不斷的改造,漸漸形成上海的石庫門房子。
如今人們對物質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這些老建筑也都不適應現(xiàn)代生活的需求,精神生活也改變了,所以研究地域文化,民居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第四個特點:婚喪節(jié)慶
其實日常生活都有它的特點,但日常生活不可能刻意去顯示自己的特點,因為許多儀式、風俗都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經濟實力。一種風俗、一種禮儀是有代價的,一般要到了婚喪節(jié)慶才會不惜工本,即使窮人也會盡力而為。所以每逢婚喪節(jié)慶往往是真正傳統(tǒng)的,能夠表達他內心的祈求、愿望,競技在這個時候都顯現(xiàn)出來。
婚喪節(jié)慶往往是與精神生活,民間信仰有關,一旦形成傳統(tǒng)就能夠長期保存。但隨著現(xiàn)代的旅游開發(fā),以至于偽民俗的出現(xiàn),只有到相對封閉的地方才能看到真正的傳統(tǒng)民俗。習俗的婚喪節(jié)慶的保持也需要一定的人數(shù),如果移民過于分散就保持不了原有的習俗。
第五個特點:民間信仰
中國歷來沒有統(tǒng)一的宗教信仰,但是中國的民間信仰很豐富,而且崇拜的是自然神、行業(yè)神、地方神,因人們需要一個具體的神。就是各地的民間信仰都有所不同,它比宗教信仰更加世俗化,更加的關注現(xiàn)實。它關心的不是來世而是今生,不是靈魂而是生活。
中國北方在古代有蝗災,所以經常有蝗災的地方崇拜劉猛將軍并有劉猛將軍廟,據(jù)說劉猛將軍是專門滅蝗蟲的。在沒有蝗災的地方是沒有這種廟的,所以研究中國古代蝗災就可以查地方志,哪里有劉猛將軍廟就說明這里是蝗災區(qū)。這樣就可以分析出中國古代蝗災的分布。
古代水災多就崇拜河神,所以只要是有鬧災的河都有河神廟。有些河神是有名有姓,如四川一帶有水災的地方有二郎神廟,傳說李冰的兒子二郎神善于治水,所以百姓希望二郎神來保祐他們。
山里經常有山洪,古人迷信把山洪叫做“蛟”,所以防止山洪叫做治蛟。因江西經常有山洪,產生了一個專治蛟的叫許真君,所以江西有許多地方有許真君廟。江西人遷徙到貴州,把許真君廟帶過來,但到了貴州不叫許真君廟而叫萬壽宮。
江南養(yǎng)蠶,所以有蠶花娘娘,每次要用蠶種時都要祭蠶花娘娘并游行,祈求她保祐蠶繭長得好。
福建人祭媽祖,據(jù)說媽祖是宋朝一位姓靈的總兵的女兒,她在海上淹死過了幾天后顯靈,以后就成為媽祖娘娘。由于福建一帶不是打魚就是航海,所以一般沿海都崇拜媽祖,福建人把媽祖帶到臺灣后非常盛行。當福建人把媽祖帶到上海,但上海人并不懂媽祖是什么,所以把媽祖廟改成天妃宮,到了天津改成天后宮,到了越南叫靈姆或叫天姆。
中國的城隍廟更具地方特色,城隍廟都是具體的人。如最大的城隍廟在陜西三原,城隍老爺是李靖。一般城隍老爺都是當?shù)厝?,或者對當?shù)赜胸暙I的地方官。到了土地公公就沒有名姓了,而且能保護的范圍就更加小了。地域文化還有很多特點,但以上這幾點是最為普遍和基本的。
地域文化的產生是首先是因為地理環(huán)境,在古代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古代交通運輸不便,還有生產力不發(fā)達,人員的來往、物資的交流成本很高。所以除了有特殊的條件,有權力,有地位,有金錢的人,一般人是不交流的。一種地理文化離不開特定的自然環(huán)境,否則難以長期生存,或者不得不作相應的改變。長期的物質生活會產生相應的精神生活,因此各地有不同的精神生活。例如藏族對神山、對湖的崇拜。
另一個地域文化產生原因是移民。人口是文化最活躍的載體,有些文化可以用書、圖畫傳播,如方言就必須靠人來傳播,所以移民對文化的傳播起著重要作用。移民的來源往往決定了一個地區(qū)的地域文化的刑態(tài),或者極大改變土著文化。比如貴州最早的移民是從哪里的,就決定了這個地方的主體文化,當然還要看移民跟土著的地位和比例。一般來說是土強客弱,另一種是客強土弱,還有一種最為理想的是土客相當,多元共存,這樣就能產生新的文化。但現(xiàn)在比較多的是客強土弱,所以基本上原來本土的文化有的已經消失了,有的已經融合到移民文化中間去了。
移民中的杰出人物,特別是同時擁有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優(yōu)勢的人物能起重大的或決定性的作用。還有一個因素是沒有把一切都政治化,所以中國歷史上有不少被流放到南方、西南或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學者、思想家,雖然他們處在一個被流放、被迫害的地位,他還能夠在傳播文化方面還能起作用。
地域文化產生的第三個原因是政治權力和行政區(qū)劃的影響。
長期實行中央集權制,由政權推行的主流文化和地域文化通過政治權力而加強。行政權力滲透于社會、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逐漸形成以行政區(qū)劃分界限的地域文化特色。官方主流的文化通過行政制度,甚至暴力強制推行,但仍有地域的差異。
地域文化產生的第四個原因是民族、宗教以及外來文化。
基于對本族文化的特殊感情,遷移民族人口一般會盡可能的去保存本族文化,但也會隨著生產和生活條件的變化而有所改變,以至形成新的民族文化。如想完整的保留本民族的文化,前提必須是整個民族的遷移才有可能,如果分散了這個可能性就不大了,很難保持原來的文化。
中國的佛教是外來宗教,與本土文化相結合,漸漸地本土化,形成現(xiàn)在的中國佛教,所以外來宗教對地域文化相對影響較小,相反受當?shù)氐挠绊戄^大。如回族保留著他們的宗教信仰,但是回族有很多宗教以外世俗的生活習慣是受到當?shù)氐挠绊懚淖儭?/p>
地域文化的價值在于它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生命力。文化同樣一個觀念只是上層統(tǒng)一,只有原則的教條,但體現(xiàn)到地域文化卻很生動,而且更加真實的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實際,特別是民間的、底層的實際。這些跟儒家經典上所說的還是有區(qū)別的。它是更加實際,同時也更加適合各地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有利于因地制宜的發(fā)展生產以及改善生活,它也包含了先民的智慧。
地域文化的研究與發(fā)展有利于保存和延續(xù)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國瀕危的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象往往比較完整的保存在某些地域文化中,特別是處于封閉和貧窮的,與外界交流比較少的地方還保留著原始傳統(tǒng)的文化。
中國的地域文化前景堪憂。隨著生產力的發(fā)展,交通運輸?shù)母纳?,人口流動的加快,信息手段的進步,一部分地域文化將不可避免的會消失,而地域文化越來越趨同也是不可避免的。
以往對地域文化大多只作消極保護,如今只有積極的去做好保護工作,才能避免完全滅絕。保護地域文化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強迫我們今天的人再生活在這種環(huán)境里面。至于有些習俗本身就非常落后,它的消失也是沒有辦法的,只能用文字或影像將它記錄下來。而新的地域文化仍舊會產生,有生命力的地域文化將會很快在中國乃至于世界傳播,成為人類共同文明的一部分。傳播的時間長了,也許它本身的特色消失了,但是消失的過程實際上是一種更新,是一種更大范圍的融合。與此同時,人為的把我們凡是能夠保存的古代遺存盡可能的保存下來,它不是為了我們今后能夠再回到古代,而是讓我們能夠欣賞、懷念、追憶我們的古代文明。
猜你喜歡:
2.地域文化心得體會
3.地域文化論文
5.陜西地域文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