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地域文化特色的論文范文(2)
陜西地域文化特色的論文范文
地域文化論文篇1
淺談地域文化音樂融入本土高校音樂課堂
對本土音樂資源的開發(fā)利用,滿足了地方音樂課程改革的需要,促進了地方高校音樂教學的系統(tǒng)化、合理化。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怎樣在音樂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將這種思想貫徹進去。作者長期從事地方高校音樂教育工作,在這一問題上初步地進行了教學和科研過程的探索。
一、加強對本土音樂的收集整理工作,充實和豐富本土音樂文化
作為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挖掘、整理、保護瀕危的本土音樂這一文化遺產(chǎn),是地方高校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重點工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十二木卡姆,是一種融合了舞蹈、文學、音樂、民俗的藝術種類,具有曲調(diào)色彩變化多樣的特點。這種口傳心授的民間文化遺產(chǎn)由于歌詞冗長難記,正在地區(qū)和民族中逐漸消失,那么對于本土音樂文化的保護、收集整理就變得十分重要,刻不容緩。
“藝術教師應充分利用和開發(fā)本地區(qū)、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資源”是《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2001年―2010年)》中明確要求的,對于地方大學生來說,傳唱本土音樂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責任。課程教學實施的水平和范圍是直接取決于課程資源是否豐富的,那么本土音樂文化資源的豐富可以讓地方高校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出健全和教學體系和優(yōu)化的音樂結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先讓大學生學習本土音樂,然后再加入民族音樂,最后是對外國音樂的了解。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可以通過多種方法豐富對本土音樂文化的認識,增強自己整理音樂信息的能力,認識到它的獨特性和豐富性,提高審美能力,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重視本土音樂教材的編寫
為了提高教學質(zhì)量,完成教學魔表,教材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很多地方高校充分利用了地域條件的優(yōu)越性,對優(yōu)秀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間音樂作品進行收集整理,結合本地區(qū)音樂的特點,編寫了適合本地音樂教育的教材。
在編寫教材的方面,我們應該給予高度重視,以本校學生的非專業(yè)學習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充分考慮到地區(qū)以及民族之間的差異性,要與當?shù)氐娘L俗、文化有著合理結合,讓教材通俗易懂。將本地區(qū)主要的民族音樂作為教材的主要部分,在其中加入民歌、民族舞蹈、民族器樂、地方戲曲等元素,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音樂素材,編寫適合地方大學生使用的教材。在我們的高校教材中融入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思想性很強的民歌、戲曲、民族器樂、曲藝、創(chuàng)作歌曲等音樂形式,這樣我們可以利用高效平臺對本土音樂文化進行傳承,我們可以傳承和弘揚本土音樂文化。將地方音樂信息編入教材中,可以讓社會、個人以及現(xiàn)代教育的需要得到滿足。
三、重視本土音樂教育課程的建設
本土音樂課程的教育體系的完整性,能夠直接影響到地區(qū)教育及地方高校受教育者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因此在地方高校的音樂教育課程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對西方音樂和本土音樂的關系作出正確的處理,將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音樂文化作為主要部分,讓地方高校大學生們通過對本土音樂課程的學習,可以進一步了解本民族的音樂風格和音樂形式,并且將長期大雜居、小聚居生活模式中形成的共享文化的各種因素與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因素先進性比較,在傳遞知識的時候,還能夠利用高校平臺創(chuàng)造和拓展本土音樂文化。
教學過程中,若是教師具有淵博的文史知識和扎實的本土音樂基礎,就能夠通過規(guī)范的教學方法對本地區(qū)的民族音樂發(fā)展史形象的講述出來;介紹民族器樂的時候能夠進行示范演奏;將本土音樂文化的背景故事告訴學生,讓他們產(chǎn)生學習本土音樂的興趣和熱情,提升教學效果。除了提高自身的能力之外,地方高校音樂教師還可以要輕本土藝人走向大雅之堂,他們在保護、傳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走向高校的音樂繼承者們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可以將本土音樂帶入課堂,還能夠在社會上產(chǎn)生良好的影響。音樂界的同仁們的努力,利于增加全社會對本土民間音樂文化的關注,促進民間音樂的生存和發(fā)展,強化了對本土民間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
地域文化論文篇2
論地域文化與學前舞蹈教學的融合
教育改革已經(jīng)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誤區(qū)就是教育改革僅僅著眼于教育階段的改革而忽視了學前教育對于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學前教育對于一個學生的學習生涯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某些情況學前教育的質(zhì)量將會直接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舞蹈教學作為學前階段的課程,是很有必要的,這是因為舞蹈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細胞和運動細胞;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當今在學前舞蹈教學創(chuàng)新過程中與地域文化相結合,能夠?qū)W生的成長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一、地域文化在學前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認同感。文化認同感在當今社會顯得十分重要。由于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細水長流的,需要長時間的積淀,而西方的快餐文化則看中眼前的視覺享受、身心愉悅和實在利益,在當今全球一體化進程中,西方的思想不斷沖擊著年輕人,所以在學前階段就對其進行文化認同的培養(yǎng)很有必要。
其次,能夠促進孩子的身心發(fā)育。舞蹈本身就是一項集運動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學科,再加上地域文化的熏陶,孩子能夠從舞蹈中健康地成長。并且將地域文化融入到舞蹈之中的好處還能夠極大地促進孩子的教育問題。這是因為很多體現(xiàn)民俗文化的舞蹈都是來源于生活,孩子們通過舞蹈能夠了解許多的歷史故事和生活常識。
最后,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學齡前的兒童總是能夠為掌握一門新的技能而感到十分自豪,而體現(xiàn)地域特色的舞蹈往往能夠獲得家長和其他人的欣賞,在別人的鼓勵中更能夠讓孩子們認為民族舞蹈是正確的、是優(yōu)秀的,能夠極大地提升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二、當前學前舞蹈教學地域文化融合的問題所在
當前學前舞蹈教學本身就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例如教學目的不明確,教師不重視等等,更遑論舞蹈教學與地域文化相結合了。當前學前教育二者的結合存在著下面的一些問題:
首先,教師對于地域文化沒有研究,只是生搬硬套和刻意模仿。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教師僅僅去模仿所謂標準的民族舞蹈,將其傳授給孩子們,而并沒有真正地去研究本地的地域文化并且獨創(chuàng)性地將其與舞蹈教學相融合,其實這種做法完全不能實現(xiàn)對孩子身心教育的目的。
其次,教師對于地域文化的理解有偏差,地域狹隘思想嚴重。特別是一些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學前教育者,他們狹隘地認為地域文化就是指的是本地區(qū)的文化,而忽視了中國多民族的文化結合,于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就只注重本地的文化體現(xiàn),不能夠開拓孩子的眼界,促使孩子全面發(fā)展。
三、地域文化與學前舞蹈教學融合策略研究
當前學前舞蹈教學本身就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所以要加強地域文化與學前舞蹈教學的融合首先要解決學前舞蹈教學本身的痼疾。
首先,學前舞蹈教學必須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做事情之前先計劃的好習慣。舞蹈教學活動亦是如此。明確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孩子的運動能力、藝術感知能力、增強孩子的民族認同感和文化認同感,在目標明確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活動就會更加有的放矢。
其次,要對地域文化進行深刻的剖析。地域文化指的是不同地區(qū)的文化,絕不僅僅指的是本地的文化。教師應當研究多個地方的特色文化,將其融入到舞蹈教學中,寓教于樂,讓孩子在輕松的舞蹈過程中既豐富了知識面,又能夠體會到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要想教育好學生,教師本身的素質(zhì)是必須的。
最后,將學前教育舞蹈教學作為一種開放式的形式來進行。開放式就是說既要請進來,又要走出去。前者是說可以請一些專業(yè)的人士來進行文化和舞蹈的教學和示范,后者則是說要帶領孩子們多進行社會實踐,例如帶孩子們?nèi)バ蕾p本地的戲曲文化、去參加一些活動等等,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不知不覺地成長。
四、結語
舞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形式,地域文化是一種帶有鮮明地域特征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這二者的結合對于學生的精神和品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當前學前教育者應當將二者有機結合,將二者的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出來。并且地域文化本身具有獨特性,每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是大不相同的,那么其實本文中地域文化與學前舞蹈教學的融合也只是一個大方向性的建議,各地的教育工作者還必須根據(jù)本地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嘗試。在未來,地域文化的重要性還會在更多領域凸顯出來,如何在學前教育階段做好與地域文化的融合是當前學前教育者應當重視的問題。
猜你喜歡:
2.地域文化心得體會
3.地域文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