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最美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
30多年前,臺灣《漢聲》雜志創(chuàng)辦人黃永松從朋友處受到啟發(fā),突然意識到“啟蒙要從小孩子做起”,他希望“從孩子開始就有豐富的文化培育”。隨后,就有了《中國童話》一書的誕生,配以大量精美的傳統(tǒng)插畫、用說故事的方式專門給小孩子講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一代又一代臺灣兒童接受了最早的傳統(tǒng)文化啟蒙。30年后,這套書才姍姍來遲與內地讀者見面,書名改為《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引進人張曉洲仍不避言:“某種程度上講,這套書填補了國內傳統(tǒng)文化童書的空白。”
她對黃永松的一句話印象深刻,“故事是中國人的根”。黃永松曾多次表示,希望“將尋到的中國文化的根,扎根在孩子心中,喚起孩子對中國人,中國文化的認同。”
講給兒童聽的中國故事
很多人有疑問,童話是舶來詞,應該是國外的事情,中國似乎沒有童話。不過,張曉洲認為,“童話”的意思也可理解為“講給兒童聽的故事”,定位就是兒童,臺灣當年出版這套書時也是為尊重讀者的理解習慣將書名定為《中國童話》的。張曉洲表示,也正因此,該書在引進到大陸時保留了這一書名,僅在書名前面加了個定語——“最美最美的”,意在表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弘揚”,以及“對臺灣《漢聲》雜志多年來堅持專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扎實工作,三十年間帶給華人兒童無數(shù)歡樂的敬意”。
張曉洲介紹,《中國童話》全書包含了362個源遠流長的民間故事、843幅經(jīng)典細膩的傳統(tǒng)美術配圖。故事都是當年《漢聲》雜志的上百個編輯耗時多年,廣泛采集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的民間故事,再從汗牛充棟的故事和資料里嚴格篩選、多次改寫,最后口述試驗講給孩子們聽,層層過關最終定下的。書中的配圖則出動了大約兩百名美術編輯從收藏多年的民俗美術材料中取經(jīng),運用傳統(tǒng)年畫、皮影、刺繡、剪紙等技法,將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作畫而成。在張曉洲看來,這套書的編輯制作投入的人力、心力和愿望的強大;過程之獨特復雜,“目前還沒有哪一套童書可以與之比擬,完全無法復制”。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張曉洲說,考慮到中國民間習俗和孩子聽故事的趣味,當年該套書的編排是按照農歷歲時,也即中國農歷的節(jié)氣為引,每天一則。一路發(fā)展出節(jié)令掌故、歷史及偉人故事、神話、民間傳說……甚至包括科學、地理、宗教等各方面,利用各類故事交替穿插的手法,比如《黃帝大戰(zhàn)蚩尤》、《神奇的畫筆》、《吹笛石》等故事,給小朋友們展示中國農業(yè)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傳統(tǒng)文化的來龍去脈。
機緣巧合走進大陸
張曉洲向記者回憶,她是一次無意間在《讀庫》上看到張立憲對該書臺灣版本的相關介紹文章,有趣的故事和精美的傳統(tǒng)插畫頓時讓她“震驚了”,職業(yè)敏感讓她對這套“臺灣第一童書”產(chǎn)生了強烈的興趣——她想把這套童書引進給大陸孩子們看。而在這以前,她所在的公司從未涉足童書行業(yè),但她還是寫信給對方詢問相關事宜。幸好,這個大膽的建議得到了領導的贊成,這套書最終有機會走進大陸尋常百姓家。
張曉洲介紹,除了排版、簡繁字體的轉換之外,《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一書的中文簡體字版本內容有些許細微的變化:去掉了臺灣童子軍等兩則小故事,替換成當年參與編寫的老編輯寫的另外兩個故事:有關提醒孩子專注自己的事情和教會孩子點亮一盞心燈,不再懼怕黑夜的故事。
據(jù)了解,這套書在大陸出版沒多久就登上了許多好書榜單,市場反映也都不錯。對此,張曉洲的看法是,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很多家長越來越關注兒童教育,該書的出現(xiàn)剛好填補了國內傳統(tǒng)文化童書的空白。她還提起的一個小故事:圖書在印廠印刷時,有個工人看到配圖后也不禁蹲下來看了好一會,連稱“真好看,要買一套寄回老家給兒子看”。
張曉洲說,這套童話書很適合媽媽講給四五歲的小孩子聽,8-12歲的小孩子也可獨立閱讀。在2013年1月份,還會有散裝版與讀者見面,按照月份陸續(xù)推出,每月三本,每本定價約20元,進而讓《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最終成為“每個小朋友用零花錢也能買到和看到”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