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嘗試
時間:
沈永國1由 分享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為了體現(xiàn)新理念,常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因此,提高教師合作學習的教學技能和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十分重要。
一、提高教師合作學習教學技能
教師的合作學習教學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1、科學分組。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最好能在組織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各方面達到均衡,組成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小組。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由每個成員輪流做。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在一年級的合作學習中最多采用四人小組,并選出一位組長,這是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剛?cè)雽W,合作的意識還不夠,合作的技能不高,頻繁的輪換、過細的分工反而不利于合作學習。
2、教學設計。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驗的新理念,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
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要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討論的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大約用多少時間、什么內(nèi)容需要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3、課堂操作。小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方式一般有兩種:分工協(xié)作合作式和交流幫助式。分工協(xié)作式的合作就是在分工協(xié)作的過程中共同達到目標。如語文課中的分角色朗讀、演課本劇等。再如數(shù)學課中的《估一估、量一量》,教師讓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量一量對方一步的長度,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等。交流幫助式的合作就是讓同桌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如數(shù)學課中的說算法、語文教學中的“把……說給同桌聽”等,讓學生先說自己的觀點,再聽對方的觀點,然后指出對方的不足之處,并幫助改正,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己獲得提高。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具體而言,主要可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1、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
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點。一年級學生往往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要從最簡單的句式教起:組內(nèi)交流時,用“我認為……”的句式;集體交流時,用“我們認為……”的句式;認為其它組意見不完整時,用“我們組補充……”的句式;與其它組意見不同時,用“我們組意見與他們組不同,我們組認為……”的句式。這樣通過反復多次的練習,就能逐漸使學生學會在不同情況下用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2、學會討論問題。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要讓學生逐漸學會討論問題的步驟和方法。討論問題的步驟一般為:針對問題,獨立思考→形成觀點,組內(nèi)交流→組長總結(jié),選出發(fā)言人→組內(nèi)練習,達成共識。如果遇到通過反復討論小組內(nèi)部意見還是不能統(tǒng)一的情況,可舉手尋求老師的幫助。
3、學會傾聽。一年級學生不善于傾聽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這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為了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可以采用重復他人說話內(nèi)容的方式,如:“剛才××說了一些什么,你能說說嗎?”也可以采用學生互評的形式,如:“剛才××發(fā)言中,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嗎?”還可以采用激勵的方式,如:“××聽得真認真,老師喜歡你。”總之,要讓學生認識到“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
4、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由于人的性格差異,有些學習好的學生不愿意合作學習,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也有一些學生不愿意與他人交往。教師要使學生逐步體驗到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解決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對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幾乎是很膚淺的,這就要求我們對學生要耐心地引導,在教學時要“潤物細無聲”地讓學生感覺到合作的重要性。比如組織學生自編故事時,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合作表演故事的環(huán)節(jié)。許多小朋友都和好伙伴組成了合作小組進行排練,有兩個小朋友卻在座位上東張西望,我將他們叫到一起,幫助他們組成了一個小組。他們通過討論,準備排練時,卻缺少一個人,我得知后,主動上前,要求參與,與他們合作表演了故事。由于老師的參與,他們演得十分賣力,也十分精彩。我又“開后門”讓他們上臺表演,他們的表演得到了同學們的掌聲。他們相視一笑,高興地回到座位。我想他們一定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合作的重要。
5、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成員之間只有建立團結(jié)互助、相互包容的關系,才能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對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也是有好處的。如一年級小朋友事事喜歡爭先,在教學時常有這樣的設計:“把……說給同桌聽。”結(jié)果兩個人都搶著要先說,而且久久爭執(zhí)不下。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進行引導:輕輕地走過去對男孩子說:“女士優(yōu)先,男子漢氣量大。”這個辦法我在班里屢試不爽,男孩子果然把機會先讓給了女孩子。然后教師在全班表揚某某某懂得謙讓,使孩子們知道了在合作學習中有時謙讓是為了更好地合作。
一、提高教師合作學習教學技能
教師的合作學習教學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1、科學分組。教師對全班學生的分組要進行認真的研究設計,最好能在組織能力、學習成績、思維活躍程度、性別等各方面達到均衡,組成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小組。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由每個成員輪流做。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工作;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收集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代表小組進行學習成果匯報。在一年級的合作學習中最多采用四人小組,并選出一位組長,這是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剛?cè)雽W,合作的意識還不夠,合作的技能不高,頻繁的輪換、過細的分工反而不利于合作學習。
2、教學設計。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所要體驗的新理念,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
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要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定的探究和討論的價值,問題要有一定的開放性;要設計好一堂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大約用多少時間、什么內(nèi)容需要合作學習、合作學習的時間是多少等等。
3、課堂操作。小學課堂合作學習的方式一般有兩種:分工協(xié)作合作式和交流幫助式。分工協(xié)作式的合作就是在分工協(xié)作的過程中共同達到目標。如語文課中的分角色朗讀、演課本劇等。再如數(shù)學課中的《估一估、量一量》,教師讓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量一量對方一步的長度,加深對長度單位的認識等。交流幫助式的合作就是讓同桌相互交流、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如數(shù)學課中的說算法、語文教學中的“把……說給同桌聽”等,讓學生先說自己的觀點,再聽對方的觀點,然后指出對方的不足之處,并幫助改正,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自己獲得提高。對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而言,他們合作學習的知識、能力、意識等都是有限的,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有一定難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棄小組合作學習在低年級教學中的運用,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逐步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具體而言,主要可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1、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
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觀點,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點。一年級學生往往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要從最簡單的句式教起:組內(nèi)交流時,用“我認為……”的句式;集體交流時,用“我們認為……”的句式;認為其它組意見不完整時,用“我們組補充……”的句式;與其它組意見不同時,用“我們組意見與他們組不同,我們組認為……”的句式。這樣通過反復多次的練習,就能逐漸使學生學會在不同情況下用不同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
2、學會討論問題。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要讓學生逐漸學會討論問題的步驟和方法。討論問題的步驟一般為:針對問題,獨立思考→形成觀點,組內(nèi)交流→組長總結(jié),選出發(fā)言人→組內(nèi)練習,達成共識。如果遇到通過反復討論小組內(nèi)部意見還是不能統(tǒng)一的情況,可舉手尋求老師的幫助。
3、學會傾聽。一年級學生不善于傾聽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這會影響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為了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可以采用重復他人說話內(nèi)容的方式,如:“剛才××說了一些什么,你能說說嗎?”也可以采用學生互評的形式,如:“剛才××發(fā)言中,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嗎?”還可以采用激勵的方式,如:“××聽得真認真,老師喜歡你。”總之,要讓學生認識到“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
4、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由于人的性格差異,有些學習好的學生不愿意合作學習,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也有一些學生不愿意與他人交往。教師要使學生逐步體驗到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解決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小朋友,對合作學習的重要性的認識幾乎是很膚淺的,這就要求我們對學生要耐心地引導,在教學時要“潤物細無聲”地讓學生感覺到合作的重要性。比如組織學生自編故事時,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合作表演故事的環(huán)節(jié)。許多小朋友都和好伙伴組成了合作小組進行排練,有兩個小朋友卻在座位上東張西望,我將他們叫到一起,幫助他們組成了一個小組。他們通過討論,準備排練時,卻缺少一個人,我得知后,主動上前,要求參與,與他們合作表演了故事。由于老師的參與,他們演得十分賣力,也十分精彩。我又“開后門”讓他們上臺表演,他們的表演得到了同學們的掌聲。他們相視一笑,高興地回到座位。我想他們一定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合作的重要。
5、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成員之間只有建立團結(jié)互助、相互包容的關系,才能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這對培養(yǎng)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也是有好處的。如一年級小朋友事事喜歡爭先,在教學時常有這樣的設計:“把……說給同桌聽。”結(jié)果兩個人都搶著要先說,而且久久爭執(zhí)不下。教師可以這樣對學生進行引導:輕輕地走過去對男孩子說:“女士優(yōu)先,男子漢氣量大。”這個辦法我在班里屢試不爽,男孩子果然把機會先讓給了女孩子。然后教師在全班表揚某某某懂得謙讓,使孩子們知道了在合作學習中有時謙讓是為了更好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