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滲透芻議
時間:
張瑞金1由 分享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在德育滲透方面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為了實現小學語文德育滲透的目標,需要在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內容上采用恰當的方式方法,適時、有度地實施德育滲透。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長期的工作,需要找到合適的切入點,長期堅持,持續(xù)發(fā)揮作用。
【關鍵詞】:德育 滲透 感悟深化
在全面落實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其他學科(含自然、社會、政治方面)的知識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來,將古今中外有關人物成熟的、非成熟的思想拿來,“為我所用”,讓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為語文教學服務。學校的德育不能是說教式的,不能僅靠書本的灌輸,它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思想教育的實效性和活動開展的實踐性。所以我們還可以利用每年“母親節(jié)”做些文章,開展一些“感恩”活動,讓孩子們在“五一”假期多幫父母做點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滲透”得好,“滲透”得多,不但能豐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文。這在嚴格執(zhí)行新課程標準、落實素質教育的今天,“滲透”工作顯得異常重要?,F就本人的教學實踐,談一點自己膚淺的看法。
一、小學生情感的理解
心理過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加工過程。在心理學上,通常把認知活動、情緒活動和意志活動統稱為心理過程。認知過程是指人們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情緒過程是人對待他所認識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態(tài)度體驗;意志過程是人在自己的活動中設置一定的目的,按計劃不斷地排除各種障礙,力圖達到該目的的心理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人的認識、情緒與意志活動不是彼此孤立地進行的,而是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緒活動和意志受認知活動的影響,所謂“知之深,愛之切”就說明認識對情緒的影響作用;而“知識就是力量”則說明認識對意志活動的重要影響。另一方面,人的情緒活動和意志也影響認知活動。積極的情感,銳意進取的意志品質能推動人的認知活動,相反,消極的情緒,萎靡不振,畏難茍安就會阻礙人的認知活動。再者,情緒和意志兩者也是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的。
二、小學《語文》與自然現象的滲透
例:《山谷中的謎底》一文,記敘了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個奇異的自然現象,告訴人們,在逆境和壓力面前,既要敢于抗爭,也要學會退讓、以退為進。
本課學習的難點是理解第二個旅行者的話和最后一個自然段。教參中,只求點到為止,不必挖掘過深。其實,我們老師可以把農村常見到的自然現象告訴學生,以降低學生對課文理解的難度。如:冬天的一場大雪,鋪天蓋地,田里的小麥、油菜等都被雪壓得彎下了腰。這一自然現象,作為農村的孩子可以說是人人皆知,這時,可以提問:“同學們,小麥、油菜這時候都被雪壓得彎下了腰,有什么危險嗎?”
此時,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瑞雪兆豐年”這些農諺,會滔滔不絕地說出冬天下雪對農作物的好處。這樣訓練的過程,是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從直觀到思維的過程。再如:雨后的春筍,它能把磨盤大的石塊掀翻,然后直沖云宵。大家知道,磨盤大的石塊起初是壓在竹筍上的,但竹筍為了生長,只好暫時先委屈自己——彎下身子,等待時機。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會發(fā)出沖天的力量,頑強地生長。
通過這兩個反映自然現象事例的介紹,學生便自然地知道,小麥、油菜由大雪的覆蓋,表面看是小麥、油菜彎曲了,其實大雪有濕潤、保暖的作用。開春后,小麥、油菜一定能旺盛地生長。竹筍暫時的彎曲呢,也是為了更好地生長。然后,再結合課文,學生就會理解、明白一個道理: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fā)展。
三、小學《語文》與環(huán)境教育的滲透
當前,環(huán)境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熱點之一。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許多國家在中小學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環(huán)境教育活動,以期培養(yǎng)出具有環(huán)境意識,懂得基本環(huán)境知識,能采取適宜行為保護環(huán)境,力爭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地球公民”。目前,學校內部在低年級已經以校本課程的形式單獨開設環(huán)境教育課。
我們認為,在學校各科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以環(huán)境教育的:若干主題為線索,結合語文課的教育內容綜合在一起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既省時,又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國家教育部為將素質教育的實施落到實處,提出了對小學部分學科教學進行改革的意見。語文學科教學的改革舉措和其他一些學科一樣,主要是刪減部分教材內容,降低部分教學要求,以保證實施素質教育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改革趨勢也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提供了現實的條件。實際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抓住目前教育改革這一“機遇”,適時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
例如教學《灰椋鳥》這一課,在帶領學生理解和欣賞灰椋鳥的歸林及它們入林后落下飛起,起舞爭鳴這一景象的同時,就可結合進行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我在課堂中是這樣設計的:
1.提出問題。“同學們,作者為什么能把文章描述得如此生動形象?”問題出現后,學生的回答一定是“作者觀察細致”。然后,開始設疑:“同學們,假如沒有路兩邊百畝郁郁蔥蔥的竹林,沒有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作者能觀察到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嗎?作者能把灰椋鳥這篇文章寫得如此生動、如此形象嗎?”
2引導思維。問題提出后,學生通過思維,答案是很顯然的:是人們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世界,為作者提供了寫作素材。因此,這部精品的出臺,有一半功勞應歸功于這美好的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在心底里真正認識到是人創(chuàng)造了世界。同時也明白“保護好環(huán)境”的重要陛。
3.感悟升華。當學生明白了一定的道理后,便可“乘火接犁頭”。讓學生們圍繞“我們今后應該在保護環(huán)境上做些什么”展開討論,讓這顆種子在學生的心里深深地扎下根。
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滲透的、可以滲透的還有好多。例如滲透黨的方針政策,滲透外語、音樂、美術、數學等等。小學語文教學中注意了滲透,其效果—般人是體會不到的,益處不言而喻。
四、語文教學中的情感作用
古今中外教育家歷來都十分重視教學中情感的心理作用。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語文學科,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而無論是從工具性還是從人文角度考慮,語文教學中都離不開情感教育。因為情感和態(tài)度教學不只是思想品德課的任務,學校各門學科都包含著這方面的任務,因為學生在學校內學習的任何知識、技能或行為、習慣都不能離開一定的價值標準。如列寧所說的“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關注學生“全人”的發(fā)展。即培養(yǎng)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的人格、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翻開語文教材,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質兼優(yōu)的名家名篇中洋溢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同志親友、對大自然的深摯情誼,字里行間洋溢著或優(yōu)美典雅、或清麗委婉、或崇高悲壯的美感。因此,在這些文字作品中,我們不能僅僅傳授語文知識,而必須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數字和X、Y無論經過怎樣巧妙的組合,都不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情”的熏陶、沖擊、融會之中,身臨其境,方能“沿波討源”達到“其言皆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說,在這一過程中,都是情感信息的傳遞,并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引起學生的共鳴,乃至是情感擴散、泛化,實現情感的積極遷移,這一切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即使讓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基礎知識的過程中,也應伴隨著種種情感活動,感之愈深,知之愈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表現意識等方面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尤其是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學習競爭壓力增大,新舊觀念不斷撞擊,各種新現象、新矛盾紛至沓來,使如今的小學生,特別是五、六年級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產生心理障礙和精神疾患的機會增多。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已十分嚴峻,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關鍵詞】:德育 滲透 感悟深化
在全面落實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其他學科(含自然、社會、政治方面)的知識滲透到語文教學中來,將古今中外有關人物成熟的、非成熟的思想拿來,“為我所用”,讓其他學科(方面)的知識為語文教學服務。學校的德育不能是說教式的,不能僅靠書本的灌輸,它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思想教育的實效性和活動開展的實踐性。所以我們還可以利用每年“母親節(jié)”做些文章,開展一些“感恩”活動,讓孩子們在“五一”假期多幫父母做點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負擔。“滲透”得好,“滲透”得多,不但能豐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而且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文。這在嚴格執(zhí)行新課程標準、落實素質教育的今天,“滲透”工作顯得異常重要?,F就本人的教學實踐,談一點自己膚淺的看法。
一、小學生情感的理解
心理過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心理事件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加工過程。在心理學上,通常把認知活動、情緒活動和意志活動統稱為心理過程。認知過程是指人們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情緒過程是人對待他所認識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態(tài)度體驗;意志過程是人在自己的活動中設置一定的目的,按計劃不斷地排除各種障礙,力圖達到該目的的心理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人的認識、情緒與意志活動不是彼此孤立地進行的,而是緊密聯系,相互作用的。一方面,人的情緒活動和意志受認知活動的影響,所謂“知之深,愛之切”就說明認識對情緒的影響作用;而“知識就是力量”則說明認識對意志活動的重要影響。另一方面,人的情緒活動和意志也影響認知活動。積極的情感,銳意進取的意志品質能推動人的認知活動,相反,消極的情緒,萎靡不振,畏難茍安就會阻礙人的認知活動。再者,情緒和意志兩者也是密切聯系,相互作用的。
二、小學《語文》與自然現象的滲透
例:《山谷中的謎底》一文,記敘了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個奇異的自然現象,告訴人們,在逆境和壓力面前,既要敢于抗爭,也要學會退讓、以退為進。
本課學習的難點是理解第二個旅行者的話和最后一個自然段。教參中,只求點到為止,不必挖掘過深。其實,我們老師可以把農村常見到的自然現象告訴學生,以降低學生對課文理解的難度。如:冬天的一場大雪,鋪天蓋地,田里的小麥、油菜等都被雪壓得彎下了腰。這一自然現象,作為農村的孩子可以說是人人皆知,這時,可以提問:“同學們,小麥、油菜這時候都被雪壓得彎下了腰,有什么危險嗎?”
此時,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麥蓋三層被,枕著饅頭睡。”、“瑞雪兆豐年”這些農諺,會滔滔不絕地說出冬天下雪對農作物的好處。這樣訓練的過程,是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是學生從直觀到思維的過程。再如:雨后的春筍,它能把磨盤大的石塊掀翻,然后直沖云宵。大家知道,磨盤大的石塊起初是壓在竹筍上的,但竹筍為了生長,只好暫時先委屈自己——彎下身子,等待時機。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會發(fā)出沖天的力量,頑強地生長。
通過這兩個反映自然現象事例的介紹,學生便自然地知道,小麥、油菜由大雪的覆蓋,表面看是小麥、油菜彎曲了,其實大雪有濕潤、保暖的作用。開春后,小麥、油菜一定能旺盛地生長。竹筍暫時的彎曲呢,也是為了更好地生長。然后,再結合課文,學生就會理解、明白一個道理:彎曲不是倒下和毀滅,而是為了生存和更好的發(fā)展。
三、小學《語文》與環(huán)境教育的滲透
當前,環(huán)境問題是全球關注的熱點之一。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世界許多國家在中小學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環(huán)境教育活動,以期培養(yǎng)出具有環(huán)境意識,懂得基本環(huán)境知識,能采取適宜行為保護環(huán)境,力爭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地球公民”。目前,學校內部在低年級已經以校本課程的形式單獨開設環(huán)境教育課。
我們認為,在學校各科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特別是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以環(huán)境教育的:若干主題為線索,結合語文課的教育內容綜合在一起設計和組織教育活動,既省時,又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國家教育部為將素質教育的實施落到實處,提出了對小學部分學科教學進行改革的意見。語文學科教學的改革舉措和其他一些學科一樣,主要是刪減部分教材內容,降低部分教學要求,以保證實施素質教育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改革趨勢也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提供了現實的條件。實際教學中,我們就可以抓住目前教育改革這一“機遇”,適時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環(huán)境教育。
例如教學《灰椋鳥》這一課,在帶領學生理解和欣賞灰椋鳥的歸林及它們入林后落下飛起,起舞爭鳴這一景象的同時,就可結合進行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我在課堂中是這樣設計的:
1.提出問題。“同學們,作者為什么能把文章描述得如此生動形象?”問題出現后,學生的回答一定是“作者觀察細致”。然后,開始設疑:“同學們,假如沒有路兩邊百畝郁郁蔥蔥的竹林,沒有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作者能觀察到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嗎?作者能把灰椋鳥這篇文章寫得如此生動、如此形象嗎?”
2引導思維。問題提出后,學生通過思維,答案是很顯然的:是人們創(chuàng)造了美好的世界,為作者提供了寫作素材。因此,這部精品的出臺,有一半功勞應歸功于這美好的環(huán)境!從而,使學生在心底里真正認識到是人創(chuàng)造了世界。同時也明白“保護好環(huán)境”的重要陛。
3.感悟升華。當學生明白了一定的道理后,便可“乘火接犁頭”。讓學生們圍繞“我們今后應該在保護環(huán)境上做些什么”展開討論,讓這顆種子在學生的心里深深地扎下根。
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滲透的、可以滲透的還有好多。例如滲透黨的方針政策,滲透外語、音樂、美術、數學等等。小學語文教學中注意了滲透,其效果—般人是體會不到的,益處不言而喻。
四、語文教學中的情感作用
古今中外教育家歷來都十分重視教學中情感的心理作用。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語文學科,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而無論是從工具性還是從人文角度考慮,語文教學中都離不開情感教育。因為情感和態(tài)度教學不只是思想品德課的任務,學校各門學科都包含著這方面的任務,因為學生在學校內學習的任何知識、技能或行為、習慣都不能離開一定的價值標準。如列寧所說的“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關注學生“全人”的發(fā)展。即培養(yǎng)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的人格、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翻開語文教材,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質兼優(yōu)的名家名篇中洋溢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同志親友、對大自然的深摯情誼,字里行間洋溢著或優(yōu)美典雅、或清麗委婉、或崇高悲壯的美感。因此,在這些文字作品中,我們不能僅僅傳授語文知識,而必須要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數字和X、Y無論經過怎樣巧妙的組合,都不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在“情”的熏陶、沖擊、融會之中,身臨其境,方能“沿波討源”達到“其言皆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境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說,在這一過程中,都是情感信息的傳遞,并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引起學生的共鳴,乃至是情感擴散、泛化,實現情感的積極遷移,這一切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即使讓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基礎知識的過程中,也應伴隨著種種情感活動,感之愈深,知之愈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才素質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他們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表現意識等方面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尤其是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學習競爭壓力增大,新舊觀念不斷撞擊,各種新現象、新矛盾紛至沓來,使如今的小學生,特別是五、六年級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產生心理障礙和精神疾患的機會增多。我國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已十分嚴峻,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件刻不容緩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