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朗讀的幾種特殊語言能力
“中華誦·經(jīng)典誦讀行動”已全面啟動,它對朗誦藝術(shù)的普及與提高無疑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F(xiàn)在看到的情形是,朗誦者對于朗誦的基本語言技巧,如停連、重音、節(jié)奏、語勢、語調(diào)、語氣等一般能夠正確、嫻熟地運用,但對朗誦的特殊語言技巧關(guān)注得還不夠。如果朗誦者能再注意一些特殊技巧,朗誦就會更有立體感、形象感,也就更富有個性化,從而獲得繪聲繪色、聲形畢肖的表達效果,對提高朗誦的層次極有益處。
下面介紹幾種朗誦可能涉及的特殊語言技巧。
一、悲欣之間,風情萬種——笑言與泣語
笑言是帶著發(fā)笑的聲音來朗誦片段的一種技巧。它是一種假聲處理,應(yīng)作必要的音色改變,但笑言不是開口笑出聲來,只是帶著發(fā)笑的色彩,讓人感到你在“笑而言曰”地說話。笑言表示喜愛、風趣、歡快、嘲諷等。例如:
泣語是帶著哭泣的聲音來朗誦片段的一種技巧。它也是一種假聲處理,應(yīng)作必要的音色改變,但不能像演戲那樣真的哭出聲來,而是處于一種“飲泣”的狀態(tài)。泣語表示悲痛、憂傷、喜極而泣等情緒。例如:
(2)“簡·愛!——簡·愛!”這是他所說的一切。
“真的?——活著?我的活著的簡?”(《簡·愛》)
啼笑是人類最基本的表情,人在嬰兒時期就具有了,然而它卻可以衍生出人間萬種風情。我們看到天賦好的演員隨著劇情的發(fā)展說哭就哭、說笑就笑,這很是讓人佩服。如果在朗誦中我們也能有所借鑒,適當?shù)夭捎眯ρ院推Z,相信會給朗誦增色不少。
二、繪聲繪色,窮形盡相——沙啞與尖聲
沙啞是低沉而不圓潤的聲音,表現(xiàn)兇殘、粗野或神秘、怪異的人物語言。例如:
尖聲是一種細、高而銳利的聲音,用來表現(xiàn)尖酸、刻薄或輕浮、潑悍。例如:
沙啞和尖聲都是用來塑造特型人物的,并且一般是塑造反面人物的,有所不同的是,沙啞多表現(xiàn)男人,尖聲則多表現(xiàn)女人。
三、大音稀聲,對酒當歌——虛聲與深嘆
虛聲是控制聲高,以氣為主,發(fā)出一種聲小氣多、類似耳語的聲音,多用來表示緊張、內(nèi)心活動、自言自語、大聲呼喊等。例如:
虛聲與深嘆是氣息的運用。由于虛聲氣多聲小,為了能讓受眾聽清,在運用的時候,要注意氣息的均勻和集中。深嘆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它既是朗誦者宣泄感情的方式,也往往是產(chǎn)生藝術(shù)感染力的地方,但前提是運用得自然、恰當。
四、意味深長,心弦撥動——拖控與顫音
拖腔就是把句中的字詞的讀音有意拖長些,用來表示追憶、領(lǐng)悟、傲慢、安閑等。例如(用“——”表示):
(1)那是——一個冬天,該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擊打到這個小村莊,情況緩和了,部隊決定休息兩天。(孫犁《山地回憶》)
(2)這又怪又丑的石頭,原來是天——上的呢!(賈平凹《丑石》)
盡管拖腔可以使朗誦的內(nèi)涵更加意味深長,顫音可以使朗誦的情感動人心弦,但不能勉為其難地拉長聲音,或裝腔作勢打著顫音,那樣很可能令人發(fā)笑。如果缺乏真實的情感或一定的技巧,拖腔和顫音很難達到預(yù)期效果。因此,在運用時,感情和技巧缺一不可。
五、舒卷自如,翕張任意——倒吸與噴吐
倒吸就是倒抽一口氣,表現(xiàn)極度恐懼、驟然緊張、驚異、激動等情緒所采用的一種技巧。例如(用“V”表示):
(1)“V那里,還有一個!”我的妹妹又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不祥之物,她第一個朝拖拉機退去。(梁曉聲《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2)V突然是深灰色石巖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個巨大的驚嘆號……(劉白羽《長江三日》)
噴吐就是把音節(jié)的聲母讀得富有彈力,韻母讀得短促、有力,以表示憤慨或激動等難以控制的強烈感情。例如(用“○”表示):
今天○,這里有沒有特○務(wù)?你站○出來!是好漢的站○出來!你出來講!憑○什么要殺死李先生?(聞一多《最后一次講演》)
倒吸與噴吐都是氣息的運用,它們尤其需要依據(jù)具體的情境使用,切不可故弄玄虛,要作到舒卷自如,翕張任意。
以上朗誦特殊技巧的運用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刻意雕琢”,由于過分注重聲音的“化裝”,往往會給人一種裝腔作勢的感覺;第二層次是“返璞歸真”,由于技巧運用得非常嫻熟,給人一種渾然天成、大巧若拙之感。正所謂“不工者,工之極也”,“最高的技巧是無技巧”。這里說的“無”并非真正的“無”,而是如鹽入水,盡管看不見鹽了,水卻已經(jīng)變咸了。朗誦特殊技巧的運用應(yīng)該很快地跨越第一個層次而達到第二個層次,這就需要把技巧溶化在真摯飽滿的感情中,使聽者根本覺察不到朗誦者語言處理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