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畢業(yè)論文參考
英語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語言,許多國家都在強化和改革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英語教學得到了極大的重視,尤其是初中英語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初中英語畢業(yè)論文參考的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初中英語畢業(yè)論文參考篇1
淺談初中英語教學
【摘 要】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要促進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前提下,向語言運用能力轉(zhuǎn)化。同時,要克服聽說讀寫脫節(jié)的問題,加強聽說讀寫技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發(fā)揮最大的整體效應。
【關鍵詞】英語教學 教學方法 多媒體
培養(yǎng)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使用九年義務教育英語新教材的過程中,許多中學教師遇到一些問題,如語言知識與語言運用能力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知識向能力的轉(zhuǎn)化,關鍵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聽說與讀寫脫節(jié)的問題,等等。本文試圖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討,能從理論上和實踐方面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途徑。
一、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
素質(zhì)教育要求必須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思維、學會選擇、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具有終身的學習能力、發(fā)展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一改只顧“教”而不顧“學”的做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尤其是探討關于“學”的方法,促成“教學過程”向“學教過程”的轉(zhuǎn)變,使大面積提高教學質(zhì)量成為可能。應大力提倡并實行“啟發(fā)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真正把傳授知識的過程當做學習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教學重點應放在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上,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素質(zhì)教育的宗旨是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每一個有差異的個體,充分培養(yǎng)個性。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天賦各有不同,學習方法、目的和動機也不一樣。因此,如何根據(jù)學生的特點來激發(fā)每個人的學習熱情,是培養(yǎng)他們自學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首先,教師應對學生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給予具體幫助。課堂上,表揚學習進步的學生,同時更要關心和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尊重他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每一點成績和進步。其次,教師還應注意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的趣味性,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初中學生往往滿足于歌曲、游戲、表演等引起的表層興趣。為此,教師應為他們設計一些交際性比較強的教學活動,如角色扮演、調(diào)查、解題、討論、辯論、采訪等。
三、突出教師語言的藝術性,吸引學生
語言是教師傳遞知識、影響學生的主要手段。教師的語言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有邏輯性,才能緊緊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英語教師應講究語音、語調(diào)、節(jié)奏的抑揚頓挫,要有一定的動作和表情來幫助對語言進行渲染,使其能更加強烈地吸引學生。由于初中學生活潑好動,教師更要做到語言形象、生動和直觀,而且運用的描述或比喻要符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實踐。
例如我在教字母O和Q時說:“O的腦袋后長了一條小辮子,就變成了Q”;在教基數(shù)詞變序數(shù)詞時我編了一個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一、二、三全變,八去t,九去e,f代ve,去y加ie,再加th .”不規(guī)則動詞的變化對學生來說是一個記憶的難點,我分類給學生編了許多口決,如:初中范圍內(nèi)i-a-u變化的單詞:“開始(begin)游泳(swim)下沉(sink)喝(drink)響(ring)了唱(sing)(肚子咕咕叫).”過去式和過去分詞相同且結尾是ought或aught:“想(think)買(buy)戰(zhàn)斗(fight)教(teach)抓住(catch)了帶來(bring)(插一句‘世界需要和平’)”等等。這些順口溜既讓學生很快記住了這些變化,也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了信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轉(zhuǎn)變教學角色,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新課改倡導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離開了學,教就沒有存在價值,因此必須確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觀念。教學評價標準也應當以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主,要求教師更加注重與學生情感的交流,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從課堂的主講成為教學的促進者、參與者和引導者,要求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時空,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對教師則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
它對教師的素質(zhì)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要正確地把握教學目標,深刻挖掘教材內(nèi)涵,掌握較豐富的相關學科知識,巧妙地進行教學設計,更深層次地為學生釋疑解惑。有些教師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習內(nèi)容由學生自己提,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學習伙伴由學生自己挑,這樣的課堂展現(xiàn)的是學生虛假的主體性,失去的是教師價值的引導、智慧啟迪、思維點撥的神圣職責,新課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又要充分發(fā)揮好教師的引領作用,二者不可偏廢。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突破重、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準確合理地處理教材是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如何將教材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是關鍵點。而多媒體就是教師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手段之一。有的學生愛看動畫片,教師就可以設計一些動畫,并配以對話,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知道在什么樣的情境中用什么樣的語言來交際。
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加深了對語言點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模擬真實情景實際應用,這樣既突破了教學重點,又將難點化難為易。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教學空間。課堂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教學的根本。
傳統(tǒng)的課堂形式單一,教法缺乏多樣性,趣味性,造成學生分化,效率低的弊病。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教材的呈現(xiàn)則是多通道,多元化的。集合聲音、圖像、動畫和文字為一體,這樣,抽象或枯燥的內(nèi)容具有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調(diào)動學生參與活動,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揮學生潛力,從而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總之,基礎教育階段英語教學應以素質(zhì)教育和學生發(fā)展為宗旨,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提高教師素質(zhì)等途徑,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技能的全面訓練,獲得基本的語言交際能力,為學生的發(fā)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初中英語畢業(yè)論文參考篇2
淺談初中英語寫作
初中英語寫作屬于綜合應用語言的范疇,它是一種比較客觀地測試學生語言應用與綜合能力的試題。應對這樣的試題,要求學生宏觀把握語言的能力強,知識儲備要豐富,所以學生在考試時失分較嚴重,基礎稍差的同學甚至無話可說。現(xiàn)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基礎寫作提幾點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借鑒和討論。
在外語四項基本技能中,寫作對學生的要求是最高,它要求學生具有以外語思維方式遣詞造句,熟練掌握拼寫、標點等寫作的基本知識的能力。還需要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有合乎邏輯的表達思想的能力,更需要學生有宏觀把握寫作要求和構建篇章結構的能力。
1.注重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1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方面的指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生詞,教師應指導學生鍛煉自己在閱讀文章過程中的猜詞能力,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注意從閱讀技巧方面指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自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閱讀范圍的指導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可以幫助他們確定不同范圍、不同標準和不同難易程度的文章,供他們?nèi)プx。比如說,可以給閱讀能力強的學生提供一些稍長、有哲理的趣味文章去閱讀,給閱讀能力稍弱一些的學生提供一些簡單易懂的文章,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從而培養(yǎng)各層次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表達能力。
1.3教師及時與學生進行閱讀文章方面的互動為了更好的強化各類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每周可以安排特定的時間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進行閱讀文章的互動訓練。通過口頭練習和筆試相結合的方式檢查各類學生閱讀指定材料的能力。
1.4教師定期地組織學生開展話題討論在平時的英語教學活動中,設置英語角。教師利用英語角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某一固定話題的主要情節(jié)、人物特征、中心思想,引導學生在英語交流與互動的寬松氛圍中各抒己見,互相交流。這種做法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增強他們的閱讀興趣,加深對英語文章的理解,以增強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及書面表達能力。
2.階段訓練與專項訓練相結合
要使學生的寫作水平有突飛猛進的提高。教師首先必須對他們進行專項與綜合兩個方面的訓練。教師可要求學生堅持寫英語日記,一般每兩天一篇,題目自定,對學生的日記寫作要求可不必過高,我的要求把這兩天英語課堂上所學的單詞或短語,靈活地運用到日記中?;蛘邔懽约旱南敕ê托睦碓?,總之,內(nèi)容隨意,由學生自己安排。關鍵是要求學生必須動手。讓學生有機會將所學的語言知識充分地利用起來;讓學生主動地思考句子的結構時態(tài);動手訓練,使學生養(yǎng)成勤于動腦,勤查工具書的習慣。其次,要依據(jù)中考類型進行針對性的專項訓練:如看圖作文,提示作文,圖表作文,綜合文體作文等等。綜合文體作文又包括,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應用文。應用文又包括書信、日記、通知、便條......等等要有目的有系統(tǒng)地進行訓練。每四天左右要求學生寫一篇限題作文,每次給學生一個題目,或者用資料書上的作文題,或者往年中考作文,要求學生寫作并由科代表按時收交。
3.教給學生一些英語學習技巧
英語中寫是聽說讀寫四大環(huán)節(jié)能力的升華。如果聽說讀基礎打好了,寫的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因此,教師若教給學生學英語的一些技巧,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初一學生可數(shù)名詞變復數(shù)時,其中有一條規(guī)則是以f或fe結尾的名詞,先變f或fe為v再加es,我是將初中階段常見的單詞這樣聯(lián)系在一起的:小偷(thief)的妻子(wife)用刀子(knife)和葉子(leaf)殺死了狼(wolf),砍成了兩半(half),掛在了架子(shelf)上,結束了它的生命(life).再如在教up和down的用法時,采用對聯(lián)的形式:橫批是up and down,左聯(lián)是北上高城入,右聯(lián)是南下低鄉(xiāng)出。教初三學生賓語從句時,用上了:賓語從句并不難,陳述語序記心間.主句若是現(xiàn)在時,從句時態(tài)不受限。主句若是過去時,賓從隨主時態(tài)變。當然,英語學習的竅門還有很多,只要我們善于學習和總結,引導學生列提綱找關鍵詞模仿課文重點句子、段落,堅持每天記憶寫作技巧。
4.結合語文教學,熟悉體裁,掌握各種文體格式
由于各科之間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英語的寫作體裁和語文一樣,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日記、書信、通知、便條等。寫作前,指導學生首先確定每種體裁的表達要求,確定主干和時態(tài),圍繞主題展開寫作。一般來說,記敘文和日記,動詞一般采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內(nèi)容要按時間發(fā)生的先后順序?qū)?說明文語言要簡潔,以解說和描述為主;書信組成有五部分,即信內(nèi)地址、稱呼、正文、祝賀語、簽名;至于日志和便條,主要包括時間、地點、活動內(nèi)容三部分,其特點是格式簡單、開門見山。
5.采用師評、互評、組評多種批閱方式
寫作訓練中,無論是筆者前面談到的英語日記,還是平時布置的主題寫作,教師都應當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技術指導及評析,因為沒有教師的評價,學生就沒有繼續(xù)堅持的動力與契機。本文中,筆者強調(diào)的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由于教師業(yè)務的繁忙,不可能對每一位學生、每一本作業(yè)的批改都面面俱到、點滴不漏,況且,教師單方面的評價對于學生來講也是比較枯燥的。我們應當在學生寫作評價方面采取多樣的批閱方式。
我們應該在教師批閱的基礎之上,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之后,讓學生進行互評、小組評價、輔以教師的抽查評價,還要結合一定的獎勵方式,比如讓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做經(jīng)驗介紹,定期舉行優(yōu)秀作業(yè)展評等活動,長此以往,學生們就像一個個小醫(yī)生,能診斷出句子的“病因”,并能夠去掉“病根”。通過互評、組評,學生能夠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隨著知識點的反復運用和訓練,學生做選擇題和完形填空題的正確率也大大提高了。
實踐證明,寫作能力的提高和語文課的教學一樣需要慢功夫,不可一蹴而就。我相信只要教師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地挖掘教材中的寫作題材,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有意識地培養(yǎng)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學生的寫作能力必定有突破性的提高!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