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與政治論文2000字(2)
形式與政治論文2000字
形式與政治論文2000字篇二
關于新形式下高校黨建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摘要】新形勢下高校黨建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應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全面推進高校黨建工作。
【關鍵詞】高校黨建思想政治教育挑戰(zhàn)思考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5C-0032-02
一、新形勢下高校黨建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
(一)現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實際需要。當前,經濟快速發(fā)展、國際交往加強、不同思想相互碰撞,導致部分大學生社會價值取向偏離了正確軌道,他們集體意識、敬業(yè)意識、責任意識等不斷削弱,個人意識、瀆職意識、功利意識等則不斷強化。部分大學生在校時,過分注重考試的通過率和自我性格的培養(yǎng),忽視專業(yè)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和團隊意識的鍛煉,進入工作單位后,由于缺乏敬業(yè)精神,整體意識淡薄,工作責任感不強等,無法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和賞識。
大學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授業(yè)解惑,也應為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供助力。高校不但要使學生收獲知識,更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意識。正確意識觀念的養(yǎng)成,是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高校黨建工作的全過程,故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正確價值取向的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隨著現在大學生觀念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內容也應隨之改變。應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不斷更新。另外,應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特征,制定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如“90后”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長呵護下,個性剛強、不易妥協(xié)、通常以自我為中心,不關切他人感受。因此,在鼓勵學生彰顯自我個性時,也需加強集體主義教育熏陶,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更好地為廣大學生所接受。
(二)部分大學生入黨動機發(fā)生偏移,缺乏對黨的正確認識。近年來,高校擴招,學生人數增加,越來越多的學生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很多學生在大一時就遞交入黨申請書。黨組織在學生中發(fā)展黨員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目前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呈多樣化發(fā)展,有的大學生入黨動機與黨組織發(fā)展黨員的標準發(fā)生了偏移。有的是屬于“從眾心理”,有的是屬于“功利心理”,這些不正確的入黨動機之所以產生,往往是因為缺乏對黨的正確認識。
(三)對黨建工作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在許多高校,學生黨建形成的是以院系領導為主,輔導員為輔的工作體系,由黨總支書記、副書記和輔導員承擔院系的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院系領導除負責日常的行政工作外,還可能要承擔授課任務,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和學生黨員的教育通常無法全力以赴,而輔導員多半剛從學校畢業(yè),或成為正式黨員的時間不長,對學生黨建工作缺乏深入的了解,也很難勝任全院系的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
二、以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全面推進高校黨建工作
(一)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強化高等學校育人功能?!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戰(zhàn)略主題,要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第十九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劉延東強調:“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導權,保持高校和諧穩(wěn)定的良好局面”。堅持育人為本,必須德育為先。要使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僅要大力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更要大力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yǎng)出具有過硬政治素質的人才,才能確保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代代相傳、長治久安。實踐證明,正確地引導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可以使學生迸發(fā)出巨大的力量,刻苦學習,積極向上,盡自己的能力來回饋社會,努力成為符合國家發(fā)展的優(yōu)秀人才和可靠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作為高校學生的必修科目,正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主要渠道。如果說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形式,那么高校的黨建工作則是對優(yōu)秀學生實行的一種高層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態(tài)。把“育人”作為高校教育的主導性目標,實現高校的黨建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機結合,使學生擁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明晰正確的價值觀,正是高校育人功能的最佳體現。
(二)創(chuàng)新教育形式,增強教育實效,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和政治學習是高校進行思想教育主要手段,在學習過程中,多半是由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教育方式往往造成學生對理論知識理解不深,沒有切身體會到理論知識的真正內涵。這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根本目標是相違背的,既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
思想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直接影響著效果。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是最生動鮮明、最切合實際的教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立足于學生思想實際,著眼時代發(fā)展要求,積極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創(chuàng)新方法。在學生中、校園里、社會上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先進道德的榜樣,這些都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教育工作者應當善于發(fā)現和引導學生去發(fā)現道德閃光點,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實現教育內容的多樣化、生活化。這樣才能令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
其次,教育的形式應當多樣化。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拘泥于課堂授課的固定模式,而應當積極開拓新途徑。應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生活,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隨時可以接收思想政治教育,自然而然地理解道德理論,并且運用到實際行動中。隨著網絡文化的發(fā)展,現代大學生已經習慣于從網絡上獲取自己需要的資訊以及參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這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衫镁W絡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服務,發(fā)揮網絡的教育和引導作用,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造空間。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增強工作實效,增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是高校黨建順利開展的迫切需要。
(三)以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進一步深化高校黨建工作。高校是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黨建工作是黨組織建設中的一項重要戰(zhàn)略任務,它對黨員和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形成有重大影響。高校黨建工作是建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礎之上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給高校黨建提供了堅實的塔基,而黨建工作是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高校黨建是更高層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好高校黨建工作,必須豐富黨建教育的內容,優(yōu)化黨建工作的運行機制。在教育的內容上,除了對黨的基本知識的了解,還要對黨的方針政策并結合社會發(fā)展實踐情形進行深入、細致分析,讓學生能對黨的工作有客觀的認識。
看了“形式與政治論文2000字”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