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工商管理論文(2)
國外工商管理論文篇二
國外工商管理案例教學法及其借鑒
摘要:案例教學法是工商管理專業(yè)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教學手段,國外著名院校在案例教學中的資料選編、教學方法、教學管理等主要環(huán)節(jié)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和吸收。
關鍵詞:工商管理;案例教學法;借鑒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3544(2006)03-0054-02
工商管理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主要是企業(yè)的各級管理者,應具備綜合全面的知識結構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際的聯系而不單是理論演繹,注重知識的綜合性而不是對單個概念、定理的理解深度,注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尤其注重對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開拓能力和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工商管理專業(yè)的性質和培養(yǎng)目標決定了該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應該有一套與該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相適應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模式。案例教學正是提高上述素質和能力的有效形式。案例教學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外工商管理教育的核心和傳家寶。案例教學法力圖把學生置于一個實際經營者的立場上,從實戰(zhàn)的環(huán)境出發(fā),來學習什么是經營和如何經營。將涉世不深的學生“催熟”是國外案例教學法的最大成功之處。在具體的運用中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借鑒:
一、案例資料的選編是工商管理案例教學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
工商管理教育非常重視通過案例教學達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某種平衡。為實現上述目的,必須以全世界真實的經濟和企業(yè)背景為基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心地篩選和編寫每一個案例,以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哈佛商學院每年用于編寫案例的經費要占到整個學院經費支出的三分之一。通過案例編寫,教師還可以了解企業(yè)的管理動態(tài),同時發(fā)展管理理論。
案例的本意指情況、事例,是一種根據事實而作的有關描述,其中隱含有待解決的問題,工商管理案例取材于現實中工商企業(yè)管理者面臨的情況和問題。案例的精髓不在于學生強記內容,而是迫使他們開動腦筋苦苦地思考。在國外,制作和設計經營案例的既有大學教授,也有畢業(yè)生和其他有關的研究者。各校案例在編寫的風格上有所差異,典型的哈佛式管理案例很像一篇故事,有人物,有情節(jié)。有的案例似乎是從一個將軍的角度敘述整個戰(zhàn)局,有的則像是記錄一個士兵模糊片面的印象,有時案例故意不給應有的信息,有時又故意多給一些。案例最后,總是問你∶“你該怎么辦?芽”一般學院往往預先準備好案例的分析結果作為正確答案,但哈佛認為,一個案例的正確答案,決不是惟一的。案例分析的結果,往往是一個中間產物,最后總會留下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因此,有時甚至有意識地在案例制作時把一些重要的資料或數據漏掉。它重視如何適應形勢和形勢變化去確定更好的、更有效的管理手段,而不太重視經營問題的解決結果。為了保證這些案例的多樣性和全面性,所有案例在正式列入課程之前,都要經過反復認真的討論。哈佛案例庫存有約5萬個案例供校內外使用。
國外的案例教學應用普遍,案例編寫得比較規(guī)范,水平也高,而我國由于同西方國家在社會文化、經濟環(huán)境等方面存在著較多的差異,照搬、照抄外國的案例顯然不能適應中國的國情。雖然討論外國案例可以提高自己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一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決策能力,但是實用性不夠。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加大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編寫符合中國國情的管理案例,使管理案例本土化。目前來看,我們在這方面的投入還十分有限,編寫出的案例質量還不高,僅限于一般的報道式經驗總結,教師們在使用時感到不是提供的材料不充分,就是留給學生思考的余地太小,無法滿足教學的要求。因此,在案例教學方面加強國內國際合作與交流是十分必要的。在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的同時,努力提高案例的編寫水平。在案例的編寫中應特別注意充分發(fā)揮案例本身具有的模擬性、發(fā)散性的特點,避免見樹不見林的思維方式。
二、注重學生個性培養(yǎng)是工商管理案例教學的突出特點
當今世界各學科體系的發(fā)展呈現既高度分化,又趨向綜合,各學科廣泛交叉、相互滲透的特點。工商管理學科也不例外。作為一個跨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數學以及工藝技術學等自然科學的多學科的學科體系,該學科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邊緣性的特點,正因為如此,工商管理的課程體系應特別強調構建綜合化、系列化、靈活化的課程體系,這對于培養(yǎng)具有較全面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高級復合型管理人才是十分必要的。所謂綜合化,是指工商管理課程的設置必須能夠全面、系統(tǒng)地構筑起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科體系,形成科學、嚴謹和高質量的課程群,以利于學生專業(yè)素質的全面提高;所謂靈活化,是指在構建課程體系時,要有目的地構建一系列有利于學生興趣培養(yǎng)和個性化發(fā)展的具有寬泛性、交叉性和時代性特征的課程。
以哈佛商學院的MBA教育為例。無論學生過去學的是什么,第一年12門課程全部是必修課,有會計學、管理經濟學、市場營銷學、協(xié)作講演課、組織行為學、生產作業(yè)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企業(yè)戰(zhàn)略、國際政治經濟學和管理模擬競賽等??晒W生根據自己的專長和興趣自由選修的課程有十幾門。經過這些課程的學習,既使學生具備了從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完整知識體系、綜合素質和能力,又注重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從而為其日后在實際工作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案例教學方法對于訓練學生面對企業(yè)實際問題時善于從各個側面去思考推理是很有幫助的。學生通過這種課堂上的討論、爭論,不但學習了思考這類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學會全面思考問題,學會形成自己的見解,并將自己的正確意見有說服力地表達出來的能力,以便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持,而所有這些都是一個好的管理人員和好的企業(yè)領導,在他們的實際工作中必須具有的才能和素質。
三、科學的師資培養(yǎng)和管理制度是工商管理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
案例教學對主持人,即教師的要求非常高,教師的歸納、引導水平的高低往往成為案例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他要善于在學員們討論的進程中,根據情況因勢利導,不斷給以啟發(fā),把管理的基本理論、概念和方法結合案例加以應用,加以發(fā)揮,來鞏固學員們已經學到的知識。為此,必須非常重視教師素質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例如,哈佛商學院要求主力教師用20%的時間在外兼職,以及為企業(yè)和政府機構提供咨詢。該學院重視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某種平衡,倡導研究那些處于理論和實踐邊緣的問題。哈佛除了聘請招集大批的名教授之外,還經常邀請訪問學者來哈佛講學,以加強與其他學校的學術交流。此外,哈佛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那就是原則上不留本校畢業(yè)生直接任教,不管畢業(yè)生多么有才華,在學術上多么有前途。他們鼓勵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先出去到其他學校任教幾年,然后若愿意再回哈佛任教,哈佛認為這樣能夠避免學術領域內的近親繁殖而引起學術水平的退化。
在管理制度上,為確保教師的教學質量,每學期在課程接近結束時,就有專人到教室發(fā)課程評估表,由學生填寫,而任課教師則離開教室回避。學生的評價主要反映教授的教學效果。調查結果在任課教師將學生考試成績送到教務處后再通知本人,告訴他學生的評語,相對的水平,并提出改進意見。對于差的教師則提出改進的時間限制,否則不續(xù)合同,而后就得離開學校。除了學生評價之外,還有專家評價。其中非正式的有同事的議論,正式的則有學校常設的課程評估委員會和提升及任期委員會的評價。課程評估委員會偏重于對課程設計的評價,而提升及任期委員會則對教授進行教學與科研的全面表現進行總衡量,并通過教師職稱提升及任期的決定實行獎罰。
四、嚴格的學生學籍管理制度是工商管理案例教學成功的基本保證
管理的優(yōu)劣會直接影響到學校的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圍繞著教與學有必要建立和健全一套完備的評價和獎勵體系。學校通過考試檢查學生的學習質量,通過評價系統(tǒng)來檢查教師提供的教學服務質量。
仍以哈佛為例。他們對學生的學籍和教學管理非常嚴格。招生時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雖然每年申請入學的人數逐年增加,但其招生人數卻一直固定為780名。哈佛的入學申請表長達21頁,別具一格的是,除了一般性問題之外,還要陳述入學動機、本人優(yōu)缺點和嗜好,以及具體說明親身經歷的道德困境。經過嚴格挑選的學生進入哈佛校園之后,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競爭的激烈近乎殘酷。商學院的學制只有兩年,所有必修課幾乎都必須在第一年修完,加之剛入學,新生對獨特的案例教學尚不熟悉,準備起來困難重重,因此,新生每天一般要學習13-18個小時。很多學生差不多每天要學習到凌晨一兩點鐘。上課與否以及課堂上的表現,占學習成績的25%-50%。如果學生讓教授提名,卻沒有進行充分的預習而不得不“PASS”的話,就犯了哈佛商學院的“大忌”,因為按照記分規(guī)則,如果學生選擇“PASS”的話,成績就會自動拉小一檔;“PASS”兩次之后就可能拿不到學分;三次以上的不但拿不到學分,而且還會受到校方“行為不良”的警告,嚴重的會被勒令退學。所以學生們非常重視上課前的預習和課堂上的發(fā)言。
對第一次期中考試,即使是最優(yōu)秀的學生也會緊張到極點。期中考試的內容是實例分析,時間長達4小時。期中考試后,凡發(fā)言和書面成績均屬全班最差的20%的學生,會受到校方的秘密警告,得到警告的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及期末考試中就要加倍小心了,因為哈佛的評分根據學生的平時發(fā)言和書面考試兩種成績而定。一年級大多數課程的書面成績是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在商學院,評分采用一種強制性的分配法,類似于我國某些高校實行的絕對淘汰法,一年級的每個班都將有5%的“差生”被迫退學(但可以保留重新申請入學的權利)。哈佛給學生的告誡是,如果你想進入社會后,在任何場合都能得心應手,并且得到應有的評價,那么你在哈佛學習期間,就沒有曬太陽的時間。因此,在哈佛廣為流傳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種,學習,學習,再學習。”
作為案例教學法的輔助,在國外的管理教育中也采用其他多種形式來訓練學員能力、培養(yǎng)其素質。例如模擬實際管理場合,由學生扮演不同角色,進行“演戲”。從表演中,通過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訓練,不斷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專業(yè)知識的素質和能力。這些都是我們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借鑒和探討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李莉.適應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改革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N]. 光明 日報,1999-05-26.
[2]BUSINESS CASE JOURNAL. 1999-2000.
[3]黃培倫.“哈佛”怎樣培養(yǎng)管理人才[J]. 南風窗,1996,(8).
[4]湯國基.哈佛的魅力[J].開放教育研究,1998,(6).
[5]圣丁.哈佛商學院MBA案例教程[M].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1997.
看了“國外工商管理論文”的人還看:
4.工商管理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