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侵犯商譽才是認定商標侵權論文
淺議侵犯商譽才是認定商標侵權論文
商譽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yè)經(jīng)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jīng)濟價值,或一家企業(yè)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chǎn)正常獲利能力(如社會平均投資回報率)的資本化價值。商譽是企業(yè)整體價值的組成部分。在企業(yè)合并時,它是購買企業(yè)投資成本超過被合并企業(yè)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的差額。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議侵犯商譽才是認定商標侵權相關論文。內(nèi)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議侵犯商譽才是認定商標侵權全文如下:
商標侵權的認定標準到底是什么?筆者以為,只有“侵犯商譽理論”才是商標侵權認定的終極標準。
一、混淆、淡化理論之檢討
有論者認為“售前混淆”構成侵權,因為:“它增加了消費者商品搜尋的成本,影響了消費者福利;它不正當?shù)乩昧松虡藱嗳说纳套u;它違背了商標法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基本宗旨。”有論者則認為:“由于售前混淆在很大程度上與傳統(tǒng)的商標法理論不甚相符,因此,與其將其作為一種商標侵權行為來看待,毋寧將其留給反不正當競爭法來加以規(guī)制。”其實, “售前混淆”的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并沒有產(chǎn)生混淆,勉強把此種行為納入混淆理論的范圍,不僅“名實”不符,還有“混淆”商標侵權之“混淆理論”的危險。
二、商標權理論之檢討
該理論認為,商標權是法律賦予商標所有人對其注冊商標進行支配的權利。其權利范圍是:核定注冊的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所以凡是未經(jīng)許可,在與商標權人“相同”的商品或服務上,使用與商標權人商標“相同”的商標的行為(即使沒有造成混淆或淡化),即構成侵權,這就是所謂的“商標權理論”。
三、消費者保護理論之檢討
學界熟知:商標保護起源于假冒他人標示的禁止,雖然這種假冒行為欺騙了消費者,但是由于“個體消費者是分散獨立的個體,他們對于使用某個特定商標的商品的購買量不大,個體消費者幾乎沒有發(fā)現(xiàn)商標侵權的積極性。聚集這些人進行集體訴訟的難度很大。”為了解決以上難題,法院賦予商標的所有者以訴因,代理受到欺詐的消費者起訴假冒商標者,以保護消費者的利益。這就是所謂的消費者保護理論。
四、公平競爭理論之檢討
商標作為公平競爭法的一部分,從反假冒侵權基本原則發(fā)展起來,最后逐步形成獨立的商標法律制度。因為假冒他人商標者不正當?shù)乩昧松虡藱嗳说纳套u進行商業(yè)活動,所以假冒商標行為是一種典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從而受到商標法的規(guī)制。
五、商標之降低搜尋成本理論之檢討
由于商標具有區(qū)分相同商品或服務的不同來源的功能,所以消費者可以根據(jù)商標一步到位地鎖定其期望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因此商標具有降低消費者搜尋滿足其愿望的商品或服務的功能,此即所謂的“商標之降低搜尋成本理論。
由于各種混淆或假冒行為無疑都會增加消費者的搜尋成本,所以“商標之降低搜尋成本理論”可以成功地解釋各類混淆或假冒行為。
六、侵犯商譽理論之檢討
關于商譽與商標權之間的關系,有學者認為:“商譽是圍繞著商標的磁性光環(huán),能一次一次地吸引顧客。商標不過是代表商譽的符號,并無獨立的價值。”正如論者所言:“商標本身并不重要,它不過是更重要的東西即商譽的有形載體,商譽是實體,商標不過是其影子,只有商譽才是需要法律保護以防止他人侵占的財產(chǎn)。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霍姆斯也認為:
“商標只是在保護其商譽的范圍內(nèi)授予禁止他人使用的權利。正如論者所言:“商標所承載的商譽既為商標權的取得提供了正當性基礎,同時也決定著商標權的保護范圍以及商標侵權的認定標準。
總之,“商譽理論”可以完滿地解釋馳名商標淡化之“弱化和丑化”行為,“弱化”是試圖利用商標權人的馳名商標,以侵占其良好商譽;而“丑化”是試圖通過扭曲商標的正面形象,以損害商標權人的良好商譽。這樣“弱化和丑化”在損害商譽上得到了統(tǒng)一。至于
“馳名商標商品化”的問題,“商譽理論”也可以完滿地解釋,未經(jīng)許可銷售他人馳名商標的行為人,無疑是看中了該“馳名商標本身”所蘊含的巨大的商譽,所以此種行為侵犯馳名商標之商譽亦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