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校管理論文
農村學校管理論文
在學校管理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因而做好師生的思想工作至關重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農村學校管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農村學校管理論文范文一:農村學校教學管理論文
一、夯實教學管理的根基———打造高素質師資和管理隊伍
其次是教師隊伍的建設。大家都公認,什么樣的將軍帶出什么的兵。一所學校教學質量的優(yōu)劣,教師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我校著重抓好這樣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職業(yè)道德教育。我校開展“立高尚師德,樹教育新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敬業(yè)•好學•愛生”等系列活動,組織教師觀看《師德啟思錄》,撰寫教學論文。每次專題教育活動,都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進行查問題、找差距,在廣大教師中開展比師德、比技能、比奉獻競賽活動,從而進一步樹立以德立教、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教師育人的高尚師德風范。二是扎實教學基本功。學校通過“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課堂教學大比武比賽”搭建“成長平臺”,讓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增長才干。三是開設對口培訓和交流。每學年我校分別對新教師以不同形式培訓,并進行總結,力爭幫助新教師盡快站穩(wěn)講臺,實現(xiàn)一年合格、兩年勝任、三年成熟的目標,組織全校班主任召開專題講座和經驗交流,大大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二、把握教學管理的關鍵———培植和諧向上的團隊文化
以人為本,團結合作,是現(xiàn)代教學管理的標志。人與人之間總有差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背景和獨立的人格。無論工作方法、觀念及反映的表達方式,都因人而異。學校是一個組織,它雖然是由個體組成,但運作時如果各個成員能夠同心協(xié)力,使組織的整體功能得到發(fā)揮,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團隊精神。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應該是成員間有良好的合作、溝通、建立互信、尊重、優(yōu)勢互補、彼此負責,為實現(xiàn)共同目標和績效做出承諾的集體。首先,領導班子帶頭創(chuàng)和諧?!墩撜Z》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第一是校長與班子成員之間要人和。學校雖是校長負責制,但并不是校長一個人說了算。校長應發(fā)揚民主,襟懷坦蕩,嚴以律已,寬以待人;以誠取信,以德取信,以謙取信,靠人格的力量去駕馭人。要做到果斷而不武斷,嚴格而不刻薄,謙和而不遷就,公心而不昧心。同時,每個班子成員必須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到攬事不攬權,到位不越位,補臺不拆臺,與一把手密切配合,做好工作。二是中層與中層之間要事和。每個中層干部各自分管一個方面的工作,共同對校長負責,應該盡力把事情做好,攜手共進,維護全局。三是從自身做起,搞好團結,形成合力。特別要處理好分工與合作的關系,以工作大局為重,以團結為重,會上形成的決議,每個人都必須無條件不折不扣地貫徹執(zhí)行,在教師之間樹立團結的榜樣。其次,學校領導要關愛教師,關心教師。在實際工作中,農村學校教師群體大致會有三種情況的老師:第一類是進取心很強,工作能力也較強,積極向上,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教育教學成績顯著。第二類是有一定的工作責任心,工作能力一般,教育教學成績平淡。第三類是工作能力一般,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教育教學效果較差。學校領導如何充分調動全體老師的積極性,使第二、三類型的老師向第一類型轉化或靠近,這就講究領導方法和藝術了。但最重要的是學校領導應該有寬宏的容人氣量。要善于合理用人,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賢、人盡其才”;同時要善于聆聽不同的意見,博彩眾長以補已之短。對老師的實際困難與合理需求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滿足;創(chuàng)造機會讓年富力強的老師在教育教學工作充分展示才干,樹立榜樣;對新老師或工作上失誤的同志多做談心溝通,并指出其今后的努力方向。只有這樣,學校內部才會減少內耗,使雜音變成合音,使阻力化為動力,凝聚力才能進一步增強,學校的管理才能達到和衷共濟的效果。
三、突出教學管理的重心———提升質量管理的效能
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人才,教學工作始終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而教學管理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教學質量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重中之重,我校在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同時,明確要求校長必須高度重視教學質量的建設,牢固樹立質量是學校生命線的觀念,把提高教學質量工作列入學校重要的工作日程。
(一)樹立正確的質量觀,把握減負提質維度
早年,我校有個別領導班主成員在抓教學質量時存在疑慮,認為這樣會加重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造成不良影響。針對這種情況,我利用行政會重新學習教育部、省、市等上級文件,認真領會教育局關于抓好教學質量的有關指示精神,要求全體教師對“減負”工作進行大討論、談體會,從而樹立正確的教學質量觀,并達到以下兩點共識:1.“減負”只是減去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2.“減負”不能以犧牲學校的教學質量為代價。每個教師要正確處理好“減負”與提高質量的關系;正確處理好“減負”與考試評價的關系;正確處理好“減負”與培養(yǎng)學生學習意志毅力的關系。鎮(zhèn)中心校對全鎮(zhèn)中小學各年級的課外作業(yè)時間提出了具體的指引,并在每學期定期或不定期對各學校的科目設置、課時安排和學生作業(yè)量進行抽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二)加強校風建設,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抓好校風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一所學校如果沒有形成優(yōu)良的校風,難以取得優(yōu)秀的教學成績。因此,我校十分重視打造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以期加強養(yǎng)成教育、熏陶學生的行為修養(yǎng),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學校每月開展“文明班級”、“學習標兵”等爭先創(chuàng)優(yōu)活動,使學校充滿著“勤學守紀、團結向上”的育人氛圍,從而促進優(yōu)良校風的形成。目前,我校的校風、日常規(guī)范、名人格言、中華傳統(tǒng)美德等內容,在校園內耳濡目染,隨時警醒、激勵著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審美、學會做人。一些原來后進的同學在環(huán)境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啟迪和教育,學習態(tài)度改變了,學習成績也有明顯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教研網(wǎng)絡,向校本科研要質量
1.豐富切合農村實際的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學生發(fā)展為主題,以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為載體的一種教師間互相關愛,互相幫助、互相交流的和諧文化氛圍。校本教研不僅是提升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快捷方式。幾年來,我校的校本教研的氛圍已基本形成,學校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校本教研工作計劃,以科組牽頭,安排星期二數(shù)學、星期三語文、星期四英語開展教研活動,各科組長以主人翁的精神組織好相關學科的活動,如每學期的公開探索課、教學專題探討、課堂教學競賽等。每次活動做到時間、內容、人員、效果、檢查“五落實”。為實施新課標,改善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發(fā)揮積極作用。同時,學校努力營造有利教師成長的環(huán)境,每學期舉行公開課周、學科專題研究會、“培優(yōu)扶困”活動探索等形式,進一步豐富校本教研活動內容,為全體教師提供互相交流的平臺,創(chuàng)造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機會;讓老師們在活動中對本身的教學效果,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2.積極實施“兩個為主,兩個互動”的課堂教學方法
“兩個為主,兩個互動”課堂教學方法是根據(jù)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而產生,與新課改的要求一脈相承。它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改革本鎮(zhèn)各學科課堂結構模式為抓手,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目標的探索與研究。“兩個為主”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讓學生在練中學,在學中練;教師在堂上要充分發(fā)揮點撥、引導作用而全面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兩個互動”就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這種教學方法目的是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構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師生與教學媒體之間互動的一種新型素質教育教學機制,課堂“互動”中進一步突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樣的課堂教學理念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近幾年,我校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積極嘗試“兩個為主,兩個互動”的課堂教學方法,探索“20+20”的課堂結構模式(即教師講授時間等于或小于20分鐘,學生自主活動不少于20分鐘),優(yōu)化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校教導處組織好“三課”活動(即領導或骨干教師的示范課;全體教師的過關課;沒過關教師的跟蹤課),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努力追求“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的教學景觀,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開展“培優(yōu)扶困”活動,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培優(yōu)扶困”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求人人第一,但求人人進步”是我校“培優(yōu)扶困”工程的宗旨。各個老師在實行因材施教的過程中,堅持分層教學,分層輔導。學校以科組為單位,發(fā)揮集體備課的作用,實行資源共享,級級把關。各科組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教學內容、教學進度、訓練容量與難度上進行思考研究,力求找出學生最容易達到教學目標的學習方法。我特別提出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尖子生的潛能,注重對特長科目的撥尖和薄弱科目的補差,加強對學困生的幫扶,根據(jù)教學效果及其反饋信息采用多種形式適當處理。針對那些基礎薄弱及價廉物美的學生,學科要求老師“給機會、勤輔導、多鼓勵、少批評”,引導學生在“勤讀書、養(yǎng)習慣、打基礎”上下功夫。各科老師在課堂上設置不同目標,在測試上確定不同的要求,盡量給這些同學以成功的體驗。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各班級都啟動了“學習標兵工程”,每學期評選若干名同學,對這些“英才”給予大力宣傳,使他們成為同學們學習的榜樣。各學科老師以科組為單位,認真研究上層學生的教學策略,給他們以學習的自主權和選擇權,鼓勵他們勇于探索,不斷進步。我校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老師們的艱苦努力,促使上層學生更拔尖。中等生上檔次、學困生有進步,為全面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農村學校管理論文范文二:農村學校教育發(fā)展滯后原因
一、不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學校沒有精神支柱
在當前高考這個指揮棒的作用下,素質教育在農村實施的力度不大,效果不明顯。比如在小學只有語文、數(shù)學、英語的考試成績決定學?;蚪處煹拿\,教師只顧應付各種教學考核而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的教育,這種辦法還是改革之前的應試教育模式。學校沒有自己的辦學和教學特色,缺乏文化建設,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就適應不了新時代的要求。
二、思想僵化、閉關自守是學校發(fā)展的死穴
1.沒有學習型的隊伍,穿舊鞋走老路。校長不學習,也就沒人組織教師學習。學校更新不了觀念,創(chuàng)新不了新的理念,老調重彈,沒有活力?!队行Ы虒W與校長課程領導力培養(yǎng)》一文中說過:“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校長要打造課程領導力,這是中小學校長職業(yè)角色變化的需要,是實施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因此,校長要善于學習,還要帶領所有教職工不斷學習,建立學習型隊伍和學習型校園,這樣學校的教育才能充滿活力。
2.閉關自守,走不出去,自己不想發(fā)展;請不進來,自己不能發(fā)展。素質教育實施二十多年來,農村實施素質教育的成效還不是很顯著。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學校不能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課程標準開足開齊課程,有些課程表面看起來似乎開足開齊了,但實際形同虛設,在音體美課堂上教英語、數(shù)學、語文的事時有發(fā)生;二是學校管理單一,除了教學語數(shù)外三門課程外,再沒有其他的校園文化活動可言。這樣,學校的教育只能成為輸出應付考試的機器,沒有任何教育的意義可言。
三、教師隊伍建設滯后,是教育發(fā)展的最大阻礙
教育改革實際上是人的改革。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教育改革的基礎。農村學校的教師隊伍可謂是參差不齊,主要表現(xiàn)在年齡差距、文化程度、專業(yè)結構、思想理念等方面,嚴重的不能適應新時期要求。筆者所在鄉(xiāng)鎮(zhèn)學區(qū)下屬十幾個完全小學及幼兒園,有教師100名左右。從年齡結構看,中老年教師占50%以上,且身體狀況都不是很好。從文化程度來看,中老年教師大都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民辦教師轉正的初高中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師范畢業(yè)生很少。年輕教師雖然是本世紀初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但實際教學經驗不足。從專業(yè)結構來看,農村小學音體美及英語教師缺乏,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完小及教學點根本談不上開設音樂、美術、信息技術等課程。從思想理念來看,由于受地域條件、業(yè)務水平等的限制,老師的理念落后,不求創(chuàng)新進取,而是滿足于現(xiàn)狀。
四、缺乏后勤管理,學校難以長遠發(fā)展
農村偏遠山區(qū),學校硬件設施極差。好多學校還存在著大面積的危房?,F(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沒有,即使有也無人問津。錢昌炎教授在他的《加強學校后勤隊伍建設》講座中說:“加強后勤隊伍建設有三個要素:學校領導重視后勤工作,是加強后勤隊伍建設的前提;做好后勤職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強后勤隊伍建設的基礎;提高干部職工整體素質,是加強后勤隊伍建設的關鍵。”這三個要素可謂是一針見血。因此,農村學校要辦好教學,就必須要加強后勤隊伍建設,而加強后勤隊伍建設,就需要學校領導做好后勤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全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從而為學校的教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農村學校管理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