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學的相關(guān)論文4000字(2)
教育哲學的相關(guān)論文4000字篇二
《楊時的教育哲學》
摘要:楊時的教育哲學產(chǎn)生于教育實踐之中,既是對教育實踐的深刻反思,亦源于主體的內(nèi)在自覺,更是其自發(fā)性的彰顯。楊時強調(diào)“學以至圣”,重視“尊師重教”;他認為教育客體應(yīng)該“精思力行”、“學于六經(jīng)”;此外,他還注重教育環(huán)境的選擇。楊時教育哲學對當代具有重要的啟示。
關(guān)鍵詞:楊時;教育哲學;尊師
中圖分類號:G40-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0829(2012)04-0040-05
楊時(1053—1135),北宋學者,字中立,南劍州將樂縣(今屬福建)人,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1]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中進士第,授汀州司戶參軍,但他調(diào)官不赴,學于程顥,后又學于程頤。楊時一生都在致力于理學的深究與傳承,他是理學由北傳南的關(guān)鍵人物。程顥對楊時極為贊賞,曾曰:“吾道南矣”。在繼承“二程”理學的同時,楊時對理學又有著深刻的見解,其學術(shù)成果顯著,享有“程氏正宗”“、閩學鼻祖”的美譽[2]。“嘉元年,丙申歲(1056)先生四歲,入村學。”[3]自此,求學與講學伴隨著他的一生。其求學及教學足跡遍布洛陽、無錫、邵武、武夷山、將樂等地,且培養(yǎng)了羅從彥、呂本中、張九成、胡宏等理學名家,堪稱“師表千古”的一代教育大家。楊時一生著有《列子解》、《孟子義序》、《周易解義》、《二程粹言》、《龜山集》等。其著作蘊含著深奧的教育哲學思想,此乃對宋代理學教育及后世皆有著重要的影響。
一、楊時教育哲學的緣起
楊時的教育哲學產(chǎn)生于教育實踐之中,是其對教育實踐的深刻反思。楊時有著四十七年的講學生涯,他對理學的求索與探究更是伴隨其一生,因此,楊時的教育哲學是其基于實踐出發(fā)的一種教育反思。事實上,奠定楊時教育哲學產(chǎn)生的實踐基礎(chǔ)有兩個方面的向度。其一,楊時本身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對學術(shù)的追求、理學的求索,奠定了楊時從教育客體出發(fā),對教育實踐的深刻認識及反思。楊時首先是教育的客體,對學知的不斷探索與訴求是楊時的愿望。實際上,楊時的勤奮好學及天資聰慧,最終使得楊時能成為“二程”理學之傳承者。“五年(1060)庚子,先生八歲。善屬文,人稱神童。”[4]“四年(1067)丁未,先生十五歲。潛心經(jīng)史,游邵武學。”[5]辛酉四年(1081)楊時前往潁昌,投于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研習理學,勤奮好問,學習成績優(yōu)異,與游酢、伊熔、謝良佐并稱“程門高弟”(程門四大弟子)。程顥去世后,楊時又一次北上求學,元八年五月,楊時投于程頤門下,到洛陽伊川書院學習。那時,楊時已四十多歲,而且對理學已有相當造詣,但是,他仍然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勤奮好學。對學術(shù)的無止境追求、對理學的無限探索是楊時一生的夙愿,即便到了晚年仍筆耕不輟,著書立說,先后寫成《三經(jīng)義辨》、《日錄辨》、《字說辨》等著作。故楊時作為教育的客體或受眾,真正地做到了對教育實踐的深刻認識,建構(gòu)了他對教育活動的全面反思。其二,楊時由教育客體向教育主體的轉(zhuǎn)變,使得楊時對教育活動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楊時不僅在教育的角色上發(fā)生了變化,更為重要的是他對教育審視的視角發(fā)生了轉(zhuǎn)變,這為他教育哲學的誕生奠定了基礎(chǔ)。“六年癸丑先生二十一歲禮部試下第補太學生歸鄉(xiāng)講學于鏞州含云寺”,[6]自此,開啟了楊時的講學與治學生涯。其后在無錫、邵武、武夷山、將樂等地講道,治學。史料載,楊時身為教育主體,有著四十七年治學生涯,他曾主辦了無錫東林書院,培育了一大批江南名儒??梢?,楊時對教育實踐的反思,切實地促使了其個人教育哲學的誕生。
楊時的教育哲學源于主體的內(nèi)在自覺,是其自發(fā)性的彰顯。楊時身為封建理學教育的士子,對學問的追求及對治學的探究,必然沿著先人的足跡前行。盡管在教育實踐之中,楊時的教育角色曾發(fā)生悄悄地轉(zhuǎn)變,楊時從教育客體一躍成為教育的主體,但是,楊時的這種轉(zhuǎn)變也很難逃脫先人的軌跡。究其因,如同先人一樣,楊時的學業(yè)優(yōu)秀是其飛躍的根本之因。故楊時必然如同先人走過的教育之路一樣,不可避免地在治學的生涯之中艱辛地探索。實際上,楊時的教育哲學是其主體性的內(nèi)在自覺,是楊時內(nèi)心里對教育的一種強烈呼喚。楊時這種對教育的自覺呼喚,與其說是楊時的一種教育夢想或寄托,更不如說是楊時教育哲學的一種自發(fā)性彰顯。究其史料及楊時年譜,不難發(fā)現(xiàn),楊時四十七年之多的治學生涯以及近一生的求學歷程,有著清晰的教育軌跡。楊時自我對學術(shù)的探究,特別是對學習方法上的探索與反思,使得楊時在學生時代即對教育實踐進行著有意義的摸索,這不僅為楊時的學業(yè)優(yōu)秀打下了基礎(chǔ),更為楊時對教育實踐的進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礎(chǔ)。此外,楊時角色轉(zhuǎn)變后,對教育實踐、教育方法及教育目的等皆有著自覺性的反思。事實上,楊時在教育實踐上曾有過驚人的一筆,他曾編寫過《勉學歌》,以此來鼓勵與勸勉兒童致力學業(yè)。“此日不再得,頹波注扶桑。躚躚黃小群,毛發(fā)忽已蒼。愿言媚學子,共惜此日光。……欲為君子儒,忽謂予言狂。”(宋·楊時《勉學歌》)由此窺知,楊時的教育哲學,大多是楊時內(nèi)心里的一種自覺召喚,是楊時的一種內(nèi)在自發(fā)性探索。實際上,這種自發(fā)性探究,是建立在豐富教育實踐的基礎(chǔ)之上,更是楊時對教育實踐的一種充分思考和反思。當然了,在楊時的諸多著作之中,特別是他與友人、師長、家人之間的書信往來及眾多著作的引言、跋、序等中,亦蘊涵著深奧的教育哲學。楊時的一生,可以說是其探究理學、求索學知的一生。前半生,身為教育客體,他不斷追求著學知;后半生,他治學四方,傳道解惑。隨著楊時教育實踐的不斷深入,其教育哲學也不可避免地由自發(fā)慢慢轉(zhuǎn)向自覺。
二、楊時教育哲學之蠡測
(一)教育目的之樹立:學以至圣
楊時十分明確教育目的之重要,為此,他倡導(dǎo)教育的崇高之目的,當然,在明確教育目的之后,他更加強調(diào)對學生的立志教育。面對“道廢千年,學士大夫溺于異端之習久矣,天下靡然成風,莫知以為非。”[7]楊時認為,教育的目的乃是要學以至圣。他常講“育人之首要在立志”,為此,楊時十分注意引導(dǎo)學生樹立遠大志向。他指出“舍圣人而學”則無所取則,且強調(diào)“古之學者以圣人為師,其學有不至,故其德有差焉。人見圣人之難為也,故凡學者以圣人為可至則必以為狂而竊笑之。夫圣人固未易至,若舍圣人而學,是將何所取則乎。”[8]因此,學者必須以作圣人為目的,學者與圣人之間,因“所造不同”,其距離亦有遠近之差別,但必須要有志于“學以至圣”。相反,若不以做圣人之目的出發(fā),則談不上為學之名。楊時指出,就為學而言,至于能否學以至圣,全在學生的勤奮程度。楊時引《論語》中的話說,“為仁由己爾,何力不足之有。”意即只要努力學習,還是可以達到學以至圣的目的。實際上,楊時所講的圣人,絕非孔子般的個體,而只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做人模式。因而學以至圣,也僅僅是要使人們?nèi)ホ`行封建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而已。此外,在培養(yǎng)人才上,楊時指出“志學之士,學知天下無不可為之理,無不可見之道。思之宜深,無使心之而易昏。守之宜篤,無使力淺而易奪。”[9]還強調(diào)“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同時,他認為“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10]故他在《勉學歌》中常常勉勵學生:“術(shù)業(yè)貴及時,勉之在青陽。……念子方妙齡,壯圖宜自強。”以此來告誡學生要發(fā)奮圖強、自強不息。楊時的教育目的迎合了封建儒學士子的時代訴求,在教育立志方面,他更加引導(dǎo)學生止于至善。
(二)教育實踐的關(guān)注:重視教育
楊時強調(diào)教育實踐的重要,切實履行重教的風范。在楊時的教育哲學之中,重教有著豐富的意蘊和內(nèi)涵。楊時對教育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見解與認知。出生卑微的楊時,從小就懂得學習的彌足珍貴,進士第后,楊時依然對求學與治學充滿著熱愛與執(zhí)著。故楊時對教育實踐的強調(diào)與踐行在其一生的“重教”之中得以充分的體現(xiàn)。首先,楊時一生都在積極地參與教育實踐活動。他用自己的教育軌跡充分彰顯了“重教”的理念。楊時一生治學不輟,常州、慈溪等地的龜山書院,都是楊時授徒之所。明末影響最大的東林書院(故址在今無錫市)又名“龜山書院”,便是楊時講學之處。在蕭山,“四方之士聞時名,不遠千里來從游。”[11]“講道不輟以終其身則老而好學者舍先生其誰”。[12]其次,楊時重視有教無類,其一生曾教過不少學生,對他們傳授“二程”的理學思想。在其弟子中,諸如呂本中、羅從彥、張九成、胡宏等,后皆為碩儒。特別是羅從彥傳道李侗,李侗又授朱熹,終使理學思想大昌。此外,楊時還曾收高麗國王子王楷等為徒,借此將中國理學傳到高麗國,后有“會路君許迪使高麗,國王問曰:‘龜山先生安在?’”[13](宋·呂本中《楊龜山先生行狀》)此外,倡道東南是楊時一生的職責,為此,楊時在家鄉(xiāng)含云寺、邵武、延平等傳道解惑,廣收弟子傳授“二程”之學。楊時還十分重視家庭教育。據(jù)史料載,楊時一家三代人中就有十人榮登進士,這是他教育子孫有方的結(jié)果。楊時身為大儒,自然知道勤奮好學的重要,故他在重視家庭教育的同時,強調(diào)學業(yè)的勤奮。楊時還通過各種至圣先賢的故事來教化子孫,倡導(dǎo)簡樸。為此,楊時還專門撰寫《七言絕句·書懷》:“敝裘千里北風寒,還憶簞瓢陋巷安;位重金多非所摹,直緣三釜慰親歡。”以此來告誡子孫生活簡樸、勿貪錢財。正是楊時的這種教育,才造就了楊時后代子孫數(shù)十人榮登進士之榜。
(三)教育主體的強調(diào):尊敬老師
楊時強調(diào)對教育主體即授業(yè)解惑者的尊敬,認為唯有如此,教育主體性才可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充分得以彰顯。楊時對老師的尊重,一方面體現(xiàn)在楊時親身示范,其本身曾有過“尊師”的千古佳話。楊時對教育主體的尊敬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端问?middot;楊時傳》載:楊時“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楊時的“程門立雪”充分地體現(xiàn)了對老師的敬重。故謝應(yīng)芳的《楊龜山祠》為之詩贊,“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門雪。”楊時對老師的尊重伴隨其求學、治學生涯的始終,楊時對“二程”的尊敬,不僅在二者生前,更為可貴的是在他們逝后。元豐八年,楊時“聞明道先生訃,設(shè)位哭于寢門,作哀辭。”[14]其《哀明道先生文》言:“音其遠兮,儼若在傍。固誠之不可掩兮,何有何亡。……嗚呼已矣,斯亦難忘。”晚年的楊時又對“二程”的學說、語錄加以收集、整理,最終結(jié)集《二程粹言》。這充分地展現(xiàn)了楊時對二位恩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重與哀念。楊時對教育主體的尊重與強調(diào)使得教育主體性得以充分彰顯。實際上,楊時對其師的尊重與重視更多地體現(xiàn)在對其學術(shù)思想的維護與傳承。另一方面,在教育實踐之中,楊時十分重視教育主體即教師的作用,他指出“國家開設(shè)學校,建師儒之官,蓋將講明先王之道以善天下”,[15]其責任可謂重矣。教育主體的優(yōu)劣直接決定著教育結(jié)果,楊時曾以孔子的弟子為例進行說明,在楊時看來,孔子弟子中,許多人的素質(zhì)并沒有什么太過人的地方,都有或此或彼的不足,但因他們“學于孔子”,所以,“所至遠近雖不同,其秉節(jié)勵行,皆有以自立于世”,[16]“為后世宿儒皓首所不能窮。后世為學之士,并非其材皆不及古,”“徒以學無師承,不知所以裁之”,[17]故“自秦漢迄于魏晉隋唐之間,明知之士見于其時不無人矣,間有一節(jié)一義可稱于世者,概以圣人中道,非過則不及。”[18]教育主體的優(yōu)秀賢達,可使教育客體受益良多。
(四)教育客體的致力:精思力行
楊時的教育客體即求學者,重視其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認為教育客體應(yīng)“精思力行”。楊時對教育客體的主觀致力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認為,教育客體應(yīng)當經(jīng)常思考,認真地踐行,只有精思力行,思考與行動密切配合才能夠在學業(yè)上有所成就,才能夠?qū)W以至圣。他指出,為學者要精思之、力行之,因言以求其理,由行以觀其言,超然默會于言意之表,這樣才能真正知道“圣人之所以學”。楊時曾言:“積學積文,稽諸前言往行,參以古今之變,非徒侈聞見面已,將以畜德而廣業(yè)也。”[19]同時,他認為教育客體的“精思力行”,需從“致知格物”開始,“致知格物,蓋言致知當極盡物理也。理有不盡則天下之物皆足以亂吾之知。思祈于意誠心正遠矣。”[20]致知始能明善,明乎善然后知所以為道。所以,“學始于致知,終于知止而止”,[21]“知至斯知止矣”。[22]所以,“《大學》所論誠意正心修身治天下國家之道,其原乃在乎物格推之而已”。[23]此外,楊時還主張要博學守約。既要“博聞強識于諸子百氏之書,無所不究,循是而進”,[24]又要“求古人所謂卓約者而守之,”[25]此外,“志學之士,當知天下無不可為之理,無不可見之道。思之宜深,無使心支而易昏。……不然,是未免荀卿所謂口耳之學。”[26]可見,在楊時看來,只有親身去實踐,用心去思考才是“力行”。教育客體未曾“力行”,則學無所獲,“口耳之學”,似乎與不學無異。由此,楊時對教育客體“靜思力行”的強調(diào),充分地彰顯了楊時重視踐行、學以致用的教育品質(zhì),亦更加體現(xiàn)了強調(diào)教育客體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五)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學于“六經(jīng)”
楊時推崇“六經(jīng)”,他把“六經(jīng)”作為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教育內(nèi)容是教育主體的重要工具,對教育客體即受教育者而言更有著重要的引導(dǎo)作用,當然在楊時看來,在“學以至圣”之教育目的的指引下,教育的內(nèi)容必然要有所迎合,為此,楊時自覺地將其教育的內(nèi)容定格在“六經(jīng)”之上。在《送吳子正序》之中,他曾言:“‘六經(jīng)’,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倫、政治之成法也。……如數(shù)一二,宜乎后世高明超卓之士,一撫卷而盡得之也。”[27]又曰:“士之法去圣遠矣,舍“六經(jīng)”何以求圣人哉?”[28]楊時還指出,學者在“六經(jīng)”的熏陶、指引下終可達到“至圣”的教育目的。如果丟棄“六經(jīng)”則“適九達之衢未知所之,”[29]所以楊時說:“至學非難,知所以學為難。”[30]“士固不患不知有志乎圣人,而特患不知圣人之所以學也。”[31]實際上,在楊時看來,將“六經(jīng)”作為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蘊含著深刻的意蘊和精神內(nèi)涵,對于教育主體與教育客體而言皆要學于“六經(jīng)”,為學者以“六經(jīng)”為學習內(nèi)容,教育者以“六經(jīng)”為教育內(nèi)容。身為教育主體,楊時切實遵守著“六經(jīng)”的精神去參與教育實踐??v觀楊時的一生,他與“六經(jīng)”有著不解之緣。一方面,“六經(jīng)”是楊時學習的重點內(nèi)容,自幼楊時認真學習“六經(jīng)”,十五歲之時,曾游學邵武,在和平書院潛心經(jīng)史。之后,追隨“二程”,一心學習“六經(jīng)”。更為值得稱道的是,“六經(jīng)”還是楊時傾其心血釋解、論述的方向。楊時曾著有《周易解義》、《春秋義》、《書義》、《禮記解義》等,這無不和楊時傾注“六經(jīng)”、推崇“六經(jīng)”有關(guān)。另一方面,楊時的言行舉止、為官任政、治學著說等皆以“六經(jīng)”為準繩,以仁政為信條,他曾曰:“說經(jīng)義至不可踐履處,便非經(jīng)義。”[32]為此,楊時嚴格按照“六經(jīng)”的精神,身體力行,為官、治學所到之處,都有能聲。
(六)教育環(huán)境的注重:書院治學
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對教育實踐有著巨大的促進?;诖耍瑮顣r對教育環(huán)境十分重視。在他看來,教育環(huán)境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教育質(zhì)量的好壞。當然,這里的教育環(huán)境包含著自然環(huán)境與社會人文環(huán)境兩大部分。楊時認為,古之為學者,皆有以自立于世,除師承之外,“士之朝夕蹈襲者,無非禮樂之間”[33]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楊時還指出,“圣學不明,士志于道者往往汩于世習而不知。雖英才異稟,卒能自拔于流俗者無幾也”。[34]可見,社會環(huán)境對教育的影響十分巨大,楊時指出對此不應(yīng)忽視??v觀楊時一生的求學、傳道、治學之處,先后有含云寺、和平書院、五曲精廬、東林書院等,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以上學舍、書院無不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學習環(huán)境濃郁。特別是東林書院,楊時在政和五年(1115)去無錫,于東門內(nèi)七箭河畔,由搭建的幾間學舍而成。楊時在此建舍的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它南臨清河,周圍古樹叢立,幽雅清新。楊時對教育環(huán)境的挑剔與選擇,充分彰顯了楊時對教育的重視與熱愛,更加凸顯了楊時教育哲學的博大與深邃。實然,楊時對教育環(huán)境的選擇,真正地驗證了楊時一心向?qū)W、專心治學的一代教育大家之風范。為此,對自然環(huán)境、社會人文環(huán)境的重視與強調(diào)是楊時教育哲學一個亮點。
三、楊時教育哲學的當代啟示
楊時的教育哲學,對當代亦具有重要的啟示。其一,我們要強調(diào)“尊師重教”。在當代氣勢洶涌的市場經(jīng)濟大潮之下,教育似乎變得十分疲軟,在金錢觀濃厚的世俗下,教育成為人們詬病的焦點,師何以尊,教誰之重,似乎成為時代所強加給我們無可逃避的問題。楊時的教育哲學告訴我們,尊師重教方能理化眾生,才可維護教育之和諧、社會之太平。楊時的教育哲學,通過對楊時程門立雪的回顧,對楊時一生重教的展現(xiàn),深刻地啟示著我們要尊敬老師,重視教育。只有如此,在教育活動中,教育主體性才能夠彰顯,教育的實踐活動才能夠可持續(xù)性地進行與發(fā)展。其二,我們要重視學生崇高志向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精思力行,切忌陷進“分數(shù)論”的泥潭。在當代,“分數(shù)論”、“唯分數(shù)至上”的論調(diào)強勢不減,現(xiàn)行的教育體制之下,對學生測評的異化導(dǎo)致了教育活動對分數(shù)的渴求,極大地違背了教育的本質(zhì)與目的。楊時的教育哲學深刻地告訴我們,教育之目的在于育人,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崇高志向、健全的人格魅力,更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精思力行,而絕非唯分數(shù)至上。楊時曾言:“學校以分數(shù)多少校士人文章,使之胸中日夕只在利害上,如此作人要何用?”且指出“今之士十四五以上便學綴文覓官,豈嘗有意為己之學。夫以不學之人,一旦授之官而使之事君長民治事,宜其效不如古也。故今之在仕路者,人物多凡下不足道以此”。[34]可見,楊時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計較分數(shù)和綴文覓官的危害。這給予當代的我們深刻的反思與啟示,要求我們在教育實踐活動之中必須要跳出分數(shù)的怪圈,應(yīng)全面培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由此,在當代,我們應(yīng)該在唯物史觀的視域下對楊時的教育哲學給予客觀的審視。
參考文獻:
[1]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2009年版)[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3570.
[2][6][12]清·毛念恃撰.宋儒龜山楊先生年譜[M].會稽張其曜,清光緒二年刻:42;2;2.
[3]人民政協(xié)福建省委明溪縣委文史資料編輯室.楊時(龜山先生)年譜紀,明溪文史資料.二輯[M].三明明溪縣印刷廠,1983:132.
[4] [5] [7] [8] [9]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林海權(quán).楊時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036;1036;403;208;638;1037;589;393;393;393;475;613;502;502;584;584;638;583;586;477;484;585-586;367;393;483;325-326.
[10]趙敏.擷珠禮記[M].北京: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09:31.
[11]來裕恂.蕭山縣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289.
[13]政協(xié)將樂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編輯組.將樂文史資料(第三輯)[M].三明將樂縣印刷廠,1985:20.
[19]北京師聯(lián)教育科學研究所.程顥、程頤“洛學”教育思想與教育論著選讀[M].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2006:72.
教育哲學的相關(guān)論文40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