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思想品德教育的相關論文(2)
淺談思想品德教育的相關論文篇二
《淺談小學品德教育》
【摘要】教師應以身作則,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品德形象;把品德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中;寓品德教育于各種活動中;營造氛圍,環(huán)境育人,潛移默化。
【關鍵詞】品德教育 課堂教育 滲透 環(huán)境育人
德謨克里特曾這樣說過:“本性和教育有某些方面相似,教育可以改變一個人,但這樣做就創(chuàng)造了一種第二本色。”巴貝夫也曾說:“教育使我們能夠認識必須知道的東西,它教導我們珍貴品德。”不論是德謨克里特還是巴貝夫的話都是在論述品德教育的關鍵性。
的確,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意味著我們教育工作者在重視智力因素的同時,還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而在諸多非智力因素中,品德因素不容忽視,因為品德教育決定著一個人走什么樣的路,做什么樣的人。
當今社會,多數(shù)家長把孩子視為掌上明珠、“小公主”、“小皇帝”。致使有許多獨生子女養(yǎng)成了驕橫、自私、懦弱、懶惰等許多不良品德。面對小學生身上的這些不良行為,我們做教師的應該如何開展品德教育呢?
1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教師應以身作則,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品德形象。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在他們的心日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對的,所以教師要時刻起表率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先做到。因而,教師更需要注意品行修養(yǎng)、人格修養(yǎng),以自己的形象,對是非的態(tài)度來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首先,教師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既是嚴師又是益友,做到不歧視每一個學生,對待差生應多鼓勵,一定要以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儀容,彬彬有禮的語言為學生做示范。
一位教育家說過:“學生喜歡老師,才會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就是說要讓學生對你所教的知識有興趣就要讓學生從心底里認同你、接受你、接受老師的情感和知識,讓學生對老師有“追星族”的感覺。改變那種一進教室就陰云密布的臉和學生稍有錯誤就嚴厲指責的作風,應多和學生談心,進行正面教育。
其次,教師要樹立堅定的信心。世界上可以塑造人才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母親,一個是教師,而后者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要為自己從事這一職業(yè)感到驕傲和自豪,積極調動自身心理狀態(tài):a.克服期望值的干擾,b.克服制約反應,防止把自己的不良情緒發(fā)泄到學生身上,c.克服認識偏差,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工作。
2把品德教育貫穿于課堂教學中
在思品教學中,要改變過去“就書論書,枯燥說教”的陋習,大量開展讀書活動,通過湊書來凈化學生心靈,以優(yōu)秀文學名著和社會科學作品的強大感染力,滲透無形的德育力量,撞擊學生心靈,充實枯燥的思品知識學習,讓學生學會把書中弘揚和推崇的道德境界作為自覺的追求目標。
其次,各科教學都要滲透品德教育,在語文課本中,有許多文章都蘊含著品德因素。教師要抓住這一點,從每一節(jié)課,每一個細節(jié)做起,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在教學《藍樹葉》時,要教育學生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教學《驕傲的孔雀》、《美麗的公雞》時,教育學生無論什么時候都要謙虛禮讓,不要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在學習《誠實的孩子》時,教育學生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不騙人、不撒謊,要像列寧小的時候一樣,實事求是,不能養(yǎng)成弄虛作假的壞習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又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環(huán)保意識:假如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會怎么辦?學生的回答肯定是積極主動的,教師給學生的正面評價一定會收到更好的效果。日久天長,學生們會對真、善、美充滿向往,對假、惡、丑憎恨不已,在學生獲得美好、健康的情感體驗時,教師也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3寓品德教育于各種活動中
小學生辨別是非能了,還比較差,空洞的說教枯燥無味,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愉快的實踐活動中受到良好品德的影響和感染。
3.1開展校外思品活動。讓學生參與到村、社中去,宣傳思品知識,解決鄰里糾紛,用自己所學知識為社區(qū)服務。
3.1.1尊老敬老雙學活動。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內容之一。我校抓住每年重陽尊老活動,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組織學生給鎮(zhèn)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打掃衛(wèi)生,表演節(jié)目,增強學生尊老敬老意識。
3.1.2參與社區(qū)義務活動。我校利用學校鼓號隊、文藝演出隊參與社區(qū)和政府的表演等公益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們明白自己是學校的一員,正在為學校爭得榮譽,讓自己做得更好。參與這樣的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做人的自豪感。同時,我校還開展了義務打掃公路、撿垃圾、到街道宣傳等社區(qū)活動,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把德育教育與社區(qū)服務需要結合起來。
3.2討論社會問題。針對一些社會現(xiàn)象,在全校思品課和學生中進行討論、分析。讓學生在實際的社會情境中,知道怎樣處理生活和學習中的矛盾、怎樣面對挫折、怎樣處理沖突,形成與別人相互交往溝通的基本品德,避免社會、家庭和個人悲劇。
3.3狠抓一日常規(guī)。我校結合自身特點,因地制宜,以少先隊牽頭對學生提出一日常規(guī)要求。學校在嚴抓的同時,灑播“愛”的種子,給學生造就一種寬松、寬容、溫馨的管理環(huán)境,不過分責備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多表揚和贊賞,放大學生的優(yōu)點、閃光點,縮小他們的缺點,挖掘學生內心積極向上的因素,讓學生表現(xiàn)強烈的自信.努力使自己變得優(yōu)秀。
3.4利用好升旗儀式。升旗儀式莊嚴、肅穆、神圣,能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時機,我校緊抓每周一升旗儀式這一契機,精心設計國旗下講話,介紹新中國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及新時期涌現(xiàn)的先鋒模范人物,給學生樹立心中的榜樣。還讓學生總結自己的學習情況及感受,找出自己不足,拉近自己與先進人物的距離,樹立“為國旗添光彩,從我做起”的志向,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4營造氛圍,潛移默化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學校的教育要深人到每時每刻,要讓一花一草,甚至每堵墻壁都具有教育功能。”因此,造就良好的德育氛圍,讓環(huán)境育人,對加強學生日常品德教育有重大意義。
4.1造就“美”的綠色校園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相信,美是善良和誠懇之母。”我們認為:衛(wèi)生清潔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無私奉獻的美德。因此,從美化校園開始,我們帶領學生在校園中栽種了各種樹木,培植‘了鮮花,――年四季,綠樹如蔭,鮮花盛開,給學生造就了一個優(yōu)美雅致、衛(wèi)生的校園環(huán)境。學生們都自覺維護這大家努力的“美”的結晶,加強了環(huán)保意識和愛美、護美觀念,促進學生講美、心美。
4.2巧妙構思,突出教育功能
校園布置要讓學生一進校門,就要以我為一個中國人而自豪,培養(yǎng)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操,我們在校內張貼新時期二十四孝圖,名人畫像,名人名言,中國地圖,設制校園警示語,校風、校訓,把小學生守則編制成朗朗上口圖文并茂的歌訣,讓學生通過看這些內容,受到品德教育,真正做到“讓每一面墻壁都說話”,對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潛移默化的影響。
以上幾點,是我在長期的品德教育中摸索出來的,德育教育工作任重道遠,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加強學生品德教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做好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 《怎樣培養(yǎng)真正的人》
[2]人民教育出版社
淺談思想品德教育的相關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思想品德教育的相關論文(2)
上一篇:淺論品德與社會教育的論文
下一篇:淺論偏遠地區(qū)教育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