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關于語文教學的論文(2)
特殊教育關于語文教學的論文
特殊教育關于語文教學的論文篇二
《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
【摘 要】本文針對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自身的特點,及當前語文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設計了“三步走”的語文教學模式,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同時構筑“三位一體”教育支持系統(tǒng),致力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特殊教育 語文教學 創(chuàng)新
一、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主要包括一些接受能力存在障礙的學生,如智力障礙、視覺障礙、聽力障礙等,由于身體上存在著相對的缺陷,這類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簡單,在學習中就面臨著比一般學生較大、較多的困難。因此,特殊學校的語文教育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1)語文學科是學生必須學習的基礎知識,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橋梁,只有通過語文教學解決了學生在語言理解與表達能力上的先天劣勢,才能保證學生對于其他學科的有效學習;(2)語文素養(yǎng)是整合的,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具有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作用,語文學科內涵十分豐富,它對一個人精神領域影響是深廣的,在學生的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發(fā)揮著導向作用。語文教育作為特殊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其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著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教師專業(yè)化程度低,自身培訓提升的意識不夠
專業(yè)出身的教師少,且學歷偏低,自身的專業(yè)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不足,且當前特殊教育的專業(yè)培訓機構少,學校經費有限,校內培訓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師受培訓的機會少。另外,由于特殊教育專業(yè)教師的社會認同度低,教師缺乏職業(yè)自豪感,致使自身素質提升的意識不夠。
2. 教材陳舊,針對性差
特殊教育學校適用的教材,其更新?lián)Q代速度遠不及普通學校所適用的教材,教材使用周期長,版本低,教材體現(xiàn)的教學觀念已不能滿足當前學生的需要。教材內容較少,選取課文的角度不夠豐富,提供的信息量較少,不利于學生對現(xiàn)實世界的認識和理解。教材中的內容設計和教學要求也沒有充分考慮到特殊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過多地借鑒了普通學校適用的語文教材,針對性差,不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和吸收。
3. 教學模式單一,缺乏情感教育
教學模式局限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重理論知識講解,輕實踐能力培養(yǎng),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是理論與實踐相脫離,學生的學習也只停留在機械模仿上,而無真實情感,也缺乏對所學詞語或語句的感情色彩的把握。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由于存在生理上的缺陷,其心理也往往存在著自卑感,缺乏情感的教育將會激發(fā)學生的厭學情緒。
二、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探索
(一)設計“三步走”的語文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對于特殊學校的學生來說,其對學習的心理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學生自學能力強,具有主動學習的意識,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才會達到課堂教學有效。因此,在語文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上,為提升特殊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將課堂教學設計為“課前情境塑造、課中合作學習、課后作業(yè)反哺”的“三步走”模式。
1. 課前情境塑造,引導閱讀
不同班級的學生、同班級的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要分析好學生特點,確定學習者特征,根據(jù)教學目標,進行教學任務分析,塑造適合不同學生群體的學習情境,如根據(jù)所學文章內容或詞語語境的需要,決定是在原教學場所改進,還是更換教學場所,或是需要添加新的教學設備等。通過塑造學習情境,激勵學生主動融入情境,從而激發(fā)出閱讀并深入學習的欲望。
2. 課中合作學習,形成互動
特殊學校的學生大多因自身的缺陷而具有一定的自卑感,與人溝通交流能力相對較差,很難達到課堂討論、互助學習的效果,但是語文是一門開放性的學科,不是對真理、定理的客觀傳授,它需要學生以開放式的思維,去客觀學習,并通過不同觀點的碰撞,從而進行主觀創(chuàng)造。因此,在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閱讀的情況提出問題,或是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進行討論和思考,合作學習的方式包括共同觀察、相互討論、合作表演等,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也使所學的語言知識能夠盡快地轉化為學生的語言能力。
3. 課后作業(yè)反哺,加強鞏固
根據(jù)教學任務和課堂學習效果,靈活設計課后作業(yè),在制定個人課后作業(yè)的同時,適量輔以小組課后作業(yè),并與生活相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感受生活的機會,注重學生對生活的積累,并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通過小組共同完成,達到個體與集體共同提升的效果,也有利于個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二)構筑“三位一體”教育支持系統(tǒng),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語文教學具有社會性,具體體現(xiàn)在語文教學與家庭、學校、社會的廣泛聯(lián)系上,而特殊教育因其自身的特殊性更是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參與,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密切配合,構建“三位一體”的教育支持系統(tǒng),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1. 家庭: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起源地
家庭是語文教育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認識并學習語言的“啟蒙老師”,家長的語言素質、文化水平和家庭文化環(huán)境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語文水平。因此,家長應采用規(guī)劃化的家庭語言,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塑造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去感染孩子,促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2. 學校:語文教學實施的主要場所
學校是全面系統(tǒng)地、有目的地、有計劃地實施語文教學的場所。特殊學校為特殊學生而建,為其配備了專業(yè)的語文教師和語文學習設施,設計了適合與適量的語文學習課程,提供一個語言廣泛交流的平臺,實現(xiàn)了特殊學生語文教育的專業(yè)性和針對性。因此,學校教學和學習是學生語文水平形成、鞏固和提高的重要途徑。
3. 社會:語文教育實踐的大環(huán)境
語言來源于社會并運用與社會,社會大環(huán)境也是一所學習語文的學校,語文的學習應與社會相聯(lián)系,吸收社會中積極的語言,批判并改良社會中消極的語言,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加強學生的理解力與記憶力,并將課堂所學的語文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進行檢驗與修正。
特殊教育關于語文教學的論文相關文章:
1.特殊教育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