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法制教育論文(2)
小學法制教育論文
小學法制教育論文篇二
《小學語文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的淺談》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是最基礎(chǔ)、影響最深遠的學科教育,對于小學生的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法制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之一,本文結(jié)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滲透進行了探討,以期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有所借鑒。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探討法制教育
0 引言
法制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而小學語文教學在完成德育任務方面則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言之無為,行而不遠”,“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自古以來我們的語文教育就有“文道統(tǒng)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傳統(tǒng)和基本原則。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憑借學科特點,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滲透。
1 如何實施實德育教育
1.1 平等待人,潤物無聲
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必須熟悉和了解學生,做他們的知心朋友,使他們感到教師的心和他們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賴。對每個學生應該有正確、全面的看法,在評定學生品德上不能有認識定勢,更不能把道德與語文學習成績等同視之,而要看到后進生的閃光點和優(yōu)生的不足。理想的教師應該是公平的、對學生一視同仁的、不存偏見的教師,是理解學生、親近學生、和學生打成一片,和學生多交流的教師,是身教重于言傳的教師,是和學生相處融洽,對學生默默關(guān)心、暗中了解情況,對學生寬松,與學生心心相印、像朋友一樣的教師。要排除一切干擾因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設(shè)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在情感上師生互相接近,消除學生的猜疑心理。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陶冶,教師要運用情感去感染學生,以滿腔的熱情去教育學生。語文教師還要民主平等地與學生交流思想、探討問題,用自己真摯的感情感染學生,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響學生,滲透到學生的心靈中,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1.2 活動入手,開辟渠道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必須開辟多條渠道,使德育像涓涓細流流到學生心田。課內(nèi)與課外結(jié)合,課堂與生活結(jié)合,集中與分散結(jié)合,閱讀與寫作結(jié)合,圍繞中心,指導學生讀有關(guān)的書,出有關(guān)墻報,辦有關(guān)小報,寫有關(guān)評論,開展演講會、朗誦會、辯論會等各種活動,實行全面教育,綜合治理,形成集體輿論,充分發(fā)揮多渠道功能。
2 法制教育的滲透
2.1 針對特征,有的放矢
實施小學語文德育,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不搞成人化、兒童化教育。中學生處于少年期和青年初期,既有成熟的心理特點,也有稚嫩的心理特點,一方面體力、智力的迅速發(fā)展已具備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和自覺性,另一方面又經(jīng)驗不足,情緒多變,依然存在幼稚性、依賴性、沖動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做學生的引路人,引導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激發(fā)他們積極向上的動力。
2.2 拓展知識,課外閱讀巧
滲透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科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途徑。文學作品中的政治傾向、思想觀點、品德情操等,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滲透、感染和陶冶作用。這種作用是直觀的、形象的、整體的,對學生的影響極其深遠。學生閱讀這些作品時,一方面可以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從面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生產(chǎn)生與具體的道德形象相聯(lián)的情緒體驗。所以,我們說“一本好書相當于一位良師益友”,積極開展學生的意志品格,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情操,而且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遵紀意識和法制意識。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和思想實際,向?qū)W生推薦優(yōu)秀讀物。同時,通過加強閱讀指導,引導學生讀懂讀透文學作品的德育內(nèi)容,從而達到德育滲透和法制教育的目的。
2.3 豐富社會實踐,課外活動潛滲透
生活是學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學生是生活中的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耳濡目染一些社會現(xiàn)象。語文教學中,我們除了要積極縮短教學與生活的距離,將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統(tǒng)一起來,還必須主動拓展教學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得到情感的體驗和閱歷及磨煉,從而巧妙地滲透德育內(nèi)容和法制教育內(nèi)容。開展小律師活動是滲透法制教育的一個重要形式。實際教育中,我利用班主任工作的優(yōu)越條件,組織學生開展了“爭當小律師”活動,活動的主要進程是“教師通過查閱資料,搜集案例,選擇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違法事件,讓學生依據(jù)自我的非標準的法律知識,自主選擇擔當原告和被告的辯護人,然后幫助學生自主查閱資料,引經(jīng)據(jù)典地進行辯論。通過廣泛參與,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法律知識,接受一次法制教育。寫日記是滲透法制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有位教育專家說得好:“日記是道德長跑,每天堅持,使人心靈求真向善愛美。”學生寫日記時,說真話,說心里話,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時,“寫日記能規(guī)勸自己上進,勸人改過”。許多學生在日記中針砭假惡丑,贊揚真善美,起到了教人向善愛美的作用。作為語文教師,我充分利用日記這種寫作形式,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規(guī)范行為,乃至違法犯罪現(xiàn)象,通過日記這個載體進行內(nèi)心的真實表露,接受深刻的愛憎教育。同時,通過評改日記,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心理健康指導,針對性地進行日常行為規(guī)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3 思考以課堂生成為契機,有效滲透德育
無論哪一門學科,其課堂教學都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生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既有教師的指導與講解,更有學生個性化的參與,是一個有效的互動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下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雖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掌控著課堂教學的步伐,但學生畢竟是活生生的個體,即便有教師的調(diào)控,也會出現(xiàn)變數(shù),這就是課堂生成。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利用課堂生成,以其為契機和德育滲透、結(jié)合,就會使課堂教學變得精彩,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傊Z文課堂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二者互相滲透的地方是無所不在的。身為語文教師,要能夠立足于語文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優(yōu)勢,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將二者有機結(jié)合融為一體,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與熏陶,在語文素養(yǎng)提高的同時,思想道德素質(zhì)也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年.
[2]崔巒.課程改革中的語文教學[M].小學語文教學,2005,10.
小學法制教育論文相關(guān)文章:
3.學校法制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