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校園文化的自考教育論文
有關校園文化的自考教育論文
自考校園文化,是在自學考試教育實踐活動中所產生和形成的有關自學考試物質形態(tài)、法規(guī)制度和精神成果的綜合,總體表現為自學考試的社會環(huán)境。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有關校園文化的自考教育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有關校園文化的自考教育論文篇一
《自考校園文化建設與終身教育體系構建》
[摘 要] 作為繼續(xù)教育的一種辦學模式,自學考試不斷完善和發(fā)展,自考校園文化的建設也必然是長期持續(xù)發(fā)展的,終身教育對自考校園文化建設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自考校園文化建設又反過來會對終身教育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厘清二者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自考;校園文化;終身教育;構建
一、終身教育理念對自考校園文化建設的決定性影響
作為一種公認的,世界教育發(fā)展的總趨勢,終身教育思潮從20世紀60年代興起發(fā)展至今,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和普遍接受,進而被認為是“進入21世紀的一把鑰匙”。終身教育理念自196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局長保羅・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來,對其準確概念的定義仍在不斷經受全面、反復而又嚴密的論證??偠灾K身教育普遍被認為是“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yǎng)的總和”,其最終目的在于“維持和改善個人社會生活的質量”。與傳統教育相比,終身教育的特點可歸納為:延續(xù)性、全民性、多樣性(廣泛性)、個性化(靈活性和實用性)以及整體性。
作為終身教育理念在中國的成功實踐,以“全面、靈活、持續(xù)、開放”為基本特征的自學考試與終身教育有著天然的“血緣關系”。自學考試是以全民為對象的教育,旨在幫助公民提高生活質量、追求美好理想、完善人格、超越自我、實現人生價值[1]1~3。其目的和意義,與終身教育理念的內涵不謀而合。
自考校園文化,是在自學考試教育實踐活動中所產生和形成的有關自學考試物質形態(tài)、法規(guī)制度和精神成果的綜合,總體表現為自學考試的社會環(huán)境。在終身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建設自考校園文化,必然受到終身教育一系列特性的決定性影響。
1.終身教育的延續(xù)性特征決定了自考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過程
延續(xù)性是終身教育的最顯著特征。它超越了傳統學校教育的狹隘界限,認為教育應是人的一生各個階段連續(xù)不斷學習的過程,是人們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種培養(yǎng)的總和。并且人一生的教育是相互聯系、相互起作用的,即在某年齡階段的教育是由先前的教育所決定或影響的,又將對未來的教育起決定或影響作用[2]15~16。
因此,自考校園文化的建設也必須是長期持續(xù)的過程。這個“長期持續(xù)”具備兩個含義:一是,自考校園文化本身是在一系列制度影響、物質支持、精神引導和活動開展下逐步形成的;二是,自考校園文化將對自考生接受教育的全過程施加影響,這既包括自考生在參與自考學習的時期的影響,亦包括自考生從自考校園文化中受到熏陶進而對其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的影響。
2.終身教育的綜合性特征(全民性、多樣性、個性化)決定了自考校園文化建設應具有全面、寬泛的覆蓋面
終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教育是為了一切人的教育,全體社會成員都應有平等的教育機會(機會平等)來平等地接受持續(xù)的教育(待遇平等),并且能對教育行為和過程進行共同管理與自我管理。
終身教育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教育模式多樣,教育內容多樣,評價方式和標準多樣。它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一體化,是正規(guī)教育和非正規(guī)教育的協同作用,為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了保障。
終身教育的個性化特征包涵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終身教育是以每個學習者的個性得到豐富發(fā)展為目的,為不同種類和特點的人提供多種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可以讓人們有多次學習和發(fā)展的機會,最大限度的豐富和完善人的個性[3]1~3。
二是,在終身教育理念里,教育應發(fā)自學習者本身,學習者是教育活動的中心,他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需求來決定學習的內容、方式、時間和地點。
終身教育的這些綜合性特征決定了我們在建設自考校園文化時,必須盡可能地面向一切人,面向一切教育模式,面向一切教育方式。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而自考校園文化是關于自考生的全部生活方式,所以在終身教育視角下建設自考校園文化也必須以這個目標為藍圖,從各個層面深度挖掘與弘揚“自尊自愛”“自立自強”“自主學習”“自學成才”等自學考試的核心價值,力求從更寬泛的維度讓自考生實施人格的塑造和完善。
3.終身教育的整體性特征決定了建設自考校園文化必須進行系統設計
保羅・朗格朗認為“終身教育包括了教育的各個方面、各種范圍,包括從生命運動一開始到最后結束這段時間的不斷發(fā)展,也包括了教育發(fā)展過程中各方面與連續(xù)的各個階段之間的緊密而有機的內在聯系”。他將教育活動看作是一個時間上連續(xù),空間上統一的有機整體。時間上,終身教育強調教育過程是連續(xù)的,是貫穿人的一生的活動;空間上,強調教育不受地理條件和社會各方面的限制,應超越學校的范圍,將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教育階段整合到一起,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社會組織聯系或連接起來??傊?,培養(yǎng)人的工作應在社會統一體中進行,而“不應再限于學校的圍墻之內”(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正暗合了自學考試“沒有圍墻的大學”的內涵)。終身教育的這種整體性是多元立體的,縱向上,教育的各層次之間相互銜接;橫向上,各種教育形式相互溝通,各級各類教育相互協調。
任何一種文化的建構都不是單一、片面的,建設自考校園文化自然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從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層面來說,終身教育理念將整合社會各方面的資源,打破時空限制,為自學考試提供更豐富、更廣闊、更具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和選擇途徑,并以更寬容,更符合人的發(fā)展需要的制度和管理方式為自考生不斷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鋪平道路。在終身教育的理念里,制度不是約束人而是用來激勵人,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用來喚醒人,自考生可充分將自己視為學習的主體,主動參與學習,同時參與管理學習過程。從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層面來說,終身教育理念將通過學習、考試、活動等行為和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引導自考生將學習內化為一生的自我需求,并更好地適應社會,進而實現人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二、自考校園文化建設對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重要作用
終身教育理念對自考校園文化建設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在構建一個能為社會成員提供一生參與有組織學習機會的教育制度安排和網絡的體系中,自考校園文化建設反過來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對教育級別所進行的劃分中,自考這個“沒有圍墻的大學”涵蓋了第5級高等教育與此后的第6級研究教育等多個教育級別,集合了自我教育、遠程教育、網絡教育以及面授教育等多種教育方式,體現出開放性、靈活性、自主性和系統性等多種教育特征,已經成為國家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學考試的這些特性投射到自考校園文化中,可為自考生將學習習慣內化成個體本身的需要,學會在成長過程中和社會中如何自處以臻人格完美,最終形成關于終身教育理念的認同,為不斷完善其自身成長起到關鍵作用。正如蘇格拉底(Socrates)所說:教育真正的本質在于使人們經由一生的時間,達成真實的生活目的。自考校園文化正是通過對自考生不斷的熏陶和影響,進而促成其實現終身學習,達成自我實現的需要。在現階段,承載了自考校園文化豐富特征的自學考試,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豐富終身教育的表現形式,實踐終身教育理念,提供著鮮明的樣本意義,考察自考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即在于此。
(一)自考校園文化的開放性、靈活性對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作用
自學考試是有別于傳統高等教育模式的開放式高等教育。任何人,不分種族、性別、年齡、職業(yè)、身體條件、教育背景等,均可報考。此外,自學考試又因學習費用低廉,保障了學習者基本不受經濟狀況的過多限制。自學考試的這個特點,也使自考校園文化深深打上了開放性的烙印。從文化層面上講,自考校園文化的開放性又包含了教育公平和突破藩籬的兩個方面。
1.自學考試真正體現了終身教育體系中社會個體享有平等受教育權的思想?!陡叩冉逃詫W考試暫行條例》第一章第三條就規(guī)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受性別、年齡、民族、種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條例的規(guī)定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這句話本身就說明了自學考試使一切人能以最小的經濟成本接受高等教育,充分實踐了教育機會公平。同時,由于教育有“促進社會平等化的職能,通過公立教育能夠改善處于不利地位人群的狀態(tài)”[4]28,而自學考試的產生彌補了普通傳統教育的不足,利用多樣化的知識載體和傳播手段豐富了教育形式,促進了社會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使邊遠和農村地區(qū)的人民、高考落榜生、社會在職人員能通過它改善生活狀態(tài),實現自我完善,其實現教育起點公平的作用非常顯著。另外,自學考試由權威機構制定學習計劃和評價標準、國家統一組織考試,體現了“分數面前人人平等”“能力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結果公平的思想,不管是什么人,在學習的成果和能力的付出上,均可以由分數作為相應的“報酬”予以衡量。
2.自學考試突破了校園的藩籬,體現了終身教育實踐的開放性特征。自學考試這個“沒有圍墻的大學”,最初僅僅是由自考生回家通過自學書本獲取知識。而在Web2.0時代正方興未艾,新的信息技術浪潮已經初見端倪的當今社會,隨著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自學考試得以突破了傳統教育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大的參與空間。經過近三十年的發(fā)展,如今的自學考試已經形成一個由信息開發(fā)者、傳播者、學習者或研究者共同維系的一種平等互動但又相對緊密的開放管理形式。學習者通過書本、試卷、多媒體等多種載體獲取知識,通過真實課堂和虛擬社區(qū)與教師和管理者形成隨時互動,終身教育的基本形態(tài)已初見端倪,并且成為未來大學網絡化生存的一種演練[5]25~26。
(二)自考校園文化的自主性對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作用
“個人自學,社會助學,國家考試”是自學考試的本質特征。而其中的“個人自學”反映到自考校園文化上就形成了其自主性特征。“自學”包含了兩個層面的意思,即我要學、自主學。前一個體現了學習動機,后一個表現了學習手段。這說明自考生在學習過程中是處于主導地位的,學習的意愿是發(fā)自其本身,而學習的過程也由其自身來主導。自考生參加學習可以不受學習時間和學習地點的限制,也不受學習方式的限制,考生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學習目標和合適的學習方式,進行獨立或非獨立的學習[6]17~19。
英國作家T.S.艾略特曾說過: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從出生到走進墳墓,從清早到夜晚,甚至在睡夢之中。套用這個定義,我們可將自考校園文化看做關于自考生的全部生活方式,從學習到生活到工作,從知識的積累到人格的完善。自考校園文化的“生活方式”,是一種身份認同,說到底就是一種強調終身學習的生活方式,其內核與終身教育體系強調學習是人的內在要求是吻合的。自考校園文化注重個人努力,強調多樣性機會的選擇,個人性質與過程性十分明顯,這與終身教育體系中,強調人的能動性,強調人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發(fā)展是一致的。
在各種理論家的概括中,文化一直被視為導向某種成果的累進運動,其個人性質與過程性質是兩個不容忽略的要素。從行為的維度看,自考校園文化極容易等同于各類文化活動。自考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乃至自考生進行各類文學、行為、視覺等各種藝術表現手段,盡管會不同程度拓展自考生的參與空間,幫助其在終身教育中完成自我實現,但這些顯然不是自考校園文化建設的全部。在自考校園行為文化建設中,應該更重視過程和細節(jié),充分調動自考生的自主性,促使其形成對自考文化核心價值的認同。從行為細節(jié)上入手注重現代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閱讀與學習習慣的形成,完整人格的塑造,都比看似熱鬧的各類活動更為重要,并會終身影響個體的發(fā)展,進而推進社會的整體的發(fā)展。
(三)自考校園文化的系統性對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作用
“社會助學,國家考試”反映了自學考試的整個運作體系是一個鏈接社會各部門的高度整合的系統。這個系統依賴國家和各級地方部門的制度保障,將各個層次各種類型的教育方式溝通鏈接,促進各行業(yè)各部門教育資源的協調和整合。終身教育體系構建的本質意味著建設一個學習型社會,它更多的依靠的是國家行為,自考校園文化的系統性特征能夠為國家行為的順利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作為繼續(xù)教育的一種辦學模式,自學考試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的過程一直以來主要依靠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推進。2007年以來,教育部對自考助學班規(guī)范辦學的9號文件深刻影響著現今自考的發(fā)展格局,也深刻影響著國家終身教育體系的發(fā)展;日前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發(fā)展繼續(xù)教育的論述中,提出要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這都將進一步影響自學考試和終身教育體系的布局。加強政策研究、政策與實踐關系的研究,成為當前自學考試校園文化建設的首要問題。
與此同時,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必然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guī),立法與法治問題就成為左右終身教育體系構建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作為該體系中發(fā)展最為成熟的辦學模式,自考校園文化的系統性特征為在終身教育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進行一些試驗和探索提供了最好的平臺。
嘗試從自學考試的角度,建立一些地方性終身教育法規(guī),從而規(guī)范和促進當地終身教育體系的完善和發(fā)展;參照歐美、日本等發(fā)達國家的《終身學習法》《終身學習振興整備法》,修訂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以滲透和補充終身教育的法律法規(guī)內容……這些亟待進行的嘗試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所有這些探索的最終目的,是需要制定一部具有統籌和指導作用的廣泛適用的終身教育法則。
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必須開發(fā)各種社會教育渠道,改變傳統教育的封閉結構,這種改變在制度層面,涉及到人才培養(yǎng)體制、招生考試制度乃至現代學校制度的建立等各類體制改革,自學考試有現成的基礎進行研究和嘗試。從制度層面推進自學考試的改革,已經成為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書同文,車同軌”,從文化認同的角度來看,體制的改革的基礎是規(guī)范化和系統性。類似的是,在自學考試中,師出各部門各級機構紛繁蕪雜的規(guī)章制度,如何形成有機的系統并互相協調,是影響自考校園文化認同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系統規(guī)范的過程中,基于利益的各種關系和資源配比的協調,特別是現行高等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也是自考校園文化建設不可回避的方面。如何協調普通高等教育和自學考試兩者之間資源配比,確保終身教育體系中所有社會成員能夠更好的共享資源,是自考校園文化建設中制度文化建設的層面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只有從增強制度文化的系統性層面上思考自學考試面臨的體制問題,進一步規(guī)范和完善各種規(guī)章制度,協調好復雜的利益配比關系,才有可能保證權、錢、物的投入,保證以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為核心,形成對自考校園文化的認同,從而更好的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從根本上說,文化從更寬廣的視域來關注人自身的問題,它更重視置身其中的人的問題意識和過程意識。自考校園文化的系統性特征更深層的意義就在于它強化了自考的組織者和學習者對教育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的關注,有利于幫助其形成更為宏觀的視野和問題意識,來總體上審視面對社會現象,最終達到終身教育體系中個體不斷學習新知,調適社會生活的目的。
自考校園文化的系統性特征的另一個層面即體現在它始終貫穿于自考生的各個教育階段,并使其核心價值通過教育行為和學習過程灌注給考生,進而實現考生的人格塑造,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它體現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是讓學習成為人的內在要求,這與終身教育理念不謀而合。自考校園文化幫助人從精神、行為兩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習習慣和能力,以滿足其在一生中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各種學習需求,最終使得學習成為習慣,內化為人的需要,從而使人的終身學習成為可能。通過這種持續(xù)地學習,使得精神和肉體、個人與社會達到兩相和諧。
(四)自考校園文化核心精神價值對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作用
自考校園文化的核心精神價值通過特殊的教育考試形式具體來體現,該形式轉變了傳統教育施教者與受教者的主從關系,從學習者自身需要出發(fā)主動參與學習。同時通過多種知識載體和傳播手段來滿足學習者個性化的教育需求,另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讓自考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端正學習態(tài)度,掌握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它充分調動人的求知欲,強調對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自學考試,社會成員更容易接受終身學習的概念,由一次性的學習過程改為“終身學習”,“處處學習”,“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研究式學習”,“反思式學習”,讓學習成為個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發(fā)展模式。
由此,回到教育的文化概念,自考校園文化形成的“自尊自愛”、“自立自強”、“自主學習”、“自學成才”的核心精神價值更像是光,這種光在自考學習的初期階段是個人的,通過接觸廣袤的知識和智慧的積累,讓光把心靈和精神照亮,逐漸由己及他人,乃至成為整個社會的內在光。這個照亮的過程需要終其一生,其內涵和外延會隨著時代和語境的變化而變化。任何體系都是外在的,只有人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終身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劉燕紅,羅志堅.終身教育與自學考試[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22,(12).
[2]嵇承范,張大力,陳英.試論終身教育的特點及意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22,(1).
[3]呂�.發(fā)展繼續(xù)教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8).
[4]S・鮑爾斯,H・金蒂斯.美國:經濟生活與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5]李昌祖.自考校園文化的認識和建構[J].中國成人教育,2001,(8).
[6]郭光明.論自學考試在我國終身教育體系中的作用[J].成人教育,2003,(8/9).
[7]保羅・朗格朗著.終身教育導論(中譯本)[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
[8]陸揚,王毅.大眾文化與傳媒[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0.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有關校園文化的自考教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