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探索論文(2)
公民教育探索論文
公民教育探索論文篇二
《中學思想政治課與公民教育》
摘要: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建立以中學思想政治課為核心的公民教育體系,協(xié)調各種教育力量,共同努力,通過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傳播公民知識,培養(yǎng)公民意識,弘揚公民權利,呼喚公民責任,把中學生培養(yǎng)成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好公民。
關鍵詞:公民;公民意識;公民教育;中學思想政治課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2)09-0046-02
公民,是指具有一個國家的國籍、根據該國的法律規(guī)范承擔義務和享有相應政治經濟社會權利的自然人。公民意識與臣民意識等相對,是指一個國家的民眾對社會和國家治理的參與意識。改革開放以前,中國大陸由于長期的封建社會的臣民教育和當前政府的“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國人普遍缺乏公民意識,思想政治課是對中學生進行公民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建立以中學思想政治課為核心的公民教育體系,協(xié)調各種教育力量,共同努力,通過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傳播公民知識,培養(yǎng)公民意識,弘揚公民權利,呼喚公民責任,把中學生培養(yǎng)成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的好公民。
下面就我在課堂教學中對中學思想政治課與公民教育的體會與思考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需要加強公民教育
我國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民主法治的時代。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是自主性,民主制度的精髓是公民的自治。市場經濟年代要求每個社會成員作為獨立的主體,要有成熟的政治意識、社會責任感和道德人格;市場經濟要求公民都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并嚴格遵守游戲規(guī)則;市場經濟提倡自主的理性的行為方式,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些就是所謂的現代公民素質。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都是以相應的公民素質為基礎的,只有社會成員具備了現代公民素質,市場經濟才能順利發(fā)展,民主法治才能健康運行。但是,在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我們的社會成員卻不斷暴露出公民意識和公民素質比較低的問題,這是由市場經濟的自發(fā)性導致的后果。在市場經濟中,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價值規(guī)律的自發(fā)調節(jié)下追求自身的利益。這樣,市場上就有可能產生一些不正當的經濟行為。
比如,生產和銷售偽劣商品(假酒使人中毒、地溝油流向餐桌等);欺行霸市,擾亂市場秩序;一切向錢看,不講職業(yè)道德;偷稅漏稅騙稅抗稅,缺乏納稅人意識;等等。特別是在一些突發(fā)公共事件中(如SARS危機),眾多社會成員表現得自私(如哄抬物價等)、冷漠、嚴重缺少公共精神,更為突出地暴露了我國公民素質方面的嚴重問題。這表明加強公民教育的任務迫在眉睫,作為國民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必須適應公民教育的新形勢,滲透公民道德、公民價值觀、公民知識和公民參與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二 中學思想政治課與公民道德教育
中學生是未來的勞動者,高一思想政治課中特別明確地指出遵守職業(yè)道德是勞動者應該履行的義務。教育學生將來不管從事什么職業(yè),都要做到“干一行,像一行;干一行,愛一行”。如教師要有熱愛學生、忠誠于教育事業(yè)的品質,醫(yī)生要有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品質,軍人要具備勇敢善戰(zhàn)的品質,干部要有作風正派、辦事公道的品質,等等。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遵守職業(yè)道德可促進人們形成對本職工作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約束人們服從本職業(yè)的規(guī)范和秩序,鼓舞人們團結協(xié)作,爭取集體的榮譽;明確遵守職業(yè)道德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保障。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列舉遵守職業(yè)道德與不遵守職業(yè)道德的事例,說明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尤其要遵守職業(yè)道德。
三 中學思想政治課與公民價值觀教育
我國目前處于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在經濟體制上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由于體制的轉型和利益關系的調整,因而出現了不同利益主體在價值觀、價值取向上的不同選擇。例如,有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集體主義價值觀,這是我國現階段應該提倡和奉行的價值觀;同時還有拜金主義價值觀、享樂主義價值觀、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的價值觀,這是我們必須堅決反對的價值觀。
高二思想政治課明確教育學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建立,需要發(fā)揮集體主義的調節(jié)作用。市場主體的經濟行為需要用集體主義進行規(guī)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文明有序的經濟形式。由于社會分工和協(xié)作的關系,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是相互聯(lián)系、不可脫節(jié)的,作為市場主體的任何個人、企業(yè)、部門和團體的經濟行為,必須遵守價值規(guī)律和市場規(guī)則。為了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除依靠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外,還必須用集體主義規(guī)范市場主體的行為,使其遵循社會主義職業(yè)道德,顧全大局,團結協(xié)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穩(wěn)定有序的市場環(huán)境。
四 中學思想政治課與公民知識教育
高一思想政治課明確指出,21世紀的勞動者應該成為受教育程度更高、對新技術適應能力更強、具備計算機應用和跨國語言溝通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文化知識,掌握職業(yè)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五 中學思想政治課與公民參與技能的教育
現在的學生普遍缺乏公民感,對社會的關注不多,因而表現為對社會缺乏責任心。通過學習,幫助學生明確“我們就是中國公民”。學生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自我認定,“我們”不僅以一個學生的身份,更是以一個公民的身份參與實踐活動的?;蛘哒f,關注公共問題,參與公共政策的制訂,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權利。(如可在課堂教學中用實例鏡頭幫助學生了解中學生參與民主管理的一些做法,從而對學生有所啟示。)努力使他們成為“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小公民。
六 中學思想政治課與公民意識教育
公民意識是公民依據憲法規(guī)定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對自己在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地位、主人身份的認識,對相應的責、權、利的認知和價值取向。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是我國公民意識中的核心理念。通過中學思想政治課,我們可以對學生進行如下公民意識教育:權利與責任意識教育;國家與民族意識教育; 平等與公正意識教育;自由與法治意識教育; 道德與文明意識教育等。
為了祖國的明天,為了一代公民的成長,作為公民教育核心的中學思想政治課,一定要發(fā)揮自己的課堂教育特色,激發(fā)學生的公民熱情,提高學生的公民意識,使學生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意識到自己在國家中的主人翁地位,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國家和民生事務的討論和行動中去。
參考文獻
[1]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材;網絡學習
看過“公民教育探索論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