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2)
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篇二
《淺析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網絡的普及和應用是一把雙刃劍,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的出現要求我們必須建立起符合網絡時代特點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引導大學生正確利用網絡,有效的開展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的重要方面。
關鍵詞:網絡;道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精神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3)02-0088-02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的表現
隨著互聯網在高校校園的日益普及,網絡的負面影響在大學生群體中也日漸凸顯,本來大學生上網進而掌握網絡技術,是有益于學習的好事,但是很多大學生上網不是用來查找資料,而是沉迷于網絡游戲,聊天,甚至許多人因為沉迷于網絡而荒廢了自己的學業(yè)。
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信息龐雜多樣,網絡信息往往魚目混珠、真假難辨,大學生的識別能力和判別力尚不成熟,部分大學生對互聯網使用不當,因而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一)大學生道德情感弱化,人情淡漠。互聯網一方面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人們的溝通不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但是由于網絡數字化的存在。使人與人的交流變成人與數字的交流,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停留在了網上。許多大學生和自己家人交流反而變少,同學、師生之間的感情聯系變得單薄了,從而導致了部分大學生道德感情冷漠。我們看到現實生活中的虐兔案、藥家鑫案都是大學生道德情感冷漠的重要表現。
(二)部分學生道德心理發(fā)展錯位。在網絡的環(huán)境中,由于其虛擬性的特點,大學生就追尋快樂的原則,有時候,會忽視社會道德隨意的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在發(fā)表一些言論的時候往往會考慮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來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網絡內外這兩張截然不同的觀點,極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價值觀念扭曲,在虛擬的空間追求低級而無限的刺激,甚至淪為網絡的奴隸,無法再網絡中自拔,形成人格發(fā)展錯位。
(三)大學生價值觀迷失。由于網絡開放性的特點,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在網上不斷的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特別是西方國家借助網上的優(yōu)勢,宣揚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權觀念。這就加劇了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間道德,文化的沖突。部分大學生的思想激進,容易也渴望接受外來信息和思想,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網絡思想,部分學生取舍不當,便會在人生觀、價值觀上扭曲。
(四)一些大學生民族認同感弱化。網絡的開放性促使了國際間的信息文化交流,但是同時,由于西方國家在網絡上占有壟斷地位,他們通過網絡向人們傳遞的是一種充斥漢堡,快餐,好萊塢電影,可口可樂這樣的文化精神。這樣的文化是人們從內心感覺到了一種愉悅;他們引領著一種追求西方文化的潮流,但是由于網絡的開放性,人們往往會淡化對這些產品的民族屬性的探究,這些東西慢慢的滲透到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因為大學生是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的人群,他們受到西方這種網絡文化的影響,將非理性消費主義和絕對自由的個性標榜為自己的個性。這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因為網上那些消費品和個人行為沒有嚴格的國籍區(qū)別,從一定程度上會降低人的警惕性。互聯網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也將商品、文化、個人行為的國家距離弱化了。西方國家強調了信息以及商品流動的自由化,但這種自由變相的變成了推銷自己文化的行為。
傳統社會雖然缺少網絡這種先進技術去給們的生活帶來一些便利,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比較多,人們的道德行為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和人的監(jiān)督,青年道德意識比較強烈。而網絡的隱匿性很容易造成大學生道德人格的缺失,引發(fā)一系列不道德的網絡行為甚至是網絡犯罪行為??傊S著信息網絡在我國高校的迅速普及和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展開,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加強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當前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網絡開放性以及時空無局限性等實質是引發(fā)大學生道德問題產生的實質。大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受到道德以及他人言論等等現實因素的約束,在言論以及個人行為上非常注意,大學生在網絡活動中可以擺脫現實生活的各種制約,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言論甚至可以使自己的言論在全球范圍內傳播。這樣比較松散的環(huán)境會使大學生的思想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沖擊,這樣失去控制的言論的言論環(huán)境會使大學生有一種自由感和輕松感,在說話上會無所顧忌。網絡突破了人與人之間的地域限制,你可以喝任何素不相識的人進行交流,在網絡環(huán)境中,沒有嚴密的管理機構和行之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大學生極易因為這種隱蔽性和寬松性而產生各種網絡道德失范。
(二)網絡中一些不良思想的滲透。由于網絡發(fā)展速度過快,缺失有效的輿論監(jiān)督體系,人們無所顧忌的發(fā)表自己的言論。大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新鮮的思想,西方一些文化也借助網絡這個媒體對我國的文化進行滲透。影響了大學生的身發(fā)展。同時,在某些情況下,由于不良信息的誘導,可能有些同學又會受到影響,甚至走上網絡黑客等一些犯罪道路。
(三)大學生的自身原因。大學生進入大學,剛剛脫離了家庭的約束,自制力比較差,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但很容易把握不了分寸,過度沉迷于網絡世界中。在很多大學中,每年都會出現一些因為過度沉迷于網絡而荒廢學業(yè)被勸退的一些學生。在網絡中,尤其是網絡游戲中,許多人會再那里找到成就感和滿足感,甚至感受自身價值的極大化和他人對自己的關懷。當在網上獲得的快樂不現實多時,他們就會把更多的經歷和時間投入到網絡世界中;當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就更加傾向于在網絡中尋求虛擬的安慰,消極的逃避現實的矛盾。這樣,就會引起大學生覺得個人安全感下降,在和人的溝通交流上存在問題,最終難以融入社會。
三、如何加強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一)運用網絡抵御西方文化的滲透。要加大在互聯網上進行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教育的力度,在網絡中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思想,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個正確的政治導向。同時,要圍繞一些重大的政治問題、意識形態(tài)敏感問題、影響穩(wěn)定大局的問題,旗幟鮮明的發(fā)表言論,進行積極的引導,對錯誤思潮大力開展批評。加強對網絡文化的管理和引導,打擊網絡犯罪,清除網上文化垃圾,規(guī)范網上行為,盡量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網上生活空間,是互聯網的文化秩序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fā)展。
(二)運用網絡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通過網絡這個平臺,開展各種各樣的弘揚民族精神的活動,向大學生傳達一個健康向上的思想,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方面可以加強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使大學生的責任感加強,道德感增強,從而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另一方面,民族認同感的增強也可以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大學生能夠自覺地抵御西方一些敵對勢力對我國思想層面上的滲透。
(三)利用網絡的特點,開展豐富的活動,使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網上和網下的聯合。比如很多學生現在都有了自己的電腦,輔導員和班級同學可以組建一個群,大家在網上可以聊自己的思想,文化活動等等心里上的問題,那么輔導員可以從中及時的發(fā)現一些問題并加以引導。但是前提是這個活動必須營造出一個輕松和諧的范圍,而不應該一味的以嚴肅為主,要注意結合網絡本身的特點。
(四)注重大學生的網絡心理健康問題。隨著網絡時代的各種問題的逐步顯現,大學生中開始泛濫的各種癥狀,例如“網絡心理障礙”,高等院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必須開設針對性的心理指導課,讓大學生及時了解“網絡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特別是怎樣預防諸如上網成癮、信息焦慮和人際孤僻等,做到防范于未然,對已出現不同程度的“網絡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做好咨詢、調適和治療工作,使網絡時代的大學生能健康地成長,使他們重新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我們可以利用網絡這種不受空間局限性的特點,建立一些大學生易于接受的交流界面,以平等、寬容的心態(tài)面對大學生出現的各式各樣的問題,使大學生的心理輔導不局限于面對面的交流,解決傳統心理咨詢中出現的咨詢對象的戒備心理,是工作的深入性、有效性達到應有的水平,建立起符合網絡時代特質的網上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五)培養(yǎng)一批高級復合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新的形勢下,我們既要注意培養(yǎ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理論水平,提高他們做政治工作的水平;同時,也要提高、培養(yǎng)他們使用網絡信息技術的水平。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能從根本上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網絡運行在政治思想上的正確導向,又能夠及時有效地解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使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處于一種良性的運行形態(tài)中。
總之,我們要利用好網絡這個媒介,是他成為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這樣,才更加有利于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使大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投入到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參考文獻:
[1]周長春.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
[2]李佳國.當代文化變遷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3]馮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4]邱香.創(chuàng)新工作模式是做好青少年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2).
[5]李建平.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與教學[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419-433.
看過“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論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