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栽培技術論文
生姜的栽培技術論文
生姜地下莖腑芽活動,不斷分生,形成扇狀的地下肉質根莖,可供食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生姜的栽培技術論文,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生姜的栽培技術論文篇一
大棚生姜高產栽培技術
摘要:生姜是姜科宿根植物,塊莖含有辛香濃郁的揮發(fā)油、姜辣素等成分,具有健胃、祛寒和解毒等功能,是一種傳統(tǒng)中藥,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調味品。為了提高大棚生姜的產量、品質及經(jīng)濟效益,調動廣大農戶種植生姜的積極性,文章對大棚生姜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進行了介紹。
關鍵詞:生姜;栽培
中圖分類號:S63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3-0153-1
生姜可以加工成姜粉、姜油、姜糖等食用品,種植生姜已成為一些地區(qū)的地方特色產業(yè)。生姜喜溫,不耐霜凍,其生長發(fā)育要求較高的溫度,因此,在生姜生產中許多地方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既可提高地溫,又可提高氣溫,從而可以提早播種生姜,又可以延遲生姜的收獲,在生姜大棚栽培技術中病蟲害的防治、肥料和調節(jié)物質的施用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生姜的產量及品質。為了提高大棚生姜的產量、品質及經(jīng)濟效益,調動廣大農戶種植生姜的積極性,現(xiàn)把大棚生姜高產優(yōu)質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提早播種
生姜產量隨生長期的延長而提高,因此,生姜提早播種是獲得生姜高產的關鍵。
2 大拱棚建造
采用水泥立柱、竹拱架結構的大棚來栽培生姜。一般棚寬10m,4排水泥立柱,長按地長度而定。依地形可采用南北或東西向開溝起壟種植。生姜栽植前7-10d蓋好棚膜升溫,以利提高地溫。
3 加溫催芽
生姜大棚種植必須要提前催芽,要在播種前25-30d開始催芽。此時溫度尚低,為保生姜順利出芽,可采用火炕或電熱毯等催芽法。無論采用哪種催芽法,催芽溫度要保持在25-30℃之間,待姜芽萌動時保持溫度22-25℃,姜芽達1cm左右時即可播種。
4 重施基肥
大棚生姜生長期長,產量高,對肥料吸收量多,因此,要加大底肥施用量,并多施生物有機肥料。一般冬前每畝施充分腐熟雞糞3-4m3,隨深翻地施入。種植前開溝起壟,在溝底集中施用有機肥200kg加復合肥50kg或豆餅150kg加復合肥75kg,肥料與土拌勻澆足底水即可栽植。為防地下害蟲可施入2-3kg硫磷顆粒劑或毒死蜱顆粒1kg。
5 寬壟稀播
為充分發(fā)揮大棚生姜生長期長的優(yōu)勢,以發(fā)展單株,擴大群體,這樣既可提高產量,又可提高商品品質。大棚種植大姜,按行距60-65cm、株距18-20cm,每畝栽植5000-5500株為宜。
6 除草覆膜
大棚一般在播種前7d蓋棚,從而提高地溫,利于姜芽的生長發(fā)育。定植后及時澆水,并噴灑施田補、果爾等除草劑進行苗前土壤封閉處理。噴完后立即覆膜,為了防止灼芽,可在壟上鋪一層稻草、麥麩或稻糠,覆膜后在膜的四周壓實,中間隔2-3m壓一土塊,通過覆膜可以提高地溫和保墑,可有效的改善土壤環(huán)境,促進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和各種酶的活性,從而加速土壤中營養(yǎng)物質的分解和轉化,使耕層有效養(yǎng)分增加。
7 搞好溫光管理
播種后出苗前要蓋嚴大棚膜升溫。保持棚內白天30℃左右,不通風,以利姜苗出土。姜苗出土后,待苗與地膜接觸時要打孔引出幼苗,以防灼傷幼苗。白天溫度約在22-28℃,不高于30℃,夜間不低于13℃。外界夜間溫度高于15℃時要晝夜通風。光照的調節(jié)主要靠棚膜遮光,在撤膜前無需進行專門的遮光處理,到5月下旬氣溫高時,可撤膜換上遮陽網(wǎng)(遮光率50%為宜),7月下旬撤除遮陽網(wǎng)。到10月上旬隨外界溫度降低再覆上膜進行延后栽培。蓋棚膜后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夜間13-18℃。
8 加強肥水管理
大棚生姜因生育期提早,追肥也應提早。在苗高30-40cm后應追提苗肥,順水分兩次沖施少量氮肥(每畝施15kg尿素或25%鼎泰牌菜飽飽沖施肥料15-20kg);至三杈期進行大追肥,每畝追肥鼎泰牌生物花椒餅有機肥料120-150kg加高氮、高鉀復合肥料50-75kg,結合開溝培土施用。7-8杈時再每畝追施38%鼎泰牌菜飽飽沖施肥料40-50kg或高氮高鉀復合肥50kg。
9 勤培土
大棚生姜單株個體大,為充分發(fā)揮單株高產優(yōu)勢,在生長中后期要多培土,促使姜塊正常膨大。在姜膨大期要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10月份扣棚后,要適當進行控制澆水,不再進行追肥。
10 生姜增產劑應用
概括生姜的生長發(fā)育特點,增加人為調控能力,噴施生姜增產劑,達到增加生姜產量的目的。全生育期噴4次。第一次在苗高30-40cm時,第二次在三杈期,這兩次以促進生姜營養(yǎng)體生長;第三次在7-8杈前噴1次,以控制調節(jié)姜塊膨大為主;第四次在收獲前15-20d噴施,以促進姜葉及地上莖中的養(yǎng)分向姜塊回流。采用該技術可增生姜500kg左右以上,并提高生姜的耐貯性。
11 加強病蟲害防治
生姜的病蟲害主要是姜瘟病、炭疽病和姜螟夜蛾。防姜瘟病、炭疽病等病害可以選用清道夫、可殺得、農用鏈霉素;防治姜螟夜蛾等蟲害可以選用縱卷特殺、康綠功臣(0•36%苦參堿水劑)、辛硫磷、銳丹、功寶、紅寶等農藥,要進行綜合防治。發(fā)現(xiàn)有病姜株和蟲傷株應及時除去,并帶出棚外集中處理。
12 適時收獲入窖貯存
當棚內夜間溫度降到13℃以下或有強寒流帶來之前要及時刨收生姜,并入窖貯存。
參考文獻
[1] 甘東孝.生姜深溝地膜高產栽培技術[J].科學種養(yǎng),2009,
(01).
[2] 李鳳榮.無公害生姜栽培技術[J].河北農業(yè)科技,2008,
(10).
[3] 符運柳,符家杰.龍眼園套種生姜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8,(09).
作者簡介:雷廷玉(1966-),男,畬族,福建福安人,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生姜高產配套技術。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生姜的栽培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