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課程論文
大學計算機基礎是高校非計算機類專業(yè)的必修課,通過這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于與計算機相關的內容有個概括性了解,對于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計算機技術能夠充分應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計算機課程論文,供大家參考。
大學計算機課程論文范文一: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研究
引言
近年來,“計算思維”思想概念在大學計算機相關課程的改革中被稱為一項重要的指導思想和研究方向,隨即展開了關于“計算思維”的教育研究的熱潮,尤其是對大學計算機教育的研究。陳國良教授等研究學者認為“計算思維”與邏輯思維、驗證思維一并稱為推動人類和現代科技發(fā)展的三大思維,計算機與數學、物理一樣是培養(yǎng)新時代各個領域人才的必備基礎課程。計算思維在各個領域中的作用及影響力逐漸被人們所認識。198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KenWilson在他的獲獎演講中就提到計算在他的工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都與“計算”有關;“計算思維”是理解自然、社會等現象的新視角,是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是創(chuàng)造知識、提高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新途徑。成都理工大學的孫淑霞教授針對地方高校進行了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和教學內容設計。
一、基于計算思維的教育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
通過周以真教授的定義,可以將“計算思維”看作是一種思想或方法理論。其實在日常教學中,每有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問起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作用時,教師通常給予“培養(yǎng)學生運用計算機的方式思考問題”等類似的回答。雖然在朦朧之中,也有將“計算”的基本思路注入到教學中去,但也難免為枯燥、煩悶的計算機理論所掩蓋。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以往“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制訂教學目的時以學生掌握了多少操作為基本考核目標,這就使得“大學計算機基礎”教育陷入了“狹義工具論”的深淵。會使學生感到“從來都沒有體驗過計算的愉悅———計算原理的相互影響以及問題有效解決的思維方式”,對計算機的教育非常有害,這樣會使學生對計算學科的認識淡化,無助于計算技術中最重要的核心思想與方法的掌握。如何解決這兩個問題,是所有“大學計算機基礎”的一線教師和教學改革者的燃眉之急。下面,就依照我校近兩年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發(fā)展現狀,淺談在農林類高校中如何進一步發(fā)展基于計算思維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
二、基于計算思維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育實踐
1.課程的構建
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構建方面,采用了“一個教學目標、三個實驗層次、分專業(yè)立體”的培養(yǎng)原則。“一個目標”是以提高人才的基于“計算思維”等綜合素質或能力為目標;“三個實驗層次”是根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不同專業(yè)、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將課程的層次分為基礎驗證性實驗、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結合網絡學習資源,建立了包括自主學習系統(tǒng)、多媒體交互教學系統(tǒng)和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輔助系統(tǒng)的“分專業(yè)立體培養(yǎng)體系”。使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既有內延又有外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計算”能力和“計算”素質的提高。
2.教材的修訂
從教材的修訂入手進行課程內容的更新和結構調整。修訂后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材具有如下特點:注重內容的基礎性、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能夠體現最新計算機技術前沿以及“計算技術”在農業(yè)院校的應用;強調“技能”實用性,更新書中的大量案例;應用性和概念性內容與時俱進,通過算法及基于Raptor的程序設計基礎等以問題求解為核心的內容設置增強“計算思維”思想概念的引入和理解;知識點組織模塊化,對于不同層次和專業(yè)的學生都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調整,具備良好的適用性。
3.編寫基于“計算思維”的與農業(yè)各領域相關的案例集
在精選案例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yè)和層次的不同,將案例集的整理分為兩個層面:基礎案例集和項目驅動型案例集?;A案例集中的案例采用迭代式案例模式,比如在Excel教學中使用同一個案例,采用迭代的方式循序漸進地重點講解單元格格式→引用→公式→排序→分類匯總→圖表→數據透視表→圖表輸出等知識點。案例驅動的教學模式使枯燥的計算方法變得生動,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計算”的樂趣。使用案例驅動的方式講解程序設計的語法現象和知識點,結合生產實踐和經典案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講解解決思路,引出常見的語法現象,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達到“計算思維”培養(yǎng)的目的。項目驅動型案例集依托服務墾區(qū)和地方現代化大農業(yè)方面的技術優(yōu)勢,結合各個專業(yè)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需要進行構建。這些案例來源于教師主持或參與的橫、縱向課題,例如選取“水稻本田現代化管理系統(tǒng)”“水稻智能化浸種催芽設備”“地下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等系統(tǒng)中的數據采集與格式轉換、A/D轉換等內容作為數據表示部分的案例展示;將橫向課題“農場社區(qū)管理系統(tǒng)”和“農場黨建管理系統(tǒng)”作為數據庫的案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參與到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的思考中,學習和領悟運用“計算”思維解決問題的方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結論
1.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應該根據專業(yè)進行進一步細化。
在現階段區(qū)分文科類、理工類專業(yè)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成農業(yè)工程類、文科經管類、農學類、動物科學類、生命科學類等等。不同的專業(yè)運用“計算思維”的核心問題解決思想理解各自專業(yè)的實例,將更有利于非計算機專業(yè)的學生運用“計算思維”解決問題。
2.合理配置“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
軟件應用培養(yǎng)要分層,技術基礎培養(yǎng)分專業(yè),“計算思維”的培養(yǎng)是根本。
3.教學過程合理規(guī)劃。
合適的教育理論和教材需要合理的教學過程才能將“計算思維”的思想精髓給予學生,需要結合案例和項目等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所以進一步研究案例的構建和教學過程的設計也是“計算思維”思想在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中的發(fā)展的重要部分。
大學計算機課程論文范文二:文科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論文
1文科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分層次教學改革
為了更好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因材施教,該校在新生入學后,組織學生統(tǒng)一參加學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測試”,根據測試成績將學生劃分為免修和必修兩個層次(分數介于80至100分之間為免修,80分以下為必修)。其中,必修的學生按照學校的教學計劃進行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正常學習。免修的學生可以直接進入教學體系中第二層次課程即計算機公選課階段的學習,通過選修一門或以上其他計算機類課程來保證計算機學習的連續(xù)性。但是,免修的學生不能免考,期末要和必修學生一同參加大學計算機基礎的考核,通過考核才能修得該門課程的學分,目的是督促這部分學生能夠對基礎課程中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自主學習。為了保證免修學生的自學效果,為這部分學生配備了一名指導教師,制定了一套自主學習指導方案,并依托于網絡教學平臺,以“實踐教學”為核心,為學生構建了集教學資源管理、網絡教學、教學資料庫等多種服務的開放、共享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教學平臺。引導學生自主的、有目的學習,同時,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更新和拓展學習內容。
2文科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方式改革
為了科學、客觀、公正地考查學生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制定出更加符合計算機基礎教學規(guī)律、迎合計算機技術不斷發(fā)展和社會需求的考試形式與內容,該校將“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辦公自動化水平測試(吉林省考區(qū))”與該校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考試改革相結合,為學生提供一個統(tǒng)一、科學、準確的評價標準,搭建一個通用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檢驗的平臺。具體考核方式如下。
(1)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總評成績=期末考核成績50%+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辦公自動化水平測試(吉林省考區(qū))成績50%。
(2)所有學生將統(tǒng)一參加學期末學校組織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期末考核”,期末考核成績=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
(3)所有學生將統(tǒng)一參加本學年教育廳組織的“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辦公自動化水平測試(吉林省考區(qū))”,成績按實際得分計算。
(4)文科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總評成績“大于或等于60分”,且兩項單科成績同時“大于或等于60分”,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
(5)兩項或其中一項單科成績不合格者(保留已經合格的單科成績),按學校有關規(guī)定進行補考或重修。
3結語
該校的計算機教學始終把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放在首位,把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重點,將系列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成果融入教學中,突出“實踐性、實用性”,使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和現代化辦公設備輔助他們的工作,處理面臨的各種問題,符合人才培養(yǎng)方案,符合市場需求,為學生未來成為合格職業(yè)人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將教學改革成果推廣至省內、外其他院校,為兄弟院校提供參考與借鑒,共同促進高校計算機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
大學計算機課程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計算機課程論文
上一篇:大學計算機結課論文
下一篇:大學計算機論文精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