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方面的論文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fā)展,計算機在自動化控制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計算機控制是計算機技術與自動化技術緊密結合并應用于實際的結果。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方面的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方面的論文范文一: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策略
【摘要】網絡安全問題和網絡犯罪的不斷出現使網絡使用者對關于網絡安全的探討也越來越重視,本文基于對計算機網絡存在的問題,探討了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管理,提出了網絡安全防范的措施。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防范措施
近年來,計算機通訊網絡得到了快速發(fā)展,有效推動了各個行業(yè)業(yè)務處理的信息化進程。與此同時,如何更好地做好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本文分析了計算機網絡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防范的措施。
1計算機網絡現存問題
以下談及了幾點計算機網絡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網絡結構缺乏時代性
網絡結構沒有跟上現代化經濟發(fā)展的需求,網絡建設更新速度過低,目前業(yè)務網普遍所使用的網絡結構都是過往傳統(tǒng)的網絡結構,路由器極其低端,網絡結構件具有單一性,同時長時間沒有進行結構升級,難以控制網絡流量的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單點故障的風險。即使有的支行采取了冷備份的形式來改造這種情況,但是卻對于系統(tǒng)安全性帶來了威脅。
1.2沒有進行實時監(jiān)控
隨著業(yè)務系統(tǒng)的上線業(yè)務增多,各支行所需要的網絡流量也越來越大,由此現在的業(yè)務運營需要系統(tǒng)提供更大的流量,這對于業(yè)務網寬帶的承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的業(yè)務網運行缺乏實時的網絡監(jiān)控機制,對于網絡運行的具體情況沒有進行清楚的了解,難以對不同時間段、不同業(yè)務系統(tǒng)以及各種網上的應用程序的使用流量進行準確的查看和了解,因此對于網絡的具體運行缺乏客觀的定量分析和結論,如此一來,一旦業(yè)務網的線路出現問題,或者網絡設備發(fā)生故障,那么網絡管理工作人員難以立即獲取預警的信息,具有極大的被動性,對于網絡管理人員對于故障的檢查和判斷產生影響,同時增加了更大的網絡風險。
1.3缺乏對網絡管理人員的合理配置
目前,網絡管理人員缺乏關于計算機安全管理人員的專業(yè)資格,多數管理人員都只屬于兼職的工作人員,與此同時,他們的學歷較低,而且年齡相對較大。這樣的人員資源配置是難以適應當今現代化的計算機科學技術和網絡的發(fā)展的需要的。
2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
2.1組織協(xié)調機制優(yōu)化方面
應當建立務實高效的組織協(xié)調機制,這是確保計算機網絡管理工作效率的關鍵因素,對于建立有效的組織協(xié)調機制的具體措施主要有四個方面:
(1)重視對總部網絡管理規(guī)范的遵守,充分征求和結合各個工作部門的意見與建議,從基層網絡管理的實際問題與發(fā)展需求出發(fā),重新整理制定基層網絡管理的制度與措施。
(2)通過建立健全的網絡組織機構,緊緊圍繞著管理、防范、監(jiān)督三個重點,加強對各個小組的統(tǒng)一與領導,明確各個部門的權力和職責,互相監(jiān)督,互相促進,認真的落實好各項具體工作。
(3)通過建立雙向的溝通協(xié)作機制來促進基層各個外鏈機構和分支機構的聯(lián)系與合作,從而改善基層的實時溝通現狀,提高基層外部與內部、內部與內部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凝聚力,對基層計算機網絡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通過開設熱線電話提供技術服務,為客戶解決網絡使用的各種問題,同時建立網絡知識資料庫,定期更新,對網絡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提高基層業(yè)務網管理的工作效率。
2.2搭建網絡管理控制機制
網絡管理控制機制是基層計算機網絡建設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為了提供全方位、優(yōu)質、便捷的服務,可以采取相關的措施來提高網絡的可控性與可靠性。①對于硬件設備進行優(yōu)化,包括了采用雙機備熱、雙鏈路雙營運商等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網絡的可控性能。②采用智能網絡流量的控制設備來控制分析網絡的流量使用情況,從而有利于網絡管理工作人員清楚的了解網絡流量的行為,為網絡業(yè)務部門的流量使用提供了客觀性的保障。③建立智能管理平臺對網絡的重要設備進行智能化管理,提高了網絡業(yè)務管理的實時監(jiān)控和集中性。
2.3構建安全防控機制
通過構建堅實有力的安全防控機制來為基層計算機網絡安全提供穩(wěn)固保障。首先,可以針對主機進行部署,形成堡壘形式的防御性主機,防范外界網絡的威脅與風險;其次,為了解決基層計算機網絡及其應用系統(tǒng)方面的漏洞問題,來部署關于漏洞掃描的設備儀器,提高網絡系統(tǒng)及時發(fā)現漏洞以及識別漏洞的能力,避免因漏洞而帶來的風險與不必要的損失。同時,可以對傳統(tǒng)的防御思維進行改革,采取主動防御的主動思維方式去部署入侵防御系統(tǒng)。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在計算機網絡的應用中,網絡安全問題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面對計算機網絡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關措施保障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具有關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魏國斌.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J].信息安全與技術,2013(08).
[2]趙紅梅.談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對策[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2(03).
[3]趙江濤.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風,2011(08).
[4]李樹本.論圖書館網絡安全防范與對策[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09(02).
[5]賈慶節(jié),谷月華.網絡安全防范技術探討[J].河南科技,2006(09).
計算機方面的論文范文二:高校計算機課程二層三階法教學設計
摘要:根據學習者特征,借鑒混合學習思想和混合式教學模式理論,創(chuàng)設一個融多種信息化手段和教法學法于一體的教學環(huán)境,設計二層三階法保證學生由簡入深,使得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不再僅僅局限于操作演練,更是學習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舞臺。
關鍵詞:混合學習;混合式教學;分層教學;教學設計
1學習者特質分析與分層
高職院校的學生有多半來自普通高中,另一部分來自中職院校,還有少數偏遠地區(qū),其學生原有的計算機技能差距大。將班級的學生分為初級和中級二個層次,普高學生屬于初級,中職的學生屬于中級??紤]到個別學生的情況,允許普高學生通過在線測試的方式申請升級。
2學習環(huán)境資源重構
針對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差異,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所有知識點重新組合,按照難易程度,劃分成不同的等級,同時,結合各專業(yè)對Office辦公軟件使用的頻率和需求,增加至少一項綜合應用能力:外語外貿學院、人文社科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增加Word綜合應用能力;信息工程學院、財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增加Excel綜合應用能力;管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珠寶學院增加PowerPoint綜合應用能力。而筆者所帶的國際貿易專業(yè),強化了Word排版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設計的能力要求。通過重構學習資源,將資源的等級劃分為三個階段:基本操作階段、會應用階段、會設計階段。基本操作階段和會應用階段與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能力要求對應,而會設計階段與專業(yè)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對應。因此,階段越高,計算機的能力越高。
3學習活動設計
混合學習是一種基于web技術的結合,以實現某一教學目標;是多種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術結合,共同實現最理想的教學效果;是任何形式的教學技術與基于面對面的教師教學培訓方式的結合;是教育技術與具體的工作任務的結合,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或工作效果[2]。合式教學則是學習理念的一種提升,要求教師在分析學生需要、教學內容、實際教學環(huán)境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在線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互補來提高學生的認知效果[3]。筆者所在的學校采用網絡自主學習的平臺,支持學生在線自學、自測,所有的基本知識點、技能點均已提供測試功能,可以自動評分,學生可以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自主學習,教師在后臺可以統(tǒng)計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但是由于高職學生的自覺性較差,如果沒有教師督促,部分學生并不會自主完成學習。對此,筆者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的平臺和計算機機房的教學環(huán)境,對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學習活動進行重新設計,通過“二層三階法”,將教師引導和學生利用網絡自主學習有機的連接為一個整體。在整個學習活動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課程的自主學習的平臺被合理安排和充分的運用,教師通過學習的平臺的后臺管理可以實時監(jiān)控整個課堂的學習進度,把握課堂的節(jié)奏。學生則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從被動的灌輸式、訓練式學習,轉換為因興趣而學習,為問題而尋找解決辦法,學習的目標從原來的掌握老師規(guī)定的知識點變成升級、再升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從枯燥變?yōu)橛腥さ奶剿鞯倪^程。
4教學案例素材的選取
“二層三階法”的教學模式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教學案例的選取,在導學時,能調動學生興趣的案例,以及恰當的提問方式,直接影響到課程的學習效果。筆者以“創(chuàng)建和編輯圖表”教學單元為例,介紹“二層三階法”中的案例選取與嘗試。(1)課堂的導入。導入案例選取關鍵在于盡量用熱點案例,如無法找到可以涵蓋課程知識點中需要重點強調的案例,則可以用通識案例,用于普及知識點。(2)實例練習。實例練習 平臺的案例需要比基本操作增加一到兩步的設置,關鍵考察學生能否將基本操作綜合應用的能力。(3)拓展練習。拓展練習的案例應盡量與專業(yè)的崗位結合,增加關卡或陷阱,以提高學生思考和發(fā)現問題的能力。
5結束語
采用“二層三階法”,將混合式教學模式與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結合起來,改善了教學效果。但以上教學設計只處于實驗階段,學生尚未畢業(yè),缺少企業(yè)反饋,僅僅根據學生學習態(tài)度還不能全面的驗證此模式在改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的有效性,因此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徐寧,劉清堂,趙呈領.學習活動設計與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01):78
[2]DriscollM.Blendedlearning:Let’sgetbeyondthehype[J].LearningandTrainingInnovationsR,2002
[3]楊文婷,何伏剛.混合式教學中教師技能的新要求[J].中國遠程教育,2008(06):65-68
計算機方面的論文相關文章:
4.關于計算機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