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學院學年論文
計算機學院學年論文
在計算機技術快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中,要想對計算機技術進行充分地應用,就必須把握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如此才能夠促進計算機技術的科學和快速發(fā)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學院學年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學院學年論文范文一:計算機課程輔助教學研究
摘要:通過研究當前信息環(huán)境下,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的問題和制約條件,結合移動學習理論,提煉移動終端輔助教學構成因素,形成輔助教學結構框架及實施程序。探討利用移動終端(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將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形成對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
關鍵詞:計算機課程輔助教學;移動學習;優(yōu)勢
1概述
隨著計算機學科與各學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計算機公共課程的基礎性地位不言而喻。我們注意到教學中如基礎課程大班授課的教學管理實施難、教學對象層次差距大、計算機教學內容更新滯后、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公共課程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計算思維”的形成,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工作仍任重而道遠。當前,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重要補充。智能終端的移動性、智能化、多媒體呈現(xiàn)等特性為開展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課程學習維度、方便教學反饋方面提供了有效支持。研究基于智能終端的輔助教學系統(tǒng),形成完整的體系模型與實施方法,可有效解決高校基礎課程開課密度低,大班授課導致的教學管理不到位,幫助教師擴展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幫助學生形成利用移動終端進行移動學習的意識,使學生有效利用碎片時間學習,進而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高校教學方面,移動學習作為網(wǎng)絡在線學習的延伸,利用移動終端的優(yōu)勢,使得網(wǎng)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得以進一步的推廣和發(fā)展。另一方面,當前發(fā)展迅速的微課由于其靈活特點與移動學習高度契合,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使得移動學習的擴展性得到極大提升,教學實施難度與成本大大降低,更容易被高校師生接受。
2移動學習的界定
作為一個新興的發(fā)展中的研究領域,移動學習的概念目前還沒有形成較為統(tǒng)一的共識。我們認為,移動學習是在非固定的、非預先規(guī)劃的時間和地點的,利用移動設備,通過移動網(wǎng)絡發(fā)生的個人的、協(xié)作的或者混合方式的任何學習。
3指導實踐的初步設想
近年來,網(wǎng)絡中的微課、大規(guī)模在線課程(慕課)的興起使得人們對于碎片學習和終身學習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國家教育部門也在積極開展微課、慕課、在線視頻公開課的建設工作。利用高校學生移動終端高普及率的優(yōu)勢,將移動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引導教師采用混合學習、反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手段,勢必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并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意識。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均為全校性質的基礎課,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教學內容松散龐雜、教學班級人數(shù)較多、學生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嚴重影響課程教學質量。本文著眼于具體的教學問題,利用移動終端(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將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形成對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首先通過研究移動學習設計規(guī)律,結合計算機課程具體特點,設計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實施方案;然后將方案模塊化,并融入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翻轉課堂等),使用移動終端及其軟件平臺為載體,將輔助學習內容以互動、自動回復、群發(fā)、自選菜單等形式,根據(jù)教學設計需要,在課前、課后等時間節(jié)點推送給學習者,做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時間、空間上的補充和擴展,增加教學維度,保持學生學習連貫性、最主要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方便教師進行教學管理,進而提高教學效果與質量。其次將方案模塊化;在輔助教學實施問題中,經(jīng)過對比分析論證,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擴展性進行輔助教學平臺的搭建。節(jié)約了大量的軟件開發(fā)成本并有效規(guī)避當今兩大智能移動終端操作系統(tǒng)“IOS”與“Android”由于商業(yè)競爭而產生的數(shù)據(jù)信息屏蔽問題。其中微信公眾平臺輔助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應包括前期分析、常規(guī)課堂教學、輔助課堂教學過程及評價反饋四個部分。
3.1前期分析。前期分析包括學習條件分析和學習主題的確定。通過對授課班級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手機已成為所有學生最主要的移動終端,持有率達100%。其中智能手機擁有率達到91.4%。80%的學生表示愿意使用手機進行移動學習。這樣就可以根據(jù)學生已有知識情況及興趣愛好,根據(jù)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確定微信公眾平臺群發(fā)消息的內容。在課前預習階段,發(fā)送簡單的實例供學生練習;課后提升階段,依據(jù)課堂講授內容,著重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及知識的擴展。
3.2輔助課堂教學內容。經(jīng)過前期分析,學生較愿意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接收學習資料。教師上課前兩天發(fā)送關于課堂講授內容的基礎知識,提供課堂內容的簡單講義,供學生預習;課堂講授時,教師再對學生預習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課后提升階段,通過發(fā)送相關內容以鞏固和提升學生所學知識。
3.3執(zhí)行控制階段。根據(jù)微信公眾平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功能中的“圖文轉化率”,了解閱讀每條消息的人數(shù)及閱讀次數(shù),大致掌握學生對每條消息的熟悉程度。同時根據(jù)學生課堂中的反應,適當調整各知識點的講解時間,或調整教學方式。教師除了每天群發(fā)一些消息外,還能通過綁定個人微信賬號,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交流。對學習超前學生適當引導,解答個別學生的疑問,幫助學生掌握某一知識點。
3.4評價反饋。評價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對教學過程有監(jiān)控和控制作用,而對教師和學生則是一種促進與強化。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注重結果,而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是群體參與的“形成性評價”,學生的意見能在一個公眾的可視化的平臺上得以呈現(xiàn),相對于傳統(tǒng)式教師主導的“暗箱化操作”,更透明,也更能有效地敦促教師重視學生的觀感。教師通過與學生交流及時了解教學效果,以及了解在課后提升階段學生對所發(fā)內容的意見及最想接收什么內容的消息,及時調整教學。
4微信公眾平臺輔助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
4.1加強溝通,拓展師生交流空間。高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僅限于課程教學過程中,而且這種交流往往是單向的“教師講,學生聽”。微信公眾平臺不僅延伸了課堂的空間和時間,而且增加了師生間交流的方式。
4.2幫助學生遴選學習資源。網(wǎng)絡上的學習資料林林總總,數(shù)不勝數(shù)。為避免學生盲目地上網(wǎng)搜索相關的學習資料,教師根據(jù)學生已有基礎知識,圍繞課程教學大綱遴選合適的知識點和資源發(fā)送給學生,作為預習階段和課后提升階段的學習內容,可以為學生節(jié)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4.3提供移動學習資源,整合碎片時間學習。微信公眾平臺編輯模式中可以設置關鍵字自動回復。學生只要擁有移動設備并安裝了微信,就可以抓住指尖流逝的時間,在車上、機場或者某一個特定的地點,實現(xiàn)隨時隨地學習。因此,微信公眾平臺為實現(xiàn)移動學習提供了條件。隨著項目研究的開展,將實施方案模塊化還會極大提高輔助教學方案的普適性,可以根據(jù)教學特點、加以修改后推廣到其他課程甚至不同學科的教學活動中,讓移動學習真正為教學服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微課程”教學模式研究鐘琦; 武志勇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02-15
2、以計算思維為航標 拓展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的新思路王移芝; 魯凌云; 周圍中國大學教學2012-06-15
計算機學院學年論文范文二:雙主體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嘗試
摘要:本文主要就雙主體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教學中的嘗試,展開了相關的分析與探討。雙主體教學模式顧名思義便是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當中,同時存在有兩個主體,一個主體是學生一個主體是教師,其中教師負責教學活動,學生負責學習活動,兩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此種教學模式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更加自主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
關鍵詞:雙主體教學模式;計算機教學;啟發(fā)式教學
0引言
在傳統(tǒng)以往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一直是整個教學活動當中的唯一主體,這也就直接導致了在教學活動當中過于注重教師的地位,而忽略了學生的地位,使得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式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下,無法自主掌握自身的課程學習,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而雙主體教學模式則重點突出了教學活動的“雙主體”地位,在這一教學理念之下,師生雙方能夠互相影響,互相促進,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更加高漲。據(jù)此下文之中將主要就如何構建雙主體教學模式,及其具體的應用價值展開深入的討論,其具體內容如下。
1構建雙主體教學模式
作為日常課程教學的主要載體,課堂教學是教師與學生雙方所共同參與的一種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師生雙方同步參與,互相協(xié)作才能夠實現(xiàn)對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因而作為教學內容的教授主體,教師如何才能夠在課堂活動的教學設計之中,使得學生盡可能最大程度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將是教師所應當思考的重點,同時圍繞這一目標實施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教師便需要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著手,一旦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便會涌現(xiàn)出強有力的求知欲望,因而也便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活動當中,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抽象知識內容,其中不乏有許多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而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知識不免會出現(xiàn)厭煩的情緒,那么怎樣才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激發(fā)出來?運用一些深入淺出同學生日常生活所相接近的內容,不失為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此種方式能夠使得教學內容化繁為簡,變抽象的教學內容具象化。例如在教授學生關于計算機教學中的“路徑”之時,學生往往難以理解何為“路徑”,針對這種現(xiàn)狀,授課教師應當首選邀請學生提出問題,例如:張同學想要到超市去買A品牌的飲料,而面對第一次去往的超市,怎樣能夠快速的尋找到自己所需要飲料A呢?這時“路徑”的作用便能夠發(fā)揮出來,張同學來到超市門口的引導牌前,觀察引導牌.尋找飲料A的路徑便是:引導牌—食品飲料區(qū)—飲料區(qū)—飲料A這一問題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十分密切,能夠有效的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盡管問題較為簡單,但是卻能夠十分形象的說明“路徑”這一概念,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更加積極踴躍的參與到尋找飲料的過程當中,不但能夠使得課堂教學的學習氛圍更加輕松、愉快,而且也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此時再嵌入相關的計算機教學內容,同學們便能夠在大腦之中構建出一個關于“路徑”的抽象概念,對于所學習的課文內容理解起來也就更加容易。采用這種方式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使得課程教學的效率持續(xù)提升。
2師生互動開展啟發(fā)式教學
在我國當前的教學體制之下,學生能夠主動進行思考,并開展自主學習的能力還十分不足,因而在具體的教學時間活動開展過程當中,廣大的計算機課程教師應當合理的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學習思路的開拓,從而獲取到更加多元化且更為廣泛的知識內容。例如:在向學生教授DOS命令之時,其格式十分復雜,學生在剛剛開始接觸知識記憶起來較為困難,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接觸到并應用的場景較少,而且應用頻率也較低,因此學生的學習效果往往表現(xiàn)較差。在開展這一內容的教學實踐活動當中,教師可首先向學生進行舉例說明DOS命令的作用,而后使學生能夠從本質上了解這一命令的實際應用價值,比如格式化、FORMAT等相關命令內容,繼而促使學生能夠對所學內容產生出強烈的求知欲望,而后再對學生加以適當?shù)囊龑?,以促進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例如,在向學生教授名稱更改命令之時,教師可向學生提問“計算機怎樣了解用戶行為”再通過教師的啟發(fā)與引導,學生便會想到運用命令時需要寫出命令名稱。而后教師再啟發(fā)學生“文件名稱更改還需要怎樣的信息提示呢”,學生這時自然就會想到修改哪個文件名稱?要修改為什么名稱。采取這種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促使教師更加詳細的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與知識掌握情況,以便及時的調整教學內容與進度,從而有力的推動學生的計算機課程學習。
3結束語
通過雙主體教學模式的構建,不僅能夠有助于促進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升,同時也能夠實現(xiàn)對日常課堂教學的教學氛圍,乃至學生的整體素質均具有十分顯著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動手實踐能力、邏輯表達能力,以及對于在學習過程當中所遇到的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均有明顯提升,而且也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顯著增強,學生不僅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所學內容,而且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方面,也發(fā)揮出了很大的作用,這也正是教育事業(yè)的終極目標所在。
參考文獻:
[1]汪洋,周向陽,林清輝等.校企雙主體教學中“標力虛擬班”模式的實踐探索[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3(10).
[2]韓祥偉.基于師生協(xié)同發(fā)展為導向的思政課雙主體教學模式研究[J].理論觀察,2014(04).
[3]徐靜麗.淺談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J].價值工程,2014(21)
計算機學院學年論文相關文章:
3.大學計算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