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基礎相關論文(2)
計算機應用基礎相關論文篇二
《淺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
摘要:本文先闡述技工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其次,從調整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強調知識的實用性等方面著手改進教學方法,突出技能培養(yǎng)。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動手能力,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計算機;技工學校;教學現(xiàn)狀;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一、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現(xiàn)狀
(1)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落后
國內技工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大部分都是幾年前編寫的,而計算機信息技術更新快。教材與實際應用已經(jīng)嚴重脫節(jié),如現(xiàn)在社會上普遍使用的微軟辦公應用軟件已經(jīng)發(fā)展到office2007,而教材還停留在office2000的內容上。對計算機初學者而言,學習過時知識是枯燥無味的,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失去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知識的興趣,不利于教學。
(2)教學硬件配備不足
由于技校普遍存在經(jīng)費不足的現(xiàn)象,沒有足夠的計算機機房和電腦提供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理論課和實踐課往往分開。而且部分機房的電腦還是很舊的P3配置。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沒有足夠的實踐環(huán)境,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授課中,學校無法提供相應的教學硬件,以致操作性很強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變成了理論課,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不起興趣。
(3)計算機老師的知識需要更新
計算機技術更新速度非???,從事計算機教學的教師面臨著知識老化的危機。技工學校教師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無法進入企業(yè)體驗生活,對IT行業(yè)缺乏經(jīng)驗,無法及時把握IT行業(yè)的脈搏。同時教師缺少職業(yè)培訓,技術更新滯后、缺乏教育創(chuàng)新機制,技工學校計算機老師課程任務重,很難抽出時間自學,嚴重影響教學質量。
(4)技校學生的基礎薄弱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技校學生生源質量明顯下降,技校的學生大多數(shù)來自農村,不但文化理論知識相對薄弱,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很多學生以前沒有接觸過電腦,甚至連怎樣開機也不知道。部分學生還存在厭學心理,對學習缺乏主動性,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對計算機應用基礎不夠重視
技校開設課程是面向就業(yè)的,進行計算機教學定位時主要考慮市場、社會需要什么,技校就設置什么樣的計算機課程。網(wǎng)頁制、Photoshop、Auto CAD等課程是重點的就業(yè)課程,但好多技校只重視這些課程,而忽視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計算機文化基礎課能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字、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軟硬件知識能力。計算機應用的基礎是否打好,決定了學生繼續(xù)深入學習高層次應用技術的效果。
(6)教學手段呆板落后
目前技校普遍采用理論和上機課程分離的教學方式,仍然延續(xù)教師講授理論課為主的教學模式,很多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只注重原理和理論知識的講解,上機課往往成為學生上網(wǎng)的另一種方式。案例教學也只停留在較簡單的問題層面,且有的技校期末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多為筆試的形式,沒有考查到學生的實操能力。
二、應對措施
(1)改進教學模式,對落后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
選用優(yōu)質統(tǒng)編教材,在教材、輔導書、教學大綱、學時安排等方面統(tǒng)一協(xié)調,精心安排,保證教學效果。計算機教研室堅持組織教師進行研討、交流、總結、試驗、摸索,立足自身,加強培訓,順應教改信息網(wǎng)絡化方向,結合實際,制定一系列強化訓練措施。提高教學一線教師教學上的主觀能動性,激勵教師利用空閑時間進行自我增值,更好地保障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2)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提倡興趣化教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能成為課堂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引導者、把關者,只起引導、啟發(fā)作用。強調學生主體性,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技校生最主要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喜歡動手操作,因此可以采取開展小組競爭和計算機技能比賽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參加學習實踐,在努力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水平的同時,最大限度的縮短了理論知識向實踐技能遷移的過程,達到了學以致用、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目的。
(3)實施“一體化”教學
一體化教學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的方法,把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理論與操作技能相結合的教學作為一個整體考慮,通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xiàn)。它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在一個課堂完成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傳授。即:在真實或模擬的工作環(huán)境中,學生首先完成理論基礎的學習,然后進行實際操作認識和訓練。該模式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理論教學和實習教學脫節(jié)的問題和矛盾,使技校學生在畢業(yè)后能夠盡快地完成從學生身份到職工身份的轉變。
(4)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系統(tǒng)教學具有許多優(yōu)勢,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認知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多媒體計算機提供外部信息的多樣性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多媒體系統(tǒng)的超文本特性可實現(xiàn)對教學信息最有效的組織與管理。通過演示操作,使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大大激發(fā)了學習興趣。使教學更加具有直觀性和互動性,同時大大加快授課的速度,增加單位課時內的內容。
(5)任務驅動式教學
把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遇見的具體計算機應用方面的問題,當作課堂例題來分析。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就教室的黑板報,用word來制作一個教室的黑板報。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最后給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法,讓學生自己比較老師和其他同學的方法的優(yōu)缺點。這樣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更好的吸收知識。
(6)多方面進行考核
傳統(tǒng)檢驗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的筆試,容易造成學生只是掌握理論知識,而實操能力卻沒有提高的結果。改革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考核方式是非常必要的。采取將學生的考核分理論、實操相結合的方式,有助于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協(xié)調管理,避免學生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計算機,激勵學生追求全面知識。另外可以采用全程化與模塊化結合的考核方式。全程化,是按時間段將各課程分為平時考核、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模塊化是指每學完一個模塊,就進行一次考核。如文字錄入、系統(tǒng)操作等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模塊或組合模塊。
三、結束語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科知識日益更新,現(xiàn)代教學理論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學生與時代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們要不斷探索教學方法,不斷總結我們的教學,達到不斷提高技校學校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學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艷霞.《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內江科技. 2009,(06).
[2]戴振華.《高校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探討》[J].實踐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2009,(12).
[3]胡慧.《計算機應用基礎分組教學探索》[J].蘇州工職院.2008,(02).
[4]袁媛.《計算機應用基礎課教學初探》[J].天津科技.2004,(05).
計算機應用基礎相關論文相關文章:
計算機應用基礎相關論文(2)
上一篇:計算機組裝與維護2000字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