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軍事理論課論文參考(2)
大學軍事理論課論文參考
二、德國與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之武器裝備變革
武器裝備變革是軍事變革中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軍事變革的物質基礎,恩格斯曾指出:如同在生產上不發(fā)明創(chuàng)造新的生產工具便不能成倍地提高勞動生產率一樣,“只有創(chuàng)造新的、更有威力的手段,才能達到新的、更偉大的結果”。
國民革命軍盡管比北洋軍隊武器裝備要好,戰(zhàn)斗力要高,但在武器裝備上各派系差別很大,在“某些部隊里,梭標、刀矛和獵槍被廣泛使用……步槍沒有統(tǒng)一的質量或標準規(guī)格”。曾擔任蔣介石軍事總顧問的德國人塞克特在經過考察后也認為,中國軍隊所持的武器75%-90%不符合現(xiàn)代武器的標準。對此,南京國民政府一方面通過軍火公司從德國進口了大量武器裝備,另一方面,在德國的幫助下,南京政府對原有的一些兵工廠進行了現(xiàn)代化的改造。
1928年3月,在德國人鮑爾的協(xié)助下,陳儀率中國考察團赴德考察德國軍事制度及軍工產品,與德國的克虜伯、西門子等大公司簽定了價值100萬馬克的購買武器和軍需品的意向性合同?!?933年7月,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長宋子文訪德,與德國簽定了包括1000挺機槍在內的價值5000萬馬克的軍事裝備購買合同。南京政府對德式武器裝備的大量需求引起了德國軍界和工業(yè)界對華軍火輸出的關注,為推銷軍火,擴大在華影響力,由德國國防部牽頭,德國經濟部組建了專門從事對華軍火貿易的“合步樓”公司,它在南京國民政府的武器裝備變革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為加速推進中國的武器裝備變革,蔣介石采納了德國軍事顧問法肯豪森的建議,大規(guī)模地從德國進口武器裝備,不僅包括半自動步槍和輕型機槍等單兵武器彈藥,而且還引進了大批重機槍、火炮、坦克以及裝甲車等重型裝備,另外還有通訊器材、工程兵搭橋鋪路所需要的保障設備等。據馬振犢先生查閱的檔案數據表明,1934年10月,通過法肯豪森牽線,南京政府向德方購買的軍火包括:15厘米萊茵遠程火炮24門;3.7厘米戰(zhàn)車防御炮20門;7.5厘米萊茵火炮20門;毛瑟24型步槍數千支;西門子公司通訊器材;蔡斯望遠鏡;15厘米炮戰(zhàn)車100部;德制坦克36部;120公尺長全套架橋軍用設備;其他設備如探照燈、竊聽機、無線電對講機,80-100公里西門子電纜等,以上訂購物資加上每門火炮所配發(fā)1000發(fā)炮彈,總價值超過1500萬銀元。在中德軍火貿易往來密切的前幾年中,交易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929年為1666000元,1930年為6279000元,1931年為5302000元,1932年為2964000元,1933年為6756000元,1934年為3507000元。
縱觀南京政府10年軍事變革,德國成為中國武器裝備最主要的進口國,而且隨著軍事變革的深入推進,對武器裝備需求的增多,德式武器在中國武器裝備進口中所占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詳見下表:
這些數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國武器裝備在國民政府武器進口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但由于存在一些地方部隊私自從德進口武器的情況,所以,實際的成交額當遠不止此。例如,根據官方統(tǒng)計數字,1936年德國共向中國運送了價值640.5萬馬克的武器和彈藥;實際上,交付給中國的這些貨物應為6458.1萬馬克。而第二年按合同應運送的貨物總數應為6098.35萬馬克,由于一大部分應于1936年交伙的器材直到1937年才運抵中國,所以,德國在1936年實際交付給中國的軍火總額應為2374.8馬克,而1937年則為8278.86萬馬克。
由于大量先進的德式武器輸入,使南京政府時期的裝備變革在短短10年的時間內有了質的飛躍,“到1937年7月,南京城防配備了德制88毫米高射炮和德制防空警報系統(tǒng);在南京街道上,可以看到75毫米克虜伯大炮和亨舍爾及M.A.N.型坦克;梅塞施米特和斯圖加型戰(zhàn)斗機即將被進口以補充在國內裝配的容克式飛機,中國海軍也向德國訂購了12艘潛水艇和幾艘戰(zhàn)艦”。而按照德國軍制整編出來的新式軍隊中,“從步槍、坦克到鋼盔,都是由德國國防軍使用過的德制武器裝備起來的”,當時的一位德國記者如是說。
在南京政府的武器裝備變革中,通過德國軍事技術的引進,對原有兵工廠進行技術改造,或創(chuàng)辦新的兵工廠的方式生產新式武器裝備,也是武器裝備變革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民族危機的進一步加深,軍工建設逐漸被提上議事日程。1932年8月,參謀本部向軍政部遞交了《兵工廠整理計劃草案》,該方案包括原有兵工廠的整合與建設新兵工廠兩項內容,德國軍事專家積極參與了中國軍工企業(yè)的整合中,“1934年,德國人塞克特擔任蔣介石的軍事總顧問,德國在擴建長江流域兵工廠、創(chuàng)建新的兵工廠、彈藥廠和研究軍隊裝備的發(fā)展等方面,均逐漸取得了支配地位”,他們參與整合的兵工廠主要包括:沈陽、太原、濟南、昆明、重慶和南寧、�江口等兵工廠。除了整合舊廠外,還擴建了包括漢陽兵工廠、南京兵工廠、鞏縣兵工廠、株洲兵工廠等,使它們的生產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漢陽兵工廠生產的“中正式”步槍可與某些德制產品相媲美,南京兵工廠得到重建后,開始生產馬克沁機關槍,鞏縣兵工廠能生產一種德國人設計的迫擊炮,而株洲兵工廠則能生產各種口徑的大炮及炮彈。另外,還設立了防毒面具廠和軍用光學設備制造廠,適應了抗戰(zhàn)的需要。
三、德國與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之軍隊編制調整
軍隊編制是人與武器有效結合的媒介,是軍隊戰(zhàn)斗力提升的倍增器,它在人與武器的關系中發(fā)揮著黏合劑的作用。恩格斯曾經指出:“隨著新作戰(zhàn)工具……的發(fā)明,軍隊的整個內部組織就必然改變了,各個人借以組成軍隊并能作為軍隊行動的那些關系就改變了,各個軍隊相互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變化”。武器裝備的發(fā)展及其對作戰(zhàn)帶來的影響,必然要求軍隊編制進行相應的變革。否則,再先進的武器裝備也難以發(fā)揮出應有的效能。因此,在這場機械化軍事變革大潮中,國民政府適應武器裝備變革的發(fā)展需求,對原有軍隊體制編制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了大幅變革,力求使之適應即將到來的機械化戰(zhàn)爭。
德國顧問在南京政府的軍隊編制變革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鮑爾作為蔣介石的首席軍事顧問,提出統(tǒng)一全國軍政、軍令的主張。北伐結束后,為調和國民黨內部各派系之間的矛盾,整合分散的軍隊編制,建立統(tǒng)一的內部指揮體制。1929年1月,南京政府召開了軍隊編遣會議,以德國人鮑爾起草的《整理中國陸軍建議書》為藍本,通過了《國軍編遣委員會條例》,規(guī)定了全國軍隊完全隸屬于中央,以求軍、政令的統(tǒng)一。同時將全國軍隊分成6個編遣區(qū)整編,共縮編成常備軍50個師及執(zhí)行警察任務的保安隊12萬人,又按陸軍步兵新編制,至多不得超過85個師,騎兵8個旅、炮兵16個團、工兵8個團,合計兵員80萬人。全國軍費以國家收入的40%為限。鮑爾的整軍計劃是符合將處于分散狀態(tài)下的中國各派軍事力量整合在一起的時代需要的,但由于蔣介石私心太重,企圖借此剪除異己,從而在各派的反對下最后中途夭折,但鮑爾提出建立教導師的計劃得到了落實,這個教導師全副德式裝備,并運用德國的訓練方法進行操練,“步伐整齊,操法分明,一時為全軍之冠”,在1932年的淞滬抗戰(zhàn)中,屢挫強敵,為守土衛(wèi)國立下大功。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步步進逼,為加強抗戰(zhàn)準備,南京政府決定以德國軍隊編制為藍本,加大軍隊編制體制的調整力度。1935年,成立了以陳誠為處長的“陸軍整理處”,嚴格按照機械化戰(zhàn)爭的要求對部隊進行整編,注重武器裝備之間的合理搭配和各軍兵種之間的戰(zhàn)術協(xié)調。決定從1935年開始,在未來3年時間內整理出60個師的精銳部隊,“工兵、通信兵軍、師均有屬,日有增加,并逐漸充實整理”,又命名為“整理師”,以此作為興建中國新式軍隊,抵御強敵侵略的基礎。
19世紀中期,德國首創(chuàng)參謀本部,作為全軍教育訓練的指導者和作戰(zhàn)方案的草擬者以及作戰(zhàn)行動的指揮者。參謀本部制度的采用,對于統(tǒng)一軍隊行動,提高指揮效能和作戰(zhàn)能力發(fā)揮了重大作用,也正是憑借參謀機構的設立,使德國當時建立了相對于其他國家要先進得多的軍隊組織形態(tài),為三場王朝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德國軍制上的成功引起了南京政府的高度關注,它決定建立類似于德國的軍事機構。但在實際籌建過程中,對其進行了中國式的改造,建立了5個主要軍事部門,參謀本部相當于德國的總參謀部;總統(tǒng)的軍事參議院相當于德國的“德皇軍人內閣”;訓練總監(jiān)部相當于德國的軍事訓練總監(jiān)部;軍政部相當于德國的國防部,僅有行政功能,軍令部相當于德軍的執(zhí)法機構。
南京政府按照德國模式進行軍事機構變革初衷是好的,但由于受到國內政治形勢的牽制,德國的這套體制在中國顯然是打了折扣,即使在形式上學上的惟妙惟肖,其實質卻差之千里。比如軍事參議院,其中充斥的不是忠誠而有專長的軍官,而是成為南京政府用于對付異己勢力的一種榮譽形式。
盡管在仿效德國實施軍隊編制體制變革中存在諸多問題,但在德國軍事專家的大力協(xié)助下,在引進先進武器的基礎上,按照未來戰(zhàn)爭樣式對軍隊編制體制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和變革,經過調整,軍隊內部結構更趨合理,提高了作戰(zhàn)能力和指揮效能,適應了機械化戰(zhàn)爭的要求,為即將到來的抗日戰(zhàn)爭打下了一定的軍事基礎。
四、德國與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之軍事教育變革
機械化戰(zhàn)爭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戰(zhàn)爭規(guī)模的超前性,除了需要大量的機械化武器裝備外,還需要大規(guī)模的軍隊,這就需要大量能夠勝任機械化戰(zhàn)爭的軍事指揮人才。晚清以來,盡管隨著近代軍事變革的進行也培養(yǎng)了一些近代軍官,但數量很少,不能滿足大量擴充軍隊的需要,加上,教學手段的單一及課堂教學理論上的陳舊,不能適應機械化戰(zhàn)爭的需要。為大量培養(yǎng)適應即將到來的抗日戰(zhàn)爭需要的軍事人才,在德國的幫助下,南京政府在軍事教育領域進行了深入變革。在這一過程中,德國的軍事專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在中國現(xiàn)代軍事教育體系的建立中,不僅充任軍校教官,而且?guī)椭暇┱M建了各種類型的軍校以及參與參謀培訓。
首先,德國軍事顧問在國民政府原有軍校中擔任教官。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之初,軍校數量不多,主要有由黃埔軍官學校改編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和地處北京的陸軍大學。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培養(yǎng)的主要是初級軍官,大量德國軍事專家在該校充任軍事教官,像愛基弟、馬德、諾爾特、凱塞、胡腦施坦因,達麥勞和布祿賀音,在中央軍校兼職任教的德國專家有麥次納、畢里次和漆麥曼等。而陸軍大學則是一所培養(yǎng)高級指揮人才和參謀人才的高等軍事學府,蔣介石與其軍事顧問都很重視,佛采爾致書蔣介石力薦聘請德國教官:“倘陸軍大學能用德人教授,并吸收其百年來平戰(zhàn)所得訓練之經驗,則深信四五年中,必可培養(yǎng)后起之參謀人才,非僅參謀機關本身,即全國陸軍平戰(zhàn)兩時獲益匪淺”,陸軍大學在由北平遷往南京之前即聘請了德國人林德曼中將為教官參與軍事教育。到南京后,陸軍大學更吸引了大批德國軍事教官前往任教,其中包括史培曼中將、史達開少將、史太邱少將等德國高級將領,1935年前后又增加了顧德威和教授參謀業(yè)務、列強軍備及編制裝備的王恩翰。此外,國民政府還根據佛采爾的建議,在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等兵種學校聘請了德國軍事顧問團中的魏克上校、拉森上校、畢利慈少校、基爾伯上尉和佰爾少校等擔任教官,據不完全統(tǒng)計,10年間參與國民政府時期軍事教育工作的德國軍官有近40位。
在德國軍事專家的參與下,中國軍事教育有了很大進步。他們在承擔了中國各級軍校的教學訓練任務,能夠把歐洲流行的先進軍事理論及時傳授給中國學員,提高了他們的戰(zhàn)術素養(yǎng)和理論水平,有助于使他們在抗日戰(zhàn)爭中成為一線戰(zhàn)場指揮官。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為例,從1928年至1937年,共培養(yǎng)了10731名初級軍官,畢業(yè)后,他們紛紛到基層任職,無論在組織兵員訓練,還是在指揮分隊對抗中,他們都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才能。而陸軍大學,作為高級軍事人才的培養(yǎng)學校,在得到德國軍事專家的精心指點后,他們的戰(zhàn)略籌劃能力與戰(zhàn)場聯(lián)合指揮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據統(tǒng)計,“在抗日戰(zhàn)爭中,陸大畢業(yè)生中的2100人參加了指揮作戰(zhàn),有的擔任了各戰(zhàn)區(qū)、各集團軍、各軍師的主要長官,特別是從軍委會到各軍師參謀長中,幾乎都由陸大學員擔任”,他們在抗戰(zhàn)時期指揮有方,特別是按照德國軍事專家的建議組建的教導師,后改編為87和88兩個師,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后,他們奔赴戰(zhàn)場,奮勇殺敵,成功了阻擊了日軍的多次進攻,而其中絕大多數指揮官都是陸軍大學剛畢業(yè)的學員。
其次,隨著軍事技術的發(fā)展,在主要發(fā)達國家紛紛出現(xiàn)了一些利用新式武器裝備的特種兵,特種部隊往往能打破慣常思維,采用全新的作戰(zhàn)方式取得常規(guī)戰(zhàn)術難以取得的戰(zhàn)場勝利。而德國在特種訓練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931年,德國軍事總顧問佛采爾在呈給蔣介石的報告書中一口氣提出建8所特種學校的建議,包括:“一、步兵學校;二、騎兵學校附騎兵教導團;三、炮兵學校附炮兵教導團;四、工兵學校附要塞建筑學校暨教導連。上述四校已顯著成績,騎、炮兵兩校尤佳。此外,正在進行設立者為:五、通信兵學校;六、汽車學校;七、高射炮學校;八、要塞炮及電雷學校。此四校若充分給以教材等項,亦能于最短期間獲得良好成績??傊朔N學??稍埔褬滠姽佟④娛啃率浇逃柧氈A,而新式與良好陸軍猶如大廈,即可建筑于是”,為蔣介石所采納,在德國軍事顧問的協(xié)助下,南京政府創(chuàng)辦了一系列的特種兵軍事學校,分別是1931年成立的陸軍步兵學校和陸軍炮兵學校,1932年成立的中央陸地測量學校和陸軍工兵學校,1933年陸軍組建了機械化學校、陸軍化學兵學校、陸軍通信學校、陸軍騎兵學校及陸軍輜重兵學校等軍校;海軍創(chuàng)辦了青島海軍學校、馬尾海軍學校、軍政部電雷學校等;空軍則創(chuàng)辦了中央防空學校、中央航空學校等,其他專業(yè)性的軍事學校也陸續(xù)建立了一些,如測繪學校、軍工技術學校、后勤技術學校等,這些專業(yè)兵種學校的建立及其所培養(yǎng)出來的專業(yè)性很強的軍官,在隨后到來的抗日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第三,參與中國的參謀教育和軍官訓練班。戰(zhàn)爭形態(tài)愈是高級,軍事領域結構就越復雜,而其內部分工就越細密,而參謀在其中的功用就越強。對南京政府來說,參謀不僅數量少,而且參謀業(yè)務能力普遍不高,而德國卻是世界上參謀教育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所以,南京政府決定學習德國的參謀業(yè)務,聘請德國軍事專家籌劃參謀訓練計劃,1933年5月,佛采爾向蔣介石呈上《整理部隊意見書》,提出:“陸軍最高級指揮所缺少之要件太多,無訓練完善之參謀團。目前各司令部充任參謀之人太多,若用少數訓練完善具有毅力之參謀,兼實任伍中勤務,諳練下級部隊指揮,其成績自必甚佳”。在德國的幫助下,南京政府在陸軍大學這所主要培養(yǎng)高級將領戰(zhàn)略籌劃能力的軍事最高學府設立了參謀訓練班,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參謀業(yè)務能力,使之能勝任師、軍參謀長之職”,為提高參訓人員的能力,陸軍大學設立了諸多與參謀業(yè)務相關的科目,包括以基礎身體素質訓練為主的徒手操、跳高、跳遠等項目和兵器學、筑城學、交通學、通信學和軍制學等5項內容為主的軍事教程課。在德國軍事專家的參與和指導下,陸軍大學的參謀訓練班課程內容設置合理,能夠緊貼世界理論前沿,提高了中國軍隊的參謀素質和作戰(zhàn)指揮效能,使之能夠適應機械化戰(zhàn)爭殘酷而緊張的節(jié)奏。
五、余論
德國在19世紀最后的30多年里,從分裂狀態(tài)迅速發(fā)展為世界性的經濟和軍事強國,這給當時處于積弱不振的中國提供了一個實現(xiàn)富國強兵理想的樣板。德國出于擴展對中國的影響力和獲取中國戰(zhàn)略原料的雙重考慮,在長達10年的時間內,向中國接連派遣了大批軍事專家參與了中國的軍事變革,并同中國開展了積極的軍事貿易活動。但當時中德國關系的發(fā)展更多是由軍工企業(yè)和軍界推動的,缺少德國戰(zhàn)略高層的積極主導。隨著法西斯勢力的上臺,出于同樣霸占世界的野心,日德結成了法西斯軸心盟國,兩國狼狽為奸,互施援手。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后,德國在日本的壓力下,不僅對華實施了武器禁運,而且將其軍事專家也紛紛撤回,從而結束了南京政府時期德國軍事專家參與中國軍事變革的黃金10年。
但反過來說,盡管德國對民國軍事變革的參與也存有私心,但在客觀上,由于他們的積極參與,使得南京政府之軍事變革在武器裝備、編制體制、軍事教育上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軍事實力在短短的10年內有了很大的躍升,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機械化戰(zhàn)爭的需要,從而為即將到來的抗日戰(zhàn)爭打牢了軍事基礎,在這一方面德國及其軍事專家是功不可沒的。
看過“大學軍事理論課論文參考”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