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上人格物的確立及保護
關鍵詞: 物 物權 人格物 內容提要: 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財產一旦受侵害而致毀損滅失,將給人帶來不可逆轉的精神損害,但我國立法對這類財產缺乏系統(tǒng)的關注,因此保護不夠。在中國司法實踐的基礎上,借鑒國外法學研究的成果,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創(chuàng)建性地提出“人格物”的概念,并對之予以科學、合理地界定,同時將其上升為一種新型的獨立物權加以保護,這對完善我國物權立法和指導司法實踐具有重大意義。
一、人格物概念的提出
為了便于提出問題,首先來看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件:“王青云訴美洋達攝影有限公司丟失其送擴的父母生前照片賠償案”。
原告王青云1976年3歲時父母雙亡于唐山地震中,家中財物也盡喪失。王成年后,多年苦心尋找,才找到父母親免冠照片各一張。1996年11月13日,王青云把照片送到美洋達攝影有限公司翻版放大,但攝影公司保管不善,遺失了照片。王青云訴至法院,要求美洋達攝影有限公司賠償精神損失費8萬元。一審法院依照《民法通則》第5條、第106、117、120條之規(guī)定,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特定物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費8000元,并退還原告加工放大費14.8元。一審判決后,原被告均未上訴,判決發(fā)生效力。[1]
這一判決被普遍認為一個公正的判決,卻不大符合現有的法律和法理。按照傳統(tǒng)的侵權法理論和實踐,只有對人身傷害才可能構成精神損害賠償,而在此案中,原告委托的攝影公司遺失了原告的照片——一種物,即構成了違約,可在什么意義上說這對該物的所有人構成了一種精神損害?憑著普通人的常識和直覺,我們又確實可以感受到,這樣一個物的遺失確實會對物之所有人造成很大精神損害,不予賠償顯然不公。基于一種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的立場,法官突破了法律教義學的束縛,作出了一個令人稱道的判決。但此案判決還是給民法學者留下了一些疑問:被告究竟侵犯了原告什么一種(或一些)受法律保護的利益?這種(些)受保護的利益與遺失的物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
如果這僅僅是一個偶然的司法特例,基于法律的一般性和法律理論的抽象性,民法理論和民法學者有理由不予太多關注。但司法中類似案件并不少。例如,1992年的肖青等訴國營旭光彩色擴印服務部丟失交付沖印的結婚活動照膠卷賠償糾紛;1999年發(fā)生的谷紅英等六人訴百色市城鄉(xiāng)建筑安裝公司蘭雀沖印部損害賠償案;以及2000年程鵬訴紫薇婚慶服務社婚慶服務不到位應退還部分服務費和賠償精神損失案。[2]這些涉及膠卷或錄像的案件,盡管與王青云案有諸多不同,但共同點在于,受損之物本身并無重大價值,只是這些物所承載的圖像資料信息對于各案的原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定精神利益。當這些物遺失或損失之際,物的所有人往往會受到某種精神甚或身體上的損害。而在這些案件中,受損的都首先是“物”,而不是原告的人格。
還有一些案件,看起來性質似乎不同,因此被認為涉及到死者的人格利益或人格權,法院給予了所謂的“延伸保護”,但實際上仍然涉及民法中“物”的特殊形態(tài)。例如,1987年的艾新民訴青山殯儀館丟失寄存的骨灰損害賠償糾紛案 ;1991年楊愛玲等訴蘭州軍區(qū)烏魯木齊總醫(yī)院擅自解剖死者尸體留取臟器侵權糾紛案;1993年周玉珍訴南京鼓樓醫(yī)院搶救傷員不力致傷員死亡又擅自火化尸體損害賠償糾紛案;1997年楊秀龍等訴貴陽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受委托進行病理解剖時未經同意留取死者部分臟器侵權案;2001年何美英等訴普覺寺墓園工作人員幫助安放骨灰盒時不慎跌落致使骨灰潑灑精神損害賠償案。[3]對于各案的原告來說,遺體、遺體臟器以及骨灰等不僅僅是物,甚至不愿稱其為“物”。[4]在司法中盡管將這類案件的請求權歸在死者的人格權和人格利益之下,鑒于各國民法都規(guī)定了民事權利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因此這種解釋是比較牽強的。但是,即使牽強,法律的生命在經驗而不是邏輯,司法實踐最終還是屈從了社會分享的經驗。然而,這還是向民法學理論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民事權利的始終基于自然人的生死,那么就不可能有對死者的人格權或人格利益的侵犯,只能是對死者親屬,即死者遺體、器官和遺骨的所有人權利的侵犯。這種侵犯從法律角度來看,首先侵犯了死者親屬對這種特別物的物權,[5]然后才會引發(fā)了他們的精神傷害。
與上述兩類案件性質上很相似的還有,2000年的鄧柱輝訴余淦球損毀祖?zhèn)髌髅蟀?。此案中,原告有一歷經五代的祖?zhèn)魈沾善髅?,用于祖宗祭祀以托哀思;被告見此陶瓷器皿,把玩品鑒時不小心致器皿掉在地上摔壞。一審、二審法院均認定,該器皿為原告祖?zhèn)魈沾?,已歷經五代,該器皿本身寄托了原告精神上的慰籍,被告致該器皿摔壞實際上給原告造成了雙重的損失,一是器皿本身的價值損失,另外則給其精神上的損害,而這種損害比前一種損害更大。[6]司法在此也還是承認了傷害是因損毀物而發(fā)生,但受損的最大卻不是該物的市場價值,而更多是該物對于所有人的特殊精神價值。
鑒于這類案件的增加,基于中國的司法實踐,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7]其中第4條即提出了“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的概念,允許在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的情況下,物品所有人可以依法起訴要求精神損害賠償。這一規(guī)定可以涵蓋上述的第一和第三類案件?;趯δ壳吧鐣沧R的尊重,《解釋》沒有將遺體、遺骨、骨灰等視為“物”,而是以第3條第3項針對非法利用、損害以及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規(guī)定為侵權行為,通過所謂的對自然人“生前享有的人格利益的延伸保護”,[8]允許近親屬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正如諸多學者指出的,這確實是中國民事法律實踐上的一個重大進步,有效回應了司法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對未來的民事法律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作用。[9]但這一解釋還是留下了諸多疑問。鑒于司法解釋時所必須具有的自律,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是相當謹慎的,甚或有意語焉不詳;《解釋》提及了侵權,但究竟侵犯的是債權(違約),還是人格權甚或物權?如果是物權,這里的物又是一種什么物?“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僅僅只涉及“物品”(動產)嗎,會不會涉及不動產?《解釋》第3條第3項中侵害的遺骨、遺體是否一種物?如何協調或整合傳統(tǒng)民法理論上關于違約不發(fā)生精神損害的理論?這類物品有無可能發(fā)生所有權爭議的問題,以及一旦發(fā)生了,司法該如何回應?以及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依據實事求是的原則逐一回答,從理論上看,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也許是如何將之同現有民法理論予以整合和概括的問題。
從總體上講,由于缺乏民法理論的支持,《解釋》的規(guī)定事實上只是針對部分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財產的簡單規(guī)則,不能有效調整其他具有共同屬性的財產;具體來說,該條規(guī)定未對“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給予界定,其范圍又僅限于“特定紀念物品”,沒有囊括具有類似特點和共性的其他財產等。另一方面,該條規(guī)則是在整個精神損害賠償規(guī)則之下的具體規(guī)范,將其置于人格法的領域內加以規(guī)定,注意到了其具有人格意義的一面,卻未關注到其作為一類與普通特定物不同的一種新型物的屬性,所以自然也不將其上升為一種物權類型加以規(guī)定。除此之外,其他有關民事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及司法解釋均沒有對這類特殊財產加以規(guī)定,甚至作為專門調整物權關系的《物權法》對之似乎沒有關注之意。
有鑒于此,筆者在此提出確立“人格物”的概念,擺脫《解釋》隱含的理論體系,對這一類“物”予以某種抽象概括和整合,圍繞這一概念展開系統(tǒng)的分析。但“人格物”的概念也并非別出心裁,事實上,在現有的少量中文文獻中已經有過類似的分析。芮沐先生多年前就曾提到“人格物權”,認為“人格物權”是一種廣義的無形財產權;[10]國內民法學者在有關侵犯財產權引發(fā)的精神損害賠償的論著中實際上也已經觸及甚或提出了這一概念。[11]至于國外,也一直就有類似的法律實踐和理論研究成果;[12]支持了人格物的概念。我更希望拋磚引玉,引發(fā)在當代中國社會背景下對這類物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二、關于人格物的法律特征的界定
民法上的物,作為民事權利客體之一,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夠滿足人們社會需要而能為人所控制或支配的物質客體,一般以有體物為限。很顯然,上面所述的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財產符合物的一般特征,應該納入物權法的調整對象。但其與普通物又有明顯的不同。在物的傳統(tǒng)分類中,若須找與之相對應的物的分類方法,只有關于特定物和種類物的劃分比較接近。所謂特定物,一般指自身具有獨立的特征,或者因權利人指定而特定化,不能以其他物代替的物,包括在特定條件下獨一無二的物和從一類物中根據民事主體的意志指定而特定化的物。[13]因其不能被替代,故又稱為“不可替代物”。在特定物界定的框架之下,將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人格物認定為特定物并無不妥,倘若細察之,我們不難發(fā)現現行法和現有物權理論中對特定物的界定顯然不能凸現這類物的本質特點。換言之,以民法現有的特定物的概念根本無法囊括這類物,特定物只是指被特定化的財產,而人格物首先是物,其次也是特定化的財產,但人格象征意義這一個特定的含義無法通過一般意義上的特定物體現出來,其獨有的特性表現為:
第一,人格物是有形的實體但又帶有“無形性”特點。人格物上附著精神利益,寄托了當事人的特殊感情,對當事人則意味著安慰、愉悅、哀思、回憶、財富甚或人生意義等等。這種利益具有無形性。已故父母的唯一的照片、在旅游景點煞費苦心拍的紀念照、結婚慶典上的錄像帶、幾代祖?zhèn)鞯募漓肫髅鬅o一例外的都符合這一特征。從某種程度上講,人格物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已構成所有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美國學者瑪格利特·簡·拉丁指出,我們大多數人都把自己擁有的物品幾乎當成是自己的一部分,這些物品與人格密切聯系在一起,構成個人連續(xù)性的方式的一部分,如結婚戒指、肖像、傳家寶或房屋。人們可以通過因偶然失去物品而痛苦的程度考量某人與該物品關系的密切程度和意義,假如失去物品造成了無法彌合的傷痛,那么該物品與這個人的關系就非常緊密,該特定物就與該持有人捆在一起。如珠寶商的一枚婚戒被盜,保險公司會賠償該珠寶商的損失;但是一位深愛著的人所佩戴的婚戒被盜,那么用價格替代就不會恢復原狀——也許無論多少都無法做到。[14]
第二,人格物蘊涵的人格精神利益通常只對當事人自己有重要意義且具有無形性,一般情形下非公眾所能知悉。例如,前述案件中的唐山美洋達攝影有限公司、百色市城鄉(xiāng)建筑安裝公司蘭雀沖印部以及劉旭鄭、余淦球等均不知道這類物品對當事人所意味的特殊意義和價值,也無法預見這類物品的損失會不同于諸如此類物可能造成的一般損害。當然,除非當事人出于防止可能出現的損害事件的考慮,事先聲明并明確告知這類物的特殊價值和意義,以及一旦毀損將釀成無法彌補的后果。
第三,人格物的基本定位不在于它的實際使用價值或交換價值,而是其所隱含的人格利益。相反,如果評估它的實際市場價值,可能已經微乎其微,但是這并不會影響這類物對特定當事人的價值意義,也絲毫不應因此影響對這類物賠償的法律后果。換言之,這類物真實的使用價值和市場價值不會成為對這類物賠償的主要因素或因素之一。人格物與一般的物不同,應當是一種寄托了人的精神或者是能夠給特定的人以精神滿足的物,它可以沒有實際的使用價值,更準確的說它的使用價值已經退居其次。比如結婚幾十年的老夫妻來講,他們之間的定情物在當時可能只值幾元錢甚至不值什么錢,但是它見證了夫妻之間真摯的感情經歷,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無價之寶,沒有什么可以取代它,更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其價值。
第四,人格物一般具有唯一性,一旦毀損便不可逆轉。哪怕是投入巨額的金錢也無法使其恢復原狀。這樣的特點使得這種對人格物的損害行為的后果顯得極為嚴重,也自然給當事人帶來無法填補的損害,與對普通財產損害存在極大不同。原因是人格物對特定當事人顯得彌足珍貴,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旦毀損滅失,人格物上寄托的人格象征意義和紀念意義將無法用物質的方式加以恢復,使得這種損害成為一種不可愈合的傷害。因此,黑格爾指出,那些非常接近人格一端的物品受到損害,任何賠償都不能達到“公平”。[15]
第五,人格物體現了財產權與人格權的關系,實際是一種人身性財產權,具有獨立價值。 [16]首先,人格物是人格要素和財產利益兩個因素的有機組合,實現了內容和形式的和諧統(tǒng)一,這就是本文冠之以“人格物”之名的緣由。其次,人格物能較好地統(tǒng)攝有形財產權與諸如人格利益、著作權和專利權等無形財產權的關系。第三,人格物的稱謂在形式上較好地反映了該類型權利和物權與人格權的關系。
三、人格物的范圍
人格物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是其范圍究竟能涵括那些“物”。
黑格爾認為財產是個體意志之體現、人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7]他進而指出,如果某人身體上的財產與人格的聯系非常緊密,以至于不能被視為財產,那么他就是人格財產的最明顯的案例,并且該財產是自身延續(xù)體的一部分。[18]對人格物的范圍,瑪格利特·簡·拉丁曾提到諸如結婚戒指、肖像、傳家寶或房屋等[19]。事實上,只要我們認真考察與分析,把握人格物所具有的特有屬性,幾乎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可以發(fā)現這類物。
首先是與個人生活有關的結婚證、某些照片(個人的或合影)、婚戒或類似定情物;這類物與會同一個人的自我認同有關,失去這些物品會帶來精神傷害,并且無法以類似的物品替換來減輕這一痛苦。
其次是與家庭有關的某些祖?zhèn)魑锲?、祖墳、祠堂以及親屬的遺體等;這類物品不僅不可替代,而且在中國的特定文化中往往還不允許他人觸動,具有某種神圣性。如浙江省溫嶺市新河鎮(zhèn)雅雀村的229位李氏族人將溫嶺市政府告上法庭,理由是市政府的信訪復議決定書侵害了李氏族人對修建于光緒年代的雅雀村李家祠堂的所有權,該祠堂應為李氏族人的祖遺房產。[20]與此相類似的還有一些宗教的或少數民族的圣物。
第三類則出現得更晚,并不一定附著個人的強烈情感,但對于在一個日益陌生化的社會中證明自己特定的經歷、成就并獲得社會認同非常重要,例如某些獎狀、獎章、證書等。如一位遷居外地的老人若是失去了他的奧林匹克獎牌或是軍功章之類的物品,就不便向社會表明自己的身份,就會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失去他本來可能享有的社會尊重;若是熟人、親友去世了,那么這些證件或獎章之類的物品就可能是他向社會其他人證明自己的唯一證據。在特定情況下,甚至護照、學位證書等也可能變成這類物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遷,人格物的范圍也在不斷調整,在某些特定的領域引入或使用人格物的規(guī)則來解決實際問題,能發(fā)揮獨特的法律效果。如祖輩遺留的老屋、重要的文物、一些企業(yè)、農莊、學校等所有的一些具有紀念意義的或標志性的物品、建筑等都可能成為人格物囊括的范圍。
比如,人格物概念的引入可以有效促進在土地征用、房屋拆遷中的公平交易,維系社會的和諧;即使在強制征用和拆遷的條件下,公民、法人和其他群體不僅可以據此要求更合理的救濟補償,而且法院也可能比在沒有這一法律概念的情況下作出更合理的貨幣補償。
又如,目前一些重要文物受損害,只能用行政法或刑法來處理。[21]即使侵害人有經濟支付能力,也只能訴求國家行政主管部門或法院以罰款或沒收非法所得,并不能獲得足夠的經濟賠償,無法獲得民法上的救濟。不僅訴訟主體會受到限制,而且救濟手段受到限制。若是確立了這類文物作為人格物,強調人們附著于這些文物的情感價值,因此文物單位或個人就有可能提出民事訴訟,強化對文物的保護。如安徽省皖南古村落民居在不斷被“蠶食”,而政府與民間均無更好的保護辦法,使得這個居住理念、村鎮(zhèn)布局、三雕藝術、畫堂門聯、祠堂建構等都蘊涵著豐富歷史、哲學、文學、宗教、藝術、民俗等內容的古村落民居面臨嚴重的毀壞局面,不僅是中華文化的一大損失,也是世界文明的一大損失。[22]
最后,一些企業(yè)、農莊、學校往往會有一些紀念意義的或標志性的,但顯然不夠成文物或正在申報核定過程中的物品、建筑。依據目前的法制,若是受損,由于法人和其他組織無法主張人格權利,無法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司法救濟。[23]盡管從目前看,這也許還不夠成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若是不予某種法律的保護,這將不利于中國的文化、社會事業(yè)的發(fā)展,不利于法人或其他組織內部自覺的文化資產的積累,也不利于民眾的相關意識的培養(yǎng)。事實上,如今的許多文物,當年都只是普通的物品或建筑物,但時間久了,附著了人們更多的情感因素,之后就成為標志性物品和建筑,如今則成了文物。因此確立人格物的概念,制定相應的法律規(guī)則,就會激勵諸多民事主體自覺運用民事法律自我保護,不僅有可能防止因法律空白帶來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可以減少政府規(guī)制之必要,彌補政府規(guī)制之不足,可以大大調動民間的文化積累的自覺性。這對于中國這樣一個社會文化轉型同時又正處于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的大國更具有特別的意義。事實上,在上述這類可能的爭議中,除了行使請求權的主體有差別外,這類爭議物的性質特點幾乎沒有什么區(qū)別。
人格物的概念并非一個創(chuàng)造,上文提及國內外的法律和司法實踐以及諸多學者的理論分析都表明它是早已存在,只不過有待于我們將其從現有的法律概念體系和理論突現出來。這個概念比較好地體現了這類物上財產權與人格權或財產利益和人格利益的聯系和統(tǒng)一,它有機組合了人格要素和財產利益兩個因素,能較好地統(tǒng)攝有形財產權與諸如人格利益、著作權和專利權等無形財產權的關系。從法律概念上看,它一方面擴展了“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所涵蓋的范圍,同時又使之更為凝練簡潔了。不僅在民法理論體系內,它可以更好反映了該類型權利與一般物權與人格權的關系。而且在司法實踐上,人格物的概念便利了提出這類物的產權確認,能夠更有效地滿足民法救濟以恢復原狀為主的原則;更好地堅持只有在恢復原狀不可能的情況下,才適用侵權救濟和精神損害賠償的一般原則。
我國各地的司法實踐,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外國學者的一些研究[24]以及各國的立法、司法實踐[25]都表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民法實踐和理論已經無法繼續(xù)將之這類人格物繼續(xù)放逐在法律理論和實踐之外,完全交由司法基于個案裁量的方式來處理。前面引述的諸多涉及精神損害賠償案例就表明,這類物自成一類,同樣都具有人格象征意義或紀念意義,對特定的當事人具有特殊的價值。深入研究這類人格物,在司法實踐中積累經驗,不斷深化對這類物的認識,建立科學系統(tǒng)的規(guī)范制度和保護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注釋:
[1]相關案情,請看,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編]:《人民法院案例選》,1999年第2輯(總第28輯),時事出版社,1999年,第82-86頁。
[2]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編]:《人民法院案例選》,1995年第1輯(總第11輯),第74-76頁;2002年第2輯(總第40輯),第195-200頁;以及祝銘山[主編]:《消費者權益糾紛(典型案例與法律適用)》(13),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
[3]分別見于,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編]:《人民法院案例選》,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第 3輯 (總第5輯 ),頁83-86;1994年第 3輯 (總第9輯 ),頁90-95;1996年第2輯(總第16輯),第97-101頁;2000年第3輯(總第33輯),第110-118頁;2003年第3輯(總第45輯),第167-171頁。
[4]關于人體器官可否作為“物”,有學者認為,人體的任何部分都不是民法上的物,故不論是完整的人體還是人體的一部分,均不是物,人不能隨意處分自己的身體。但現代醫(yī)學的發(fā)展,器官移植的進行,使得人體的某些器官可以作為一種財產來對待,如毛發(fā)、血液、眼角膜、內臟器官等在現代社會均可能贈與或出賣給需要它的人,也就成為一種特殊的財產。參見高富平著《物權法原論》(中),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421頁。
[5]關于尸體是否“物”,民法學界有爭議。胡長清曾比較全面的介紹了三種觀點;并認為不是“物”,理由是與當時中國人的法律思想不合。請看,胡長清:《中國民法總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54-155頁;臺灣黃立則出于死者死后的人格利益考量認為尸體是“人格者之殘余”,請看,黃立:《民法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65頁,但黃立也認為分離于身體的器官以及木乃伊為“物”。認為尸體是“物”的,請看,黃陽壽:《民法總則》,2003年,第188頁;梅仲協:《民法要義》,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78頁。
[6]毛德龍:“論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的界定”,http://www.lawbook.com.cn/lw/lw_view.asp?no=4135,最后訪問2006年4月20日。
[7]對這一《解釋》的權威性解讀,請看,陳現杰:“解讀《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載,李國光[主編]:《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民事卷(1997-2002)》,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61-84頁。
[8]陳現杰:同上注,第74頁。
[9]例如,楊立新:“論侵害財產權中精神損害賠償“,《人民檢察》,2002年6期,第14頁;劉曉純:“論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兼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6期,第93頁;李永新、王建鎖:“精神損害賠償適用理論淺析”,《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2期,第26頁;張明:“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幾點思考”,《農村天地》,2005年12期,第18頁。
[10]芮沐:《民事法律行為理論之全部(民總債總合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7頁。
[11]例如,楊立新:“論侵害財產權中精神損害賠償“,同前注5;常鵬翱:“論物的損壞與精神損害賠償的關聯”,《法律科學》,2005年1期,第22-27頁。
[12]在外國,例如,基于這種人格財產的考量,美國聯邦和各州的破產法都不允許債主觸動破產者的某些“必要的”個人財產,例如,住房、汽車、衣物、首飾、樂器、職業(yè)或商業(yè)用品、退休金、殘疾賠償、撫恤金、失業(yè)金、人壽保險等;而所謂必要的往往包括了一些可能被視為多余的奢侈品。例如在In re Westhem 642 F. 2d 1139 (9th Cir. 1981)案中,一顆價值3000美元的鉆石碑認為是必需品;在In re Perry, 6 B.R. 263 (Bankr. W.D. Va. 1980)案中,一件價值2500美元的貂皮大衣被人定位必需的衣物。在在某些州,得以豁免得還包括了破產者的祖?zhèn)髫敭a。請看,愛潑斯坦、尼克勒斯、懷特:《美國破產法》,韓長印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600-601頁。法國的案例,可參見,常鵬翱:同上注,第24頁。
[13]魏振嬴主編,《民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123頁。
[14](美)羅伯特•P•墨杰斯、彼特•S•邁乃爾、馬克•A•萊姆利、托馬斯•M•喬德著《新技術時代的知識產權法》齊筠、張清、彭霞、尹雪梅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6頁。
[15](美)羅伯特•P•墨杰斯、彼特•S•邁乃爾、馬克•A•萊姆利、托馬斯•M•喬德著《新技術時代的知識產權法》齊筠、張清、彭霞、尹雪梅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8頁。
[16]很少有學者探討人格物這一問題,在極少的文獻里,發(fā)現芮沐先生在討論其他問題時提出了“人格物權”,認為“人格物權”即為廣義的無形財產權。參見芮沐:《民事法律行為理論之全部(民總債總合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7頁。
[17]關于黑格爾的財產理論見之于,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第59頁;可參看,Alan Ryan, “Hegel and Mastering the World,” Property and Political Theory, Blackwell, 1984, p.194.
[18](美)羅伯特•P•墨杰斯、彼特•S•邁乃爾、馬克•A•萊姆利、托馬斯•M•喬德著《新技術時代的知識產權法》齊筠、張清、彭霞、尹雪梅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8頁。
[19](美)羅伯特•P•墨杰斯、彼特•S•邁乃爾、馬克•A•萊姆利、托馬斯•M•喬德著《新技術時代的知識產權法》齊筠、張清、彭霞、尹雪梅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6頁。
[20]《光緒年代祠堂今被收歸國有 浙江溫嶺229位李氏族人狀告政府》法制網,www.legaldaily.com.cn,2007年1月24日。
[21]《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31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22]《每年消失5%:誰在“蠶食”皖南古民居》新華網,http://news.tom.com,2006年09月30日 19時23分。
[23]《解釋》第5條。許多研究者對此提出了質疑。請看,李巧玲:《再論精神損害賠償的幾個問題》,《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4年5期,第132頁;李永新、王建鎖:同前注,第26-27頁;張明:同前注,第19頁。有關這一問題的討論,可參見:楊立新:《民商法理論爭議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76-177頁。
[24]例如,Margaret Jane Radin, “Market-Inalienability,” Harvard Law Review, vol. 100 (1987) 1849。此外,這一點在知識產權法上特別明顯。請看,Justin Hughes, “The Philosophy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Georgetown Law Journal, vol. 77 (1988) 350-353.
[25]例如,《奧地利民法典》第1331條規(guī)定被毀損之物是所有權的客體并屬于權利人特別鐘愛之物就可以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轉引自,常鵬翱:同前注10,第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