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傳奇和《柳毅傳》
中國古代小說有諸多品種,它們的稱呼也形形色色,如筆記小說、志人小說、志怪小說、傳奇小說、通俗小說、話本小說、、擬話本小說、章回小說等等。但從最大的層面劃分,則可分為以文言為主體的和以白話為主體兩大類。前者大體包括上述名稱中的前四種,后者則大體包括后四種。由此可見,傳奇小說是屬于文言小說這一系統(tǒng)的。
傳奇小說產(chǎn)生于唐代,這是中國古代文言小說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高潮,另一個高潮是清代初年以《聊齋志異》為代表的文言小說創(chuàng)作。唐人傳奇小說從六朝志怪小說發(fā)展演變而來,入唐以后,又分為三個發(fā)展階段。
第一,初盛唐階段。這是唐人傳奇小說的起步階段,其主要特點是剛剛完成從六朝志怪向唐人傳奇的過渡。這一階段的代表作有王度的《古鏡記》、張文成的《游仙窟》、無名氏的《補江總白猿傳》。這些作品從不同的角度體現(xiàn)了從志怪向傳奇的過渡:如《古鏡記》是通過一柄古鏡為線索將若干個神異的小故事連綴在一起,形成一個篇幅較長的作品。它所體現(xiàn)的便是一種“情節(jié)結(jié)構(gòu)”方面的過渡,因為六朝志怪小說多半是篇幅短小的,相比較而言,唐人傳奇小說的篇幅則要宏大得多。再如《游仙窟》一篇,寫得文采斐然,甚至有大量的篇幅用駢文寫成。它所體現(xiàn)的便是一種“文學(xué)語言”方面的過渡,因為六朝志怪小說的語言多半是比較枯淡的,而唐人傳奇小說的語言則顯得是那么生機勃勃、五彩繽紛。至于《補江總白猿傳》所體現(xiàn)的過渡的痕跡更多,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節(jié)、生動的語言,尤其是頗為豐滿而復(fù)雜的人物形象塑造,更是為六朝志怪小說所缺乏而為唐人傳奇小說所擅長。篇中的白猿形象,既是妖精,又具有英雄氣質(zhì)甚至帶有幾分悲劇英雄人物的意味。
第二,中唐階段,這是唐人傳奇小說創(chuàng)作的高潮階段。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如雨后春筍一般涌現(xiàn)出來。其中,著名的單篇作品有陳玄佑的《離魂記》、沈既濟的《任氏傳》《枕中記》、許堯左的《柳氏傳》、白行簡的《李娃傳》、李朝威的《柳毅傳》、元稹的《鶯鶯傳》、李景亮的《李章武傳》、蔣防的《霍小玉傳》、李公佐的《南柯太守傳》《廬江馮媼傳》《謝小娥傳》、陳鴻的《長恨傳》《東城老父傳》等等。含有傳奇小說的作品集在當(dāng)時雖然不多,但也有牛肅《紀聞》、戴孚《廣異記》、鄭還古《博異志》、牛僧孺《玄怪錄》、李復(fù)言《續(xù)玄怪錄》、薛用弱《集異記》、皇甫氏《原化記》等等。這些作品題材廣泛,但主要以婦女生活為重點,尤其是文人與女性的戀愛故事更是得到了生動的表現(xiàn)。其他方面,如文人對功名富貴的追求及其幻滅感的作品,如武俠生活的作品,如神異題材的作品等等,也占了一定的比例。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情節(jié)結(jié)構(gòu)、文學(xué)語言、審美效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也是空前的,同時,它們的藝術(shù)成就和寫作模式又可以垂范百代。總之,這一階段的傳奇小說創(chuàng)作,代表了唐代小說的最高水平,也是當(dāng)時文言小說處于顛峰狀態(tài)的標志。
第三,晚唐階段。這是唐人傳奇小說延續(xù)發(fā)展的階段,它與第二階段相比,至少有兩大不同。其一,單篇傳奇的創(chuàng)作逐漸退居次要地位,而傳奇小說集的成就則超過了中唐。這一階段含有傳奇的小說集子主要有:段成式的《酉陽雜俎》、陳邵的《通幽記》、盧肇的《逸史》、張讀的《宣室志》、袁郊的《甘澤謠》、裴铏的《傳奇》、陳翰的《異聞集》、李浚的《松窗雜錄》、康駢的《劇談錄》、皇甫枚的《三水小牘》等等。尤其是裴铏的《傳奇》,全部都是傳奇小說。而且,傳奇之所以被稱之為“傳奇”,就是從這本書的名稱借用過來的。其二,武俠題材的作品逐漸增多,而且越寫越具有傳奇色彩。同時,愛情題材的故事也寫得不錯。在藝術(shù)水平方面,晚唐的傳奇小說基本上保持了中唐作品的風(fēng)致,還沒有出現(xiàn)大的滑坡。
通過以上簡要的巡閱,我們可以大致明確,李朝威的《柳毅傳》是唐人傳奇小說顛峰時期的作品,而且是重要的代表作品。
《柳毅傳》作者李朝威,生平事跡不詳。據(jù)該篇末尾作者自稱“隴西李朝威”,似應(yīng)為隴西人。然而,隴西不一定是他的籍里,因為隴西李氏乃唐代“五姓七族”之一,隴西或為李朝威郡望。又,作品中寫到薛嘏于開元末(741)遇到柳毅,殆四紀(一紀十二年),嘏亦不知所在。開元末年再往后“四紀”在貞元五年(789),因此,該篇的寫作不可能早于此時。由此亦可知道,李朝威的生活年代大致在中唐大歷至貞元之際。
《柳毅傳》見于《太平廣記》卷419,題目作《柳毅》。該篇篇末注云:“出《異聞集》。”《異聞集》乃唐末陳翰所編的一本“以傳記所載唐朝奇怪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的文言小說集,其中所錄,多為唐人傳奇名篇。《柳毅傳》被錄于其中,一是說明該篇已被認做佳篇名作,二是可見該篇在當(dāng)時就已廣為傳播。
《柳毅傳》是一篇具有多重主題的小說作品,全篇所寫乃在一個“情”字。全篇可分為四個大的部分,分別體現(xiàn)了多種不同的“情”。第一部分從開篇到 “因命酌互舉,以款人事”。主人公為柳毅,中心故事為“柳毅傳書”,主要體現(xiàn)了柳毅的“俠情”。第二部分從“俄而祥風(fēng)慶云”到“毅與錢塘,遂為知心友”。主人公是柳毅和錢塘君,中心故事為“錢塘救女”和“柳毅拒婚”,主要體現(xiàn)的是錢塘君的“親情”“友情”。第三部分從“明日,毅辭歸”到“而賓主盛禮,不可具紀”。主人公是柳毅和龍女,中心故事是“夫妻恩愛”,主要體現(xiàn)的是龍女的“愛情”。第四部分從“后居南海,僅四十年”到全篇結(jié)束,主要人物是柳毅,中心故事是“柳毅成仙”,體現(xiàn)的是包括作者在內(nèi)的眾多人對“幻情”的追求。盡管該篇的內(nèi)容比較復(fù)雜,但最主要的還是寫了“俠情”和“愛情”兩大方面。作品的前半部分以俠情為中心,后半部分則以愛情為中心。進而言之,“俠情”與“愛情”又正是唐人傳奇小說盛演不衰的兩大主題,幾乎所有優(yōu)秀的唐人傳奇小說都是表現(xiàn)這兩大主題,其他的,大多寫的也就是“友情”或“幻情”。因此,《柳毅傳》的成功之處,首先就在于一篇而兼示多重主題,而且都寫得很好。
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可謂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柳毅是一個非常講義氣、非常富有同情心、同時又非常正直倔犟的書生,他的行為,包括“傳書”、“拒婚”以及最后與龍女的結(jié)合,都充分體現(xiàn)了他性格的這種復(fù)雜性。龍女是一個美麗、溫柔、善良而又多情的女性,同時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勇敢和機智。她的這些性格特點,也在她一系列的行為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此外,作品中的洞庭君、錢塘君兄弟,前者仁慈寬厚,后者暴躁爽直,他們性格的主導(dǎo)面也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展現(xiàn)。由此可知,《柳毅傳》第二個成功之處,就是塑造了上述幾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這在當(dāng)時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是十分難得的。因為一篇僅僅數(shù)千字的文言小說作品,能夠塑造一個或兩個成功的人物形象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而《柳毅傳》則同時塑造了四個。
《柳毅傳》還給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神話境地。如龍女所牧之羊,原來都是雨工、雷霆之類,“皆矯顧怒步,飲龁甚異”。又如龍女告訴柳毅進入洞庭龍宮之法:“洞庭之陰,有大橘樹焉,鄉(xiāng)人渭之‘社橘’。君當(dāng)解去茲帶,束以他物,然后叩樹三發(fā),當(dāng)有應(yīng)者。因而隨之,無有礙矣。”至于龍宮中的環(huán)境、酒宴、歌舞的描寫,大段大段的鋪排文字,更是神奇莫測、美妙無比。如:“人間珍寶,畢盡于此: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飾琥珀于虹棟,奇秀深杳,不可殫言。”再如:“會友戚,張廣樂,具以醪醴,羅以甘潔。初,笳角鼙鼓,旌旗劍戟,舞萬夫于其右。中有一夫前曰:‘此《錢塘破陣樂》。’旌?杰氣,顧驟悍栗,坐客視之,毛發(fā)皆豎。復(fù)有金石絲竹,羅綺珠翠,舞千女于其左。中有一女前進曰:‘此《貴主還宮樂》。’清音宛轉(zhuǎn),如訴如慕,坐客聽之,不覺淚下。”這些描寫,都充分顯示了作者豐富的藝術(shù)想象力。同時,這也是該篇的第三個成功之處。
該篇在具體展開故事的時候也做到了繁簡分明、詳略得當(dāng)。如寫柳毅入龍宮以后一大段,極盡鋪張之能事,而寫錢塘君聞訊而發(fā)一段,卻用極其簡潔的筆墨:“俄有赤龍長千余尺,電目血舌,朱鱗火鬣,項掣金鎖,鎖牽玉柱,千雷萬霆,激繞其身,霰雪雨雹,一時皆下。乃臂青天而飛去。”至于錢塘君大戰(zhàn)涇河小龍一段,甚至用暗寫之法。在通篇做到敘事的詳略得當(dāng)?shù)耐瑫r,作者還做到了張弛有致。如開篇處寫柳毅未見龍女時,突然間“鳥起馬驚,疾逸道左”,是一張;而隨即“見有婦人,牧羊于道畔”,是一弛。又如柳毅入龍宮后所見美景,是一弛;而龍宮聞龍女凄慘遭遇,“宮中皆慟哭”,又是一張;旋即,洞庭君敘其弟之事,又一弛;緊接著,錢塘君出發(fā),“天拆地裂,宮殿擺簸,云煙沸涌”,又是一張;爾后,錢塘救回侄女,龍宮大擺酒宴,又是一弛;然酒宴后之次日,在新的酒宴上錢塘君借酒說親,柳毅正言回絕,又一張;隨后,錢塘君“逡巡致謝”,又是一弛。如此張弛有致,使讀者的心理在緊張——松弛——緊張——松弛的變化過程中,得到一種特別的審美享受。所有這些,大概要算該篇的第四個成功之處。
《柳毅傳》的語言是很優(yōu)美的,同時,也很有表現(xiàn)力。作者往往寥寥數(shù)筆,就能替故事中的人物傳神寫照,尤其善于描寫同一人物在不同場景中的不同態(tài)度。如狀龍女之凄慘神情,用“蛾臉不舒,巾袖無光”八字;而寫獲救后的龍女,則用“中有一人,自然蛾眉,明珰滿身,綃縠參差”十六字。再如寫柳毅愉快地接受龍宮諸人的饋贈時,用“笑語四顧,愧揖不暇”八字;而寫柳毅堅定沉著地拒絕錢塘君強硬的議親時,則用了“肅然而作,欻然而笑”八字。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充分體現(xiàn)了作者遣詞造句方面的深厚功力。至于人物語言,更為作者所注目。作品中眾多人物的語言,大都帶有個性化特征。我們且看得勝回來后的錢塘君和他的哥哥洞庭君的一段對話:“君曰:‘所殺幾何?’曰:‘六十萬。’‘傷稼乎?’曰:‘八百里。’‘無情郎安在?’曰:‘食之矣。’”兄弟二人雖均為龍君,然稟性不同。洞庭君先問“人”,次問“莊稼”,最后才涉及“無情郎”,充分顯示了他仁厚長者的風(fēng)度和襟懷。而錢塘君則一味夸耀自己的戰(zhàn)功,洋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充分暴露了他暴烈、殘忍和愛好虛榮的心性。在簡短的對話中,這一對龍兄龍弟的不同個性就躍然紙上了。
該篇的不足之處,主要在于最后柳毅遇其表弟一段。這種對神仙幻境的追求,是唐人傳奇小說很多篇章的共同追求。然而,將這種描寫放在《柳毅傳》的最后,誠非畫龍點睛,實乃畫蛇添足是也。
《柳毅傳》對后世的影響非常大,這里僅舉其犖犖大者。金代已有《柳毅傳書》諸宮調(diào)(佚),宋代官本雜劇有《柳毅大圣樂》(佚),宋元戲文有《柳毅洞庭龍女》(佚),元代雜劇有尚仲賢《洞庭湖柳毅傳書》(存),明代傳奇戲有許自昌《橘浦記》(存),清代傳奇戲有李漁《蜃中樓》(存)等等。至于將《柳毅傳》改頭換面寫成內(nèi)容相近的作品或者將“柳毅傳書”當(dāng)做典故運用的文學(xué)作品,更是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