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論文
中國現代文學凝聚著現代中國豐富的歷史體驗,是現代中國人文環(huán)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現代文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國現代文學論文范文一:現代文學蠻性書寫分析
摘要: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備受人們關注,主要是發(fā)現理解人和人性,不僅具有反封建革命的意義,還具有不同的風格,為讀者提供豐富閱讀體驗。但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處于內憂外患的特殊時期,因此同其他國家和時代關于蠻性書寫書籍之間具有顯著差異性。筆者通過梳理分析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來尋找蠻性同啟蒙、文明以及人性之間的關系,進一步了解中國現代文學蠻性題材美學價值發(fā)展。
關鍵詞:中國;現代文學;蠻性
前言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蠻性”書寫備受人們關注,基于作家的經歷、創(chuàng)作思想和思想資源各不相同,同時,加上環(huán)境和文學語境的不斷變化,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內涵復雜多樣,不僅是對啟蒙和救亡的訴求及焦慮,還承載著作家對人和社會的烏托邦理想,為作家們提供特殊的現代性審美價值及體驗,并且能進一步探索人性和人的深層次心理狀況。
1、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類型及特點
1.1植根鄉(xiāng)土—書寫“蠻性”之美
在中國新文學開始時,鄉(xiāng)土農村就出現蠻性這一特征,作家對故鄉(xiāng)和農村的風俗習慣用批判的眼光進行審視,并揭示和批判農村的蠻荒愚昧及落后。早在鄉(xiāng)土文學第一個十年時期就出現了“蠻性”書寫作品,但數量不多,且立意和宗旨同鄉(xiāng)土小說較為相似。研究顯示,值得人們關注的是“蠻性”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其中,東北和西南為兩個濃墨重彩的版塊。不管作家是東北的還是西南的,其筆下的地域不僅為故事的發(fā)生地,同時,還為作品提供復雜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作品的感染性及可讀性。且作家能通過特定地域,讓人們認識蠻性和人性理論,合理的批判道德等,最后將“蠻性”的生存及生命價值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1.2觸碰心靈—對個體解放的意義
研究顯示,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不僅是表現中國農村邊遠地區(qū)的野蠻生存狀況及原始旺盛的生命力,還希望通過書寫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來窺探人性及心靈深處的隱私,便于很好地理解人性內涵,觀照人生存困境的詩性和質詢人為解放自身的途徑方法。說到蠻性的這個特點,很多作家便會提高曹禺先生的《雷雨》,該作品為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最高成就。事實上,曹禺先生的創(chuàng)作也很好地將關于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事實折射出來,該事實為“蠻性”書寫的大量出現同當時政治文化之間具有直接關系,在發(fā)展中受到政治、傳統(tǒng)和地域文化的影響,其中影響較為嚴重的為政治、地域文化,其對大多數作品藝術風貌和思想水準起到決定作用。在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潮流前一些成就比較高的作品,試圖超于潮流,他們不僅辨析整合倫理,不依賴于抒寫特定地域風情,同時,還用一定方法碰觸人性深處,尋找“蠻性”的無限可能,最終擺脫概念束縛。
1.3轉向革命—“蠻性”的升華及純化
早在上世紀20年代初,部分作家的眼光便轉向鄉(xiāng)土中國的蠻荒,在人們生存的蠻荒中具有一定的力量之美,但沒有人能明確這股力量的來龍去脈。直至20年代中后期,人們發(fā)現蠻性同鄉(xiāng)土聯系暫時被分割。“蠻性”為一種讓人們在受到迫害或是不公時自發(fā)發(fā)出的殊死反抗力量,該種力量已經被納入到革命視野中,具有明確的合法指向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社會變革和階級革命。
2、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的價值
2.1連通“啟蒙”與“救亡”兩大主題
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特點為啟蒙和救亡雙重變奏,換言之,啟蒙和救亡二者一會相互促動,一會又相互壓倒。同時,啟蒙和救亡還相互交纏滲透,出現了像“蠻性”書寫這樣的鈕結點。通過上文所述,便會發(fā)現“蠻性”作為一種書寫題材,不僅是啟蒙者借用的“辟人荒”和“立人”途徑,同時,還是救亡者號召“革命”及“反帝”的方式。因此,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不僅指明對感情和人性國民性的思考,同時還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將“蠻性”書寫放在鈕結點上能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蠻性的價值。
2.2新的審美品格極端體驗
中國現代文學的“蠻性”書寫不僅限于思想內涵上,“蠻性”作為一種寫作題材,在現代文學發(fā)展后兩個十年中,該種題材承載的啟蒙和救亡內容有限,鈕結點為主要貢獻價值。在促成審美風格多樣化上,“蠻性”書寫具有一定的成就和價值,并且該種成就及價值是其他題材作品難以替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蠻性”書寫逐漸深沉博大凝厚,呈現出攝人心魄的“極端體驗”之美以及雄健壯闊的“力之美”。
3、總結
“蠻性”在中國現代文學上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題材,并不是只有出現在中國文學史上,只是當時中國環(huán)境較為特殊,因此,關于“蠻性”創(chuàng)作風貌較為獨特。不管是啟蒙訴求還是救亡迫切需求,作家均將眼光轉向“蠻性”,逐漸深入認識“蠻性”,并探索和嘗試表現內容及方式,為創(chuàng)作提供多樣化新質,代表中國現代文學“蠻性”書寫成就。
參考文獻:
[1]章敏.典妻習俗與中國現代文學書寫[J].湖南社會科學,2014(1):199-202.
[2]黃曉艷.上海——中國現代文學史書寫中的地位[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7):103-104.
[3]葉永勝.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老人”書寫[J].文學評論,2013(1):62-68.
中國現代文學論文范文二: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研究
摘要: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蘊含著深厚的人文情懷,對于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fā)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在人文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淺談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之間的關系、兩者融合的有機途徑,以及兩者結合產生的教育價值。
關鍵詞: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高職;人文教育
面對新一輪的教育改革,高職語文教學實施人文教育勢在必行,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所占的比例較大,然而學生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缺乏興趣,難以對其進行闡釋,導致其教學流于形式,為提升高職語文教學水平增加了障礙,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基于此,本文簡單闡述了人文教育的內涵,且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結合產生的教學價值以及兩者結合的途徑展開闡述,期望能夠為高職語文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人文教育的內涵
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體現,因此,人文精神的內涵就是人文教育的內涵。人文教育是對人價值的肯定及尊重,而且人文教育凸顯了人的精神追求(包括情感、審美、道德、認知、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總的來說,人文精神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生活之根。人文教育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主旨在于: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自主發(fā)揮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獨具特色的學習聯系,形成良好的學習體系,從而全面提升學習質量。人文精神著重強調人的興趣愛好,尊重人的自由追求與發(fā)展,強調人的創(chuàng)造力、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以及自我完善,因此,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強化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的融合途徑
(一)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基礎上,注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的與時俱進
中國現代文學經典是經過時間的淘洗,被廣大人民群眾認同且贊美的文質兼美精品,承載了人類高尚的思想情感、高貴的理想判斷,是對豐富人生的記載,囊括了知識、能力、意志、觀念等等,涵蓋了多種人文素養(yǎng),是優(yōu)秀精神文化的集成品。但是,由于經典誕生的時間較為久遠,空間、時代背景、文化環(huán)境等均與如今的信息化時代具有較大的距離,大部分學生對于這種“距離”難以理解,同時也缺乏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挖掘文學經典的現代意義及其深刻內涵,做到立足于“傳統(tǒng)”,著眼于“現實”,積極尋找切合點,消除經典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教學內容的與時俱進且保留經典特色。如在講解《家》時,教師可以以家庭背景為切入點,通過家族中人物關系,引導學生對家的理解與思考,且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與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梢匀诤蠈W生的就業(yè),對經典進行解讀,幫助學生更加深刻掌握經典的內涵。再如《狂人日記》講解時,傳統(tǒng)的闡釋往往重在揭示異化現象,也就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聯系,而且該小說的人物、時空、時代背景、文化背景等與現代社會有較大的“距離”,若單純進行說教,學生難以吃透,難以轉化為自己的認知,而且該小說中的四種異化現象在現代社會具有較高的普遍性,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將現代社會中出現的“影子”與《狂人日記》對應,如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生活或者工作壓力、親情的淡化、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人格扭曲等,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批判能力。
(二)優(yōu)化教學內容,制定科學教學目標
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蘊藏著深厚的教育資源,因此,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高職語文的教育對象全是中文專業(yè)學生,其語文水平低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太多的急功近利案例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判斷,使得學生忽視經典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文學經典教學具有明確的認識,制定科學而操作性比較強的教學目標,即培養(yǎng)高素質的復合型、創(chuàng)新性專業(yè)人才,并且不奢望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掌握文化經典的學習技巧,可以量化文言文知識,鼓勵支持學生根據興趣愛好,多涉獵經典,讓學生自主學習。另外,要有專業(yè)與非專業(yè)的明確劃分,對待專業(yè)的學生,經典闡釋需要從時代背景、作家生平、社會思潮等多個領域入手,并且與現代社會發(fā)展相比較,引發(fā)學生對經典作品的思考;針對非專業(yè)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閱讀的內心感受。總之,文學經典作品的闡釋不能停留在當時特定的歷史語境,需要與現代社會相結合,系統(tǒng)進行剖析解讀。除此之外,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內在發(fā)展需求,需要因材施教,不得將教學目標設置過高,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也要盡可能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內容設置要適宜,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構建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體系,進行文本整合
根據中國現代文學經典涉及領域的不同,將經典進行分類歸納,形成良好的文學經典作品闡述管理體系,從而實現其教學的有序性。如處世待人,可以將《荷塘月色》《阿長與〈山海經〉》分為一類。在《荷塘月色》的講解中,可以將其觀點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如其中包含的品德修養(yǎng)、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緒,專門設置一個學習專題或者話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經典的魅力,從而轉化為學習行動力。再如在《阿長與〈山海經〉》的講解中,可以將令人討厭卻富有愛心、人情味的保姆——阿長的形象與學生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人相聯系,如環(huán)衛(wèi)工人等,讓學生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寬容、欣賞等,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督促學生自主能動性的提升。
三、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結合所產生的教學價值
(一)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且高尚的三觀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已經成為各個學科的重點任務,而人才的培養(yǎng)離不開正確且高尚的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指導,在語文教學中,強化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的融合,即:在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的基礎上,注重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的與時俱進,優(yōu)化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內在發(fā)展需求進行調整),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構建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體系,進行文本整合,并且積極鼓勵支持學生多實踐,學生可以自主創(chuàng)建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興趣學習小組,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課堂教學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到中國現代文學經典作品的魅力,而且學生還要不斷強化對文學經典的學習興趣,強化科學認知,自主涉獵不同性質的經典,開闊自己的眼界,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潛移默化地將興趣、感悟等轉化為學習行動力,在全面提升高職語文教學水平的條件下,及時糾正學生三觀的認知偏差,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且高尚的三觀,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強化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結合,可以通過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視頻、音效、動漫等功能),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真切地感受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感受其魅力,從而有效的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理解經典,激發(fā)學生對文學經典的學習興趣,將興趣轉化為學習的行動,從而對學生起到情操陶冶的作用,同時有效、全面、深刻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yǎng)。另外,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學習實踐活動,鼓勵支持學生自主組建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興趣學習小組,學生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彼此交流溝通,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經典作品的賞析之中,感受經典作品的魅力,便會潛移默化將從經典作品中感悟出來的思想情感與自身經歷結合起來,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素養(yǎng),教師起到輔助的作用,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有利于人文教育的順利開展??傊?,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結合產生的教學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且高尚的三觀,也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中文人才打好基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中國現代文學經典闡釋與高職人文教育是提升高職語文教學水平的兩大內容,兩者的結合,對提升高職語文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需要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整合兩者的優(yōu)勢,取長補短,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具備高素質復合型、創(chuàng)新性中文專業(yè)人才,同時,為高職語文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白春超.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新思路——以《嬗變》、《現代文學經典:癥候式分析》為例[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1(6).
[2]劉洋.現代曲劇對文學經典的立體闡釋——試論曲劇《阿Q與孔乙己》的藝術創(chuàng)新[J].南腔北調•河南戲劇,2012,(2).
[3]趙黎明.闡釋•想象•創(chuàng)造——從《雷雨》的蘇州評彈改編看現代文學經典教學[J].群文天地,2011,(12).
[4]WangHaitao.RenjianCihuacanonizationprocedureofreflection,theformationmechanismofthediscussiononliteraryclassicsandlivingcircumstances[J].NanyangNormalUniversityJournal,2013,(1).
[5]李曉璐.被文學史書寫的經典——論現代文學史中的文學經典變遷[D].天津師范大學,2009.
[6]張立群.后現代視野中的當代中國文學經典——從文本到權力[J].社會科學研究,2008,(6).
中國現代文學論文相關文章:
6.文學論文提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