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傳統文化畢業(yè)論文標準范文
有關傳統文化畢業(yè)論文標準范文
只有借簽和宏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才能構建有中國特色的企業(yè)文化,實現企業(yè)文化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傳統文化畢業(yè)論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傳統文化畢業(yè)論文范文一:淺議中國傳統文化教學范式改革
論文關鍵詞: 課程教學范式 體系構架 雙主體互動 社會實踐
論文摘 要: 要改變以“傳授知識—接受知識”和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及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范式,努力構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范式,作者進行了專題調研,提出了一些方法。
高校的中國傳統文化教學范式改革,一是要改變以“傳授知識—接受知識”和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和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范式,努力構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研究、探索、協作等為特點的、師生互動的、全新的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范式;二是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探討如何把理論思考轉化為日常生活,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各種能力,全面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使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內化成為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范式(Pardigm)”這一概念和理論是由美國科學家哲學家?guī)於魈岢龅?他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指出:范式“它代表著一個特殊共同體的成員所共有的信念、價值、技術等等構成的整體……作為模型的范例,可以取代明確的規(guī)則以作為常規(guī)科學中其他謎題解答的基礎”[1]。英國學者瑪格麗特·瑪斯特曼對庫恩的范式觀作了系統考察,并將其概括為三種類型:一是作為一種信念、一種形而上學思辨,它是哲學范式或元范式;二是作為一種科學習慣、一種學術傳統、一個具體的科學成就,它是社會學范式;三是作為一種依靠本身成功示范的工具、一個解疑難的方法,它是人工范式或構造范式。簡言之,范式就是一種公認的模型或模式,是研究問題、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則的總稱。
課程教學范式,是指在課程教學實踐中,教學共同體成員所秉持的信念與價值、采取的技術或形式、形成的特質與效果的總稱。新中國成立后,對我國教育界影響最大的是前蘇聯以凱洛夫為代表的“教育學”,其中又以“三中心”(老師中心、教科書中心、課堂教學中心)和“五環(huán)節(jié)”(準備、復習舊課、教授新課、鞏固練習、布置作業(yè))的影響為最。就中國傳統文化課而言,形成了以理論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以課堂教學為主的教學組織形式和以教材為主導課程資源的教學范式,具體來說:教學模式以“理論講授”為主。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老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這些年來,雖然我們也嘗試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改革,但總體上還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這種偏重于對象化的教學活動,忽視了學生的教學主體性,缺少師生之間的互動。
教學組織形式以“課堂教學”為主,局限于知識的傳授,教學方法手段比較單一。課程資源以“教材”為主,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許多學生“苦其難而不知其益”,被動痛苦學習,懶于思考,缺乏主動探索、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改變現狀,如何改變以“傳授知識—接受知識”和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及以教材為中心的傳統教學范式,努力構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研究、探索、協作等為特點的、師生互動的、全新的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范式,我們課程組的全體老師進行了專題調研,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內容進行新的設計和整合,完善體系構架。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精心選擇設計教學內容,講深講透,增強教學效果,是一個首先必須面對的問題。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導引課,通過教學,使學生對宏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根據中國現代化建設實際和學生的思想認識實際,開掘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以實現“察古以觀今,彰往而知來”的宗旨,從而使學生更加準確而深刻地認識我們民族自身,更加準確而深刻地認識我們當前的國情,提高人文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理性的態(tài)度和務實的精神去繼承傳統,創(chuàng)造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未來。根據這一教學目標,以“融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提高素質為一體”為主線,我們提出了課程體系的基本框架,精選了中國傳統文化典籍概覽、易經、儒、道、釋家思想等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重新編寫課程教學實施方案,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空間,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不同觀點、信息或經驗形成新解釋的能力,基于已學知識判斷新信息、新論點和新方法價值的能力,運用已學概論、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建構雙主體互動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既是教學的客體,同時又是教學的主體。如何調動主體積極性,積極投入到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思考、和研討中去;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嘗試了互動式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如專題討論、辯論、演講等互動式教學方式,將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內化為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體來說即要抓好兩個環(huán)節(jié)。
(1)認真設計和確定選題,指導學生完成選題。選題的確定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一是要切合教學內容,教學首先是要完成教學內容,不論使用哪種教學手段都是為達到教學目的而服務的。二是選擇教學中的難點、熱點或與學生切身相關的問題,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要兼顧學生的差異和任務的難易程度。既要使學生真正掌握選題中包含的新知識、新技能,同時又要給學生留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培養(yǎng)其思辨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具體操作中,注意以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的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質疑、探究問題的機會,讓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探究;指導學生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尋找相關的幫助及解決問題的大體思路。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互動教學氛圍。在課堂討論、辯論等組織中,教師應把自己視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而不是單純的“操縱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不是“命令者”,是幫助學生成長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手握真理的知識權威。如在課堂討論中,教師要主動觀察學生,認真傾聽他們的發(fā)言,注意做好“疏導、調節(jié)、過濾”工作。所謂“疏導”,包括兩層含義:首先是解除學生對課堂討論的種種疑慮,鼓勵學生踴躍發(fā)言;其次是消除學生在課堂討論開始后的觀望心理,把課堂討論迅速引向高潮,如果出現“冷場”現象,就要采用“點將”的方法,讓學生骨干打響第一炮,打破課堂的靜寂,使課堂討論順利展開。所謂“調節(jié)”就是在課堂討論進入高潮后,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調控,使學生的發(fā)言在班與班、男生與女生的比例上達到均衡。所謂“過濾”,是指教師在課堂討論結束前,對學生的各種觀點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綜合講評,對學生的各種觀點進行“過濾”、“篩選”,使學生既辯明是非、真?zhèn)?、又掌握所學原理。同時,還要及時客觀地進行完成選題過程的總結,探索如何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并在此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自學、自識、自理、自獎等一整套引導和幫助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狀態(tài)的教學組織管理新模式,培養(yǎng)、鍛煉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的能力。
3.設置社會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使理論密切聯系實際。
中國傳統文化課的教學目的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是在于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理解和探究,幫助學生深刻地了解我們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理性的態(tài)度對傳統文化進行客觀、多角度的分析。為達到這一目的,為使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加感性和直接的認識,我們設置了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確定了社會實踐服從和服務于課堂教學等原則,在具體形式上,打算利用“十一”、“五一”長假或寒暑假來安排社會實踐教學,深入工廠、農村、企業(yè)和街道等進行相關的社會考察、社會調查。
在實踐教學中,我們注意抓好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注意把社會實踐和理論學習、探究結合起來,把理論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引導學生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去探究和思考。如: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對企業(yè)文化的影響;對某地傳統文化與民俗風情的調查;中國傳統倫理與家訓,等等。二是注重對學生主體人格的培養(yǎng)。通過實踐教學,加強學生學習動力系統的建設和良好性格的塑造,使學生樹立獨立思考、獨善其身的自主精神,渴求知識、勤于學習的求知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等,不斷完善健全主體人格。三是注重形成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帶著科研課題進行實踐教學,指導學生獲得第一手資料,進行實證分析、調查研究,形成有一定觀點、能夠指導實際的調研報告、論文等。
為使實踐教學取得預期效果,我們建立了相應的考評體系,要求學生的社會實踐考察報告不少于三千字,格式為符合標準的論文格式;對在社會實踐考察活動中表現特別優(yōu)異的學生,在理論課考核、評優(yōu)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
社會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單一模式,使學生走入社會生活的拓展性空間,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鞏固深化所學和知識,實現知行統一。采用實踐教學法,可以引導學生從課堂走入社會,讓學生貼近社會、貼近現實、貼近生活,使學生面對社會實際自己教育自己,進而在社會實踐中真正讀懂中國傳統文化,并將其精華部分內化成為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校的中國傳統文化課程的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這項系統工程中各個層次如何安排,才能達到整體最優(yōu),局部最佳,使學生既學會用理論思考和追問,并將這種思考和追問運用于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的沉思和反思,指導行動,又得到最佳的能力培養(yǎng),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美]托馬斯,著.金吾倫,胡新和,譯.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157.
[2]任映紅.論“以人為本”教學新范式的建構原則[J].溫州大學學報,2008,9.
有關傳統文化畢業(yè)論文范文二:探析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古代建筑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古建筑 儒家禮教 天人合一
論文摘要:建筑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產物,他本身就代表著一種文化類型,建筑與文化關系密切,建筑在不同時期反映不同的文化內涵,本文從儒家禮教、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民俗文化等方面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古建筑的影響。
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建筑的靈魂。建筑與文化兩者之間有著割不斷的淵源,中國傳統文化使中國古代建筑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建筑體系?1。
一、儒家禮教等級制與中國古建筑
儒家建立了一整套等級森嚴的倫理規(guī)范,直接影響到傳統建筑的布局、造型和色彩等方面。
中國古典建筑多以中軸線布局,主建筑為中,次要建筑在兩側,左右對稱,以眾多的單體建筑有序的組成一組建筑群體。這些單體是以中心建筑為核心,布局有嚴格的方向性,等級分明,層次清晰。其組成的方式是嚴格按照儒家“尊卑有序、上下有分,內外有別”的思想??v向以北為上,東西為下,橫向結構以左為上,以右為下,居住方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中國古代建筑造型也都帶有濃厚的等級色彩,對內外檐裝修、屋頂瓦獸、梁枋彩繪、庭院擺設、室內陳設都有嚴格的限定。如中國傳統屋頂就分九級,其中以重檐廡殿頂級別最高,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其次為單檐廡殿、單檐歇山頂,再次是懸山頂、硬山頂、卷棚頂、攢尖頂、十字脊頂、盝頂、盔頂。硬山頂等級最低,根據清朝規(guī)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懸山頂或硬山頂。
中國古代建筑對建筑物的裝飾色彩也有等級劃分,總的來說以黃色為尊,其下依次為:赤、綠、青、藍、黑、灰。宮殿用金、黃、赤色調,而民居卻只能用黑、灰,白為墻面及屋頂色調?2。
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與中國古建筑
老子提出“天人合一”觀點,認為人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主張順應自然。這一觀念同樣影響了建筑的聚落選址、總體布局、室內外環(huán)境設計布置,直至取材及營造技術各方面。
中國古代房屋以“負陰抱陽、背山面水”為選址的基本原則和格局。古代風水學中,認為山體是大地的骨架,也是人們生活資源的天然庫府,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背負高山,面對江河,坐北朝南,享受最充足的陽光,是修建房屋的最佳的位置,這也體現了人渴望與自然相融合,從而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的居住環(huán)境。?3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古人認為宇宙萬物是由陰陽二氣的交互作用所生成,由此決定了宇宙萬物無不包含著陰陽的對立統一。“夫宅者,乃是陰陽之樞紐。”(《黃帝工經》),陰陽是生命的核心,住宅是生命的載體,中國民居正是以陰陽合成的觀念,塑造了以院落為中心和單元的基本平面格局,建筑空間外為陽,內為陰,高為陽,平為陰,屋宇為陽,院落為陰。在房屋室內設計中,院落承接陽光雨露、日月精華,納氣通風,具有“通天接地”的功能。以過廳、穿堂把院落和室內聯在一起,由于木結構框架系統的優(yōu)點,使墻不承受上部結構的壓力,就可以任意開窗,特別是在南方,通向庭院的一邊,常常開滿一排落地長窗,一打開,使室內外的氣流完全貫通。在密集的居住狀態(tài)下,成功地協調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合理地解決了日照、通風、保溫、隔熱、反光和防噪等等問題。
在取材方面,中國的古建筑是唯一以木結構為主的建筑體系,木材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天然的,還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返樸歸真、回歸自然、融合自然的心理需求,木材較之石土更具有生命力,它本來就有自然的紋路,而且堅韌,便于加工,適合做房屋的各種構件,這還很好的和中國中庸的傳統思想相契合。
中國古建筑的外部造型也盡量表現出與自然協調的意念。他有虛有實,輪廓柔和,曲線豐富,在穩(wěn)重中呈現出一定的變化。在建筑空間上,不像西方建筑那樣用超尺度的高大、空曠來表現建筑的莊重和神性。中國古代建筑體系,堅持有節(jié)制的人本主義建造原則,即是以人體尺度為原則,既要求“大壯”,又要“適形”,建筑高度和空間控制在適合人居住的尺度范圍內,具有初級的人體尺度思想,即使是皇宮、寺廟等建筑也常用小尺度的“院”不斷有規(guī)律的衍生來產生雄偉建筑群。而且建筑造型和高度還會考慮周邊環(huán)境,通過跟自然的借用,即是“托體同山阿”,使建筑與自然和諧統一,這也是“天一合一”思想的最好體現。
在建筑細節(jié)營造上面注重精致、隱借,不刻意加以裝飾,以圖案的美化和線條的豐富來柔和建筑造型,而這些構建在建筑結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斗拱在中國古建筑中運用得非常靈活和巧妙,它不但具有造型、裝飾的多重功能,還起到增加屋檐伸出的長度,縮短梁枋跨度,分散節(jié)點處的剪力。此外,用各種吉祥富貴的圖案,濃烈色彩繪制的梁柱,與白色的臺基相襯托,具有濃重、鮮明的對比感,營造了建筑莊重、大氣的氛圍,其實它還承載屋面荷載,具有抗地震的功能。還有碩大的屋頂有著漂亮的曲線和輕巧多姿的翼角,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看都是曲線的,給予建筑一種柔美的自然之態(tài),使之與山水林木等自然環(huán)境形成了和諧統一。
三、民俗文化與中國古建筑
早在殷周青銅時代就開始出現了顯示貴、服、吉、利的厚祿,功名、得子、迎福、納祥、聚寶、生財的福氣,以及長壽、成仙等主題的建筑裝飾圖案。中國人民發(fā)揮聰明才智,使象征手法在建筑裝飾中得到了充分的運用。比如龍為神獸,它成為了帝王的象征;獅子被稱為“百獸之王”,于是就成為威武、力量的象征,在民宅中常用于驅邪鎮(zhèn)宅。古建筑對屋頂、門窗、鋪地等部件都十分考究,在不同部件上繪制不同寓意的圖案,既美觀又表達了人們美好的愿望,圖案和建筑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綜上所述,中國的古代建筑不僅是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見證,也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最主要的載體。它充分體現以“禮”為國家文化精神核心,強調自然與人的和諧統一,更表達了人們對美好愿望的期許,通過探討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古建筑的影響,挖掘中國古建筑的文化內涵,促使現代建筑吸取中國古建筑的精華,為今所用并繼承發(fā)揚,使中國傳統建筑體系能煥發(fā)新的生命活力。(作者單位: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李長春.中國古代建筑設計與傳統文化思想[J].鄭州輕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2]樓慶西.中國古建筑二十講[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42
[3]劉志琴.中國傳統文化的再估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27.
有關傳統文化畢業(yè)論文標準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