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醫(yī)藥學論文 > 臨床醫(yī)學 >

急性闌尾炎患者的外科護理

時間: 劉清玲 葉中英1 分享
【摘要】目的 討論急性闌尾炎患者的外科護理。方法 配合手術治療進行護理。結(jié)論 術后潛在并發(fā)癥有切口感染、腹腔膿腫、糞瘺,與闌尾穿孔、切口污染、機體抵抗力下降有關。預期目標切口愈合良好,無感染及糞瘺發(fā)生。
【關鍵詞】急性闌尾炎 外科護理
闌尾位于右髂窩部,形如蚯蚓狀,長5~10cm,直徑0.5~0.7cm,起于盲腸根部,附于盲腸后內(nèi)側(cè)壁、三條結(jié)腸帶的匯合點。其體表投影約在臍與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界處,稱為麥氏點(McBurney),但變異較多。闌尾尖端指向有六種類型。闌尾遠端為一盲端,系膜短于闌尾本身,闌尾動脈是一種無側(cè)支的終末動脈,靜脈向門靜脈回流入肝,闌尾也是一個淋巴器官,富含豐富的淋巴組織。這些特點決定急性闌尾炎臨床常見。
闌尾腔阻塞是最常見的病因。常由糞石、異物、蛔蟲、腫瘤等阻塞,以糞石最常見,阻塞后闌尾淋巴濾泡增生,黏膜分泌黏液使腔內(nèi)壓力上升,造成血液障礙。同時細菌入侵,加劇闌尾炎癥改變。致病細菌多為腸道內(nèi)的各種革蘭陰性桿菌和厭氧菌。
1 臨床病理分型
1.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
屬病變早期。病變多只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層。闌尾外觀輕度腫脹,漿膜面充血并有少量纖維素性滲出。顯微鏡下各層均有水腫,以黏膜和黏膜下層明顯。臨床癥狀和體征均較輕。
1.2急性化膿性闌尾炎
多由單純性發(fā)展而來,闌尾腫脹增粗,漿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膿性滲出物,腔內(nèi)亦有積膿。鏡下各層有小膿腫形成。臨床癥狀和體征較重。
1.3壞疽性及穿孔性闌尾炎
是一種重型闌尾炎。其管壁壞死或部分壞死,呈暗紫色或黑色。闌尾腔內(nèi)積膿,壓力升高,闌尾穿孔。如未能被局限包裹,則可引起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1.4闌尾周圍膿腫
闌尾化膿壞疽或穿孔,若進展較慢,可被大網(wǎng)膜、腸管包裹并形成粘連,形成炎性包塊或闌尾周圍膿腫。
部分急性單純性闌尾炎經(jīng)及時治療后炎癥可消退,但多數(shù)可轉(zhuǎn)為慢性,易復發(fā)。其他三種類型如未予及時手術切除,又未被包裹局限,炎癥擴散可引起彌漫性腹膜炎、化膿性門靜脈炎、感染性休克等。
2 臨床表現(xiàn)
2.1癥狀
2.1.1腹痛 典型表現(xiàn)為轉(zhuǎn)移性右下腹痛,始于上腹,逐漸移向臍周,數(shù)小時(6.8h)后轉(zhuǎn)移并局限在右下腹。70%一80%的病人腹痛有此特點。部分病人開始即在右下腹痛,若腹痛波及中下腹或全腹,是闌尾穿孔并發(fā)腹膜炎的表現(xiàn)。
2.1.2胃腸道癥狀 發(fā)病早期可能有厭食,惡心、嘔吐也可發(fā)生,但較輕。盆腔位闌尾炎刺激直腸和膀胱,引起排便里急后重癥狀。彌漫腹膜炎時可致麻痹性腸梗阻,腹脹、排氣排便減少。
2.1.3全身癥狀 一般低熱,體溫在38℃以下。如有闌尾穿孔、膿腫、腹膜炎、門靜脈炎,體溫可達40℃左右,并出現(xiàn)中毒癥狀,心率增快等。
2.2體征
2.2.1右下腹壓痛 右下腹痛是急性闌尾炎最重要的體征。壓痛點通常在麥氏點,可隨闌尾位置改變而改變,但始終固定在某一個位置上。病變早期腹痛尚未轉(zhuǎn)移到右下腹時,右下腹便可出現(xiàn)固定壓痛。壓痛程度與病變程度相關。
2.2.2腹膜刺激征 可觸及反跳痛、腹肌緊張,且有腸鳴音減弱或消失。這是壁層腹膜受炎癥刺激出現(xiàn)的防御反應。提示出現(xiàn)化膿、壞疽或穿孔。
2.2.3右下腹包塊 右下腹捫及壓痛性、邊界不清而固定的包塊,應考慮闌尾周圍膿腫。
2.2.4可作為輔助診斷的其他體征 如腰大肌試驗、結(jié)腸充氣試驗、閉孔內(nèi)肌試驗、直腸指檢等,均有助于診斷。
3 診斷要點
3.1典型的臨床癥狀
3.2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到(10~20)×109/L,可發(fā)生核左移。
3.3影像學檢查
如B超、X射線等,一般不必要,當診斷不肯定時可選用。
3.4鑒別診斷
有許多急腹癥的癥狀和體征與急性闌尾炎相似,在確定闌尾炎診斷時,常需排除這些疾病,特別是診斷困難時。如消化性潰瘍穿孔、右側(cè)輸尿管結(jié)石、異位妊娠破裂、急性輸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兒童急性腸系膜淋巴結(jié)炎、膽囊炎、局限性回腸炎等。
4 處理原則
4.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最好行闌尾切除術,也可在嚴密觀察下行抗炎等保守治療。
4.2急性化膿性、壞疽性闌尾炎,急診手術治療。
4.3闌尾周圍膿腫,一般應先行抗生素、中藥等非手術療法,可使包塊縮小、消失,待3個月后再行手術治療,但也可直接行手術治療,以引流為目的。
4.4值得提出的是小兒急性闌尾炎、妊娠期急性闌尾炎、老年人急性闌尾炎,一經(jīng)確診,應及早手術。
5 護理診斷目錄
5.1腹痛 與急、慢性闌尾炎有關。
5.2潛在并發(fā)癥 可致闌尾穿孔腹膜炎,與診治延遲有關。
5.3體液不足 體液不足與禁食、嘔吐、發(fā)熱等有關。
5.4術后潛在并發(fā)癥 切口感染、腹腔膿腫、糞瘺與闌尾穿孔腹膜炎,與切口污染、機體抵抗力下降有關。
6 特殊護理診斷與護理計劃
術后潛在并發(fā)癥有切口感染、腹腔膿腫、糞瘺,與闌尾穿孔、切口污染、機體抵抗力下降有關。
6.1預期目標 切口愈合良好,無感染及糞瘺發(fā)生。
6.2護理措施
6.2.1重視術前準備,嚴格遵守無菌技術。
6.2.2術后早期活動,術后24 h可起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恢復,增進血液循環(huán),利于腹腔滲出吸收,利于傷口愈合。
6.2.3遵醫(yī)囑應用抗生素,化膿性或壞疽穿孔闌尾炎,應聯(lián)合應用抗生素。
6.2.4做好腹腔引流管護理,保持通暢,觀察和記錄引流量、顏色及性質(zhì)。
6.2.5嚴密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傷口感染、腹腔膿腫和糞瘺并發(fā)癥。
(1)傷口感染 闌尾壞疽、穿孔或腹腔積膿者易發(fā)生,多因手術時污染傷口所致。病人術后3~5d體溫逐漸升高,傷口紅、腫、熱、痛,應及時報告醫(yī)師處理。
(2)腹腔膿腫 闌尾壞疽、穿孔者,術后腹腔殘余感染可出現(xiàn)腹腔膿腫,多為盆腔膿腫。常發(fā)生在術后5~7d,表現(xiàn)為發(fā)熱或體溫下降后又上升,腹痛及里急后重等。B超或直腸指檢可明確診斷。除了采取半臥體位、坐浴等護理措施 外,應報告醫(yī)師做進一步處理。
(3)糞瘺 糞瘺少見。由闌尾殘端處理不當或手術誤傷腸管所致。感染較局限,低熱、腹痛、切口不能愈合且有腸內(nèi)容物從傷口排出,或形成腹腔膿腫。應及時更換傷口敷料,保護傷口周圍皮膚(涂氧化鋅軟膏)。如長期不愈,則需手術治療。
6.3重點評價
6.3.1是否發(fā)生了并發(fā)癥。
6.3.2是否及時發(fā)現(xiàn)了傷口感染、腹腔膿腫、糞瘺。
7 健康指導
對于腹腔感染嚴重或術后有腹腔并發(fā)癥的患者,應指導病人注意休息,合理飲食;若有突然腹痛應及時就醫(yī),以防延誤粘連腸梗阻診斷。
參 考 文 獻
[1]董慧娟,楊春梅.電視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1148例報告及護理.實用護理雜志,2001,17(6):25.
[2]林巖,譚永芳,盧玉友.實用手術護理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136.
3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