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術后護理論文綜述范文
婦科術后護理論文綜述范文
婦科臨床護理工作是一項有較高風險的工作,由于治療群體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患者病情具有差異性和私密性,需要醫(yī)護人員有夯實的專業(yè)技術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婦科術后護理論文,供大家參考。
婦科術后護理論文范文一:婦科腹腔鏡術前術后護理
【關鍵詞】 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
隨著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和內(nèi)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腹腔鏡在婦科手術中以:(1)出血少;(2)損傷少;(3)疼痛輕;(4)盆腔臟器干擾小;(5)術后恢復快;(6)住院時間短;(7)切口小且美觀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臨床。
1 護理
1.1 術前護理
1.1.1 心理護理 大多數(shù)患者對腹腔鏡手術缺乏了解,且對預后擔憂,情緒緊張害怕。因此要熱情接待病人,細心聽其傾訴,掌握病人心理活動并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此術是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可靠性高,講解手術過程及所需時間,介紹治愈病例和醫(yī)院技術力量,協(xié)助取得病人家屬的支持,告知所行麻醉方式能達到無痛、無知覺、蘇醒快,使其放松、放心、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消除緊張情緒。
1.1.2 術前準備 消化道及陰道準備:腸道空虛可避免因麻醉后肛門括約肌松弛排便于手術臺上,減少污染的機會。充分的腸道準備是手術成功的必要條件。因此手術前晚及術日晨須清潔灌腸,到排出清水為止。術前3日起每日用絡合碘棉球擦洗陰道1次,術前晚及術日晨各1次。以減少陰道內(nèi)細菌污染術野,防止腹腔感染。特別注意:宮外孕患者不做陰道沖洗和灌腸。
1.1.3 手術區(qū)皮膚準備 術前一日手術區(qū)皮膚準備:減少皮膚上細菌至最低程度避免手術傷口感染。剃毛部位是整個腹部至會陰部,因術中臍部要進行Troear穿刺,所以,臍部應重點進行清潔,一般用松節(jié)油擦凈臍孔污物,清潔后用絡合碘擦洗。
1.2 術后護理 (1)按常規(guī)鋪好床,病人回房后根據(jù)不同的麻醉作相應的護理,全麻病人密切觀察呼吸節(jié)律深淺和頻率,頭偏向一側(cè),如果發(fā)生嘔吐,應及時清除嘔吐物避免呼吸道阻塞和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并立即給予氧氣吸入,注意保暖,避免過多暴露,觀察靜脈輸液是否通暢,靜脈穿刺套管針與輸液管連接是否牢固,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并記錄。對其陪伴的家屬做好解釋工作配合護理,另外,麻醉清醒后,做好生活護理,一般手術后6h可鼓勵病人適當進流食,幫助病人適當下床活動,增加腸蠕動,減少術后粘連的發(fā)生,減輕腹脹。(2)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腹腔鏡手術使用切割器械,腹腔內(nèi)造成的損傷與開腹手術相似,加麻醉藥的使用-必須嚴密觀察呼吸、血壓、心率的改變。術后3天每天測4次體溫,正常改為1天1次。(3)①保持尿管通暢,注意觀察其色、量,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 24h拔尿管。②置腹腔引流管者,觀察其引流液的量、性質(zhì),并認真檢查引流管有無扭曲、阻塞,確保引流通暢。(4)疼痛:隨著醫(yī)學的進步,由被動止痛-主動止痛-鎮(zhèn)痛泵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活動,它受病人情緒狀態(tài)影響,與情緒焦慮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焦慮增加,機體的痛閾位下降,對疼痛的敏感性增加,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心理護理-環(huán)境優(yōu)美(美施康定直腸給藥止痛-惡心、嘔吐副作用)。(5)腹腔穿刺孔的觀察和護理,腹腔穿刺孔用創(chuàng)可貼粘貼,每日觀察腹壁穿刺孔有無滲血、滲液,保持干燥。如有滲血、滲液給予加壓包扎并通知醫(yī)生。(6)及早鼓勵病人活動-以促進腸功能恢復,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減少并發(fā)癥,清醒病人可床上活動-如腹腔鏡術后恢復,主要有深呼吸,雙肩外展運動、屈腿運動和抬腿運動,一般3~5min。
2 并發(fā)癥護理
在我科少見,但所有的手術都不可避免。
2.1 術后出血 血管結(jié)扎脫落,血栓脫落,熱損傷而發(fā)生延遲性出血,術后血壓下降,心率加速,臉色蒼白,出冷汗,腹部膨脹,腸鳴音消失等癥狀,血液可從腹壁切口或陰道溢出,所以密切觀察腹部體征,腹圍大小,切口滲血及陰道出血情況。特別腹腔引流的量、顏色,如果鮮紅,短期引流量較大,應及時報告醫(yī)生。
2.2 腹壁切口出血 多為套管穿刺損傷腹壁血管而發(fā)生出血-更換敷料-沙袋加壓止血效果好,因此切不可因切口小而忽視對腹部傷口的觀察。
2.3 皮下血腫 若術中的腹壓過高,二氧化碳氣體向下軟組織擴散可引起皮下血腫,由于氣體量少,給予吸氧處理可消失,觀察碳酸血癥的危險—呼吸頻率,有無咳嗽、胸痛等癥狀。
2.4 肩臂部疼痛 (1)多因殘存于腹腔的二氧化碳刺激膈神經(jīng)引起,囑病人多翻身,下床活動,疼痛較重,給予止痛藥。(2)頭低腳高位。3 出院指導
(1)術中未被發(fā)現(xiàn)的電極損傷??裳舆t發(fā)病,其癥狀和體征在術后2~10天出現(xiàn),囑術后2周內(nèi)發(fā)熱、腹痛等立即來院就診。(2)1個月內(nèi)禁止性生活、禁止坐浴。
婦科術后護理論文范文二:婦科腹腔鏡手術術前術后護理
【關鍵詞】 婦科 腹腔鏡手術 術前術后 護理
隨著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和內(nèi)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腹腔鏡已廣泛應用于婦科疾病的診治過程中。腹腔鏡在婦科手術中以出血少、損傷少、疼痛輕、盆腔臟器干擾小、術后恢復快、住院時間短、切口小且美觀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臨床。
1 護理
1.1 術前護理
1.1.1 心理護理
大多數(shù)患者對腹腔鏡手術缺乏了解,且對預后擔憂,情緒緊張害怕。入院后要熱情接待患者,細心聽其傾訴,掌握患者心理活動并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此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可靠性高,講解手術過程及所需時間,介紹治愈病例和醫(yī)院技術力量,以取得患者家屬的支持,告知所行麻醉方式能達到無痛、無知覺、蘇醒快的功效,使其放松、放心,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消除緊張情緒。
1.1.2 術前準備
全身體格檢查:包括心電圖、胸部透視、三大常規(guī)、肝腎功能。應做好各種標本的采集并及時送檢。消化道及陰道準備:手術前1 d晚上需流質(zhì)飲食,手術當天凌晨禁飲食。如嚴重盆腔粘連、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可能會涉及腸道的手術,術前2 d需流質(zhì)飲食,手術前1 d禁食,手術前口服腸道抗生素。手術前用藥:嚴重粘連的分離手術、涉及腸道的手術,由于術前1~3 d及術中需用抗生素,因此要先做好抗生素過敏試驗。為了讓患者得到充足睡眠,消除緊張心理,術前晚口服地西泮10 mg。腸道空虛可避免因麻醉后肛門括約肌松弛排便于手術臺上,減少污染的機會。因此充分的腸道準備是手術成功的必要條件。因此手術前晚及術日晨須清潔灌腸,直至排出清水。術前3 d起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陰道1次,術前晚及術日晨各1次,以減少陰道內(nèi)細菌污染術野,防止腹腔感染。特別注意宮外孕患者不做陰道沖洗和灌腸。留置導尿管:腹腔鏡手術需常規(guī)留置導尿管,一方面在手術中使膀胱空虛,另一方面在手術中易于辨認膀胱,最好用不易脫落的氣囊導尿管。輸血準備:常規(guī)備血,特別對貧血的患者,即使手術中估計無出血也應做好備血準備。
1.1.3 手術區(qū)皮膚準備
術前1 d手術區(qū)皮膚準備:減少皮膚上細菌至最低程度,避免手術傷口感染。剃毛部位是整個腹部至會陰部,因術中臍部要進行Troear穿刺,所以,臍部應重點進行清潔,一般用松節(jié)油擦凈臍孔污物,清潔后用碘伏消毒。
1.2 術后護理
1.2.1 常規(guī)護理
患者回病房后根據(jù)不同的麻醉做相應的護理,全麻患者密切觀察呼吸節(jié)律深淺和頻率,頭偏向一側(cè),如果發(fā)生嘔吐,應及時清除嘔吐物,避免呼吸道阻塞和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并立即給予氧氣吸入,注意保暖,避免過多暴露,對其陪伴的家屬做好解釋工作,配合護理。
1.2.2 咽部的護理
因全麻行氣管插管,術后經(jīng)常感咽部不適,術后6 h可以飲白開水,行霧化吸入等咽部護理。
1.2.3 病情觀察
患者回病房后即監(jiān)測生命體征,每小時1次,測4~6次平穩(wěn)后改為每天1次。術后24 h內(nèi),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患者的主訴、面色、腹部傷口、腹部體征等,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處理術后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
1.2.4 引流管的護理
如放置引流管,按引流常規(guī)護理,術后6 h半臥位,以利引流液流出。術后每隔1~2 h觀察引流物的質(zhì)量,及時更換敷料和引流袋,保持引流口潔凈,預防感染。引流管放置24~48 h即可拔除,或手術后1 d引流物明顯減少后即可拔除。
1.2.5 導尿管的護理
一般術后24 h內(nèi)可拔除。如手術中干擾膀胱較多或硬膜外麻下手術,可根據(jù)情況留置1~2 d,每天用碘伏擦洗會陰2次,保持會陰及尿道口清潔,預防泌尿道及上行感染。
1.2.6 疼痛的護理
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活動,它受患者情緒狀態(tài)影響,與情緒焦慮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焦慮增加,機體的痛閾位下降,對疼痛的敏感性增加,應給予心理護理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腹腔穿刺孔的觀察和護理,腹腔穿刺孔用創(chuàng)可貼粘貼,每日觀察腹壁穿刺孔有無滲血、滲液,保持干燥。如有滲血、滲液及時給予加壓包扎,并通知醫(yī)生。
1.2.7 飲食護理
不涉及腸道的手術,術后飲食應根據(jù)患者的需要供給。只要患者無不適,術后飲食可恢復正常。有時由于麻醉的作用,個別患者可有不同程度惡心、嘔吐,這時禁食可適當延長,一般手術當日禁食,實行靜脈輸液,術后第1天進流質(zhì)或軟食,如手術當晚患者有饑餓感,也應給予流質(zhì)飲食,術后肛門排氣后可進普食。
1.2.8 用藥的護理
遵醫(yī)囑給予抗生素治療,特別是盆腔粘連較多或有盆腔炎癥患者。傷口疼痛及腹痛者酌情給予止痛藥物。
1.2.9 術后活動
及早鼓勵患者活動,以促進腸功能恢復,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減少并發(fā)癥。清醒患者可床上活動,如腹腔鏡術后恢復,主要有深呼吸,雙肩外展運動、屈腿運動和抬腿運動,一般3~5 min,術后當天即可在床上活動,并鼓勵患者術后第1天下床活動,以減少腹脹及恢復腸功能,術后1~2周可參加除體力勞動外的工作。
2 并發(fā)癥的護理
腹腔鏡術后并發(fā)癥雖然較少見,但仍不能忽視,最常見的有肩痛、腹痛、腹脹、氣促及呼吸困難。因術中二氧化碳氣體殘留腹腔引起腹脹,刺激膈肌致使肩痛;患者在床上突然坐起,使二氧化碳氣體上升,引起氣促及呼吸困難。護理要點是手術后腹壁輕輕加壓,將二氧化碳氣體排出,肩痛發(fā)生時,患者可取膝胸臥位,讓二氧化碳氣體上升向盆腔聚集,以減少對膈肌的刺激,床上活動時,要避免過快坐起。
2.1 術后出血
血管結(jié)扎脫落,血栓脫落,熱損傷而發(fā)生延遲性出血,術后血壓下降,心率加速,臉色蒼白,出冷汗,腹部膨脹,腸鳴音消失,血液可從腹壁切口或陰道溢出,所以密切觀察腹部體征、腹圍大小、切口滲血及陰道出血情況,特別是腹腔引流的量、顏色,如果色鮮紅,短期引流量較大,應及時報告醫(yī)生。
2.2 腹壁切口出血
多為套管穿刺損傷腹壁血管而發(fā)生出血,更換敷料,沙袋加壓止血效果好,因此切不可因切口小而忽視對腹部傷口的觀察。
2.3 皮下血腫
若術中的腹壓過高,二氧化碳氣體向軟組織擴散可引起皮下血腫,由于氣體量少,可給予吸氧處理,發(fā)生碳酸血癥的危險,要觀察呼吸頻率及有無咳嗽、胸痛等癥狀。
2.4 肩臂部疼痛
多因殘存于腹腔的二氧化碳刺激膈神經(jīng)引起,囑患者多翻身、下床活動,疼痛較重時,給予止痛藥及頭低腳高位。
3 出院指導
術中未被發(fā)現(xiàn)的電極損傷常可延遲發(fā)病,其癥狀和體征在術后2~10 d出現(xiàn),囑術后2周內(nèi)若出現(xiàn)發(fā)熱、腹痛等立即來院就診。
維持舒適的生活,并做微量的運動,有助于身體的康復。施行腹腔鏡輸卵管手術及腹腔鏡卵巢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后2周可恢復往日正常的作息,而施行子宮全切除術者,除了在手術初期(2周內(nèi))應避免因騎馬、騎腳踏車、久坐造成的術后不適外,還要特別注意避免提超過5 kg的物品,或增加腹部負擔的活動,滿8周后,再依個人體力與體質(zhì),逐漸加大運動量,如此可減少因暫時性骨盆腔支撐減少所造成的日后不適。
一般腹腔鏡手術者,在2周后即可恢復正常的性生活,對不孕癥患者,進行輸卵管檢查及整形手術者,有時為配合排卵的時間,則1周后也可進行同房,至于行腹腔鏡子宮全切除術者,因為不僅腹部有傷口,在陰道的頂部也有縫合的傷口,因此行房的時間要延后,等休息8周之后,傷口愈合完全,深層骨盆腔組織復原了才可同房。
婦科術后護理論文綜述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