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孫悟空怎么寫
齊天大圣是指孫悟空,它是中國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著作《西游記》中的人物之一。這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孫悟空論文,僅供參考!
論文孫悟空怎么寫篇一
孫悟空原型研究綜述
摘要:在收集各家關于孫悟空原型研究的著作后,對分列的三類觀點加以分析,以“史”的視角對孫悟空原型研究的發(fā)展進行概括,同時歸納各派觀點的優(yōu)缺點。最后指出,對于孫悟空原型的研究不應該只停留在排比、分析建國前幾家觀點上,而應該找出最早與孫悟空有關的取經故事文本,再從這上面去發(fā)掘孫悟空形象的特點,從而判斷他的淵源所在。
關鍵詞:孫悟空原型進口說國貨說
中圖分類號:I242.4 文獻標識碼:A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prototype or Monkey King
XUFen-fen
(Anhu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Anhui•Hefei230022)
Abstract:In the collection of writings on the prototype of Monkey King, we analyze the three views respectively. In view of “history”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clud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view. Finally we point out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prototype of Monkey King should no longer be stuck in parallel and analyze the views before 1949,but to find the earliest texts ofMonkey King to learn,then discov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nkey King,from this to determine where the source of his.
Key words:Monkey King;Prototype;Input;Domestic
孫悟空的原型研究屬于《西游記》一書淵源考察的一個重大組成部分。胡適發(fā)表《<西游記>考證》引發(fā)了孫悟空原型的爭論。直至今日,關于孫悟空原型的研究文章仍然層出不窮。而且眾多研究者各執(zhí)一詞,在問題的關鍵方面,即孫悟空的原型究竟是什么的問題上,仍然未取得較為一致的認識??v觀這些文章,可看到關于孫悟空的原型主要是三種觀點:一是“進口說”,認為他本自印度神猴哈奴曼(Hanuman)或言那羅(Nala),還有就是佛教中的“聽經猿”形象;二是“國貨說”,認為他產生于中國自身古老的神話傳說系統(tǒng),而在原型的具體歸屬上卻眾說紛紜,有說是淮渦水神無支祁,有說是道教中的“修煉猿”形象的堆積,更有說是夏啟等等;三是在前兩者基礎上的“中外混血說”,即孫悟空是《西游記》作者結合中印兩國神話及宗教中的相關元素創(chuàng)造出來的形象,它并非單純地來自中國或印度。但是這里面還有以“中”為本,還是以“外”為本的問題。在此將結合歷年來的相關研究成果,對孫悟空原型研究史做一番綜述。
一、“進口說”
首倡此說者為胡適。他于1923年在《<西游記>考證》中列舉了《羅摩衍那》(Ramayana,胡適譯作《拉麻傳》)中記載的印度猴子國大將哈奴曼的種種神通奇跡后,說:“所以我假定哈奴曼是猴行者的根本。”此前他還推測“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 此外他還具體比較了兩點。第一,“《取經詩話》里說,猴行者是‘花果山紫云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ü阶匀皇呛镒訃P姓呤前巳f四千猴子的王,與哈奴曼的身份也很相近。”第二,“《拉麻傳》里說哈奴曼不但神通廣大,并且學問淵深;他是一個文法大家;‘人都知道哈奴曼是第九位文法作者。’《取經詩話》里的猴行者初見時乃是一個白衣秀才,也許是這位文法家墮落的變相呢!”
胡適此說在二三十年代獲得了廣泛的認同。如陳寅恪和鄭振鐸實際也是主張“進口說”的。
陳寅恪1930年在《<西游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一文中,考察了《賢愚經•頂生王緣品》中的頂生王升天復墜落故事,結合《羅摩衍那》(陳氏譯為《羅摩延傳》)第六編記載的名叫Nala的工巧猿造橋渡海,直抵楞伽的猿猴故事,認為“此二故事本不相關涉,殆因講說《大莊嚴經論》時,此二故事適相連接,講說者有意或無意之間,并合鬧天宮故事與猿猴故事為一,遂成猿猴鬧天宮故事。……此《西游記》孫行者大鬧天宮故事之起源也。”由此可見,陳氏雖然也主“進口說”,但他認為孫悟空原型為印度神猴Nala。
鄭振鐸寫于三十年代的《西游記的演化》則認為,“孫悟空的本身似便是印度猴中之強的哈奴曼(Hanuman)的化身。”并且補充道:“他會做詩,嘗到處留題,最早的一詩是初伏事法師時做的:‘百萬程途向那邊,今來佐助大師前,一心祝愿逢真教,同往西天雞足山。’……至于大鬧天宮,或是采用了哈奴曼的大鬧魔宮的故事吧。”不過鄭氏緊接著卻又不無矛盾地提到,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里的孫行者“儼然是魔王拉瓦那(Ravana)的轉變了”,似乎在鄭氏看來,拉瓦那也應是原型之一吧。
1986年陳邵群、連文光發(fā)表《試論兩個神猴的淵源關系――印度神猴哈奴曼與中國神猴孫悟空的比較》一文,聲援“孫悟空的形象源于《羅摩衍那》”的說法。他們首先比對了兩個神猴的相似之處,如都有神通廣大的本領。風神之子哈奴曼能騰云駕霧,會變身術,還曾經變成一座濕婆廟,用尾巴化作一座護身的堡壘。而孫悟空也會騰云駕霧,甚至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會七十二般變化,上天入地,神力非常。另外他與二郎神的斗法中也有變成一座土地廟的細節(jié)。又如,哈奴曼曾用鉆進妖怪肚子的辦法殺死過女羅剎西彌迦,而孫悟空更是精于此道。再如,哈奴曼不把天神的任何權威放在眼里,面斥羅婆那,拘禁太陽神,而且救人危難。而孫悟空則更是一個大鬧天宮、擾亂冥府,罵玉帝、怒如來的英雄。從這三個方面的相似中,作者們覺得不能否認兩個神猴的淵源關系。
縱觀歷來主張孫悟空的形象源于印度神猴哈奴曼這一觀點的眾多說法,我們可以總結其中的合理成分和不足之處。這一觀點的合理成分就是孫悟空和哈奴曼這一形象及其相似,如此相似的兩個文學形象,如否定他們的淵源關系,于情于理于邏輯都說不過去。其不足之處是沒有強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在《西游記》及之前相關的系列作品創(chuàng)作出來之前,哈奴曼這一形象已經傳入中國。
二、“國貨說”
魯迅先生在1922年8月21日致胡適的信中說,《納書楹曲譜》所摘《西游記》雜劇,“兩提‘無支祁’(一作巫枝祁),蓋元時盛行此故事,作《西游》者或亦受此事影響。其根本見《太平廣記》卷四六七《李湯》條”?!独顪酚置豆旁罏^經》,唐代李公佐作。無支祁即《古岳瀆經》中的淮渦水神,它“善應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遠近。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與孫悟空確有相似之點。后來魯迅又在《中國小說史略》里明確提出:“明吳承恩演《西游記》,又移其神變奮迅之狀于孫悟空。”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則更直截:“我還以為孫悟空是襲取無支祁的。”魯迅先生的立足點是:1)孫悟空和無支祁的形象極為相似;2)《西游記》作者受唐宋傳奇的影響極大而受佛教文學影響稍小;3)在《西游記》創(chuàng)作時代,哈奴曼的形象還沒有傳入中國。魯迅先生的觀點基本上抓住了“進口說”的致命弱點并提出了自己的解釋,能夠自成一家之言。所以,盡管這一觀點在二三十年代少有人贊同,但是到了五六十年代卻因魯迅的崇高威望而幾就成為不二的觀點。
1958年,吳曉鈴則從《羅摩衍那》(作者譯為《羅摩延書》)與佛經中的疑似故事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入手,力挺魯迅先生的“無支祁說”。作者認為“在古代,中國人民是知道‘羅摩延書’的,但是知道的人并不很多;而且,對于‘羅摩延書’的故事內容的了解是很不夠的。”他指出,《羅摩延書》在吳承恩的那個時代及其以前的時代都沒有在中國完整地流傳,頂多只是“從釋典翻譯文學的夾縫里擠進來的一點點”,而且“刪改得全非本來面目”。因而如果說這些“過于簡單、支離破碎,而且涂上了佛教的顏色”的“羅摩延書”的故事的片段竟然會影響到“西游記”故事的成長,“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況,釋典翻譯文學里提到的“羅摩”和“羅婆那”(Ravana),不少都只是跟“羅摩延書”里面的“羅摩”和“羅婆那”同名而已,并非同一個客體。因而他最后的結論就是:“孫悟空雖然和‘羅摩延書’里的大頷猴王哈奴曼有些相似之處,但是決不能說他是印度猴子的化身,我們的猴子自有他的長成的歷史。”然而,吳氏其實在文中還有一個結論沒有言明,那就是所謂的《羅摩衍那》一書在古代中國根本就沒有流傳過,所以從這一點來說,說孫悟空的形象源于《羅摩衍那》就等于是無稽之談了。
1984年,劉毓忱在《孫悟空的演化》一文中做了重要的補證。該文指出,第一,漢譯佛經中沒有提到神猴哈奴曼的名字;第二,《羅摩衍那》至今沒有被譯成漢語;第三,玄獎取經回國后,撰文記載了許多奇聞異事,但在其著述中沒有記載“偉大的哈努曼故事”;第四,吳承恩在他的作品中也從來沒有提到過哈奴曼。此外,作者還指出,在我國的神話傳統(tǒng)中,有四種類型的神話給吳承恩以啟示:一是“石中生人”的出生神話,如夏啟誕生于石;二是“形若猿猴”的外貌,如無支祁;三是“銅頭鐵額”的特征,如蚩尤兄弟;四是“與帝爭位”的戰(zhàn)斗精神,如刑天。因此,劉氏認為“從孫悟空的演化歷史看,他的‘形’既在我們民族文化傳統(tǒng)中孕育,他的‘神’又立在明代中葉現實生活之上”,“我們的美猴王是具有中國民族的氣質,民族風格,民族精神的神話英雄”。
除此之外,也有學者另辟蹊徑,雖然承認孫悟空是本地居民,但不認為他襲取了淮渦水怪無支祁的形象,而是源自夏啟或道教的“修煉猿”。也是1984年,龔維英在《孫悟空與夏啟》一文中認為,“孫悟空形象的最古老源頭,不是中國的無支祁或印度的哈奴曼,而是夏啟。”并從盜仙樂等方面稍分析之。石霏在《大禹神話與孫悟空形象》一文中,則認為孫悟空的身體里有“大禹的血脈”。張錦池在其專著《西游記考論》第五章“論孫悟空形象的演化”中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應該是道教的“修煉猿”。他認為孫悟空原型當是個既匯集了“性喜吃人的猴精”(《靈保集•薛放曾祖》)、“荒淫成性的猴精”(《易林•坤之剝》的大�,盜人媚妾。)和“偷竊仙品的猴精”(《國史補》猩猩好酒)等三種猴精之惡行,又兼具它們的神通的猴王,是個反面的形象。而這從《取經詩話》到吳承恩《西游記》中對于孫悟空皈依佛門前的形象的表述就可知道。
和“進口說”一樣,這一觀點同樣有優(yōu)勝之點和未圓之處。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說《西游記》作者扎根于傳統(tǒng)文化中,在眾多的可利用材料里博采旁摭汲取養(yǎng)分,從而創(chuàng)造了孫悟空這一光輝形象,比說他借鑒了一個遠在天邊幾乎不可能見到的文學形象,似乎更能說得過去。然而這一觀點未圓之處也很明顯。首先,孫悟空究竟是來自無支祁、夏啟還是修煉猿,持本觀點的學者眾說紛紜。其次,其中最強勢的看法是無支祁,但是實際上到了元代的時候,無支祁這個形象已經被固定為雌性的猿猴。如吳昌齡《西游記》雜劇第九折“神佛降孫”,孫行者上場白說:“二姊巫枝祗圣母”,第十折“收孫演咒”說:“他是驪山老母兄弟,巫支祗是姊妹。”一個雌性猿猴的形象與孫悟空的形象差異性還是太大了。
三、“中外混血說”
這種觀點分為兩派。第一,以“外”為本,即認為是以印度神猴故事為基礎,再吸收了一點中國本土神話而成。這種觀點在孫悟空的形象被提上日程討論之時就已有所體現。
倡言“進口說”的胡適就曾結合唐代名僧僧伽有降伏無支祁的傳說,認為這和《取經詩話》的猴王以及《西游記》的猴王都有點相像,并進而認為“或者猴行者的故事確曾從無支祁的神話里得著一點暗示,也未可知。”然而之后他又釜底抽薪地認為,“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對此,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中也認為“胡適之先生仿佛并以為李公佐就受了印度傳說的影響,這是我現在還不能說然否的話。”但不管怎樣,本土因素的存在畢竟是受到了考慮的。
鄭振鐸在《西游記的演化》一文中其實也表露了一點“混血說”的苗頭。他認為吳昌齡《唐三藏西天取經》雜劇里的孫行者“免不了有些白申公和白猿的影子的”,只是吳承恩的《西游記》刪除了偷盜金鼎國女子為妻的細節(jié),所以“小說里的孫行者遂與白猿相離得較遠了。”然而即使再遠,影響總還是不可抹殺的吧?
依然是“進口說”的支持者,季羨林可能理解了胡適和鄭振鐸都給自己立論留下余地的苦衷,于是1980年在《印度文學在中國》一文中這樣說:“不可否認,他(指孫悟空)身上有中國固有的神話傳統(tǒng);但是也同樣不可否認,他身上也有一些印度的東西。他同《羅摩衍那》里的那一位猴王哈奴曼(Hanumān)太相似了,不可能想像,他們之間沒有淵源的關系。至于孫悟空跟楊二郎斗法,跟其他的妖怪斗法,這一些東西是中國古代沒有的;但是在佛經里面卻大量存在。如果我們說,這些東西是從印度借來的,大概沒有人會否認的。”(注:此篇據作者按,其實是他1958年的稿子。但刊登于《文學遺產》1980年第1期。)而在季羨林的專著《羅摩衍那初探》里,他說的更簡潔了:“哈奴曼就是孫悟空的原型,這個人物形象最初產生于印度,傳至中國,經過改造與發(fā)展,就成了孫悟空。”緊著又說,“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基本上是從印度《羅摩衍那》中借來的,又與無支祁傳說混合,沾染上一些無支祁的色彩。這樣看恐怕比較接近于事實。”
第二,以“中”為本,即認為中國古代的相關神話傳說是最基本的原型,但是并不否認后來對于印度神話傳說的吸收。
這方面的力作是蕭兵的《無支祁哈奴曼孫悟空通考》。作者先是對此前各家拈出的孫悟空和哈奴曼之間的所謂的“趨同性”和“可比性”做了一番評述。然后,一方面把哈奴曼與孫悟空作了全面的比較,以說明兩者的繼承關系;一方面征引了中國古代的眾多猿猴傳說,特別拈出猿猴的“性淫說”,并上溯到氏族社會的猿猴圖騰崇拜,以證明此乃孫悟空形象“基礎之基礎”。從猿猴故事出發(fā),探討了無支祁故事對孫悟空形象塑造的影響,并指出“無支祁故事不過是其一支而已”。其實就是認為孫悟空的原型最根本的還是在于中國古老的猿猴傳說。此外,作者還制作了五個圖表以清眉目。五表主題分別為:魔怪強婚比較,魔怪誘婚比較,哈奴曼與孫悟空之比較,無支祁之降服及其演化,孫悟空形象的傳襲關系。特別是最后一個表,通過它,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把佛教文學中的神猴故事、“聽經猿”的故事、以無支祁為代表的水猿故事、劫人妻女的妖猿故事、中國上古的猿猴故事以及大目犍連、沉香、華光和二郎神等都當作孫悟空原型的一部分。
另外,巴人在其遺稿《印度神話對<西游記>的影響》一文在簡述了《羅摩衍那》(作者譯為《羅摩耶那》)的基本故事情節(jié)后也認為:“中國人民根據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創(chuàng)造自己的神話傳說中,是吸收了一些印度神話傳說的想象與幻想的因素的”。
這種“中外混血”的觀點實際上也是一種混血的觀點。它是在以上兩種觀點相執(zhí)不下而互相又不能進一步證明自己反對對方的情況下出現的一種調和的嘗試。前面已經說到,兩種觀點都有長短處,雙方都有對方難以否認的地方,同時也有自己無法克服的缺點,這些都是無法回避的。這種觀點不過是以上兩種互相對立觀點的取長去短,同時也是在孫悟空形象研究這一領域長久沒有取得突破的情況下的一種窮極思變。不能說它沒有意義,但是這種各取兩派所長、回避兩派缺點(上面已經說到長短都是無法回避的)的調和的心態(tài)并非做學問應持有的態(tài)度,也不是將孫悟空形象研究這一領域推向縱深的有效途徑。
四、總結
縱觀以上諸家著作,除了個別專家之外,我們可以發(fā)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長時間停留在對胡適、魯迅兩家觀點的襲取、補充和分析上,而沒有嘗試發(fā)掘更深更新的材料。而要考察孫悟空的原型,首先必須找出最早的與孫悟空有關的取經故事的文本,再從這個文本上去發(fā)掘孫悟空形象的特點,從而判斷他的淵源所在。而不應該一下子跳到吳承恩的《西游記》,因為那是集大成之作,肯定會糅合進很多不同淵源的材料,在這個基礎上要落實孫悟空的原型問題,我覺得只會出現各執(zhí)一端,各個有理的局面,而不能達成較大范圍的一致。除了文本材料之外的藝術、宗教、民間傳說等等材料,也是我們應該努力發(fā)掘和補充的。例如,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在十世紀中葉的杭州將臺山開鑿的摩崖龕像里,已經有玄奘和類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以及白馬馱經歸來的浮雕。此外,作于十一世紀上半葉(西夏初葉)的敦煌榆林窟的玄奘取經壁畫里,也有持棒的猴行者的形象。而真正以文本形式存在下來的最早的材料似乎就是南宋時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了。
參考文獻:
[1]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上海:上海書店,1980.
[2]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鄭振鐸.鄭振鐸文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
[4]魯迅.魯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5]魯迅著.中國小說史略(釋評本).周錫山釋評.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6]吳曉鈴.“西游記”和“羅摩延書”.文學研究.1958(1).
[7]劉毓忱.孫悟空的演化.文學遺產.1984(3).
[8]龔維英.孫悟空與夏啟.學術月刊.1984(7).
[9]石霏.大禹神話與孫悟空形象.尋根.2005(4).
[10] 張錦池.西游記考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3.
[11] 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
[12] 季羨林.羅摩衍那初探.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79.
[13] 蕭兵.無支祁哈奴曼孫悟空通考.文學評論.1982(5).
[14] 巴人.印度神話對《西游記》的影響.晉陽學刊.1984(3).
論文孫悟空怎么寫篇二
被縛的孫悟空
【 論文摘要】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的靈魂人物,他擁有無窮的本領,誓要追求絕對的自由,因此他高揚個性的旗幟,充當社會的急先鋒,然而在世俗常規(guī)的束縛之下,在吳承恩的正統(tǒng)思想的介入中,孫悟空最終不得不走上統(tǒng)治階級為他安排的取經之路,從此被納入秩序化管理之中,喪失了自我,成為失敗的英雄。
【論文關鍵詞】 壓制 順服 功名 正統(tǒng)思想
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1]美猴王為求長生一開始便去斜月三星洞拜師,希望憑借自己的本領達到生命的極致自由,然而終歸無望,孫悟空最終不得不走上統(tǒng)治階級為他安排的取經之路,納入秩序化管理之中。
人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他必然會受到束縛,從而迫使你達到對秩序的認同,否則各種勢力便會蜂擁而至,強迫你就范。孫悟空就在外在的束縛之下,不斷磨滅自己的個性,從而成為維護落后秩序的“行者”。這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一、外界的束縛
孫悟空是“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從他的出生來看,突破了人倫關系上的自由,是一個不受宗法制度和禮教桎梏的一個絕對自由的個體,追求自由是他的天性。更生在一個自由的環(huán)境中“不伏麒麟管轄,不伏鳳凰管”,“又不伏人間王位所拘”的洞天福地,但是死卻與生形影相隨。孫悟空為了擺脫這個枷鎖,遠渡重洋,訪仙求道,在靈臺方寸山修得“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之身。但死作為佛仙道的專屬權利,即使你有無限的本領,但你無權無勢,怎容得你來破壞,遂閻王差來小鬼勾魂,惹的孫悟空性起,攪冥府,強銷生死簿,突破生死束縛,走上永生之路。
一個妖仙竟然鬧龍宮,攪地府等一系列驚天動地的事終于上達天聽,驚動了深喑秩序化管理的天庭,為了消除不安定的隱患,把他納入秩序化管理機構,便招安上天庭當未入流的弼馬溫,要把他“籍名在篆,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再后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天庭是打如此的如意算盤,悟空也安于現狀。在悟空不明就里的情況下,他勤勤懇懇,把馬養(yǎng)的膘肥體壯,當權者玩弄權術,傷了悟空的自尊。孫悟空覺醒了,他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他怒了,有無限本領的他,如何能容忍他被漠視呢,于是他反下天庭,誓要當極品的“齊天大圣”。天庭派兵來抓,他打的天庭眾將慘敗而歸。無奈之下,天庭那幫息事寧人的腐朽的統(tǒng)治階級妥協了,為了“收他的邪心,使不生妄”,封他為“有官無祿”的“齊天大圣”。“在蟠桃園右首起一座齊天大圣府,府內設個二司:一名安靜司,一名寧神司”,安靜,寧神,顧名思義,是安撫、控制之意,要“著他安心定志,再勿胡為”。悟空每日在天上“自由自在”,“結交天上眾星宿,不論高低,俱稱朋友”,引起天庭恐慌,怕他“閑中生事”,建議“不若與他一件事管了”,明知猴子愛吃桃,昏庸的玉帝叫他管理蟠桃園,為今后的大鬧天宮埋下了伏筆。
王母娘娘召開的蟠桃盛會,座上無名,再次讓孫悟空大悟:齊天大圣的名號只是個空銜,他是無法憑實力在天庭占有一席之地的。他憤然了!自尊與自信再次受挫,反抗的怒火在心中升騰,于是干脆“不待他請,先赴瑤池”,最終大鬧天宮,攪的那歡歡喜喜的蟠桃會“荒荒涼涼,席面殘亂”,而且直打的“九曜星閉戶,四天王無影無蹤”更喊出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讓天庭驚恐不已,忙請來如來鎮(zhèn)壓。如來幾句甜言蜜語就把悟空哄了,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不得“展掙”,名曰“五行山下定心猿”。五行山不僅僅是讓他行動上失去自由,讓悟空饑餐鐵丸,渴飲銅汁,歷盡煎熬,更重要的是要壓制他的心,實質上“五行山”就是那封建倫理的象征。此時,悟空除了妥協還是妥協,別無他法,只能知悔,求菩薩方便一二,救他一救,從此走上取經之路,歸入世俗的約束和禁錮之中。
孫悟空在受觀音點化之后,就立誓要確保唐僧去取經,他聽聞唐僧要來,就“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做好殷勤保護取經人的準備。但是五百年的痛苦折磨,卻仍然不能讓孫悟空管住他那追求自由的心。他雖為佛門所救,但思想行動卻依然與佛家格格不入,想打虎便打虎,想殺人就殺人,我行我素,不服管教,以致引發(fā)了師傅的惱怒,堅決不收這個頑烈的徒弟。于是,為了讓孫悟空“遵教令”、“受正果”,觀音略施小計,就將一個緊箍戴在孫悟空的頭上。從此以后,金箍束縛住了他“逍遙自在耍子”的天性,讓悟空在如來、觀音的指引之下,歷經八十一難,道果完成,金箍消失。貌似金箍消失了,實則在悟空心中生了根。貌似悟空獲得了自由,其實是金箍成了悟空內在的精神枷鎖,讓他全然順服,皈依佛門,接受各種成規(guī)束縛,從此陷入了階級統(tǒng)治的黑洞中去,坐上了統(tǒng)治階級的第46把交椅,受封“斗戰(zhàn)勝佛”。
與之相配套的是緊箍咒。緊箍咒又名“定心真言”,可見是用來穩(wěn)定心志,收束心志的。緊箍咒讓孫悟空受盡折磨。只要孫悟空一不合唐僧之意,唐僧便念緊箍咒,讓悟空頭疼欲裂,從此行動不的自專,明代的謝肇制曾精辟的概括了它的作用:“《西游記》漫衍虛誕,而其縱橫變化,莫以猿為心之神也,以豬為意之弛,其始之放縱,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歸于緊箍一咒,能使心猿馴伏,至死靡他,蓋喻放心之喻,非浪作也。”[2]
八十一難是本書的精彩所在。佛家有云:九九歸一,八十一難是神佛精心安排的。一路上,神佛在路上設置了多少的魔,但是他并不要求悟空一定要滅多少的魔,他們的目的是要悟空“破心中賊”,達到六根清凈,所以悟空一出五行山就要滅“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六賊,尤侗更是直言“蓋天下無治妖之法,惟有治心之法”。[3]儒家圣人孔子提倡要“克己復禮”即人必須要克制個人的欲望,戰(zhàn)勝自己的私心,恢復禮的權威,一切思想和行動都要自覺符合而不違背禮的規(guī)定,克制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去維護和服從社會制度和倫理道德。元代虞集在《西游證道書原序》中就說到“雖其書離奇浩汗,亡慮數十萬言,而大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收放心而已。”[4]可見,妖就是用來磨滅悟空的心志,使他能安心服從統(tǒng)治者的約束,收斂他的性情,為此他滅了具有反抗性的二心,從此只剩下服從的心。
一只天產石猴,突破了人倫關系,但卻擺脫不了世俗常規(guī)的束縛,除了外界的約束,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辨證唯物主義認為:內因決定外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梢妼O悟空的自身才是癥結所在。
二、悟空的自我束縛
如果孫悟空不受世俗所拘,那么他仍呆在花果山自由自在,可事事豈能盡如人意。封建社會的思想禁錮滲入方方面面,各種因襲的正統(tǒng)觀念深入他的骨髓,他不再是無欲無求,花果山亦不能滿足他那充滿欲望的心。
首先使“忠孝”的思想。忠孝是儒家的第一教義。儒家思想中有“移孝作忠”之說,用“孝”的思想來牽制世人,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溫良恭儉的順民?!段饔斡洝分械膶O悟空更是一入世就受到孝的牽制。清代學者張含章在《西游正旨后跋》中說到“猴王初學道,是孝子指師;玄奘初出門,是孝子引路;及還丹純熟,脫胎換骨,仍是孝子指往靈山:則孝子者,百行之先,仙佛之根也。”
如來觀音為讓孫悟空順服,亦用孝來牽制他。觀音原可在悟空知悔時就放他出來,讓他自行去找唐僧拜師取經,但他偏不。他們要讓唐僧來救,從而在悟空的心理形成一種報恩思想,從而接受唐僧的領導,他們的目的達到了。悟空在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被唐僧“恨逐”時就說:“老孫因大鬧天宮,致下傷身之難,被我佛壓在兩界山;幸觀音菩薩與我受了戒行,幸?guī)煾妇让撐嵘?若不與你同上西天,顯得我‘知恩不報非君子,萬古千秋作罵名’”。他對唐僧的“恨逐”并不怨恨,相反就是在唐僧逐他出師門時,他仍還要用三根毫毛變作三個悟空,連同本身圍住四方,“噙淚叩頭辭長老,含悲留意囑沙僧”。離去后仍停云止步,良久方去。
“ 憶昔當年出大唐,巖前救我脫災殃”的思想使他心中滿是唐僧的烙印,即使被紅孩兒燒的“火氣攻心,三魂出舍”之時,醒來的第一句話便是“師傅啊”!沙僧說他是“生為師傅,死還在口里”。就是要救師父,也要下海洗凈身子,因為師父愛干凈。為了唐僧,一生只拜三人的悟空竟拜了妖精,為唐僧他是“使碎了六葉連肝肺,用盡三毛七孔心。”為師父不惜受辱于人。終于在孫悟空的心中成功的植入“孝”的思想。在七十二回,寫唐僧出于對徒弟的關心準備親自去化齋,孫悟空不能接受的說:“你要吃齋,我自去化。俗語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豈有為弟子者高坐,教師傅去化齋之理。”第八十回,寫唐僧患病難行,怕耽誤事,孫悟空安慰道:“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等與你做徒弟,就是兒子一般。又說道:養(yǎng)兒不用阿金溺銀,只是見景生情便好。你既身子不快,說什么誤了行程,便寧耐幾日,何妨!”孫悟空常以兒子自居,并努力扮演好這一角色,而“孝”也成為維系取經隊伍的重要紐帶。在小說的三十一回中,寫唐僧遇難,豬八戒向被逐出師門的孫悟空求救時就苦苦哀求道:“萬望哥哥念‘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情,千萬救他一救。”最終打動了孫悟空。在教訓百花公主時更是一副儒家說教的口吻:“蓋‘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故孝者,百行之原,萬善之本”,另人驚詫。在孫悟空心目中何為孝,在三十二回中,他明確的說“順父母言情,呼為大孝”??梢姡趯O悟空心中,儒家的正統(tǒng)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但是起初,悟空并沒有君君臣臣、尊卑有序之類的觀念,否則也不會大鬧天宮了。但隨著取經的進行,悟空孝的觀念與日俱增,進而上升到國家,他希望君主能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yǎng)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他完全接受了建立在宗法制基礎上的不平等的等級制度。他初上天庭時,只是朝玉帝唱了個大喏,并不朝禮,甚至想通過武力來打破這不合理的社會,但是,在唐僧這“封建道德的傳聲筒”[4]的直接作用下,他屈服了,他放棄了,他甘心為這制度服務,成為一個“立帝貨”,他見玉帝時恭敬了,他在五十一回時甚至說出了“伏乞天尊垂慈洞鑒,降旨查勘兇星,發(fā)兵收繳妖魔,老孫不勝戰(zhàn)栗屏營之至。”這話奴顏婢戚,令人汗顏。他也知道自己的缺失,因為那根象征他自由的如意金箍棒丟了,他現在是沒棒弄了。但他卻熱愛這為奴的生活,甚至引以為傲,因為這樣,他獲得了統(tǒng)治階級的寵愛,在七十一回,金毛犼說他“你既脫身保唐僧西去,你走你的路便罷了,怎么羅織管事,替那朱紫國為奴,卻到我這里尋死!”悟空答道:“賊潑怪!說話無知!我受那朱紫國拜請之禮,又蒙他稱呼管帶之恩,我老孫不知比那王位還高千倍他敬之如父母,視之如神明,你怎么說出‘為奴’二字!我把你這罔上欺君之怪!”
麥克法倫說:“知道一個人的枷鎖往往是自由的第一步,如果這個人對枷鎖出于無知狀態(tài),或熱愛這些枷鎖,那么他定不會獲得自由。”[5]是的,悟空是知道這些枷鎖的存在,但是,五百年的不得展掙,使他渴望得到行動的自由,他希望觀音能給他指條明路,于是觀音希望他當唐僧的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他連喊兩聲“愿去!愿去!”深怕觀音反悔似的。可見,他對正果的渴望是如此的強烈,從此以后,他“晝夜提心,晨昏吊膽,只等師父來救我脫身”同修正果,共同取得天界的重新認可。
其實悟空是可以避免緊箍咒的磨難的,也可脫離被異化的命運的。就在他剛出五行山,打殺六賊后,唐僧怪他一味傷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之時,他無法忍受,一氣之下出走了,如果他不渴望所謂的“金身正果”,那么他就可以回到花果山過逍遙自在的生活。但是他是渴望得到正果的,所以在聽到龍王說“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取得正果”之時,他聽完之后,沉吟半晌不語,在龍王的催促下,他“急聳身”回到了唐僧身邊,被騙帶上了金箍兒,從此失去了思想的自由,被納入秩序化管理中。
從此以后,他對正果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就連曾經視為自在為王的花果山對他也失去了吸引力,在他誅草寇被唐僧驅逐時,他已不是回花果山,而是去紫竹林,他已放棄了原來的自我,他被異化了。就算是因不滿唐僧而產生的二心——六耳獼猴(六耳獼猴實則是孫悟空的潛在意識的化身),打暈了師傅,搶了包裹,為的又是什么?六耳獼猴說“不因我不上西天,亦不因我愛居此地;我今熟讀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經,送上東土,我獨成功,教那南贍部洲人立我為祖,萬代傳名也。”他想突破唐僧的束縛,但正果對他的誘惑力是根深蒂固的,他想得到統(tǒng)治階級的重新認可,他想重回到秩序化管理當中。在八十回時有一段悟空的自白,當悟空看到唐僧頭上有“祥云飄渺,瑞靄氤氳”時,他想“若我老孫,那五百年前大鬧天空之時,云游海角,放蕩天涯,聚群精自稱齊天大圣,降龍伏虎,消了死籍;頭戴三額金冠,身穿著黃金鎧甲,手執(zhí)著金箍棒,足踏著步云履,手下有四萬七千群怪,都稱我做大圣爺爺,著實為人。如今脫卻了天災,做小伏低,與你做了徒弟,想師傅頭頂上有祥云瑞靄罩定,徑回東土,必定有些好處,老孫也必定得個正果。”為了正果,它可以放棄自由的追求。
《西游記》四十一回,悟空哭道:“一心指望成正果,今日安知痛受傷!”如果當初他不嫌弼馬溫官職小,不去計較有無赴蟠桃會資格,他怎會落入如來手掌?以至金箍加頂,派往西天取經,歷盡艱辛,幾喪性命,最后雖得道成佛,卻失去了自我,悲到深處,又怎能不放聲大哭?在《西游記》中,有無窮本領的孫悟空共哭了25次,其實,深究實質是為了名。孫悟空也深深了解造成自己深陷秩序之內的原因。在《西游記》三十三回,悟空的哭道:“這正是樹大招風風撼樹,人為名高名喪人。”《西游記》七十五回,悟空哭道:“想是我昔日名高,故有今朝之難。”這些都是哭時真言。《西游記》九十九回,師徒四人遭了第八十一難后,孫悟空的一番言語,更是流露了這種心態(tài),帶有很大的 總結性:“行者氣呼呼地道:‘師父,你不知就里,我等保護你取獲此經,乃是奪天地造化之功,可以與乾坤并久,日月同明,壽享長春,法身不朽,此所以為天地不容,鬼神所忌,欲來暗奪耳。……’三藏、八戒、沙僧方才醒悟,各謝不盡。”為有“名”高,必遭此大難。
孫悟空從一開始就愛名,他怕死,因為他怕“一旦身亡,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當他聽到太白金星下界招安時,他“急整衣冠,門外迎接”,受封弼馬溫,它歡歡喜喜,盡心盡力,把天馬養(yǎng)的肥肥壯壯,但當他得知,那是未入流的弼馬溫時,他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認為“養(yǎng)馬者,乃后生小輩,下賤之役”毅然反下天去,拉起“齊天大圣”的旗號,聲言只要玉帝封他個齊天大圣,“不須動眾,自當皈依;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凌霄寶殿。”玉帝無奈,只能封他個有名無祿的“齊天大圣”。于是悟空遂心滿意,喜地歡天,在于天宮快樂,無掛無礙, “更不知官銜品從,也不計較俸祿高低,但只注名便了”。只因蟠桃會上沒有他的座位,反下天去。可見,弼馬溫之辱,齊天大圣之有名無實,所有的這一切都讓他羞惱萬分。自以為身懷絕技而心高志遠,一心想建大功,于是有了一場轟轟烈烈、暢快淋漓的鬧天宮,最后的結果是被如來壓在五行山腳下。這一壓就是五百年,五百年的饑餐鐵丸,五百年的渴飲銅汁,讓他的形象十分狼狽。就這樣,讓一個渴望自由的孫悟空變成了一副非神、非人、非獸的鬼相:壓在石匣中,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fā)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余多。這就是悟空的天庭悲劇?! 『?ldquo;名”是人的社會性的集中體現。然而孫悟空的好“名”卻帶有一種悲劇色彩。為什么呢?。因為他所追求的“名”超過了他的能力。他所宣揚、追求的“名”是威懾諸天神佛,使一切妖邪驚魂喪膽救世英雄的共名。孫悟空雖然漂洋過海學了一身本領,但是他身為一個下界仙石所生的無名之輩,在天上有玉帝諸神的統(tǒng)治、地下有閻王老子握命的環(huán)境里,他是找不到施展才能的天地的。于是他在求名的道路上便連遭冷遇,受盡挫折。在名的驅使下,為了能擁有統(tǒng)治者給他無上的榮耀,他只能為當權統(tǒng)治者出生入死,,所以他為烏雞國國王滅外道,立帝王;替車遲國國王滅諸邪;為朱紫國國王三折肱。這就是封建統(tǒng)治者的高招,他們用功名利祿即封建特權做誘餌,使天下英雄盡入我榖中。
悟空愛名,什么時候都不愿低人一頭,就是當妖,也要當“歷代馳名第一妖”。悟空愛名,這是他的死穴。然而妖魔卻不買他的帳。就是八戒也利用了他這死穴,在遇黃袍怪時,義激孫悟空,說黃袍怪罵他“是個甚么孫行者!他若來,我剝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饒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鲊著油烹!”“行者聽言,就氣得抓耳撓腮,暴躁亂跳。”所有這一切只因為“老孫只圖名,那里圖什么寶貝”,他對名有著強烈的愿望。即使是被佛祖壓了五百年之后,熱情仍不減當年。他盼望唐僧的到來,希望能在人間一展身手。遂,一旦身子獲得自由,反而顯得更為強烈。孫悟空一出石匣,便殺了六賊,要做自己的“主人公”。那三藏卻由不得他做此事,絮絮叨叨,簡直沒個完。當然此時的三藏還沒能力管轄這個目空一切的徒弟,只得由他使性子,縱身跳往東海龍宮。但在龍王的開導下,勸他“不可圖自在,誤了前程。”孫悟空屈服了。最終孫悟空修成正果,被封為“斗戰(zhàn)勝佛”,就是“名”,是悟空在人間所追求得到的“名”。孫悟空是一個爽快之人,但他聽了龍王的話,何以沉吟半響不語?其實孫悟空心中已意識到,要修成正果,求得其“名”,必須服侍真假不辯、善惡不分的唐僧,接受他的糊涂教誨及約束,而這又是與他追求自由的意愿所不相符的。但悟空畢竟為“名”所惑累,怕誤前程,便終于決定回去保唐僧了。由于這是沉吟半響后的決定而顯得勉強,因此毫不奇怪以后有孫悟空的幾次“徑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的事情。只有花果山,才是他真正自由自在的王國,是他消愁避世之所。然而,西天求經路上,孫悟空必須依賴唐僧受他束縛,受他驅使,才能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實現自己對“名”的追求。這就是孫悟空一心求“名”,“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的悲哀。雖然他最終到達西天,達成正果,但是他從此喪失了個性的自由精神,換來了世人所追慕的虛幻空名,抑或還有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地位,當從此以后,他只剩下了剝蝕靈魂的軀體。
朱光潛說“對悲劇說來,緊要的不光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對待痛苦的方式,沒有對災難的反抗也就么有悲劇。”[6]悟空對不平等的制度反抗過,但失敗了,于是,他認同了這個制度,他積極地為他效力,把自我給丟失了,于是就驗證了魯迅的那句“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7],悟空成了悲劇英雄!
有人認為孫悟空變節(jié)了,是投降者,其實不然。要知道孫悟空思想的前后變化,決不是造反與投降的那種立場上的根本對立,而是由于受吳承恩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局限。吳承恩把他一生的憤懣不平全寄托在孫悟空對巨靈神說的一句話上,他說:“且留你性命,快早回去,對玉帝說:他甚不用賢!老孫有無窮本事,為何教我替他養(yǎng)馬?”無疑是說,我吳承恩有經天緯地之能,卻為何讓我做芝麻官。
三、吳承恩的束縛
《淮安府志》中記載吳承恩“性敏而多惠,薄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游之風。”魯迅說吳承恩是“通才,敏慧淹雅”[8],但是在科舉的道路上卻很不得意,自從考中秀才后,就一直名落孫山,直至33歲時補上一個歲貢生,取得一個做官的機會,但是,由于這件差事不合他的性格,不久,就恥折腰,遂拂袖而歸。這樣的經歷讓他塑造出一個別樣的孫悟空出來,一個因玉帝“甚不用賢”兩次反下天宮,并喊出要改朝換代。但是,身為封建知識分子,但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并做過王府紀善的吳承恩,怎會允許改朝換代的事發(fā)生,于是,作者立馬介入,用如來的一只手把它鎮(zhèn)壓了。這是吳承恩的思想的局限性對悟空的約束。他對孫悟空此舉的評價是“伏逞豪強大勢興,降龍伏虎弄乖能。偷桃偷酒游天府,受箓承恩在玉京。 惡貫滿盈身受困,善根不絕氣還升。果然脫得如來手,且待唐朝出圣僧。”這是因為吳承恩雖對現實不滿,但是他并不想推翻現有的封建制度,他只想通過改良來改變現有的狀況,所以,無空喊出的是“皇帝輪流做”,在他的觀念中,天宮中還是要有一個皇帝的。就是因為他認識的局限性,所以只能承認如來的那只巨掌。于是,孫悟空“知悔了”(第八回),甘心為奴。吳承恩希望有一個“佞人遠,古道還”[9]的社會,新君代替昏君,于是他發(fā)出了“誰能為我致麟鳳,長令萬年保合清寧功。”[10]為了實現他心中的目標,他只能借助悟空手中的那根如意金箍棒,把它作為心中的“斬邪刀”[11],殺盡腐朽的封建社會中的妖魔鬼怪,于是在四十五回中,悟空命令雷公“老鄧,仔細替我看那貪贓壞法之官,忤逆不孝之子,多打死幾個示眾!在八十八回中因為玉華王是賢王,他便收三個太子當徒弟教他們武術??梢?,吳承恩正是通過他筆下的主人公孫悟空來寄托他的 政治理想的。吳承恩在《禹鼎記》中就說他的文章“不專紀鬼,明紀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今人郝世峰評孫悟空這一人物形象時就說,“吳承恩對待孫悟空的態(tài)度是:既瞻前,又顧 后——既從異端傾向中看出了希望,但又不能改變維護封建主義的立場,既大膽,又擔心——既要發(fā)揮孫悟空的作用,又要對他的異端傾向加以一定的限制。這確實是很矛盾的,但是這也正是復雜的社會條件的反映。吳承恩那個時代所要求于一個作家的,也只能是這樣的思想水平了。因此,我們又不妨有理由地認為,吳承恩對于孫悟空的描寫是盡了一個作家應盡的 歷史使命的”[12]。這是符合社會現實的。吳承恩作為封建社會的仕子仍不能超脫封建思想的限制,程朱 理學,八股取士讓他臣服,所以他一面讓悟空津津樂道他大鬧天宮的歷史,另一方面,又讓他經常宣揚自己改邪歸正,棄道從僧,并要悟空說出他要“秉教沙門,再不敢欺心誑上”。
那時代,以吳承恩為例的封建知識分子,雖說那時受到了先進思潮的影響,但是從未見過成功的反抗斗爭,無論他們怎么努力,最終還是回到封建傳統(tǒng)中尋求解決的辦法,例如吳承恩雖極力的對宗教神權作了諷刺,如罵如來是妖精的外孫,但仍十分露骨的宣揚了宗教迷信的封建糟粕,他認為“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第三十九回),在八十七回中,借悟空之口說出了要解鳳仙郡無降雨的方法是“但作善可解”,他告訴鳳仙郡郡侯“若回心向善,趁早兒念佛看經,我還替你作為;汝若仍前不改,我亦不能解釋,不久天即誅之,性命不能保矣。” 更認為“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可見,封建思想對吳承恩和他筆下的悟空毒害之深,這正如孫悟空一個筋斗云可以翻出十萬八千里,卻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一樣,鬧來鬧去始終沒能鬧出封建制度這“手掌心”以外的地方去,吳承恩的思想也被“緊箍兒”緊緊的箍在封建思想的范疇里。
結語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總要限制在一定的規(guī)范之內。在明末,雖說有個性解放的思潮,但是,作者從未看到成功的反抗,因此他無法超越,所以他筆下的孫悟空也必逃脫不了被誅心的慘劇,因此,我認為,孫悟空是一個失敗了的英雄。
人生最痛苦的,莫過于自我價值的喪失,悟空的生命歷程,就是一個個體生命消失于社會的過程,就是一個理想不斷失落的過程,就連行動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也被剝奪了,最后只剩下剝蝕靈魂的軀殼。張書紳說“人生斯世各有正業(yè),是即各有所取之經,各有一條西方之路也。”[13]所以,孫悟空的歷程其實可以看作是人生歷程的象征。每個人都經歷了年少的率真、自由和快樂。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在與社會的接觸中,不斷受到抑制、被修正,被摧殘,從而不得不放棄原來的自我,被社會所同化,最終丟失了自我,被納入秩序化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