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目錄怎么設置頁碼呢
論文的目錄怎么設置頁碼呢
畢業(yè)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是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的科學研究成果。小編整理了論文的目錄怎么設置頁碼,歡迎閱讀!
論文的目錄設置頁碼
1、打開需要編輯的論文,點擊“顯示/隱藏編輯標記”,為了顯示下邊的分頁符標志。
2、將摘要、前言、大標題設置成標題1,小標題依照次序設置成標題2、標題3以此類推。
3、在首頁和摘要中間,目錄和正文中間插入分頁符。
4、雙擊摘要的底端,插入頁碼,設置格式,注意首頁、摘要目錄部分和正文部分分別單獨設置頁碼(在設置時取消“鏈接到前一條頁眉”)。
5、回到目錄頁,插入目錄。
6、設置完成后,目錄頁碼就設置好了。
關于未來的論文范文
未來大學課堂研究
【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及與世界的接軌,大學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但大學課堂的教學空間和設施并沒有發(fā)生本質的改變,教師仍然使用投影儀、黑板、白板等講授,而且課堂課程以老師的講授為主,未能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的有效性。本文從如何將云服務技術、空間設計、教育方式這三方面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達到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對突出空間理念的未來大學課堂作了系統(tǒng)性的研究。
【關鍵詞】云服務技術 空間設計 教育 未來大學課堂
引言
隨著課堂中不斷對信息技術應用,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有了很大變化,但最根本的教學空間――課堂,并沒有發(fā)生本質的改變。未來的教學一定會向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培養(yǎng)創(chuàng)意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適應新時代的技能。當代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適應全球化和信息化這兩大時代變革主旋律,否則就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當今的學生是隨著數字化新技術成長的一代,陪伴他們成長的是電腦、攝影機、手機、DV、音樂播放器等數碼產品,他們使用網絡來創(chuàng)造和分享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上網和游戲就像吃飯和睡覺一樣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F(xiàn)在的老師就應該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適應現(xiàn)在數字化時代的學生。因此,需要重新構建課堂,使得課堂這個教育主陣地能夠滿足學生全面、快樂、高效的學習,而且還能滿足21世紀技能的培養(yǎng)要求。表1.1為新一代的學生和老師學習方式的差異。
表1.1 新一代的學生和老師的學習方式差異
未來課堂基于的條件
未來課堂的設計應該基于云服務平臺,課堂需要的教與學資源應存儲在云服務器上,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己的終端下載所需要的學習資源,實現(xiàn)課堂資源的共享,這樣也有利于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教學設計。課堂的活動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教活動、學活動和評價活動,其中教活動和評價活動的目的是促進學活動。通過云服務平臺,教師可以實錄自己的課堂,對生成的視頻進行分析,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反思課堂中的不足,與同行交流自己的心得,同時,也可以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行輔導和交流。學生通過云服務平臺也可以對自己的學習進程反思,并利用交互終端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完成個性化作業(yè)。未來課堂應是一個開放的課堂,通過遠程服務、虛擬課堂、實地場景等連接,方便學生的互動。
未來課堂的功能分析
?、艧o線網絡的全面接入。隨著大量設備的使用,使用大量連接線來連接通信設備顯然不合理,要實現(xiàn)設備的無線傳輸從而達到簡潔、人性化的操作。網絡就應該像空氣一樣融入教學活動中。通過網絡學生可以實現(xiàn)同學之間和互動和師生互動,構建交互自然的學習環(huán)境。⑵提供可調整、方便各類組合的桌椅。未來課堂應注重對人的關懷,需配備符合人體工程學、滿足個體需要的桌椅,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將桌椅調節(jié)到一個舒適的狀態(tài)。此外,學生還應能夠方便地將桌椅靈活移動、組合,根據學習需要形成適度規(guī)模的學習小組。⑶實錄便于復習的課堂。在未來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智能錄制系統(tǒng)應能將課堂完整地錄制下來并上傳到云服務器中,這些視頻資源一方面用于教師上課總結和教學后反思;另一方面可以方便學生復習和學習反思,同時這些資源還可以讓其他有興趣的學生下載學習。⑷通過虛擬現(xiàn)實技術豐富學習資源。未來課堂將會是給開放的課堂,學生和老師都不再局限于客觀課堂實現(xiàn)教與學,可以通過視頻通訊系統(tǒng)、虛擬現(xiàn)實技術(VR)將教師與學生集合到一個虛擬的工作場景或生活場景中,從而達到從視覺上提供真實情境的效果,在這個虛擬環(huán)境中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達到擴展課堂學習資源的效果。⑸提供智能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未來課堂將是一個智能的學習空間,課堂通過智能控制系統(tǒng)控制課堂內的光、溫度、聲音、濕度等因素,并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智能調整。
未來課堂空間設計理念
在空間設計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節(jié)能、環(huán)保、安全、無障礙、人文和經濟等方面。節(jié)能智能管理設備用電,光源采用節(jié)能低耗的LED燈,實現(xiàn)教室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方面,選用教室裝飾和設備材料應符合環(huán)保標準,盡量選用可回收、可循環(huán)利用的再生材料。在安全方面,教室的桌椅應滿足低輻射、安全等要求,如外觀采用圓弧形邊角,以防碰傷學生。教室用電應有安全防護措施,保證設備的安全性。在無障礙方面指的是教室應滿足各類學習者的需要,如殘疾人、行動不便者等的使用,全面體現(xiàn)人文關懷和全納教育的思想。在人文方面,未來課堂環(huán)境要能夠促進學習者學習和發(fā)展,教室要能體現(xiàn)一定的的本校文化特色和一定的區(qū)域特色。在經濟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教室的多功能性方面,同一個教室通過布局的簡易調整就可以滿足不同的學科教學、不同的教學設計需求,體現(xiàn)教室的復用性和經濟性。
未來課堂教師活動設計
在云服務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支持下,教師的活動設計主要包括課前設計、上課設計和課后活動設計。課前教師可以通過交互終端進行備課,將備好的課件上傳到云服務系統(tǒng)中,并將預習任務發(fā)送給學生,學生將預習情況通過云服務系統(tǒng)反饋給教師。課中,教師通過終端講解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布置探究性的小組任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即時反饋信息,如進度、節(jié)奏等。如果學生需要遠程互動,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會議的系統(tǒng)將學生的場景接入進來進行。在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時,教師應巡回與學生討論和交流,形成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從心理上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課后教師通過課堂實錄視頻分析課堂教學情況,總結自己的教學過程并反思,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還可以通過終端批閱學生提交的作業(yè),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輔導、交流。
未來課堂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活動設計也主要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課前學生利用終端從云服務器上下載學習資源進行預習,將遇到的難點上傳到平臺上,讓教師了解自己的預習情況。學生也可以將收集到的學習資源上傳到云服務器,擴展師生的學習資源。課中學生利用移動終端作筆記,作批注,也可以接受教師發(fā)送的學習資源。同時,也可以反饋教師上課的信息,如聲音的高低、節(jié)奏的快慢等。學生還可以根據學習需要進行辯論、互動、交流、合作探究等,使用顯示器和音頻設備創(chuàng)建場景和角色情境。課后學生可以下載瀏覽教師的課堂實錄視頻等學習資源,完成系統(tǒng)推送的個性化練習任務,反思自己的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總結,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小結
未來課堂的設計主要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培養(yǎng)全面素質的21世紀人才。本文從教室功能分析、教師教學設計和學生活動設計等方面說明未來課堂教與學的特點。任何系統(tǒng)的設計都需要遵循一些原則,包括未來課堂。這個空間應該是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相對正規(guī)的空間,設計應主要考慮教育理論的維度、應用技術的維度和空間設計的維度等方面,其目的是將未來課堂的空間設計、技術層面的需求及使用教學手段、內容、方法等有機結合,從而達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與發(fā)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初探云端的“未來教室”》,《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年第11期,第5-6頁。
[2]陳衛(wèi)東、葉新東、張繼平:《智能教室的研究現(xiàn)狀與未來展望》,《遠程教育雜志》2011年第5期,第39-45頁。
[3]黃榮懷、楊俊鋒、胡永斌:《從數字學習環(huán)境到智慧學習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的變革與趨勢》,《開放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
作者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陜西西安
看了“論文的目錄怎么設置頁碼呢”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