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與政策大學生論文范文精選
形勢與政策大學生論文范文精選
形勢與政策課程是我國高校開設的一門必修課,對于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有著重要的作用。今天學習啦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形勢與政策論文相關范文,歡迎參考閱讀!
形勢與政策論文范文篇1:《試談中國周邊形勢》
摘要:我國疆域遼闊,東臨太平洋,西接亞洲腹地,四周分別與東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相鄰。我國周邊各地緣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現(xiàn)出橫向的差異性及縱向的變動性。從東、南、西、北各地緣方向看,周邊環(huán)境也呈現(xiàn)出不同態(tài)勢,大致可歸納為“北穩(wěn)、南和、東緊、西動”。從海陸地緣方向看,周邊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大體可概括為“陸穩(wěn)海動、陸緩海緊”。即陸地環(huán)境明顯趨于和緩,而海洋環(huán)境則趨于緊張和嚴峻。進入21世紀后,我國周邊政治格局依然呈現(xiàn)出“陸緩海緊”的態(tài)勢。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只有處理好周邊關系才能實現(xiàn)中國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周邊關系 沖突矛盾 共同發(fā)展 戰(zhàn)略安全
中國是當今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之一,維護中國的利益,處理好與周邊國家的外交關系,消除危及國家安全隱患,加強對戰(zhàn)略安全的研究,為中國和平崛起,成為世界強國創(chuàng)造條件。我國周邊關系發(fā)展可具體分析為以下八個方面:
一、朝鮮半島
進入21世紀后,美國政府對朝鮮采取強硬姿態(tài),最終導致朝美第二次核發(fā)機的爆發(fā),半島局勢再度趨緊。在東北亞地區(qū),朝鮮半島的局勢發(fā)展始終牽動著大國利害關系,影響著地區(qū)的和平與發(fā)展。朝鮮半島問題是東亞地區(qū)最大的冷戰(zhàn)遺產,朝鮮半島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地緣意義,是各大國利益的交匯點,半島兩國的戰(zhàn)略選擇,將與大國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雖然朝鮮和韓國都在竭力謀求統(tǒng)一,但是雙方存在的理念與利益沖突,造成了一種一致謀求統(tǒng)一卻又堅持對抗的局面。近些年來,雙方的各項交流合作逐步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朝韓關系的發(fā)展已成大勢所趨。但是新時期初期的半島局勢仍將呈現(xiàn)出復雜多變的發(fā)展態(tài)勢。一方而,促進和解、推動談判、制約戰(zhàn)爭的內外因素繼續(xù)存在和發(fā)展。特別是“六方會談”進程的繼續(xù)為和平解決爭端提供了重要機遇,半島和平進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進;另一方面,朝鮮與美國、朝國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國家利益和政策目標大相徑庭,半島局勢的發(fā)展仍存在較大的不穩(wěn)定和不確定因素,不排除出現(xiàn)武力對抗和軍事沖突的可能性,朝鮮半島是中國東北部安全的戰(zhàn)略緩沖,半島局勢的緊張將破壞本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也將影響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綜合而論,新世紀初期的半島局勢仍將呈現(xiàn)出時起時伏、復雜多變的發(fā)展態(tài)勢。半島南北雙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國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實質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0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中日關系呈現(xiàn)改善和發(fā)展的良好勢頭。但是日本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并且目前正處于轉型過程,其走向將直接牽涉到我國的東部安全。而近幾年日本在對外政策上加快謀求政治大國或“正常國家”的步伐,強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牽制我國的行動不斷升級,使日中關系在發(fā)展中卻有存在著許多隱患。人本政府對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強硬態(tài)度,嚴重影響地區(qū)的穩(wěn)定,在歷史問題上的錯誤態(tài)度也引起眾多亞洲國家的不滿,釣魚島問題也激化了中日兩國在東海問題上的矛盾。雖然我國政府從大局出發(fā),采取了理性和負責任的態(tài)度,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中日關系重新定位的過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進入21世紀后,日本不斷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擴大對美軍事支援的范圍。日本實施海外軍事干預意志和能力的增強將成為東亞地區(qū)的潛在威脅和中日沖突的隱患。
三、美國
中美關系保持總體穩(wěn)定并有新的進展。雙方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雙方在一些熱點問題上加強溝通,雙邊關系的戰(zhàn)略內涵更加豐富。兩國軍事交流與互信得到增強。在我國的周邊政治格局中,美國是最具影響力的大國因素,也是對我國構成最大威脅的國家。蘇聯(lián)解體后,其繼承者俄羅斯對我國周邊格局的影響回縮到我國北部方向,而美國作為全球惟一的超級大國,對我國周邊格局的影響力進一步上升,已成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國的影響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質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嚴重性,在時效上具有長期性。美國的影響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樣性,一是保持直接的軍事存在,二是發(fā)展同我國周邊國家的軍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預地區(qū)熱點問題和危機。當然,目前美國對我國周邊安全的威脅大都是間接和潛在的,而且其對華政策具有明顯的兩面性,在遏制我國的同時,也同我國進行“接觸”與合作。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的發(fā)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緩但無法從根本上消除美國對我國的威脅。
四、中亞
與中亞國家關系不斷深化。2009年是我國與中亞國家建交17周年。17年來,中國與中亞國家成功解決邊界問題,不斷增進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國”機制和上海合作組織。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已成為新型國家關系和區(qū)域合作的典范。中亞地區(qū)面臨著顏色革命的沖擊,國家政局動蕩不安。中亞地區(qū)毗鄰我國西部邊境,自古以來就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中亞五國作為蘇聯(lián)解體后出現(xiàn)的國家,地理上位于大陸心臟地帶,是大國政治勢力和地區(qū)政治勢力緩沖區(qū)和交匯區(qū)。在經濟上,其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文化上,中亞是伊斯蘭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結合部。我國和中亞各國是長期睦鄰友好的關系,并應繼續(xù)保持良好的關系,成為長期的政治、經濟貿易伙伴,以保證邊疆地區(qū)的穩(wěn)定。
五、俄羅斯
中俄關系取得長足發(fā)展。 兩國高層互動頻繁。我成功在俄舉辦“中國年”活動,舉行300多項活動,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諸多領域。橫跨歐亞大陸的俄羅斯,從沙俄時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鄰國和影響中國國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從地緣政治上,中俄之間有漫長的邊疆線,我國北部地緣方向僅有俄羅斯和蒙古兩個鄰國。俄遠東地區(qū)和蒙古的形勢相對穩(wěn)定,不存在重大現(xiàn)實熱點和安全隱患。同時,我國與俄羅斯的睦鄰友好關系處于良好狀態(tài),并且在近期內不會發(fā)生動搖。因此,該地區(qū)的政治格局是比較穩(wěn)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續(xù)性。從綜合國力上看,俄羅斯仍是世界性大國,并有可能再度成為“世界超級大國”,作為俄羅斯的鄰居,中國尤為關心,俄羅斯擁有雄厚的軍事技術實力的豐富的石油氣資源,是中國實現(xiàn)國防現(xiàn)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盡管俄羅斯處于經濟持續(xù)恢復階段,但對華能源戰(zhàn)略已透露出俄羅斯未來的戰(zhàn)略運籌信息。
俄在對外政策上,其作為歐亞大國的地緣政治決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實施歐亞并舉的雙頭鷹外交。西部,把外交重點放在獨聯(lián)體地區(qū),對歐盟簽署“通往未來路線圖協(xié)議”。對美,雖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內不會發(fā)生直接的沖突與對抗。在東方,則加強與我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全方位關系,同時積極參與朝鮮核問題。兩國的聯(lián)合軍事演習也表明兩國的軍事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是兩國政治走向合作的體現(xiàn),為地區(qū)的安全和穩(wěn)定奠定了基礎。強大的鄰國就像一把雙刃劍,假如它對你友好并能給你帶來利益,就會由于它是你的鄰居而使這樣利益倍增,這個鄰居越強大,你所獲得的利益可能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說,復興后強大的俄羅斯對中國安全的影響是中國周邊國家無法無擬的。
六、南亞
與南亞國家關系穩(wěn)步發(fā)展。在南亞地區(qū),印巴沖突由來已久,印巴沖突是包括領土、民族、宗教和軍備之爭的綜合性、長期性矛盾與爭端。印度和馬基斯坦的沖突直接中國周邊安全環(huán)境重要隱患。近年來,兩國在核軍備和常規(guī)軍備競賽愈演愈烈,在克什米爾沖突時緊時緩,印巴沖突對南亞安全局勢,和我國西部邊境的安全有重大關系。隨著印度經濟的發(fā)展,其21世紀軍事戰(zhàn)略是發(fā)展強大的軍事力量,威懾巴基斯坦,制弱小鄰國,遏制中國,攔阻地區(qū)外大國向南亞滲透,實現(xiàn)控制印度洋,躋身世界一流大國行列的目標。印度洋是中國與中東、波斯灣、地中海、東非等地聯(lián)系的海上必經這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國的通往這些地區(qū)的海上通道威脅中國的石油安全。印度作為一個區(qū)域性大國的地位在升高,國際影響也在不端加強,而中印關系也已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發(fā)展。雙方的經濟貿易逐步擴大,且中印雙方都致力于經濟的發(fā)展,都需要良好的周邊華寧,共同利益將決定兩國在今后較長時間里保持密切的關系。我國與巴基斯坦的友好關系則將會長期維持下去,兩國關系將獲得不斷的發(fā)展。我國與南亞的關系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七、東南亞
東南亞諸國的對外戰(zhàn)略對于大國關系的重要性,首先體現(xiàn)在其地理位置上,東南亞國家對外戰(zhàn)略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依托于一個地區(qū)性的同盟。受到政局動蕩和恐怖主義的影響,東盟各國的經濟受到打擊,海外市場縮小,外資流入減少,旅游業(yè)衰退,如何實現(xiàn)國內政治的穩(wěn)定和經濟復蘇成了東盟國家目前面臨的重大問題。東盟可以說是我國崛起的一個戰(zhàn)略支點,我國在金融危機中的負責任的表現(xiàn),促進了東盟國家與我國關系的新進展。在印度洋海嘯災難中,我國伸出援助之手,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現(xiàn)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建立自由貿易區(qū)進程的啟動和我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使我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和政治互信達到了新的水平。但是我國與一些東盟國家之間也存在主權爭端,自近現(xiàn)代以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海洋權益的沖突爭議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非法占領我南中國海的島嶼,開采油氣資源,嚴重損害我國領土主權和經濟權益,越來越不利于中國的發(fā)展。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南海之爭,不僅存在島嶼之爭,還有海域劃界和資源開發(fā)之爭。這些問題都是關于資源和地緣優(yōu)勢爭端,而這些海洋權益一旦喪失,將危害中國國土安全。但總體形勢是平穩(wěn)和可控的。雙方在經濟上有競爭,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戰(zhàn)略利益,兩方的關系必將在過去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和密切,無論是合作的內容還是合作的層次,都將上一個新的臺階。
八、恐怖主義的現(xiàn)實威脅
近年來,我國周邊地區(qū)的恐怖主義不斷發(fā)展,已經成為了我國構建穩(wěn)定的周邊政治格局的嚴重威脅。阿富汗和中亞地區(qū)是國際恐怖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的重要基地和活動場所,中亞地區(qū)出現(xiàn)的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勢力和國際恐怖主義三股勢力的影響不斷擴大,已經給中國的西北邊疆帶來了巨大壓力,中亞某些國家公開號召境外民族回歸“歷史祖國”。在此背景下,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新疆地區(qū)的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分子,與境外(包括中亞國家)的民族分裂主義和宗教極端勢力分子相結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動,使得中國的國家安全面臨恐怖威脅。在東南亞,當?shù)氐囊了固m激進勢力與“基地”組織相勾結,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已成為東南亞地區(qū)安全的現(xiàn)實威脅。在南亞的印、巴等國,恐怖主義活動也出現(xiàn)新的發(fā)展勢頭。堅決打擊恐怖主義,是我國維護周邊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在當今以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的時代背景下,我國的周邊政治格局總體態(tài)勢良好,局部地區(qū)比較動蕩。我們只有與周邊和睦相處,才能共同繁榮發(fā)展,只有貫徹“與鄰為善,與鄰為伴”的外交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長期穩(wěn)定與和平。只有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才能處理好外部事務,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中國需要制定妥善的戰(zhàn)略,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強大的國防力量。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我們還應注意到周邊地區(qū)的不穩(wěn)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隱患,聯(lián)合一切聯(lián)合的國際力量削弱,周邊環(huán)境中不利因素,掃除和平發(fā)展的一切障礙。同時與周邊國家相處過程中,積極參與亞洲多邊及雙邊機制適用本國強大的綜合國力,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發(fā)揮地區(qū)大國的作用,盡而實現(xiàn)中國的崛起。
形勢與政策論文范文篇2:《淺議中職形勢與政策教育》
摘 要:本文從中職德育課程中開設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出發(fā),進一步探討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中職學校;德育課程;形勢與政策教育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中職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中職學校德育課中開設形勢與政策教育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充分認識形勢與政策教育對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對中職學生進行黨和國家重大路線方針政策的教育,是透視社會熱點,把握時代特征,正確認識形勢的一種教學,它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判斷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引導中職學生關心世界、關心國家、關心他人,培養(yǎng)中職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情感。通過形勢與政策教育,引導學生關心國家大事,了解當前世界變化,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養(yǎng)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習慣,對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培養(yǎng)社會公民意識有著積極的意義。
2004年教育部頒布《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大綱》,其中規(guī)定:“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德育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lián)系,彼此滲透,密切協(xié)調,對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學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根據(jù)教育部職成司和廣東省教育廳“關于推薦使用《時事報告》(職教版)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教職成司函 [2010] 78號和粵教思函 [2010] 65號}文精神,明確將《時事報告》(職教版)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指定輔助教材。中職學校要切實把形勢與政策教育列入德育選修課程,把這項工作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計劃,落實教材、落實課程、落實時間、落實教師、落實檢查督促,選修時間不得少于12學時??梢?,以國內外的政治、經濟形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心任務為內容的形勢與政策教育是中職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時事政治敏銳性,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學生社會公民意識的重要途徑。
二、開設《形勢與政策教育》德育課程,突出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一)當前中職學校德育課狀況。
在一些中職學校,德育課普遍不受學生的喜愛,覺得理論多,枯燥乏味,學不學無所謂。尤其是在大力強化中職教育就是就業(yè)教育、是技能教育的今天,教育者容易形成一個誤區(qū)——中職教育只要重視專業(yè)課,加強學生的操作技能培養(yǎng)就足夠了。重專業(yè)教育輕思想教育成為不少中職學校教育辦學的普遍現(xiàn)象。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培養(yǎng)技術性人才是不是中職教育的最終培養(yǎng)目標?在強化技能教育輕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情況下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是否符合企業(yè)的要求?是否符合社會公民的要求?這是一個非?,F(xiàn)實而急需弄清的問題。
從用人單位的現(xiàn)實情況來看,如今的用人制度已經打破過去的講學歷的用人思想,取而代之的是以能力為準則,德才兼?zhèn)涞挠萌藰藴省:唵蝸碚f,就是要有才又有德。兩者之間的關系曾有這樣的比喻:有德有才之人是優(yōu)等品;有德無才之人是次品;有才無德之人是危險品;無德無才之人是廢品。若以這樣的一種用人標準來衡量我們在重視專業(yè)教育輕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決不能稱為優(yōu)等品,這樣的學生在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可想而知。從社會發(fā)展來看,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具有科學文化知識的勞動者,更需要具有遠大抱負、遠見卓識、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社會公民。在此背景下,強化技能教育,輕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只能是出賣自身勞動力,單純控制和使用勞動工具的勞動者。因此,要讓學生更體面的勞動,更有尊嚴地工作,更具有社會責任意識,加強中職形勢與政策教育工作必須成為中職教育中刻不容緩的工作,應得到普遍的重視。
(二)形勢與政策教育要滲透在德育課的全過程。
我校在培養(yǎng)人才的過程中,緊緊圍繞“培養(yǎng)學生如何做人,做怎么樣的人”的問題實施教育活動,提出“成才先成人,做事先做人”的教育理念,把“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具備基本的文化素養(yǎng)與素質,完善的人格品質,良好公民素質、具備獨立批判意識和正確價值觀、良好的職業(yè)素質等品質的社會公民”作為人才培養(yǎng)目標,并堅持在德育課程和學生德育工作中開展多種形式的形勢與政策教育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模式。
(1)堅持開設《經濟政治與社會》德育課程,發(fā)揮德育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如今的中職生雖然成長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享受改革開放給國家社會和家庭帶來的巨變,但對于國內外時事、中國歷史與國情卻缺乏了解,對社會事件缺乏社會參與意識,以致在對某些時事問題的認識上容易受社會中非主流意識左右,產生錯誤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在中職生中開展形勢與政策教育是必須的,是順應新時代的要求,更是中職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學校開設《經濟政治與社會》德育課程,目的是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分析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掌握黨和國家的執(zhí)政理念,增強主人公社會責任感,樹立社會公民意識,更好地應對知識經濟帶來的挑戰(zhàn)。該課程具有極強的時代性與教育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書本理論知識教學,而且還要緊緊抓住國際與國內的重要時事內容,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讓身邊的時事政治經濟事件成為教學的“素材”,成為學生們提高思辨能力的“養(yǎng)分”,增強德育課程教學的效果。與此同時,我們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大膽嘗試,廢除以試卷定成績的考核模式,把課前的時政播報模式作為學生考核成績之一,教師上課前組織學生做好素材準備,把相關主題的時政內容進行提煉,利用課前5分鐘對全班學生進行時事報道。另外,組織學生分組完成時政手抄報小組項目工作,也成為本課程的考核成績之一,學生通過電視、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獲取信息,并進行整理,以團隊完成小組的手抄報工作,有利于體現(xiàn)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普及性、針對性。
(2)堅持把形勢與政策教育引入各年級德育課堂教學中。
加強學生的時代敏銳性。我校結合德育的相關情況,有針對性地把時事政治教育引入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增強德育教學的實效性。例如,在第四學期開設《就業(yè)指導》課程,把《時事報告》(職教版)雜志納入該課程輔助教材。事實證明,更全面地了解社會發(fā)展動態(tài),更多了解社會大事,可以開拓個人視野,拓寬人際交往空間,更好地適應職場生活。現(xiàn)該雜志成為我校學生了解社會生活和職場生活又一重要途徑。輔助教材的使用,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政治敏銳性,學生對最新的國內外大事日益關注,開始對各種政治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進行反思,學生普遍對該雜志的使用表示滿意。
如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課程中,我們選用《時事報告》(職教版)2010-2011學年度第一期的“職業(yè)教育的新藍圖”內容,向學生進行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前景的介紹。通過具體數(shù)字和事例,讓學生了解職業(yè)教育發(fā)展趨勢,意識到“讀職校,成為第一線技術人才,同樣可以成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職業(yè)觀,以更自信的心態(tài)面對中職學習和生活。
三、堅持形勢與政策教育與學生活動相結合,強化形勢與政策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實效
我校的形勢與政策教育工作不僅在德育課堂,而且貫穿在日常的學生活動中。抓住具有教育意識的時代事件,通過開展各種類型的學生活動,促使形勢與政策教育工作與學生工作有機結合,不斷摸索形勢與政策教育的新方式。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充分利用學校廣播站,在每日下午5點10分向全校師生進行時政專題播報。根據(jù)每月的主題項目,定期開展多種時事主題的黑板報評比工作。
此外,我校的形勢與政策教育與每年國家的重大節(jié)慶假日聯(lián)系起來,有針對性的開展時政教育工作。例如,2011年我們抓住日本大地震之事件,開展“愛是最大力量”等多種主題班會活動,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在2010年,我校緊緊抓住亞運盛會在廣東召開這一契機,在全體師生中開展“爭做文明公民,為亞運添光彩”系列活動。2010年9月,我校從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入手,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演講比賽,開展“爭做文明公民”校園熱話座談會等多種活動,規(guī)范學生的文明行為,讓學生意識到個人文明習慣和提高文明修養(yǎng)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
總之,通過多年的教育活動,筆者發(fā)現(xiàn)形勢與政策教育能有效地彌補德育課本知識的滯后性和局限性,能有效培養(yǎng)中職生的思辨能力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有利于提高中職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其社會責任感,是中職德育工作中的重要途徑。而中職的形勢與政策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合理發(fā)揮,更需要教育者們在教育過程中采用符合校情、學情的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時政教育的模式,不斷整合資源,方能提高學生關注時事政治的社會責任意識,讓形勢與政策教育在中職德育課中起到重要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汪永智,劉秋明等.開創(chuàng)廣東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工作新局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沈越,張可君.經濟政治與社會[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3]蔣乃平.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形勢與政策論文范文篇3:《試論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
摘要: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課程之一。臨沂大學在形勢與政策教育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效,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了合理化的教學建議,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合格人才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關鍵詞:形勢與政策課;成效;問題;建議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課程之一。它不僅是對大學生進行國內外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而且也是大學生明確時代責任要求、成長為合格人才的迫切需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著重要使命,具有其他課程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特對近幾年來臨沂大學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現(xiàn)狀與對策進行分析,以供其他兄弟院校參閱和借鑒。
一、關于形勢與政策課取得的成效
形勢與政策課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重視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與管理,加強對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教育和疏導,是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為了更好地實施形勢與政策教育,避免一些不良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臨沂大學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效。
1.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教學團隊逐步健全。
為了更好地貫徹和執(zhí)行《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 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號)精神,臨沂大學把形勢與政策教育當作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綜合調配原法學院師資力量,于2011年8月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了“形勢政策與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教研部,制訂了《地方黨政領導干部、校外專家學者、校級領導為學生作形勢與政策報告制度》。在學校黨委、宣傳部、學工處、教務處等部門的積極配合下,逐步健全了各部門分工明確、協(xié)調配合的教學管理體制。其中,黨委、宣傳部負責校內外專家講座,教務處負責課程編排和成績管理,學工處負責學生實踐教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實施教學計劃,形成了各部門同心協(xié)力、各司其職的良好局面。
為了規(guī)范課程教學管理,完成課程教學任務,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了教師教學團隊,形成了專兼職教師隊伍。目前,共有十九名任課老師參與分擔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任務,其中十八位教師又分別是十八所學院的兼職輔導員,承擔輔導所在學院部分兼職教師的任務。他們除了正常的專業(yè)授課之外,每學年度至少作一次形勢與政策課的專題報告,教研部在年終把報告編輯成冊,送交學院檔案室存檔備案。各學院的兼職教師作為該學院的輔導員,具體負責本學院學生的管理、考試、實踐等任務。良好的師資隊伍建設,是搞好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與研究的最根本保障。
2.教學方案靈活機智,教學管理切合實際。
從2011~2012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始,“形勢政策與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教研部負責制定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實施方案,由教務處發(fā)往全校十八所學院,各學院任課教師和兼職教師具體承擔和完成教學任務。根據(jù)教務處規(guī)定,本科學生從大一至大三開設形勢與政策課,共分六個學年度完成,每學年授課十六學時,總時數(shù)九十六學時,共計六學分。??茖W生從大一至大二開設,共分四個學年度完成,每學年授課十六學時,總時數(shù)六十四學時,共計四學分。每個學生必須根據(jù)學校要求修完所規(guī)定的學分。加強課程教學管理,教學形式靈活多樣。在課內,可以采取專題講座、專家報告、影視教育、網絡學習等形式;在課外,可以采取軍訓教育、暑期實踐、社會考察、專家采訪等形式。建立成績檔案制度,實行課程學期考核。每學期考核一次,計入期末學生學業(yè)總成績。各學院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采取課堂問答、卷面考試、撰寫論文、實踐總結等多種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作出正確的評估和測定。這種考核形式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加體現(xiàn)出課程教學的合理化與人性化。
3.教學內容更新及時,教學特色新穎實效。
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時效性特強,要求教師能夠準確把握當今世界形勢與政策的發(fā)展動態(tài),及時掌握國內外重大事件和焦點問題的變化趨勢。針對當前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任課教師不斷地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政治思維的敏感力和洞察力,疏導和化解可能出現(xiàn)的思想情緒,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各種不好的思想侵蝕,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為了更好地實施教學計劃,緊跟當前國內外形勢與政策的發(fā)展變化,在學校教務處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學院組織部分教師編輯出版了校級優(yōu)秀立項教材《形勢與政策》(徐東升、陳兆河主編,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2013年9月第一版),發(fā)放給每個開課班級的學生。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擴大學生的視野,人均訂制一冊《時事報告大學生版》(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時事報告》雜志社編輯出版),供學生課外學習和參考使用。另外,由教研部主任編輯每月的國內國際時事報告專輯,包括每月的國內外大事要點和專題分析,刊登在學院課程和下載網頁上,供全校師生學習、參考和借鑒(也可供其他院校師生和相關人員參閱),年終編輯、裝訂成冊(約十萬字),存檔備案。
二、關于形勢與政策課存在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實施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方案,我們對全校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學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發(fā)現(xiàn)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其中主要是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和學生自身素質問題。
1.教師隊伍建設問題。
一是教師隊伍流動性強。教師隊伍要求合理搭配,實現(xiàn)專兼職相結合。由于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量大、多變而繁雜,教學難度和強度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一些兼職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或由于工作崗位的變動,導致教師隊伍出現(xiàn)不穩(wěn)定、流動化等現(xiàn)象,一些教師不能勝任或長期適應這項教學工作,從而增加了學校對這門課程的教學管理難度。
二是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形勢與政策課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和管理能力。有的教師由于專業(yè)水平和適應能力較差,對該課程所涉及的相關知識缺乏必要的了解,不能夠全面掌握和講授教學內容,難以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另外,由于教學班級規(guī)模較大,聽課學生人數(shù)眾多,個別教師不能夠全面掌控課堂狀況,因而達不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2.學生自身素質問題。
一是對學習形勢與政策課不感興趣。少數(shù)學生由于受當前社會政治經濟形勢和不同社會思潮的影響,不僅對形勢與政策課不感興趣,而且對整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漠不關心。他們以應付考試、修滿學分為最終學習目的,對國家大事和國際形勢不甚熱情,或者說關心程度不夠,主要表現(xiàn)為上課時心不在焉,下課后懶惰散漫,對作業(yè)敷衍了事,對考試漫不經心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的自身素質不高,對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二是缺少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的氛圍。由于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基礎不同,特別是很多理工科專業(yè)的學生,在中學時期就對相關的政治常識了解不多,因而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顯得力不從心。雖然絕大多數(shù)學生擁有個人電腦,手機能夠隨時上網,但不是關心時事新聞,了解天下大事,而是熱衷于上網聊天、玩游戲、看電影等。這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學生的自我約束不強,需要老師的進一步疏導和管理。
三、關于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建議
通過對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探索和實踐,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和收獲,但也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對此特提出如下教學建議:
1.加強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全面認識。
教育部門要敦促高校充分認識這門課程的重要性,編輯出版統(tǒng)一教材,指導全國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目前,全國絕大多數(shù)高校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教學資源相對不足,對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視程度不夠,使該課程的教學很容易被邊緣化、表面化和形式化。因此,教育部門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通過會議、文件、督察等不同形式,敦促高校充分認識形勢與政策課的重要性,積極投入必要的教學資源,下大功夫開展課程建設。這是目前改善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現(xiàn)狀的必要前提。
2.組建好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團隊。
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任務量大面廣、難度較大,只有組建好合理的教學團隊,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學梯隊建設。教學團隊應該由專職教師和兼職教師共同組成,其中專職教師主要承擔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任務,制作教學課件,參與集體備課,指導兼職教師等;兼職教師主要輔助專職教師收集整理相關的教學資料,接受教育部門的定期培訓,指導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等,這樣才能為搞好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3.加強對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師培訓。
目前,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每年都對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骨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但有些培訓只是表面形式上的普遍化培訓,雖然對教師教學團隊有所幫助,能夠擴大一些教師的知識視野,但不能從根本上滿足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由于形勢與政策課涉及到不同的學科領域,專業(yè)化程度要求較高,需要教師具備開拓性的思維方式、全方位的知識視野和前瞻性的觀察能力。加強對專職教師隊伍、特別是兼職教師隊伍的專業(yè)化培訓和綜合指導,是提高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
4.健全對形勢與政策課的集體備課制度。
由于形勢與政策課程具有廣泛性、更新性和時效性特點,主管部門需要全面掌握師資隊伍的學科背景、專業(yè)水平,形成強有力的集體備課制度,定期研討課堂教學狀況、學生所出現(xiàn)的問題,將集體的智慧結晶與個人的專業(yè)特長有機地結合起來,準確把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時效性特點,相互之間取長補短、查漏補缺,做到共性與個性的完美結合,共同提高教師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真正達到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形勢與政策課要緊密結合世情和國情,探討學生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和重大時事,幫助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與政策的發(fā)展趨勢,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