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兒童教育心理學論文
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兒童教育心理學論文,供大家參考。
兒童教育心理學論文范文一:當代兒童家庭教育過度的心理學分析
摘要:家庭教育過度,是指家長在不適當?shù)慕逃绊懴露纬傻?、超出子女身心發(fā)展水平和實際需要的家庭教育方式,具體表現(xiàn)在讓兒童過度地參加課外班、對兒童過度地保護、過度嚴苛或過度期望等等。
關鍵詞:家庭;家庭教育過度;現(xiàn)狀;心理學分析
兒童是國家和社會的希望,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責任,家庭教育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成才的關鍵性因素。我國自古就有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tǒng),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家庭教育也不斷產(chǎn)生了新的問題,過度的教育會使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產(chǎn)生很大的心理壓力,容易使兒童產(chǎn)生強烈的焦慮感,長期的焦慮感會引發(fā)兒童各種不良的心理反映。
1 當代家庭教育過度的現(xiàn)狀
家庭教育過度,是指家長在不適當?shù)慕逃绊懴露纬傻摹⒊鲎优硇陌l(fā)展水平和實際需要的家庭教育方式,具體表現(xiàn)在讓兒童過度地參加課外班、對兒童過度地保護、過度嚴苛或過度期望等。它反映出的是其家長的虛榮心理、補償心理、從眾心理和焦慮心理。其中,讓兒童過度地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的現(xiàn)象最為普遍,使兒童成為我們這個社會中最忙碌的人群。
1.1 過度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
參加各種課外輔導班,是當今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過度參加培訓班,這樣不僅使兒童學不好,反而給兒童造成了逆反的心理,產(chǎn)生厭學的心態(tài)。參加各種課外班目前主要表現(xiàn)在兒童的文化課的提高和特長培養(yǎng)兩個方面。
在學習文化課方面,家長產(chǎn)生一種錯誤的心理,把兒童接受知識的數(shù)量視為兒童獲得知識多少的一個標志;在特長能力培養(yǎng)方面,許多家長認為,有特長的人總能優(yōu)先得到一些機會或優(yōu)待??匆娪H友的孩子們在學樂器、舞蹈、美術等等,自己也就讓自己的孩子到“興趣班”學習。因此,現(xiàn)在的小學生成為了社會上最忙碌的人,周末還要“加班”。
1.2 過度的膩愛
長對幼、上對下的關心和愛護,幾乎可以說是人的本能,是人類的天性。事實上,父母對子女進行必要的關心和愛撫,并承擔起相應適度的教育子女的責任,這是義不容辭的,也是父母的法定義務。但現(xiàn)實中經(jīng)常可以看到父母對其子女關心過多與照顧過多的現(xiàn)象。這樣做,使子女失去了獨立生存的能力,這對以后的工作和家庭生活都會帶帶很大的負擔。
1.3 過度嚴格要求
過度的嚴格要求,其根源在于許多家長都把自己的危機感和爭強好勝的心理強加到了年幼的子女的身上,所以就常常自覺不自覺地給子女施加了壓力。由于其期望經(jīng)常超出了其子女的實際能力的范圍,所以就使其子女不得不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有些家長在子女犯了錯誤或在某些方面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就狠狠地批評。過度的嚴格要求剝奪了兒童發(fā)展所需要的寬松環(huán)境。
1.4 過度期望
所謂過度期望是指父母對子女要求過高,超出了子女能力的范圍。明明是幼小的孩子很難做到的事情,但由于其父母的期望過高,所以就逼著孩子去做根本達不到的事情,導致父母總是不滿意孩子的成績。
2 家庭教育過度的心理學分析
家庭教育過度是一個具有時代特征的復雜問題,現(xiàn)在的學齡兒童和中小學家長他們大多屬于“80后“,獨生子女的一代,從小是被呵護長大的,而轉眼做父母,承擔養(yǎng)育子女的責任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產(chǎn)生家庭教育誤區(qū)的原因有社會和家長雙方面的因素,家長產(chǎn)生過度教育的心理主要表現(xiàn)在:
2.1 “著急”心理
家長在面對急劇變化著的社會產(chǎn)生一種焦慮、著急的心理,急于求成。因為就一個孩子,一定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功,孩子的成功就等于自己的成功,強行實施超前教育,智力開發(fā)等。過早給孩子定向,過早讓孩子掌握專門的技能技巧。生活上給予最好的保障,學習上安排許多作業(yè)去做,總擔心自己的孩子輸給別的孩子。
2.2 “攀比”心理
家長虛榮心太強,喜好攀比,專門跟比自己孩子強的比。家長的虛榮心往往把子女的表現(xiàn)與自己的面子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在物質方面,“你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的有”,穿名牌,互相攀比高消費;在學習方面,過于夸大吹捧自己的孩子學了多少“興趣班”,而且稱我家孩子學的很好,讓其他家長羨慕,家長其實也并不知道孩子到底學的怎么樣,反正只要學了就滿足了;有的家長期望過于太高,對子女施加各種壓力,以獲得周圍人的贊賞。家長們要看到孩子們的共性,更要重視、尊重孩子的個性發(fā)展。
2.3 “盲從”心理
“盲從”心理是人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在不動腦筋思考、缺乏主見、從眾心理嚴重、好隨大流、趕時髦。表現(xiàn)在家長身上的就是教育孩子的方式和內容都會受到其他家長的影響,尤其在自己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容易受其他家長的影響,相互模仿,盲目追求所謂“教育絕招”,常被偽“專家”或偽劣假冒的兒童教育產(chǎn)品、“神童培訓方案”所“忽悠”。既浪費了金錢,也影響了孩子的成長,這實際上是一種不良的社會心理表現(xiàn)。
2.4 “片面”心理
“片面”的心理是由于家長認為現(xiàn)在社會要有“一技之長”就可以在社會上生存,家長就重視某一方面的培養(yǎng),忽視了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家庭只重智輕德、重知識輕能力、重書本知識輕生活常識、重特長培養(yǎng)輕全面發(fā)展、重灌輸輕自學、重背誦記憶輕分析能力等等,造成孩子發(fā)展畸形。任何事物只有協(xié)調發(fā)展,才能長久的發(fā)揮更好,只是單方面的發(fā)展,不會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2.5 “補償”心理
補償心理就是人們企圖用某種辦法來減輕自己的不適感的一種心理。家長在小時候失去了實現(xiàn)愿望的機會,于是就將自己沒有實現(xiàn)的愿望讓孩子來實現(xiàn),用以補償自己心理上的缺憾。因此,家長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的子女,在學習上拼命地讓孩子按自己的理想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導致孩子產(chǎn)生焦慮的心理,不能安心的學習,也不敢給父母講心理話,產(chǎn)生“負罪感”。家長要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符合孩子發(fā)展的心理特點,避免過度教育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目前中國的家庭教育多是從父母的意愿出發(fā),即家長習慣從自己的要求和價值觀出發(fā),家長總覺得孩子離不開成人的保護,輕易否定孩子的想法,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這種表現(xiàn)為“成人本位”的現(xiàn)象是中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特點,這種方式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作為家長,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不斷地給孩子鼓勵、幫助和引導,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摸索、探求,給孩子一點“心理自由”,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意識”,讓他們在一定范圍內可以獨立地做他想做的事。(西南民族大學政治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參考文獻:
[1] 王立才:淺談家庭教育[J]. 林區(qū)教學,2010年第12期
[2] 余鳳紅:淺談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J]. 教育探索,2010年第9期
[3] 趙忠心:我過家庭教育的發(fā)展趨勢與對策[J].中國婦運,2011年1月
[4] 喬聞鐘:論新時期家庭教育的職責[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2011年12月
[5] 余廣俊:中國現(xiàn)代家庭教育模式的建構[J].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11期
兒童教育心理學論文范文二:淺談從心理學角度進行兒童音樂教育
論文關鍵詞:學習興趣 耐心 鼓勵
論文摘 要:兒童音樂教育的普及要從培養(yǎng)兒童對學習音樂的興趣開始。同時 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是非常關鍵的。作者從兩個方面對此進行了闡述和分析 ? ?
?
兩千多年前,孔子在他的六種教育科目中把“樂”洌為第二位,作為藝術教育的代 表。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更明確無誤的闡述了音樂的重要性,他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shù)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音樂教育在現(xiàn)代教育中,越來越顯示出了它的特殊功能。
但是在以前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的音樂教育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那就是音樂是可學可不學的一門課程,而語文、數(shù)學、地理、歷史、化學在小學、中學乃至大學則是必修課。在科技知識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傳統(tǒng) 的教育理念面臨挑戰(zhàn),素質教育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作為教育者在關心下一代是 否具備豐富知識的同時,也關心他們是否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質以及優(yōu)秀的人格。音樂教育以審美教育為核心,是進行素質教育所必須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音樂教育的普及和推廣,音樂教育成為了兒童全面發(fā)展的一項重要內容,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涉及音樂學習的各個領域。隨著音樂教育的普及,許多的問題也出現(xiàn)了。有很多的孩子在學習音樂的興趣方面強差人意,可以說是在勉強,敷衍。
除了部分天生對音樂感興趣的孩子以外。老師為孩子們的音樂學習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孩子們總是不領情,對他們來說學習音樂是件枯燥的差事,不得已而為之,即使有的孩子天生對學習音樂感興趣,但是花了時間練習卻進展甚微,也大大的打擊了他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通過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從心理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不失為一個非常可行的辦法?
一、首先培養(yǎng)孩子們對學習音樂的興趣。格倫多曼在《教你的孩子學數(shù)學》中說:“學習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偉大的,所有的孩子生來就是這樣認為,并且將繼續(xù)這樣認為。直到我們使他們相信學習是非常艱難和討厭的工作。有一些孩子則從來沒有遇到這個麻煩,并且終其一生他都想念學習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戲,我們給這樣的人一個名字——天才。”學習音樂是一項技術要求含量較高的學習過程,不論是器樂學習還是聲樂學習,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這對大部分孩子來說,絕非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對自己能力的無法肯定,使他們感覺到無法抗拒的壓力。
同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對兒童在音樂行為方面的表現(xiàn)與期待不能太機械、太刻板,而應當理解得更為寬泛、靈活一些,不要把充滿活力的孩子用音樂來限制死。有的時候,孩子會胡亂的演奏或者演唱一些不太規(guī)范的樂曲或者歌曲,這時應該放手讓他們去做。平時還要多注意對音樂感覺的 積累。比如聽聽音樂會,看看好的電視音樂節(jié)目。在家中播放內容高雅的音樂。讓孩子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自發(fā)的體驗音樂,以喚起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當孩子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時,必然會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這個時候,需要老師或者大人的耐心和鼓勵。
這對孩子們的心理影響尤其重要。粗暴的,強制性的學習是沒有任何作用的。相反,只會讓孩子對音樂學習更加厭惡和排斥,同時還產(chǎn)生沉重的心理負擔。學習音樂是一個非常漫長而艱苦的過程。不論是學習聲樂還是學習器樂,需要付出的努力往往超出了一個孩子所能自覺付出的努力。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始終讓孩子保持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孩子剛剛接觸音樂學習的時候,就用各種辦法向他們灌輸“學習音樂是非常有趣的,就象是在做游戲一樣”。這種觀點一旦被孩子所接受了,他們就會沒有任何壓力感,主動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中接受音樂學習。在這種快樂的氛圍當中,孩子們保持著輕松自然的情緒,就可以很快的投入到無限的音樂世界中去。 ?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態(tài)度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興趣是孩子的動力源泉。興趣的來源不僅要靠知識本身的魅力,還要靠老師本身的魅力。作為老師,首先需要有豐富的 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才能把音樂的魅力表達出來,感染孩子,打動孩子,從而使他們?yōu)橹钌畹拿詰伲M而為之去認真學習。面對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教師應該耐心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釋。保證孩子們能夠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不能因為我們看來簡單,就輕描淡寫或敷衍了事。如果孩子對一些問題的理解與大人想法不一致或者問題十分荒.唐,大人也絕對不能隨便加以斥責,以免挫傷孩子動腦筋想問題的積極性,從而產(chǎn)生失敗的心理,挫傷孩子的積極 性。要鼓勵孩子多提問題,培養(yǎng)他們提問題的習慣和勇氣。心 理學家哈維特在研究中指出兒童時期學習失敗的人,其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賴越嚴重。多多的鼓勵孩子,孩子就會變的愛學習,形成良性循環(huán)。學習的欲望也就會隨之增加。在孩子感覺學習難度大有阻力而失去信心的時候,要鼓勵他們:“你很聰明,但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學習,你會做好的。”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愛。把孩子的消極態(tài)度變?yōu)榉e極態(tài)度。在這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們一點一滴的進步和成 績都需要我們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贊揚。這是非常重要的。
鼓勵他們的每一個進步,而不是關注最終的結果。能否完整的演奏一首樂曲或者完整的演唱一首作品并不是最終的目的。要關注孩子每一個微小的努力和進步。從而培養(yǎng)好孩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好的事物總是讓人回味無窮。一句贊美的話,一個鼓勵的眼神,都可能會對孩子起到我們不可思意的作用。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贊美。這對于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幫助的。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進步,都需要我們及時的給予肯定。這會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好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開朗健康的性格也是有很大好處的。在鼓勵中教會孩子接受和認識自己的不足,他們就會充滿自信,感受到自身的價值。
兒童學習音樂既有對音樂的興趣,也有要駕御音樂的欲望,更有從音樂學習中獲得審美的欲望。同時,兒童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還有滿足自尊心的欲望,有好勝心理。如果老師能恰當?shù)陌盐蘸⒆拥倪@種心理狀態(tài),在課堂上組織一些小型的音樂會或者比賽,給孩子們一個展示自我和相互競爭的平臺,激發(fā)孩子們的好勝情緒和進取心。
所未有的成就感,能使他們產(chǎn)生更大的成功欲望。從而產(chǎn)生更強烈的學習愿望和學習自覺性。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潛能,我們所期待的兒童的音樂行為和活動應該不止于充滿了快樂 與享受的音樂 教育過程。我們的教育除了愛,更得有一些正確的原則和技巧,誘發(fā)引導他們對音樂學習的持續(xù)熱情,使兒童能以一種自我肯定的創(chuàng)造性的態(tài)度去對待音樂的感受與表現(xiàn),并有能力以音響、節(jié)奏為手段去表現(xiàn)他們所感受的音樂和情感,使他們樂于學習音樂。孩子的未來往往掌握在大人手中,適時地引導和啟發(fā),將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礎,善于用好的 科學的原則和方法,就能培養(yǎng)出聰明出色、心理健康的孩子??
參考 文獻:?
[1]齊易 ,張文川《音樂 藝術教育》中小學音樂教育20031
淺談兒童教育心理學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