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與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
網絡與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訪問互聯(lián)網資源已成為現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新時期下我們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能正確合理地使用網絡,使用網絡資源來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服務。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網絡與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網絡與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篇一
《淺析網絡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一方面,網絡給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社會和家庭的誤導,網絡給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帶來了諸多的負面影響。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從中學生使用網絡的現狀入手,從正、反兩個方面簡要分析了網絡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關鍵詞:網絡;心理健康;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已成為人們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開發(fā)潛能、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上網已經成為中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一部分。網絡給中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一些中學生沉溺于網絡游戲、聊天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出現各種心理和行為障礙,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更為嚴重的還有可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此,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從對網絡的理性認識開始,再進一步減少網絡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從而尋找對策,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正面影響
網絡拓寬了中學生的視野,給中學生提供了學習交流的平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在控制自我情緒方面,網絡為中學生的情緒宣泄提供了良好的空間與途徑;在自我激勵方面,網絡有助于激發(fā)中學生的想象力、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在知識積累方面,資源共享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在人際關系的管理方面,網絡縮短了中學生的人際交往時間,擴大了人際交往空間。網絡以它廣闊的空間、豐富的信息資源,向廣大學生展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方面,由于網絡具有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影響面廣、傳遞快捷、氣氛輕松等特點,很多學生“一網情深”。同時,為了進一步滿足自己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必須掌握網絡知識和應用技能,從而激發(fā)他們對網絡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多元化,使學生認識和了解了更多、更廣闊的新事物、新知識,開闊了認知視野,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力,促進了他們心智潛能的開發(fā)。
2.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網絡突破了任何組織、民族、國家的限制,成為一種多元化世界,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發(fā)展個性的自由空間。他們可以不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毫無顧忌地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張揚其在現實生活中隱蔽的個性,無拘無束地在網上聊天。還可以通過制作個性化的網頁、微博,設置網站、留言板等與來訪者交流溝通,增強了自信心,促進了個性的發(fā)展。
3.擴展了學生的交友空間
網絡交友的虛擬性和廣泛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情緒宣泄的場所,舒緩了學生的心理壓力,迎合了學生渴望交友而內心閉鎖、渴望獲得真情而又懷疑真情的矛盾心理,對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負面影響
由于中學生正處在心理發(fā)展的“危險期”和“關鍵期”,而網絡還存在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處,加上網絡管理、網絡社會的道德有待規(guī)范,網絡給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的負面作用日漸明顯。上網是現代社會生活必備的技能,但網絡是把“雙刃劍”,它在給社會帶來進步的同時,其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妨礙了中學生誠信品質的確立
遨游在網絡中的人不需要真實的姓名、身份。“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句網民的口頭禪反映了網上交際的主要特點——你不僅可以匿名,而且還可以隱藏性別、年齡、種族和社會地位。在這個虛擬的空間中,人與人的交往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因此,人潛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會得以引發(fā)或強化,其中以撒謊最為嚴重。有一位少年網民這樣說:“在網絡上沒有什么話是可信的,你被人騙只能說明你是白癡,你不騙人只能說明你是傻子”。不少中小學生就是從網絡中學會了撒謊,并以此為樂的。
2.妨礙了中學生社會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網絡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虛擬性。網絡交友是在虛擬情景下進行的,并非面對面的交往,這種人機方式的交往影響了學生正常的交往方式,極易使學生產生新的人際障礙,從而阻礙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網絡交友主要通過文字來進行交流,從而使交際口才得不到鍛煉、羞怯心理得不到糾正、交際行為得不到規(guī)范。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交往雙方真實的內心世界很難被辨別,結果心靈更加封閉,久而久之,導致他們只愿意在網絡上尋求虛擬的人生,而消極地對待現實世界。這對于那些原來就有人際交往障礙但又渴望得到別人關心、理解的學生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3.影響了中學生性心理的健康發(fā)育
情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但由于這一話題的敏感性,人們在現實社會中很少公開談及。網絡的盛行打破了傳統(tǒng)的信息發(fā)布渠道,一些色情網站以挑逗人們的性心理、刺激網民的感官為能事,其骯臟的語言、淫穢的畫面、下流的聲響,對處于性萌動期的中學生的吸引力和腐蝕性極大,不少人由此走向心理崩潰的邊緣。據調查數據顯示,70%的上網中學生訪問過色情網站,所以網絡對中學生性心理的健康發(fā)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4.引發(fā)了中學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傾向
聲像并茂、新穎刺激的網絡游戲,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難以抗拒的誘惑力,很多學生無節(jié)制地沉迷于游戲之中而不能自拔。網絡暴力游戲的存在,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學生情感和行為大大強化,形成暴力崇拜,導致他們在生活中也想通過暴力解決一切問題,用暴力達到自己的目的。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森博士的一項實驗表明:任何人哪怕只是短暫地接觸暴力電腦游戲,也會在短期內出現攻擊行為增強的現象。因此,網吧斗毆或因上網而發(fā)生的爭吵、殺人事件屢有發(fā)生。
參考文獻
[1]李艷娜.試論網絡文化對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
[2]蘇法堯.網絡文化與青少年犯罪[J].公安研究,2006(5).
[3]呂懷玉.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云南教育,2001(27).
[4]吳鳳國.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J].遼寧教育研究,2002(10).
網絡與心理健康的相關論文篇二
《淺析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影響》
摘要: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及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雙重的,有消極影響,更有積極影響,關鍵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如何進一步發(fā)揮網絡積極的心理效應,弱化其消極作用,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lián)網。
關鍵詞:網絡;青少年心理健康
隨著計算機應用的日益廣泛和深入,信息技術的高度發(fā)展,網絡正在逐步進入人們的生活,許多學校都在努力普及電腦,鼓勵學生在信息時代占據有利地位,許多家長給孩子購置電腦,參加各類網絡學習班,讓孩子到網絡上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信息。與此同時,與網絡相關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非常擔心網絡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影響,下面我談談個人的看法。
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及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雙重的,有消極影響,更有積極影響,關鍵在于學校、家庭、社會如何進一步發(fā)揮網絡積極的心理效應,弱化其消極作用,如何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將成為教育工作者著重研究的一大新課題。
一、認識互聯(lián)網
網絡的實質是資源共享,是零距離,是一種全新的交流方式、一種新型的工具。而互聯(lián)網就是我們平常所講的Internet,從某種意義上講,Internet可以說是美蘇冷戰(zhàn)的產物。它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當時主要用于美國國防部搞軍事指揮,90年代初,一些企業(yè)開始逐步參與,并于1991年組成了“商業(yè)Internet協(xié)會”。隨著商業(yè)機構的加入,人們很快發(fā)現互聯(lián)網在通訊、資料檢索、客戶服務等多方面的巨大潛力,繼而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都加入到了這個行列。它可以為我們提供以下服務:
1.收發(fā)信件的電子郵件服務。
2.用戶交流的網絡新聞服務。
3.信息查詢服務。
4.遠程可視會議服務和多人講座的實時上網交流。
5.網上購物及信息發(fā)布。
二、網絡對青少年心理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網絡具有豐富性、開放性、虛擬性、互動性、隱秘性等特性,對處于發(fā)展期,求新求奇心理極強的青少年的吸引力是巨大的。網絡已成為青少年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閑娛樂的重要平臺。從心理發(fā)展來說,青少年科學、合理地使用網絡對其心理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
1.有助于發(fā)展青少年溝通交友能力,促進青少年社會化和心理健康。
各種為青少年服務的資訊網站的建立和談心室的開放,給青少年提供了結交新網友的機會,他們可以在網上吐露心聲、交流信息、相互幫助,營造寬松的環(huán)境,有利于進行心理調節(jié),清除心理障礙,發(fā)展健康心理?,F在的青少年以獨生子女為多,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與人交往的。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可能會給他們,特別是內向性格的人帶來壓力,而網絡給了他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huán)境。
2.為青少年宣泄情感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現代社會青少年各方面壓力較大,經常會遇到各種煩惱,產生一些不良情緒,而且青少年情感體驗豐富,波動較大。在現實生活中,人的情緒宣泄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無拘無束地表露,網絡的匿名性為青少年不良情緒的釋放提供了新渠道。在網絡世界里,他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宣泄自己內心真實的快樂、煩惱、孤獨、痛苦,這對他們的心理是有利的。
3.有助于拓展青少年學習的視野和領域,激發(fā)想象力、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力。
網上可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給青少年進行大跨度的聯(lián)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不斷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網上各電子網站的個人主頁也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新天地,網上創(chuàng)造的成功可以激發(fā)青少年創(chuàng)作的興趣,提高自信心。
4.有助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豐富教育渠道。
目前互聯(lián)網上有許許多多的心理健康網站,盡管它們的側重點不同,質量參差不齊,但它們都自覺不自覺地擔負起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供心理教育的責任,這極大地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三、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存在消極影響
現代網絡資訊的迅猛發(fā)展對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和素質的提高有積極意義,但由于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不成熟性、網絡的特殊性和網絡發(fā)展的不完善性,往往會形成“網上娛樂綜合癥”,加之網絡文化的誤導,傳播暴力、色情內容,網絡誘發(fā)著不道德和犯罪行為,網絡的神秘性“培養(yǎng)”了一批電腦“黑客”等。因此,正確認識其負面影響,凈化網絡環(huán)境,提高青少年的網絡素質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在看到電腦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與健康有積極影響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它的消極影響,并引起足夠重視。
1.引發(fā)青少年網絡依賴,戀網成癮。
有研究者認為網絡依賴與賭癮和酒癮是相似的:一上網就異常興奮,上不了網就心煩手癢,嚴重者日日夜夜沉溺于電腦網絡,導致體能下降、生物鐘紊亂,注意力難以集中、情緒低落、思維模糊、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應,嚴重者出現體能衰竭或精神異常??梢娗嗌倌暌坏┥暇W成癮,身心健康將受到極大影響。
2.弱化青少年與真實世界交往的能力,引發(fā)人際信任危機。
網絡人際交往的虛幻性特點使許多人抱著游戲心態(tài)參與網上交友,撒謊面不改色心不跳,相互不信任,這種網上人際信任危機可能遷移到現實中來,使處于成長中的青少年懷疑現實人際交往中的人的真誠,進而影響與他人的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與發(fā)展,影響社會化和心理健康。
3.造成青少年道德意識的弱化,引發(fā)人格障礙。
在互聯(lián)網上充斥著大量色情、暴力、賭博、迷信和反動的灰色信息,這些信息防不勝防,時刻侵蝕著涉世未深、好奇心強、自制力弱、辨別力差、自我保護能力弱的青少年,逐漸使一些青少年心靈扭曲,道德意識弱化。一些青少年還時常盜用他人域名、利用終端電腦搞惡作劇。這種行為會引發(fā)人格障礙,如攻擊性人格、雙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在現代信息社會,對于網絡我們不應當一味地反對,就上網本身而言并沒有錯,關鍵在于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學生使用網絡,加強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教育,正確地引導學生,將課內課外的學習生活與網絡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將網絡和學校教育結合起來,豐富教育資源,使學生免遭網絡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大限度地擴大網絡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教育.
[2]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